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物探报告1

合集下载

煤矿调研报告4篇

煤矿调研报告4篇

煤矿调研报告4篇__北地区包括__省__市、__市、__市、__自治州,面积7.1万平方公里。

二十世纪末原有合法煤矿近300对,每年生产原煤300多万吨,死亡7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高达20以上。

经过几年来的整顿关闭,现有煤矿138对,去年生产原煤近500万吨,死亡34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了6;今年前十个月,生产原煤约350万吨,死亡18人,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5左右。

尽管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矿点减少,产量增加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死亡人保持了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煤矿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重大事故事故时有发生,顶板事故多发,同当前的煤矿安全生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较,与实现安全发展的要求相比较,与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地方国有煤矿积重难返__北地区现有地方国有和国有改制煤矿36对,目前仍有5对矿井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地方国有矿井积重难返,存在诸多问题:1、包袱沉重,身份扭曲。

__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国有煤矿因为市场低迷、机制不活、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亏损严重,寅吃卯粮导致采掘极度失调,生产无以为继,相继停产或下马,甚至破产,煤矿职工生活相当困难。

目前,__自治州卡棚、龙家寨煤矿2矿3对州属矿井仍处于停产状态,__市辰溪县孝坪煤矿的2对井正融入民间资本整顿改制,__市桑植县3家县属国有矿的3对矿井整体承包给私人经营管理。

地方国有煤矿过去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在职工多,安置困难大,实现破产买断的难度更大,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部分国有煤矿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大量融入民间资本,恢复矿井生产,形成国有煤矿牌子、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私人租赁承包经营的局面,煤矿身份扭曲。

2、关系复杂,管理失控。

部分国有煤矿处于边远山区,监管难度大。

__自治州卡棚煤矿由当地人强行承包租赁,实行掠夺式开采,既不服从煤矿的管理,也不服从煤炭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多井口出煤,井下无风作业。

许沟煤矿12080工作面物探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许沟煤矿12080工作面物探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式 中: 一累计采 厚 , ∑ 单层 采 厚 1~ m, 3 累计 采厚 不 超过 1 m。7层煤厚 17 顶板为中硬岩石。 5 . m, 计算结果 为 : 七煤层 开采 后裂 隙带 高度为 2 . 6 9±
5 6m .
提供较 为准确技术数据 。
参考文献 :
[ ]《 1 建筑物 、 水体 、 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 留设 与压煤 开采规程》 煤 .
提 供 科 学依 据 , 实践 证 明通 过 重 新 布 置切 眼 , 证 了安全 高 效 生产 。 保 关 键 词 坑 透 试 验 ( 探 ) 10 0工 作 面 钻 探 结果 验 证 物 28
中 图分 类 号 T 6 D16 文献标识码 B
鹤壁市许 沟煤 矿 10 0工作 面位 于 许沟 煤 矿 1 28 2 采区 , 东以下顺槽 为界 , 以停采线 为界与运输下 山相 南 邻 , 以上顺槽为 界 , 以切 眼为界 接 近 F 0 1断层 , 西 北 16 开采煤层为二 l , 煤 厚度 为 6~ m, 角 2 。根据 现有 7 倾 7, 资料分析 , 对工作 面开采 造成影 响 的地质构 造 主要 是
炭 工 业 出版 社 .0 8 20
4 结 论 分 析
[ ]张先尘等. 2 《中国采煤学》 .煤炭一 业 出版社.0 3 [ 2 0
通过本次钻 探探 测 , 7层 煤开 采后 顶板 冒落形 成
[] 3 杨起 , 韩德馨. 中国煤 田地质学》 煤炭工业出版社 .9 9 《 . 17 [] 4 庞渭 舟, 刘维周 . 煤矿水文地质学》. 《 煤炭工业出版社.9 6 18
■■■I
1 坑 透 原 理

4 0
- 45
防爆型 wK —E型无线 电波坑道透视是探测顺煤 T

煤矿物探探测报告

煤矿物探探测报告

山西XXXXXXXX赋水性探测报告山西XXXXXXXX福州勘达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2月1日下午4点赋水性TEM探测报告1山西XXXXXX 福州勘达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瞬变电磁基本原理概述1.1瞬变电磁法概述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又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称TEM或TD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电极)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线源(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

