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和仙的区别
“神”和“仙”是不一样的!你知道吗?

“神”和“仙”是不一样的!你知道吗?在大多数人眼里,神仙就是神仙,这就是一个整体概念。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神”是“神”,“仙”是“仙”,他们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兴道就为大家讲一讲,这“神”和“仙”的区别,看完大家就明白了。
什么是神“神”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之神,也叫先天尊神,属于先天存在的神祇,比如三清、四御、五方五老、西王母等天界尊神,他们代表天地本源,人是无法修炼的。
另一种是后天尊神,后天尊神一般是有大功之人,在死后经玉帝敕封为神。
在道教中,有着不同的神部,比如雷部、星宿部、冥部,众神就在不同的神部司职,负责相应的职责。
所以说,“神”都是有官职的。
什么是仙“仙”则是后天修炼而成的,所有生灵皆可成仙,只要能通过修炼,让自己肉身不死,长生久视的,那就是仙。
仙都是无职位的,不受职责约束,自由自在,道教追求的目标就是飞升成仙。
成仙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其他神仙点化,或被仙气影响而成仙的,这种就是属于有大造化的,在我国民间神话传说中,有不少神仙都是被点化成仙的。
另一种方法,则是入道修行,悟道求真,日行三善,摒弃杂念一心修炼,等到功德圆满,便可成仙,这种就是需要自己苦心修炼了。
居住场所在大家的印象里,神仙都是住在天上的,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神仙都住天上,而且神仙们所住的“天”,也不是同一个“天”。
在道教中,有三十六天之说,其中包括三界二十八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
每一层天上都有帝皇统治,居住着不同品级的真仙。
海上有三岛十洲,如昆仑山,蓬莱山,在这些仙岛上,也有诸神和真仙居住。
此外,人间还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洞天中居住的大多是真仙,而福地中居住的则多为散仙、真人。
神和仙有什么区别吗

神和仙有什么区别吗
神与仙有区别。
“神”与“仙”的字形之别:
1、对于源远流长的汉字来说,绝大多数字都并非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某些意义的寄托。
“神”与“仙”二字便也各自具有一定内涵。
其字形的不同,更是明示着神。
2、“神”字已知最早出现于西周时的金文。
这时该字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形态,最早是左下为“示”右上为“申”,后演变为左“示”右“申”。
但在西周晚期。
3、“神”与“仙”的演化之别。
4、在“神”与“仙”出现后,二者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都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
这具体表现为本来自自然的神出现人格化和本源自个人的仙产生社会化。
5、“神”与“仙”的融合传承。
神仙神仙,“神”与“仙”有何不同?最厉害的神与仙分别是谁?

神仙神仙,“神”与“仙”有何不同?最厉害的神与仙分别是谁?在不同时期,神与仙的概念确实有不同。
在上古到先秦,神与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最早的神,诸如天帝、雷神、风神、盘古、女娲、伏羲,乃至后来的黄帝、炎帝、蚩尤等等,他们或者是天地山川的神灵化,或者是在上古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英雄,或者是上古帝王名将等等。
最开始,黄帝、炎帝还是人类,不过,渐渐的也具有了很大的神性,随着历史的演变,最终也成了神。
这最早的神,没有教派之别,既不属于道教,也不属于儒教,更不属于佛教。
从商周时期开始,帝王们就开始幻想长生,于是,各种方士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后来,老子、庄子学说传播天下,二者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本土最主要的宗教——道教。
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是中国最早的道教流派,他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道教之祖,结合《道德经》教化百姓。
后来,张角的太平道又传播天下,使得道教观念迅速深入人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征战,纷乱不堪,百姓挣扎在生死边缘,道教于是昌盛,流派风起。
各种道教宗师为壮大自身教派,或者援引古籍,或者虚构幻想,推出了大量的仙人事迹。
比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便是其中代表。
换言之,仙,最早都是和道教有关的。
在唐宋明清时期,仙与神的观念又发生了变化。
仙,变成了不受拘束,逍遥自在的修真者;神,则是仙人殒落,或者帝王、名臣、孝子等等在死后,受到册封,为百姓供奉,为天庭认可。
比如说,在《封神演义》中,神,就是仙人、凡人在死后受到元始天尊敕封,前往天庭担任某个职务,如黄飞虎死后被封为东岳大帝,赵公明被封为龙虎玄坛真君等等。
不过,在《西游记》中仙与神没有太大的区别。
神仙,神仙,经常成为仙人的一种泛指。
仙人,即获得长生之人。
在《西游记》中,强调的是仙与妖的区别。
《封神演义》中,强调的则是神与仙的不同。
古人怎么理解仙神?神在天仙在山!一口气搞懂古人心目中的仙道

