第十二章神经症和癔症的护理

合集下载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与答案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与答案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shìtí)与答案精神科护理学试题(shìtí)与答案二、单项选择题(25分,每小题1分)1、精神分裂症最主要(zhǔyào)的临床表现为:( A )A、思维(sīwéi)障碍B、记忆(jìyì)障碍C、意志(yìzhì)障碍 D.行为障碍 E、情感(qínggǎn)障碍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内容障碍形式上以哪种妄想最具特征性和诊断价值(B )A、继发性妄想B、原发性妄想C、夸大妄想D、非血统妄想E、被害妄想3、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大多是(B )A. 儿童期B. 青年期C. 中年期D. 更年期E. 老年期4、某青少年男性,15岁,家人诉其近2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不与人交往,孤僻离群,对亲人冷淡,不讲究个人卫生,常独自发呆自笑。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E )A、抑郁症B、孤独症C、心境障碍D、人格障碍E精神分裂症5、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其中最常见的是CA、幻嗅B、幻味C、幻听D、幻触 C、幻视6、对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首要的护理措施是(D )A. 饮食护理B. 睡眠护理C. 日常生活护理D. 安全护理7、朱某,女,19岁,患者照镜子说:“自己的脸变得高低不平,鼻子变得特别大,象一座小山丘一样,;嘴却歪到一边了,自己变得太丑了,不敢见人。

”该症状可能是E:A、体感异常B、错视C、感觉障碍D、幻触E、体型障碍8、易某,女,23岁,医生(yīshēng)问她“你是哪里(nǎ li)人?”患者(huànzhě)答“我是中国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从三中毕业,又到山中去,我们(w ǒ men)矿物局在山中,我在锡矿山当会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新的时代,培养了新人,我们都是新一代的接班人…”该症状(zhèngzhuàng)可能是(E )A、思维云集B、思维插入C、思维中断D、病理性赘述 E思维奔逸9、鲁某,男,28岁,病人自述“脑子里空洞洞的,不想任何问题,也没有什么事情可想”该症状可能是:(D )A、思维中断B、思维松散C、思维不连贯D、联想贫乏E、思维破裂10、周某,女,46岁,医生问:“你感到哪里不舒服?”患者回答:“我左耳痛,背也痛,老陈来了,我小孩读书,我不放心,我左边这只腿有点麻木,昨晚响个不停,我睡不着,那只日光灯不亮,我的儿子会出事……”该症状可能是(A )A思维破裂 B思维松弛 C思维不连贯 D 思维中断 E思维插入11、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C )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12、彭某,男,47岁,病人每天反复说:“你是医生…医生……医生…,请你给我看病……看病……看病……我要回家……回家……回家……”该症状可能是(C )A持续(chíxù)语言 B刻板(kèbǎn)语言C重复(chóngfù)言语 D模仿(mófǎng)语言E病理性赘述(zhuìshù)13、刘某,女,24岁,医生在问她病情时,将自己的眼镜取下放在桌上,病人对医生说:你把眼镜取下是想告诉我,不要太清楚地看这个世界。

神经症癔病的护理

神经症癔病的护理
2、病前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 3、自知力良好,反复主动求医。
4、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
5、无精神病性的症状。
6、不丧失对外界世界的接触能力,其思维、 言行一般不会与现实脱节。
三、神经症的病因
(一)社会心理因素 1、文化因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心理应激:应激性生活事件是神经症产生的直接诱
因,压力、挫折可直接诱发人的负性情绪。 3、人格因素:是产生神经症的基础 4、心理冲突: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两者之间产
一、神经症的概念
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 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 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 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 状没有器质性病理基础,与病人的现实 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 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 整,病程多迁延。
二、神经症的共同特点 1、起病及病情的波动与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或 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有关。
3.强迫性神经症
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 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基本症状是强迫 观念和强迫动作,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或 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 患者能充分地认识到这种强迫观念和强迫 动作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 以控制。
(1)强迫观念 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 想、印象或冲动念头。力图摆脱,但为摆脱 不了而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和出 现一些躯体症状。强迫观念可有下面几种表 现形式。
[病程和预后]
多呈发作性,急性起病,消失迅速。躯体 症状可呈持续性,如治疗不当,可延续数 年,甚至十余年,经适当治疗,多能迅速 好转,癔症性性格特征显著者,易复发。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一、明显的精神因素及由此引起的强烈情感体验。

癔症护理要点

癔症护理要点

癔症护理要点癔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也被称为功能性神经症。

它表现为一系列身体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肌肉痉挛、疼痛、感觉障碍、失去知觉等,但这些症状没有明确的医学解释。

