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物流

合集下载

企业生产物流概述

企业生产物流概述

• (3)从物料流经的区域和功能角度分类
• 根据物流流经的区域和功能角度分为工厂间物 流和工序间物流。
• 1)工厂间物流,指大型企业各专业厂间运输物 流或独立工厂与物料,配件供应厂之间的物流。
• 2)工序间物流,是指生产过程中车间内部和车 间,仓库之间各工序、工位上的物流。其内容: 接受原材料、零部件后的储存活动;加工过程 中的在制品储存活动,成品出厂前的储存活动; 仓库向生产车间运送原材料、零部件的搬运活 动,各个物料在车间、工序之间的搬运活动。 工序间物流实际上有两种物流状态:移动和储 存,即仓储和搬运。
• (1)大量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的品种少,每 一种产品的批量大,稳定的不断重复的进行 生产。一般这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 稳定的需求。
• ①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过程特点:品种单一, 但产品数量相当大,产品设计和零件制造标 准化、通用;化、集中化,很强的零件互换 性和装配的简单化使生产效率极大的提高, 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企业物流管理
• 成批生产物流特征: • ①物料生产的重复性介于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
之间,一般是制定生产频率,采用混流生产。 • ②以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实现物料的外部独立需求与内部的 相关需求之间的平衡。以JIT(Just in time,准 时生产制)实现客户个性化特征对生产过程中物料、 零部件、成品的拉动需求。 • ③由于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采用并行工程处 理,物料的消耗定额容易准确制定,从而产品成 本容易降低。 的供应商有较强的选择要求,从而外部物流的 协调较难控制。

2.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 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 分成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流程式生产一般为 备货型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既有备货型也有订货 型。

企业物流的分类

企业物流的分类

企业物流的分类2019-01-14 10:58:51 作者:tc001 来源:华人物流网浏览次数:146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

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以下不同典型的具体物流活动:1.企业生产物流。

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

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以下不同典型的具体物流活动:1.企业生产物流。

企业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

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

企业生产物流的过程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 "流"的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制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过去,人们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注重一个一个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串在一起的,并且又和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同时出现的物流活动。

例如不断地离开上一工序,进入下一工序,便会不断发生搬上搬下、向前运动、暂时停滞等物流活动,实际上,一个生产周期,物流活动所用的时间远多于实际加工的时间。

所以企业生产物流研究的替力、时间节约的替力、劳动节约的替力也是非常大的。

企业生产物流研究课题很多,例如生产流程如何安排,从物流角度看才最合理,各生产活动环节如何衔接才最有效,如何缩短整个生产的物流时间,和工艺过程有关的物流机械装备如何选用配合等。

2.企业供应物流。

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

企业生产物流管理课件

企业生产物流管理课件

4.1.5 生产物流管理
❖ 生产物流管理(Produc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 需要的各种物料的采购、验收、供应、保 管、发放、合理使用、节约和综合利用等 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管理活 动。
4.1.5 生产物流管理
重要性 主要体现
节约生产费 用,创造成 本竞争优势
其次,生产物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生 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和信息流进行科学的规划、 管理与控制;
最后,企业生产物流过程需要物流信息提供 支持。
3.生产物流的特点
主要功能要素 特点
物流过程特点
物流运行特点
•企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则是搬运活动
•一旦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生产流程确 定,企业生产物流也因而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物 流,物流便成了工艺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劳动服务型的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型的生产过程的 共性都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主要区 别是劳动服务型的生产过程的产出不是物质产品, 而是无形的服务产品。
2. 按照生产工艺特性可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
❖ 1) 离散型生产 ❖ 产品由离散的零部件装配而成,零部件以各自的工艺过程通
过各个生产环节,物料运动处于离散状态,因此将其称为离 散型生产。因为这类产品都是先加工零件,再将零件装配成 产品,所以又将其称为加工—装配式生产,如汽车制造。 ❖ 2) 连续型生产 ❖ 在连续型生产过程中,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 动,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和要求,故又称为流程式生 产,如化工、炼油、冶金等的生产过程。
❖ 通常情况下,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大,产 品的品种则越少,生产专业化程度也越高, 而物流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也就越大。
❖ 因此,可以把划分生产物流的类型与划分生 产的类型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示。