古人怎么理解仙神?神在天仙在山!一口气搞懂古人心目中的仙道很多人对于神和仙的概念是混淆的,因为这是个词语组合,很多人看到后就自然的会联系到一起。
其实这是不对的,古代时,神和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神和仙是分开的,用现在的话说,这两个不是一个体系的。
那么,古人是如何区分的呢?一句话:神在天,仙在山。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上的是神,是自然的住在天上的而仙则跟神完全不同,在古人心目中,所谓的仙,全部都在山上或者山里。
也就是说,古人认为,仙是人间之人修成的,他们得到了某种契机后在某个海外仙山中得道,然后成仙,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众生之中。
两汉乐府《长歌行》中是这样写仙的: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
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
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仙人和天上的神有根本性的不同。
当然了,关于仙道,古人在诗词里写了太多,可在严肃文献里也并不少见,南朝宋时刘敬叔编撰的《异苑》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陶侃,字士衡。
微时,遭父艰,有人长九尺,端悦,通刺子,字不可识,心怪非常,出庭拜送。
此人告侃曰:吾是王子晋,君有巨相,故来相看。
于是脱衣帢,服仙羽,升鹄而腾飏。
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人心目中,活人无法成神,但是可以修仙。
今天咱们只说仙道。
那么,古人是怎么看待仙道的呢?一、什么是仙古人究竟是什么时候认为人是可以得道成仙的?这个其实并没有个确切的记载,但我们查阅古籍文献的话,会发现汉朝时是个大爆发期,魏晋南北朝时大成。
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里这样解释仙:老而不死曰仙……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常存,累积长久变形而仙。
这里说得很明白,人活得长久了,正气常存,众邪不侵,久而久之累积下来,就会变形成仙。
《释名》是一本探求事物本源的佳作,刘熙在这里这样解释仙,说明这是当时人们的主流思想,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并且坚信不疑。
晋代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这样说: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
人们常常把神和仙混为一谈,共称神仙,可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人们常常把神和仙混为一谈,共称神仙,可他们之间是有区别
的
神,字义指的是观照自己、观照万物的精神。
在传说故事中神有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古人称之为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而又何为仙呢?字义指的是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死的人为仙,也暗指修行的人。
前者,是从鸿蒙之气中诞生的,是天地之间最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
比如:盘古大帝、女娲、伏羲、刑天、共工、祝融、三祖、诸天神龙、三清等。
而后者,又称为后天仙真,是修道之人按其神的法旨规矩来管理人间。
仙又有五种,天仙,地仙,人仙,鬼仙。
受天帝之命,还有一个就是散仙也是野仙。
神高居于神界,仙则归于天界,他们的关系就好比老板与打工仔。
神和仙的能力又有不同,神继承的大多是盘古大帝的力量和先天元素,下面小编就举几个例子。
1、继承盘古灵力的有:女娲、烛龙、五爪金龙、冰夷等2、继承先天元素的有:祖龙、元凤、始麒麟等神的力量来自天地初生灵气,而仙则是通过修炼这是能力的不同。
其实,六道轮已经明确告诉了我们,神和仙是有区别的,六道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其中的天道就是神仙!处于六道之内,而神不在六道之内。
神和仙有什么区别?神和仙哪个级别更高?