在处理癔症的护理中,以下是一些要点:1. 确立信任关系:与患者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癔症患者往往对他们的症状感到困惑和不安,因此护士需要提供支持和理解,以便患者能够开放地与他们交流。

2. 教育与解释:护士应该向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成员提供关于癔症的教育和解释。

这包括解释癔症的定义、症状和可能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和管理这些症状。

3. 建立治疗计划: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这个计划可能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护理等,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4.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学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癔症的治疗。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减少症状的发作和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包括针对痉挛和肌肉紧张的按摩、理疗和放松技巧。

这些治疗方法旨在缓解身体症状并促进身体的放松和舒适感。

6.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来控制癔症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和抗痉挛药物。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只作为综合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7. 支持和关怀:护士在癔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支持和关怀角色。

他们需要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

总的来说,癔症的护理要点包括建立信任关系、教育与解释、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提供支持和关怀。

这些要点有助于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逐渐恢复健康。

第十二章神经症和癔症的护理 PPT课件

第十二章神经症和癔症的护理 PPT课件

(hysteria)


又称歇斯底里 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 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 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 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
各型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 癔症 学术争论:异类? 个性特征: 1,暗示性高; 2,情感丰富、易变、表演色彩; 3,自我中心; 4,富于幻想 临床表现: 1、癔症性精神障碍(遗忘、漫游、多重人格、假性痴 呆、情感爆发) 2、癔症性躯体障碍(运动、感觉) 3、其他(流行性、赔偿性、职业性)
•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意识和自 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是 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意识障碍 情感爆发 癔症性痴呆 癔症性遗忘 癔症性精神病
1.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 • 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 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态和昏睡 较多见,严重可出现癔症性木僵,有的表现 为癔症性神游。 • 自我意识障碍(癔症性身份障碍): 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 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 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 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 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患病率报告不一,普通人群 3.55‰(1982), 国外资料女性3~6‰,男性少见。近年有 下降趋势,原因不明。
• 多数学者认为: 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首发年龄以 20~30岁最多。一般预后较好,60~80% 可在1年内自发缓解。
社交恐惧症 (social phobia)
单一恐惧症 (simple/specific phobia)
恐怖症(恐惧症)
l 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特点为 • –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 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 – 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 昏倒、心慌、颤抖、出汗等;

癔症发作的护理措施

癔症发作的护理措施

癔症发作的护理措施1. 什么是癔症?癔症,又称功能性神经症或心因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它通常通过身体症状来表现,例如疼痛、瘙痒、抽搐、失声、遗忘或瘫痪等。

这些症状没有明确的生理原因,而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2. 癔症发作的特征癔症发作是癔症患者经历的一种短暂事件,其特征包括以下几点:•突然开始:癔症发作通常是突然发生的,没有任何预兆或先兆。

•骤然消失:癔症发作往往就像它开始的方式一样突然结束。

•可变且多样:癔症发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肢体瘫痪、抽搐、失声、无法行走、失明等。

•受情绪因素影响:癔症发作可以被情绪和压力诱发或加剧。

•无明显生理原因:癔症发作没有明确的生理原因,医学检查结果通常正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癔症发作可能伴随着心率加快、血压变化、呼吸急促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3. 护理措施针对癔症发作的特点和病情需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应对癔症发作:3.1 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在癔症发作期间,保持患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移除任何可能导致伤害的物品。

•创建一个安静、舒适和放松的环境,帮助患者冷静下来。

关闭过亮的灯光,减少外界噪音,提供舒适的床铺等。

3.2 保持冷静和安抚患者情绪•癔症发作期间,保持冷静并保持情绪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惊慌,尽量给予患者安全感和支持。

•使用温和、安抚性的语言和声音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安抚情绪并放松身体。

3.3 规律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支持•癔症发作的发生与情绪和压力密切相关,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解决潜在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减少癔症发作的可能性。

3.4 联合治疗•癔症通常需要综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与患者进行评估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法和药物剂量。