该方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得较快、地质效果较好的一种电法勘探分支方法。

它与其它测深方法相比,具有探测深度大、信息丰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对探测高阻覆盖层下的良导电地质体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它主要应用于金属矿勘查、构造填图、油气田、煤田、地下水、地热以及冻土带和海洋地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综结起来,影响矿井回采及巷道掘进安全的地质因素主要是构造破碎带、裂隙发育区、岩溶、陷落柱等富水区(体)对巷道的安全掘进与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也是煤矿发生重大突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何做到提前预报和及时防治,关键在于有效的超前预测。

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矿的基层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随着当今计算机水平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陆续涌出了不少科学手段,主要包括三种手段:地质分析法、水平钻探法、物探测试方法三大类:1)地质分析法地质类方法包括利用地质工作的全部资料以及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测绘、地质素描资料的分析,掌握巷道穿过段岩体的地质格局,概略地预测地质界线、大型断层、主要涌水段、破碎岩体、围岩类别等。

主要方法有地质投射法、地层层序法、巷道地质编录法、断层参数预报法、TV成像技术、不良地质作用综合分析法、地下水观测法等。

鸿新煤矿白杨沟勘探报告(正式稿)

鸿新煤矿白杨沟勘探报告(正式稿)

目录第一章绪言 (1)第一节目的与任务及工作完成情况 (3)第二节矿权设置 (5)第三节位置与交通 (7)第四节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7)第五节生产井及老窑 (10)第六节以往地质工作 (12)第二章勘探区地质 (16)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16)第二节勘探区地质 (19)第三章煤层 (24)第一节含煤性 (24)第二节煤层对比 (25)第三节可采煤层 (29)第四章煤质 (34)第一节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34)第二节煤的化学组成及工艺性质 (36)第三节煤类及工业用途 (54)第五章水文地质 (56)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56)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 (62)第三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72)第四节供水水源 (75)第五节小结 (76)第六章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79)第一节现有矿井开采技术状况 (79)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 (80)第三节瓦斯 (86)第四节煤尘爆炸性 (88)第五节煤的自燃倾向 (88)第六节地温 (90)第七节火烧区 (90)第八节环境地质 (92)第七章地质勘探工作 (97)第一节勘探方法 (97)第二节地质勘探工作及质量评述 (99)第八章资源量估算 (124)第一节工业指标及资源量估算范围 (124)第二节资源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选择 (126)第三节资源量类别的划分 (129)第四节资源量估算结果 (132)第九章其它有益矿产 (135)第一节砂岩石材料 (135)第二节稀散元素 (135)第十章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 (137)第一节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137)第二节概述资源量及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138)第三节矿区开发内部、外部条件 (139)第四节建井开采技术条件及指标选择 (140)第五节经济效果计算 (142)第六节地质勘查经济效果评价 (146)第七节结论 (148)第十一章结论 (151)第一章绪言第一节目的与任务及工作完成情况一、目的任务新疆呼图壁县鸿新建设集团白杨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为昌吉州《新疆煤炭工业“十一五”结构调整规划》煤矿技术改造和改扩建项目之一,是呼图壁县规划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上的主要煤炭生产矿井之一。

100104工作面物探报告

100104工作面物探报告

宝华100104回采工作面物探报告探测人员:_______________资料处理:_______________矿防治水:_______________煤矿总工:_______________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六日一、本次勘探任务及目的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根据现场巷道掘进情况,在100104工作面回风顺槽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进行超前探测,对100104工作面富水性进行分析,为探放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任务及目的:探测100104工作面100米的高、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00104工作面布置在本矿10#煤一采区西北部,煤层厚度0.9~1.3m,平均1.0m。

该工作面平均走向长为607m,平均倾斜长为90m,平均倾角为+5°,工作面北邻100102回风顺槽(未施工),南邻矿井未采掘区域,东邻秦家源保护煤柱,西邻一采区运输巷北段。