企业生产物流的三种基本配送模式

企业生产物流的三种基本配送模式

企业生产物流的三种基本配送模式
企业生产物流的三种基本配送模式是:直配模式、集配模式和交叉配送模式。

1. 直配模式:也称为点对点配送模式,是指生产企业直接将产品从生产地点发往终端客户的配送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每次配送只涉及一个客户,配送路径较短,一般适用于终端客户分布较为密集且订单量小的情况。

2. 集配模式:也称为集中配送模式,是指生产企业将产品集中配送到指定的集散中心,再由集散中心进行进一步的配送到各个终端客户。

在这种模式下,集散中心的作用是收集来自不同生产企业的产品,按照一定的规划进行配送,可以实现批量配送和集约化管理。

3. 交叉配送模式:也称为交叉配送中心模式,是指生产企业将产品配送到指定的交叉配送中心,再由交叉配送中心进行进一步的配送到各个终端客户。

与集配模式类似,交叉配送模式也可以实现批量配送和集约化管理,但相较于集配模式更加灵活,可以实现不同生产企业之间的配送合作和资源共享。

企业生产过程与生产物流管理

企业生产过程与生产物流管理

4.1 企业生产物流基本原理
顿与等待。空间上的连续性要求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在空间布 置上合理紧凑,使物料流程尽可能短,没有迂回往返现象。 保持和提高生产物流的连续性不但可以减少在制品库存,降 低成本,同时也可以缩短整个生产周期,提高顾客交付能力。 在精益生产系统中对生产物流的目标就是是保证生产性物料 的持续流动,通过消除浪费和压缩库存来降低总成本,同时 通过提高生产柔性来降低对顾客需求变化响应的时间。.生产 物流的连续性与整个生产系统的众多因素有关,例如:生产 组织水平、设备稳定性、产品质量等。所以可以采用先进的 生产组织形式,合理化生产工序、减小生产批量、提高设备 稳定性、提高产品的一次性通过率等方法提高生产物流的连 续性。
的产品,例如 (3)提取型。通过从地下或海洋中提取产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 企业生产物流基本原理
(4)调制型。通过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或性能而制成的产 品。
上述四种方式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企业可以并存上述中 几种类型。
3)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 (1)订货生产方式。它是根据用户提出具体定货要求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 企业生产物流基本原理
3)物流路线 当工厂布局和工艺路线确定后如何进行物流路线的安排是一
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物流路线的合理性将直接导致生产物流 是否顺畅,生产物流运作是否顺利、高效的运作。物流路线 的确定主要参照以下几个原则: ①生产物流均衡。使物流量在物流路线上实现均衡性,避免 物流通道之间物流量分配不均,造成部分物流路线堵塞,部 分物流路线空置。 ②成本最小化原则。通过有效积载,缩短路径等方法降低装 卸、搬运等物流成本。 ③直线化。尽量实现供、需两地的直线转运,减少之间节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5章物流管理-第3节企业生产物流管理

第5章物流管理-第3节企业生产物流管理

第五章物流管理第三节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知识点】企业生产物流概述【知识点】企业生产物流的类型【知识点】企业生产物流的方式【知识点】企业生产物流概述(一)企业生产物流的含义(非重点)企业生产物流:是指伴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