3.5 家人和社会支持•家人和社会支持对癔症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 格式 .资料.二、单项选择题(25 分,每小题 1 分)1、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A)A、思维障碍B、记忆障碍C、意志障碍D.行为障碍E、情感障碍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内容障碍形式上以哪种妄想最具特征性和诊断价值(B)A、继发性妄想B、原发性妄想 C 、夸大妄想 D 、非血统妄想 E 、被害妄想3、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大多是( B )A. 儿童期B. 青年期C.中年期D.更年期E.老年期4、某青少年男性,15 岁,家人诉其近 2 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 不与人交往 , 孤僻离群 , 对亲人冷淡 , 不讲究个人卫生, 常独自发呆自笑。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E)A、抑郁症 B 、孤独症 C 、心境障碍 D 、人格障碍 E 精神分裂症5、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幻觉CA、幻嗅 B 、幻味 C 、幻听 D 、幻触 C 、幻视6、对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D )A. 饮食护理B.睡眠护理C.日常生活护理D.安全护理7、朱某,女,19 岁,患者照镜子说:“自己的脸变得高低不平,鼻子变得特别大,象一座小山丘一样,;嘴却歪到一边了,自己变得太丑了,不敢见人。

”该症状可能是E:A、体感异常B、错视 C 、感觉障碍D、幻触 E 、体型障碍8、易某,女,23 岁,医生问她“你是哪里人?”患者答“我是中国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从三中毕业,又到山中去,我们矿物局在山中,我在锡矿山当会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新的时代,培养了新人,我们都是新一代的接班人⋯”该症状可能是(E)A、思维云集 B 、思维插入 C 、思维中断 D 、病理性赘述 E 思维奔逸9、鲁某,男,28 岁,病人自述“脑子里空洞洞的,不想任何问题,也没有什么事情可想”该症状可能是:( D)A、思维中断 B 、思维松散 C 、思维不连贯 D 、联想贫乏 E、思维破裂10、周某,女,46 岁,医生问:“你感到哪里不舒服?”患者回答:“我左耳痛,背也痛,老陈来了,我小孩读书,我不放心,我左边这只腿有点麻木,昨晚响个不停,我睡不着,那只日光灯不亮,我的儿子会出事⋯⋯”该症状可能是( A )A 思维破裂B 思维松弛C思维不连贯 D 思维中断E思维插入11、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C)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12、彭某,男,47 岁,病人每天反复说:“你是医生⋯医生⋯⋯医生⋯,请你给我看病⋯⋯看病⋯⋯看病⋯⋯我要回家⋯⋯回家⋯⋯回家⋯⋯”该症状可能是(C)A 持续语言B刻板语言 C 重复言语D模仿语言E病理性赘述13、刘某,女,24 岁,医生在问她病情时,将自己的眼镜取下放在桌上,病人对医生说:你把眼镜取下是想告诉我,不要太清楚地看这个世界。

第12章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第12章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精神易疲劳
表现为能量不足,精力下降, 工作稍久就觉得疲惫不堪,甚 至是一动脑筋就感到疲劳。 注意力很难集中且不能持久, 思考问题困难,记忆力差,工 作效率低。 患者苦于“力不从心”
2、情绪症状 、
焦虑
恐惧
易激惹
警觉性增高,有大祸临头、 警觉性增高,有大祸临头、惶 惶不可终日。 惶不可终日。 运动性不安坐卧不宁。 运动性不安坐卧不宁。 伴心悸、出汗、尿频、震颤、 伴心悸、出汗、尿频、震颤、 眩晕、 自主神经症状 眩晕、恶心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运动性不安坐卧不宁。 运动性不安坐卧不宁。 伴心悸、出汗、尿频、震颤、 伴心悸、出汗、尿频、震颤、 • 是指在缺乏充足的客观原因时,患者产生紧张、 是指在缺乏充足的客观原因时,患者产生紧张、 眩晕、恶心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眩晕、 不安或恐惧的内心体验并表现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 情绪易启动状态是情绪启动阈 失调。 失调。 值和情绪自控能力双重降低的结 果。 极小的刺激即可触动情绪的扳 • 指患者对某些客观刺激产生的一种不合理的恐 一触即发、 机,一触即发 而且患者明知是不必要的, 、大发雷霆最为常 惧,而且患者明知是不必要的,却不能摆脱 见。 •丧失兴趣、动机、生活的期望、 丧失兴趣、 丧失兴趣 动机、生活的期望、 自我价值、自信心、欲望等。 自我价值、自信心、欲望等。 •伴有厌食、体重减轻、睡眠障 伴有厌食、体重减轻、 伴有厌食 • 是一类负性情绪,它不仅是指易发怒、易烦恼、 是一类负性情绪,它不仅是指易发怒、易烦恼、 碍、性欲减退、 易委屈、易愤慨等 性欲减退、疲惫无力及慢性 易委屈、 疼痛等
情感爆发
时哭时笑、捶胸顿足、 时哭时笑、捶胸顿足、 分离症状: 分离症状 呼天抢地、吵闹不安, 呼天抢地、吵闹不安, : 指对过去经历与当前 伤人自伤、 伤人自伤、毁物等

