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科苑学校高中语文辅导必修1-5情景默写突破练习,必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版高中必修一至必修五情景默写练习

人版高中必修一至必修五情景默写练习

全国卷高考背诵篇目按篇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必修一)一、《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2、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二二、《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7、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意近的句子是:,。

三、《离骚》(屈原)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 .3.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 , .4、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 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四、《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必修1―5选修默写大全 (优选.)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必修1―5选修默写大全 (优选.)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d必修一、二默写命题人:赖娟娟必修一:1. ,湘江北去,。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 鹰击长空,,。

3.。

,风华正茂;,。

4. ,,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5.指点江山,,。

6.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7. ,独自,悠长,。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8.她是有,,丁香一样的芬芳,,在雨中哀怨,。

9.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冷漠,凄清,又惆怅。

10、,消了她的颜色,,消散了,甚至她的,。

11、,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12、轻轻的我走了,;我轻轻的招手,。

,正如我悄悄的来;,。

13、,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我甘心做一条水草!14、,不是清泉,。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5、晋侯、秦伯围郑,。

16、许君焦、瑕,,君之所知也。

既东封郑,,,将焉取之?17、,不仁;,不知;,不武。

18、.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发尽上指冠。

19、真的猛士,,。

20、惨象,;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1、沉默呵,沉默呵!,。

2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2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必修二:1、总角之宴,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

行道迟迟_________。

3、________ ,其叶沃若。

________, ________ 。

4、桑之未落,_______。

桑之落矣,________。

5、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________。

6、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7、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

8、________,长路漫浩浩。

高中语文必修1-5默写练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1-5默写练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 1-5默写练习题第一册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_______________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鹰击长空 _______________,万物霜天竞自由。

___________ ____ , 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_______________。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沁园春 ? 长沙》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_______________。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 _____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______ 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 ______________ _。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

5、 ,沉默呵! 。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不知;以乱易整, _______________ 。

第二册1、 _______________ , 。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________ ,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3、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____________。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情景默写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情景默写

《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1-5名句默写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1-5名句默写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3、又前而为歌曰:“,!”4、真的猛士,敢于,敢于。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啊,沉默啊!,。

6、,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7、,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

8、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女也不爽,。

9、,兰泽多芳草。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

10、,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11、,心念旧恩。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天下归心。

12、,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13、此地有,茂林修竹,又有,。

┅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信可乐也。

1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5、举酒属客,,。

16、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

1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1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此余之所得也。

19、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0、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2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22、剑阁峥嵘而崔嵬,,。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3、玉露凋伤枫树林,。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3套带答案)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3套带答案)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基础练习1、在《师说》中,韩愈以“,”这两句,颠覆了老师胜过学生这一传统观念。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东吴曾经的繁华、孙权的伟大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或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离骚》中以违背标准而歪曲苟合于人为法度的两句是:,。

5、《蜀道难》中把神话和夸张融为一体,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是:,。

答案:4、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杜甫在《登高》中感慨漂泊离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____ ,____。

”答案: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刚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答案: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8、《诗经•氓》中以“,”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9、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当时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代圣人敏而好学,尊师重教,虚心请教,而现在的人“,”,怎能不更加愚昧?答案:8、信誓旦旦,不思其反9、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0、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戴着高高的帽子、佩着长长的宝剑的特立独行的高士形象。

答案:10、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12、《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1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XXX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XXX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XXX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XXX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人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XXX悲壮的唱词来渲染空气,表现激昂大方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1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XXX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XXX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基础练习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基础练习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基础练习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基础练习1、在《师说》中,韩愈以,这两句,颠覆了老师胜过学生这一传统观念。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东吴曾经的繁华、孙权的伟大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或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离骚》中以违背标准而歪曲苟合于人为法度的两句是:,。

5、《蜀道难》中把神话和夸张融为一体,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是:,。

答案:4、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杜甫在《登高》中感慨漂泊离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____ ,____。

答案: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刚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答案: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8、《诗经氓》中以,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9、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当时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代圣人敏而好学,尊师重教,虚心请教,而现在的人,,怎能不更加愚昧?答案:8、信誓旦旦,不思其反9、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0、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戴着高高的帽子、佩着长长的宝剑的特立独行的高士形象。

答案:10、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12、《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1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来了,加紧复习才是唯一办法。

今天大连科苑学校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突破练习,期中考前大家可以用它测试下。

1、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杜鹃悲啼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两句表明生命有限,应顺从本心而为的人生态度。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北伐中的刘裕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两句是:“,。

6、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展现出作者乏舟于江面,随意飘荡,自由自在的情景。

答案:4、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7、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8、《诗经•氓》中“,”两句借写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兴婚前女主人公容颜的鲜艳明媚。

9、《赤壁赋》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文中具体写泛舟的句子是“,”。

10、庄子的《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
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8、桑之未落,其叶沃若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0、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了上阕。

1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与“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13、《琵琶行》中两句“,”是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与腼腆。

答案:1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15、《滕王阁序》中,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16、《雨霖铃》中,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生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答案:1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7、《离骚》中批评惯于投机取巧、随意改变规矩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1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9、《滕王阁序》善用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________,非无圣主;________,岂乏明时?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虽心怀愤懑之情,却含而不露。

20、苏轼在《定风波》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借此表现不惧风雨,悠然前行的情态。

答案:19、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2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能淡然对待外界的毁誉的句子是:,。

22、李密《陈情表》中在叙述自己履历有污、地位低下后,用“,”
两句来表达朝廷对自己的特别恩宠。

2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自由自在的景物,借此来表达自己出仕本属无心,选择田园生活的愉快的两句诗是:,。

24、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离别的场景和痛苦的句子是:,。

25、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描写词人行装简陋却仍然顶风冲雨,不畏坎坷,从容前行,并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的诗句是:,?。

26、李清照在《声声慢》中除选取大雁、菊花这两个意象外,还通过“,、”三句的细致写景,来表现残秋时节词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答案:2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7、荀子在《劝学》中用以揭示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君子最终却能超过一般人的原因的名句是“,”。

28、庄子的《逍遥游》中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答案:2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8、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9、屈原的《离骚》中,“,”两句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小人用“淫荡”等恶毒的词语诽谤诗人。

30、《荀子•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答案:2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2、古人写诗常化用前人诗文,例如,曹操《短歌行》中的“,”就借用了《管仲•形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33、李白《蜀道难》中,通过对人的动作描写来体现蜀道高峻的句子是
答案:3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3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4、荀子《劝学》中“,”两句,讲了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相近的观点。

35、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答案:3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6、王勃《滕王阁序》中以山水色彩的浓淡对比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7、在荀子《劝学》篇中,有一句提及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


38、杜甫在被誉为“七律之首”的《登高》诗作中,表达自己四处飘零、老病孤愁的凄凉人生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36、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