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均采用锚网支护。

宝华煤业井田属于霍西煤田,受造山运动影响较大,根据宝华煤业公司现有巷道揭露情况,100104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部分地段存在小断层和陷落柱,该工作面为单斜构造。

根据305孔资料显示,该工作面10号煤层顶板约8米处为K2灰岩,含水性较弱,但是部分地段裂隙发育,掘进过程中,顶板水影响较大。

所以探放水工作尤其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有采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坚持“物探现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防治水措施。

三、本次勘探的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一)、瞬变电磁法超前探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工作量,沿100104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朝采面内部(即开口350米),布置测线2条,每条测线56个物理点,总计112个物理点。

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2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施工方法如下图。

探测纵剖面示意图探测横剖面示意图2.施工技术措施,本次物探使用的仪器型号为YCS200(A)矿用瞬变电磁仪和YCS60-F大功率发射机,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4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物探采集工作总结

物探采集工作总结

物探采集工作总结
物探采集工作是地质勘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
手段,对地下的各种资源进行勘探和评价。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物探采集工作,现在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在物探采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野外工作中,每
个人都兢兢业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们之间的合作默契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顺利。

其次,我们在采集工作中采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

通过使用先进的
地球物理仪器和技术,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获取地下资源的信息,为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另外,我们在采集工作中也注重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我们严格遵守工作规程,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尽量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我们在物探采集工作中也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对工
作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勘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在物探采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意识到了一些不足
之处。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地质勘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矿产勘查学实验报告

矿产勘查学实验报告

矿产勘查学实验报告1. 引言矿产勘查学实验是矿产资源勘查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学习和练习,了解矿产勘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在实地勘查中的能力和素质。

本次实验旨在让我们了解矿区地质环境、观察矿物形态特征和进行矿产资源调查。

2. 实验目的1. 了解矿区地质背景和矿床类型。

2. 观察并描述矿物的形态特征,识别矿物的种类和成分。

3. 进行矿产资源调查,掌握调查方法和技巧。

4. 学习实地勘查安全操作规范。

3. 实验步骤3.1 矿区地质背景调查我们选择了某某地矿进行实地考察。

首先,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矿区地质背景调查,了解了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岩性信息和矿床类型。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该矿区处于一处复杂构造背景的带状矿床中。

3.2 矿物形态观察与识别我们在矿区的不同地点采集了多个矿石样本,并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观察与识别。

首先,我们使用显微镜对矿石进行放大观察,观察其颜色、透明度、晶体形状等特征。

然后,我们使用化学试剂对矿石进行鉴定,例如进行酸碱试验、硬度测试等。

通过观察和测试,我们成功识别了多种矿物,包括石英、方铅矿等。

3.3 矿产资源调查在矿区内,我们进行了矿产资源调查。

我们首先对矿区的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并绘制了地貌图。

然后,我们分区域进行田野调查,查找矿石出露点,记录其地理位置和特征。

同时,我们还使用了地磁仪、电磁仪等仪器进行资源调查,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多个矿物出露点,并成功测量和记录了它们的位置、形态特征、含矿性等信息。

3.4 安全操作规范在实地勘查时,我们始终遵守了矿区的安全操作规范。

我们戴好安全帽、穿防护服,注意脚下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我们了解并掌握了应急处置措施,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救援。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矿区地质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成功识别了多种矿物。

我们还利用实地勘查的方法进行了矿产资源调查,并成功获取了大量的数据。

水洋坪煤矿物探报告

水洋坪煤矿物探报告

正安县水洋坪煤矿水患物探勘察报告项目负责人:王登龙技术负责人:黄辉报告编写人:缪玉松肖川报告审查人:张义平报告提交单位:正安县水洋坪煤矿报告编制单位: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报告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九月《正安县水洋坪煤矿水患物探勘察报告》审查意见贵州大学受正安县水洋坪煤矿的委托,对正安县水洋坪煤矿矿区范围开展水患勘察工作,编制提交了《正安县水洋坪煤矿水患物探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送审资料报告文字报告1份,附图2张。