即在企业现有的生产布局条件下,根据企业生产系统的要求,实现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在供应库、生产现场、成品库之间流转的物流活动(二)企业生产物流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流畅性——各工序需要的物料必须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质量和适当的数量进行供给,从而保证生产连续进行2.平行性、交叉性——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平行交叉流动,可大大减少产品的生产周期(1)平行性:指同一在制品同时在多道相同的工序上加工流动(2)交叉性:指一批在制品在上道工序还未加工完成时,将已完成的部分在制品转到下道工序加工3.比例性、协调性——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阶段之间、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以适应产品制造的要求4.均衡性、节奏性——产品从投料到最后完工都能按预定的计划(一定的节拍、批次)均衡地进行,能够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如月、旬、周、日)完成大体相等的工作量或稳定递增的生产工作量,很少有时松时紧、突击加工显现5.准时性——生产的各阶段、各工序都按后续阶段和工序的需要生产,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零部件(按需生产)6.柔性、适应性——加工制造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即在短时间内以最少的资源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从而适应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三)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次重点)1.效率性目标——是指为产品提供畅通的物料流转渠道,保证生产物流的连续性和高效率2.经济性目标——是指减少生产物料装运的频率和缩短搬运的距离,降低企业生产物流运作的成本和费用3.适应性目标——是指有效控制物料损失,防止人员或设备的意外事故【例题1:单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产品提供畅通的物料流转渠道,这体现了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

企业生产物流 案例

企业生产物流 案例

企业生产物流案例企业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流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仓储和运输、成品的装配和包装等环节。

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下面是关于企业生产物流的一些案例。

1. 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某食品加工企业为了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理的订货量和订货周期来控制库存。

同时,企业还与供应商共享销售数据,实时调整供应计划,以减少库存损失和滞销风险。

2. 生产过程中的仓储管理某汽车制造企业采用了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线上的零库存生产。

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企业能够按需生产,避免了库存积压和物料缺失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3. 成品装配与包装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分散装配的方式,将各个零部件分别运送到装配线上进行装配。

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优化,企业能够减少零部件的运输时间和装配线的等待时间,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

4. 产品配送与最后一公里某快消品企业为了确保产品能够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采用了分散配送的模式,并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合作,实现了智能调度和实时跟踪。

通过合理的线路规划和配送调度,企业能够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并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5. 逆向物流与售后服务某家电企业为了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建立了完善的逆向物流系统。

通过合理的退货管理和售后处理流程,企业能够及时处理客户的退货请求,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6. 物流信息系统与数据分析某制造企业通过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物流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通过对物流数据的分析,企业能够找出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减少了成本。

7. 物流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某化工企业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物流风险,建立了完善的物流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和实施演练,企业能够及时应对物流事故和灾害,减少了损失和影响。

第07讲企业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

第07讲企业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

二、生产物流控制概述
1.生产物流控制的目标 生产物流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具有两层含义:
1)生产物流控制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既 有人财物等要素的投入,也有输入、运行、输 出的不同进程; 2)生产物流控制要求企业的生产系统以及整个 企业的管理系统融合为一个更广、更高层次的 系统。
生产物流日常运行的控制目标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① 稳定性 ② 准时性 ③ 效益性,或称经济性 ④ 环保和安全性 ⑤ 适用性
(建议)
还缺什么? 何时下达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清单 库存信息
采购计划
每一项采购件的建议计划 订货日期和到货日期 需求数量
加工计划
每一项加工件的建议计划 开始生产日期和完工日期 需求数量
a.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 确定每一种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个具体时间段 内生产数量的计划。 在MRP中,假定主生产计划为已知,根据客户合 同和市场预测,考虑需求波动的概率来确定。
主机板 电源 ……
……
……
c. 库存文件 库存文件是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 品、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库。 库存记录中要说明现有库存余额、安全库存量、 未来各时区的预计入库量和已分配量。
一、MRP系统的计算 (一)MRP计算程序
MRP系统的三个 基本运算环节
在需求的层次上按产品的结构关系分解
第七章 企业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
主要内容
7.1 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概述 7.2 以ERP原理为指导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7.3 以TOC理论为依据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第一节 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概述
一、生产物流计划概述 二、生产物流控制概述
一、生产物流计划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5 4 6 6 7 9 8
7 5 11 4 10 3 12 7
流水线平衡的评价

T N C
工序 1
各工序中的基准时间 20秒
浪费 5秒
2
3 4 5 合计
18秒
25秒 20秒 15秒 98秒
7秒
0秒 5秒 10秒 27秒
= 78.4%