癔症

癔症

癔症的治疗与护理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

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病因精神因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癔症的重要因素。

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

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的重要原田之一。

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病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

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

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怪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

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

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癔症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有的研究认为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有的研究结果又认为遗传的影响甚小,有人认为是一种多因素遗传形式。

症状临床表现:癔症的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又称分离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急剧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或自我身份识别障碍。

癔症的这一类型起病时精神因素通常很明显。

尽管患者本人否认,但旁人看来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

反复发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和联想与既往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即可发病。

按照临床特点,这一类型又可区分为以下类别。

1、癔症性朦胧状态。

2、情感爆发。

3、癔症性神游症。

4、癔症性假性痴呆。

5、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

6、癔症性木僵。

7、癔症性遗忘症。

8、多重人格。

9、癔症性精神病。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意识和自 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是 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 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意识障碍 情感爆发 癔症性痴呆 癔症性遗忘 癔症性精神病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 • 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 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 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 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态和昏睡 较多见,严重可出现癔症性木僵, 较多见,严重可出现癔症性木僵,有的表现 为癔症性神游。 为癔症性神游。 • 自我意识障碍(癔症性身份障碍): 自我意识障碍(癔症性身份障碍): 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病因和发病制 (一)病 一
1. 遗传 遗传学研究结果至今尚无定论。 遗传学研究结果至今尚无定论。 2. 心理社会因素 一般认为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是癔症的 一般认为心理社会因素是癔症的 重要病因。 重要病因。

• (二)发病机制 尚不完全清楚
临床表现
多在精神因素的促发下急性起病, 多在精神因素的促发下急性起病,并迅速 发展到严重阶段。 发展到严重阶段。 分离性障碍) 癔症性精神障碍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 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 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3. 癔症性痴呆
为假性痴呆的一种 表现为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回答 综合征。 者——Ganser综合征。 综合征 表现为明显的幼稚行为时——童样 童样 表现为明显的幼稚行为时 痴呆。 痴呆。
4. 癔症性遗忘
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 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 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 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 表现为遗忘了某阶段的经历或某 一性质的事件, 一性质的事件,而那一段事情往往与精神 创伤有关。 创伤有关。
•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适当服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 适当服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可以强化 心理治疗效果,并可消除伴发的焦虑、 心理治疗效果,并可消除伴发的焦虑、抑 郁和躯体不适症状, 郁和躯体不适症状,从而减少自我暗示的 基础。 基础。
• 1. 暗示治疗 为经典方法
(hysteria) hysteria)


又称歇斯底里 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 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 事件、 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 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 暗示或自我暗示等) 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 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
各型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 癔症 学术争论:异类? 学术争论:异类? 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 1,暗示性高; 2,情感丰富、易变、表演色彩; ,暗示性高; ,情感丰富、易变、表演色彩; 3,自我中心; 4,富于幻想 ,自我中心;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癔症性精神障碍(遗忘、漫游、多重人格、假性痴 、癔症性精神障碍(遗忘、漫游、多重人格、 情感爆发) 呆、情感爆发) 2、癔症性躯体障碍(运动、感觉) 、癔症性躯体障碍(运动、感觉) 3、其他(流行性、赔偿性、职业性) 、其他(流行性、赔偿性、职业性)
诱导疗法是经改良后的一种暗示治疗 乙醚0.5ml iv +言语暗示 告知嗅到某种 言语暗示,告知嗅到某种 乙醚 言语暗示 特殊气味后“老病”便会发作。 特殊气味后“老病”便会发作。让患者 毋须顾虑,任其发作,称发得越彻底越 毋须顾虑,任其发作, 待其发作高峰期过, 好。待其发作高峰期过,以适量蒸馏水 胸前皮内注射,并配合言语暗示, 胸前皮内注射,并配合言语暗示,称病 已发作完毕,此针注射后便可病愈。 已发作完毕,此针注射后便可病愈。