神和仙有什么区别?神和仙哪个级别更高?神和仙有区别,由于范围广不能比高低。
神,有天人之福没天人之报(享受天人福但不是天人);仙,有地行仙、飞仙和天仙,由低到高。
神是死后转生,仙是修长生者。
数量极多。
中国信西方教者,往往把神和上帝混淆。
二者不是一回事,上帝是天众之主,就象人主为总统、国王,狮主为狮王,蜂主为蜂王一样;神的福报远不及上帝。
神大致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至高神。
《说文解字》中解释“神”为:“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这就是神的最初含义。
比如道教的老子,三清,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等等。
第二类是自然神,比如日神,月神,山神,河伯等等。
这应该是原始崇拜的残留。
《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这应该也算是一种自然神。
第三类是体内神。
道教认为人身体内各个器官都有神明掌管,比如三尸神,五脏神等等。
《黄庭经》第七章开始列举了一系列的体内神的名字,以便冥思。
这也是为何冥思又叫存神的原因。
髮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壟字靈堅,耳神空閒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倫,第四类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神,即鬼神,通常是在人死后,由崇拜者或者信徒推举为神,或者政府官方册封为神。
比如伍子胥被民间信奉为钱塘潮神。
著名的小说《封神演义》就是在描写这一类神。
又如三言中的《任孝子烈性为神》讲述的就是这种情况。
《聊斋》中死后被封为城隍神,土地神一类的更是数不胜数。
仙字初做僊。
《说文解字》中解释“僊”为:“長生僊去。
”僊是迁(遷)的意思。
仙则是后起字,《说文》未有。
《釋名》中解释仙字为:“老而不死曰仙。
”所以仙则通常是活人修行后长生所达到的称号。
后来道家演绎得越来越复杂。
葛洪的《抱朴子》将仙分为三类:上士舉行升虛,謂之天仙;中土游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此时就不仅仅是活人长生才是仙了,也包括活人修炼成仙未果,但是死后变成尸解仙的观点了。
“神”和“仙”有区别吗?

“神”和“仙”有区别吗?很多人都认为神比仙强大高级,其实是错的,修炼有成即为仙,天庭册封官职即为神,比仙高级的为圣。
神和仙的区别:他们都是仙,神就是在天庭当官任职的仙,也即所谓的神官,封神榜事件可以说明,为什么封神?那会天庭官少,玉帝觉得不够排场。
所以要找些仙来当官,所以才有封神一事。
还有,土地常常自称小神,这也就是当了天庭在册官职的小仙的一种自称,有抬高自身身份之嫌,同时也是凡人对在天庭任职官员统称,比如门神之类的。
祭祀的时候,祭祀对象是神而少有仙,为什么祭祀?因为有事所求。
然而神是天官,有权,对所求之事才能办,所以才求神而不求仙。
我们说说仙,先说散仙,散仙就是在天界中未被授予官爵的那一类仙人,闲散的仙人简称散仙,比如赤脚大仙之流,在仙界小有名气,但无官职在身。
耳熟能详的八仙也是散仙,常居蓬莱仙岛,除了修炼就无所事事,常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打屁,喝高了就吹牛皮,后来弄出了渡东海比神通,结果半路和东海龙宫干战闹到天庭出名的。
顺带讲讲仙规,自天庭建立并于封神完善各类管理部门之后,不管原身是什么,成仙后都必须到天庭报道,并居于天界,要受天庭管辖的,且不能违反天庭管理的规章制度,受天庭约束,未经授权不得私自下凡就是其中一条规定。
还有一条非常有名就是不得和凡人成婚生子,这条堪称经典仙规,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条天规约束,以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时间比例,一个仙人只需要一个天界日的时间就能在凡间生下孩子,孩子一出生就是天生道体,修炼天赋奇佳,更有仙家指导,要是有仙人图谋不轨,花半个月天界日时间都能在凡间组建修士大军了!所以牛栏织女被罚不算冤,好歹他们俩在天上也是能天天见的。
如果以居住地划分可为天仙和地仙,天仙为长久居住在天界那一类仙人;地仙则是长久居于人间福地并传道人间,代表人物是镇元子,辈份高且法力高深,不受天庭管辖约束,不是天庭不想管而是管不了,其特立独行的做法被很多仙人羡慕仰望,所以被视为地仙之祖,这个祖是鼻祖的意思,开创了地仙这种在人间修炼传道不受天庭管辖的生存方式之最具代表的仙人。
神、仙、魔、邪、妖、怪、精、兽有什么区别?