项目审查人于2011年9月30号对《报告》进行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如下:一、工作区概况正安县班竹乡水洋坪煤矿位于贵州省正安县班竹乡,矿山位于正安县城北东75°方向,平距50km,有简易公路通往矿区;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8′06 ″~107°39′20″;北纬28°34′37 ″~28 °35′33″,矿区范围由1、2、3、4、5、6共6个拐点坐标圈定,井田范围呈东西长约1.6km2,南北宽约1.45km的不规则多边形,面积1.763km2。

开采深度由+1252~+1493m,与周边矿井也无矿界重叠。

二、工作简况贵州大学项目组于2011年9月22日-9月25日实施DUK-2A高密度直流电法测量工作,随后入室内资料整理并编制相关报告。

三、取得的主要成果1、本次工作,布置物探剖面5条,实施物探观测点420个。

2、划定轻度水患预测区1个,面积约0.007km2 ;采空区1个,面积约0.556km2 。

四、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1、报告中煤矿附近应该是水洋坪水库,而不是水塘。

2、文字、图像纰漏之处按《报告》中批注修改处理。

五、审查结论鉴于以上情况,提交的《报告》基本符合相关要求,在进行认真修改后,同意复制提交甲方使用。

审查人:(签字)2011年9月30日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01 01 正安县水洋坪煤矿水患物探工作布置图1:500002 02 正安县水洋坪煤矿物探异常及水患预测区平面分布图1:500003 03 正安县水洋坪煤矿1剖面物探综合成果图线段比例04 04 正安县水洋坪煤矿2剖面物探综合成果图线段比例05 05 正安县水洋坪煤矿3剖面物探综合成果图线段比例06 06 正安县水洋坪煤矿4剖面物探综合成果图线段比例07 07 正安县水洋坪煤矿5剖面物探综合成果图线段比例目录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
运输大巷(东)迎头超前探瞬变电磁法物探实验报告
地测科
2014年09月10日
前言
为了避免运输大巷(东)向前掘进直接揭露含水层及导水构造,根据现场巷道施工情况,巷道迎头处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探测迎头面斜向上10°、顺层、斜向下10°三个方向100m范围内的含水构造发育及富水情况,为布置探放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并结合矿区现有水文地质资料,对运输大巷(东)区域富水情况进行分析。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
1)基本测线3条,每条测线10个物理点,总计30个物理点。

2)探测运输大巷(东)前方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巷道掘进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实验施工布置与工作量。

根据巷道施工情况,在采区变电所牛鼻子向东约105m的运输大巷东迎头(即目前停头位置),沿迎头布置测线3条(斜向上10°、顺层、斜向下10°),通过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测线的实测剖面,具体布置见下图。

图2 井下施工线圈摆放角度示意图
2.施工技术措施。

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 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4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60A,
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3.质量评述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数据采集,严格按《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执行,并通过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等方法,保证了本次试验的数据采集,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
1).运输大巷(东)迎头超前探斜向上10°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2).运输大巷(东)迎头超前探顺层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3).运输大巷(东)迎头超前探斜向下10°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上面三幅图中粗红线圈定的深蓝色区域为低阻异常区,综合三个方向的视电阻率剖面图可看出,低阻异常区域主要分布于距迎头约80m~100m范围内的顶底板及顺层方向,且视电阻率值较低,特别在巷道掘进方向右偏40°~90°范围内、左偏0°~40°范围内低阻异常区较明显,巷道底板方向该特征较为显著,推断为富水性较强区域。

四、结语及建议
1、富水区的划分是相对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视电阻率值的高低,但引起电阻率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划分的赋水区也仅是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区。

本次勘探成果图所示的低阻异常区,地质推断为富水性区域,前方掘进时可能会出现大的淋水和甚至涌水现象,综合考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结果有待钻探验证。

在图示中有明显低阻异常表现的区域,需要进行必要的钻孔验证后再进行掘进。

2、依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原则,望矿领导预以做出合理安全措施。

3、低阻异常区在该测区分布较广且集中,仅依据上面三个方向的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分析推断,圈定范围内富水性较强,主要受底板十下灰含水层及断裂破碎带导通作用的
影响,实际水文地质情况有待钻探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