21.6%浪费
单一品种流水线生产线平衡实例分析
生产某种玩具车,每天生产量500辆,每天的生产时间为 420分钟,下表列出装配步骤及定额时间,根据生产节拍和 作业次序的限制,求使工序最少的生产线平衡方式。
订单号
1
订单接收日
3/1(周一)
生产时间 加工工序 15小时 10 5 8 2 40 组装工序 1小时 3 10 6 20 40
供货提前期
3/20 3/22 3/24 3/23 3/25
考虑供货提 前期的顺序 1 2 4 3 5
2 3
4 5
3/2(周二) 3/3(周三)
3/4(周四) 3/5(周五) 总需要时间
第(j-1)工序作业时间 8(分) 12 15 10 13 7 10 第j工序作业时间 11(分) 9 13 9 10 7 8
8 9
10 C=10分
8 7
10
15 11
7
移动作业式的工序间 的库存量计算
D( j ) max:第j工序的作业最大延迟时 间 W ( j ) max:第j工序的作业最大进取时 间 K ( j ):第j工序的作业预备时间
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8 9 195
安装1#前车轮,拧紧轮轴盖
安装2#前车轮,拧紧轮轴盖 安装前轴上的车把手,拧紧螺栓和螺钉 拧紧全部螺栓和螺钉
E
E F,G,H,I
• • • •
1. 2. 3. 4.
计算节拍 最小工序数 绘制装配生产线的流程图 作业分配
规则一:按后续作业数量最多规则优先安排作业 规则二:按作业时间最长规则优先安排作业 规则三:按该项作业元素时间与后续作业元素时间的总和最大规则优先 安排作业(阶位法)
9
个别生产
① 個々の注文に応じて ② その都度1回限り
生産する
各種の専用機械設備、大型建造物 船舶、発電機
生産形態(type of production )
• 生産方式による分類:個別生産、ロット生産、連続生産
流水线生産
直線ライン 1工程 2工程 3工程 • ラインン生産とは • 高い生産性を実現し製造 コストを削減 • 見込み生産の場合が多い • 段取りかえの必要がない • 生産する品種数: 単一製品ライン生産方式 多品種製品ライン生産方式 • ライン設計手順 サイクルタイムの決定 最小作業工程数の決定 作業編成 作業域の決定 ラインの改善 統合先行順位図の作成 投入順序の決定 (多品種)
作业 A B C D E F G 时间/s 45 11 9 50 15 12 12 作业描述 安装后轴支架,拧紧4个螺母 插入后轴 拧紧后轴支架螺栓 安装前轴,用手拧紧4个螺母 拧紧前轴螺栓 安装1#后车轮,拧紧轮轴盖 安装2#后车轮,拧紧轮轴盖 必须提前的作业 —— A B —— D C C
H
I J K 合计
决定节拍时间
C
A Q
C:节拍时间 A:生产期间 Q:计划生产量
最少工序数量
T N min C
T: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总的组装时间
流水线平衡 T 8 5 1 2 4 3 3 4