神、仙、魔、邪、妖、怪、精、兽有什么区别?
1、神
拥有世界的部分权限,履行相应的职能,比如雷公电母、山神水伯;拥有权限却不履行职能,反而滥用权限,满足私欲,就是邪神淫祠;拥有权限却没有具体职能,就是先天神灵,比如东皇太一、帝俊。
除了邪神是守序邪恶,其他神都是守序善良。
2、仙
仙和神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拥有世界的部分权限,却对自身有完全的认知和掌控,同时有能力对世界做出非权限的影响,但又不过多干扰世界的自然运行。
散仙是不在天庭的仙人的自称,地仙就是还没有待诏飞升的未来仙人,天仙真仙只是尊称,神仙就是神和仙合称,金仙另有实指。
3、魔
魔和仙一样,同样不拥有世界的部分权限,却对自身有完全的认知和掌控,同时有能力对世界做出非权限的影响,仙魔并称并非空穴来风。
区别在于,魔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行对世界做出非常大的干扰和影响;同时,魔还会认为这种干扰和影响对于它来说是合理的。
魔的阵营是,混乱中立,不是混乱邪恶。
4、邪
邪和仙魔一样,同样不拥有世界的部分权限,却对自身有部分或者完全的认知和掌控,同时有能力对世界做出非权限的影响。
邪和魔一样,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行对世界做出非常大的干扰和影响,所不同的是,魔做出这种干扰和影响是它本身对世界有所诉求,认为世界应该如何如何,而邪做出这种干扰和影响,纯粹是为了自身有利。
邪的阵营,才是实打实的混乱邪恶。
5、其他
妖、怪、精、兽说的是出身:无知无力是为兽,有知无力是为精,有力无知是为怪,有力有知才是妖
出身和进阶是可以叠加的,这才有妖仙。
鬼也是指出身,就是有神无形的人,同样,才有鬼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和仙的区别
神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至高神。
《说文解字》中解释“神”为:“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这就是神的最初含义。
比如道教的老子,三清,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等等。
第二类是自然神。
比如日神,月神,山神,河伯等等。
这应该是原始崇拜的残留。
《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这应该也算是一种自然神。
第三类是体内神。
道教认为人身体内各个器官都有神明掌管,比如三尸神,五脏神等等。
《黄庭经》第七章开始列举了一系列的体内神的名字,以便冥思。
这也是为何冥思又叫存神的原因。
髮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
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壟字靈堅,
耳神空閒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倫,
第四类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神,即鬼神。
通常是在人死后,由崇拜者或者信徒推举为神,或者政府官方册封为神。
比如伍子胥被民间信奉为钱塘潮神。
著名的小说《封神演义》就是在描写这一类神。
又如三言中的《任孝子烈性为神》讲述的就是这种情况。
《聊斋》中死后被封为城隍神,土地神一类的更是数不胜数。
仙
仙字初做僊。
《说文解字》中解释“僊”为:“長生僊去。
”僊是迁(遷)的意思。
仙则是后起字,《说文》未有。
《釋名》中解释仙字为:“老而不死曰仙。
”所以仙则通常是活人修行后长生所达到的称号。
后来道家演绎得越来越复杂。
葛洪的《抱朴子》将仙分为三类:
上士舉行升虛,謂之天仙;中土游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此时就不仅仅是活人长生才是仙了,也包括活人修炼成仙未果,但是死后变成尸解仙的观点了。
但是尸解仙与神仍然不一样,不需要册封。
再到后来演绎就更加复杂。
有五仙之说:天,地,神,人,鬼。
这时候,因为有神仙一说,所以神和仙的界限开始不分明,混用了。
但是这里的神仙是特指仙的一种。
五仙的具体解释可以参考托名钟离权和吕洞宾对话的《钟吕传道集》中的解释。
所以总结来说:
大部分的神并非是人类修炼而来的,是人死后被册封而来。
神有其司职。
仙是人类(或者妖类)修炼长生,或死后转化而来,通常无有司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