症状缺乏特异性, 症状缺乏特异性,可于多种神 经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 经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 病前有明显的心理诱因、 病前有明显的心理诱因、找不 到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到器质性病变的证据、有暗示性特征 时要想到癔症的可能。 时要想到癔症的可能。 做出诊断需要充分证据排除能导致 癔症症状的神经、精神与躯体疾病, 癔症症状的神经、精神与躯体疾病, 有的病人可能需要通过随访方能确诊。 有的病人可能需要通过随访方能确诊。
恐怖症
• – 对恐惧对象有反复的或持续的回避行 为; • – 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不合理、 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不合理、不必 要的,但无法控制。 要的,但无法控制。 • l 所怕的客体或处境存在其身体之外
恐怖症
• 恐怖症(恐惧症) 恐怖症(恐惧症) • 临床类型: • l 场所恐惧症:(多在 20-40岁起病) 场所恐惧症 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 场、闭室、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其关 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景 时没有即可能用的出口;
绪论
恐惧 虑
Add Title
经 躯 强
神经症分类( 神经症分类(CCMD-Ⅲ) Ⅲ
• 焦虑症: 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 •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 • 恐惧症 (phobia) 场所恐惧症 (agoraphobia) 社交恐惧症 (social phobia) 单一恐惧症 (simple/specific phobia)
5. 癔症性精神病
为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通常在有意识朦胧或漫游症的 背景下出现行为紊乱、 背景下出现行为紊乱、思维联想障碍或 片段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症状, 片段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症状,发 作时间较上述各种类型长, 作时间较上述各种类型长,但一般不超 过3周,缓解后无遗留症状。 周 缓解后无遗留症状。
• l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多起病于青春前期) • 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进食、或说 话、开会、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 等)和人际接触 • l 单纯恐惧症 单纯恐惧症(物体恐惧症):(常起病 于童年 ) • 害怕对象是(以上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 情境,如动物(昆虫、鼠、蛇)高处、雷 电、鲜血、打针、手术或尖利物品等。
•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 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
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以躯体 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特点: 特点: 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 脏 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 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1. 运动障碍
较常见: 痉挛发作、 较常见: 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和 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 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 痉挛发作与癫痫发作十分相似,但无 痉挛发作与癫痫发作十分相似, 口舌咬伤、跌伤和大、小便失禁, 口舌咬伤、跌伤和大、小便失禁,持续 时间也较长,抽动幅度大, 时间也较长,抽动幅度大,多发生于有 人在场时。 人在场时。
• 2. 严重标准 • 3.病程标准 病程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社会功能受损。
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关系, 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关系, 病程多反复迁延。 病程多反复迁延。
• 4. 排除标准
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精 神病、诈病。 神病、诈病。
鉴别诊断
• 1.癫痫大发作 癫痫大发作 意识完全丧失、瞳孔散大、 意识完全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应 消失,四肢规则抽搐、唇舌咬伤、 消失,四肢规则抽搐、唇舌咬伤、跌 大小便失禁,发作后不能回忆, 伤、大小便失禁,发作后不能回忆, 脑电图特征性变化。 脑电图特征性变化。 癫痫和癔症共存,应下两个诊断。 癫痫和癔症共存,应下两个诊断。
第十二章 神经症和癔症 患者的护理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王相立 主任医师
概述
• 定义: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 定义: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 精神障碍的总称 • 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 1. 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 有一定的个性基础 3. 均不伴有器质性病变 4. 有自知力 5. 社会功能较完整 6. 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 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 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 症状具有做作、 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 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 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 患病率报告不一,普通人群 3.55‰(1982), 患病率报告不一, , 国外资料女性3~6‰,男性少见。近年有 国外资料女性 ,男性少见。 下降趋势,原因不明。 下降趋势,原因不明。 • 多数学者认为: 多数学者认为: 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 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首发年龄以 20~30岁最多。一般预后较好,60~80% 岁最多。 岁最多 一般预后较好, 可在1年内自发缓解 年内自发缓解。 可在 年内自发缓解。
CCMD-3标准 标准
• 1.症状标准 症状标准
(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至少有 )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下列一项综合征: 下列一项综合征: 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 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 双重或多重人格、癔症性精神病、 双重或多重人格、癔症性精神病、癔症 性运动和感觉障碍、其他癔症形式。 性运动和感觉障碍、其他癔症形式。 (2)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 )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 • 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 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 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 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态和昏睡 较多见,严重可出现癔症性木僵, 较多见,严重可出现癔症性木僵,有的表现 为癔症性神游。 为癔症性神游。 • 自我意识障碍(癔症性身份障碍): 自我意识障碍(癔症性身份障碍): 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2.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缺失 感觉异常 癔症性失明与管视、癔症性失聪等。 癔症性失明与管视、癔症性失聪等。 咽部梗阻感、异物感 咽部梗阻感、异物感——癔症球 癔症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