k 1
K
k
max (t j ) C ` ( j 1,, N )
j
N N min
5
C=? Nmin=?
A=420分
混合装配线的作业编程
N N min max(Qi tij ) A
j i 1
p
产品 基本 作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a=200 时间 6 2 5 7 1 2 6 3 5 5 4
b=100 a 1 1 0 0 0 1 1 0 1 0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200 400 0 0 0 400 1200 600 1000 1000 800 b 600 0 500 700 100 0 0 300 0 500 400 a+b 1800 400 500 700 100 400 1200 900 1000 1500 1200
• 流水线生产方式:单一产品生产方式,多品种产品生产方式(生产线调 整方式、混合品种装配线) • 固定节拍流水生产线,变动节拍流水生产线 • 静止作业生产方式,移动作业生产方式
单一品种流水生产线
单一品种流水线设计顺序
(1)决定节拍时间(Cycle time) (2)决定最小的作业工序数量 (3)作业平衡(Line Blancing) (4)决定各工序之间的库存量及作业区域 (5)流水线的改进
K(j) D( j)max W ( j)max
工序j的作业区域 C K(j)
移动作业方式时上一个例子的工序作业区域是多少?
混合品种流水线生产方式的设计方法
混合品种流水线设计顺序 (1)决定节拍时间(Cycle time) (2)决定最小的作业工序数量 (3)统合先行顺序图的制作 (3)作业平衡(Line Blancing) (4)决定投入顺序 (5)决定作业工序区域
工序 1 2 3 4
工序作业元素 D A E,H,I,B C,F,G,J,K
工序作业时间 50 45 50 50
工序负荷率% 99.21 89.29 99.21 99.21
总负荷率 195/4*50.4 =96.73%
静止作业式的工序间 的库存量计算 各工序的加工顺序 1 2 3 4 5 6 7
D( j 1) max W ( j ) max B( j ) C
方法1:按订单号顺序生产; 方法2:按订单号反的顺序生产 方法3:按供货提前的顺序生产 求:各个方法的完成时间?各工序悠闲时间的和?各工序的等待时间的和?
方法
生产结束时间 各工序悠闲 时间 各工序的等 待时间 加工工程
方法1
66 0
方法2
42 0
方法3
69 0
组装工序
工序
26
8
2
39
29
10
生产方式(type of production )
• 品种的确定:大批量少品种,并市场需求的产品,根据市场对某产品 的需求量来制定计划。多品种中批量产品,则有品种选择问题
• 产量的确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人力、设备、材料、资金)下,优 化各种产品的计划生产量,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用一些数学规划 方法。比如:线性规划 参照物流项目管理05 •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改变需求的方法:通过价格改变价格转移需求、推迟交货 调整能力的方法:改变劳动力数量,忙时加班加点 部分外包 库存量
装配作业优先顺序流程图 A B C
F
G J H K
D
E
I
规则一 作业元素 A B或D C或E
各项作业的后续作业数量 后续作业元素数量 6 5 4 作业元素 F,G,H或I J K 后续作业元素数量 2 1 0
平衡装配线
工序 1 2 作业 A D B 3 E C F G 4 H I J 5 K 作业时间 45 50 11 15 9 12 12 12 12 8 9 剩余时间 5.4(空闲) 0.4(空闲) 39.4 24.4 15.4 3.4(空闲) 38.4 26.4 14.4 6.4(空闲) 41.4(空闲) 紧后续作业 无 无 C,E C,H,I F,G,H,I 无 H,I I J H,I H,I C,E C F,G,H,I E H,I F,G,H,I 紧后作业最多的作业 时间最长的作业
决定节拍时间
C
A
Q
i 1
p
i
L Qi TI
最少工序数量
i 1
p
C:节拍时间 A:生产期间 p:产品品种种类 Qi:产品i的生产量 Ti:产品i的总的组装时间
L N min A
品种
生产量(台/日) 总组装时间(分/台)
a b
c
210 140
70
6.2 6.2
各项作业的后续作业数量 作业时间/s 50 45 15 12 作业元素 B C,K J 作业时间/s 11 9 8
平衡装配线
工序 1 2 作业 D A E 3 H I B C F 4 G J K 作业时间 50 45 15 12 12 11 9 12 12 8 9 剩余时间 0.4(空闲) 5.4(空闲) 35.4 23.4 11.4 0.4(空闲) 41.4 29.4 17.4 9.4 0.4(空闲) 可安排的紧后 续作业 无 无 B,C.H,I I,B J,B 无 F,G G,J J K F,G G F,G G H,I I B B,C B B 时间最长的作业 时间最长的作业
生产活动的基本流程
供应计划 生产量 计划制定 生产日程 计划制定 作业顺序 计划制定
「何日」「什么产品」「生产多少」
零部件日程 供应计划
用什么顺序来生产
拣 货
出 库 作 业
接 收 原 材 料
加 工 生 产
入 库 拣 货
仓库
制造现场
下一个工段 或者仓库
3
MTS(Make to stork)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A 加工时间 利润 12 10 B 8 13 C 25 25 启发式算法 利润/加工 时间
MAX
10Xa+13Xb+25Xc
12Xa+8Xb+25Xc<=40 Xa, Xb, Xc=0或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