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生产企业风险清单(优选材料)
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

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草稿)原奶风险分析1、化学性:●兽药污染:包括兽药的不合理使用、意外污染及人为添加等;●有害有毒化学品的不规范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包括清洗消毒剂、灭虫鼠药剂等;●不合格饲料的使用:如饲料原料已被农药污染,或被黄曲霉菌或其毒素污染,饲料原料被放射性污染,饲料原料被重金属污染,以及饲料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等;●环境遭受突发性污染:包括空气、水源、牧场等的放射性和重金属污染等;●人为掺杂:一些非原奶中固有的化学性物质。
2、生物性:●奶牛疾病:包括疫病、人畜共患传染病、乳房炎、外伤疾病等;●病源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污染: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肠道耶尔森氏鼠疫杆菌、李斯特菌等;●可能引发牛乳腐败变质的微生物污染:包括乳酸菌、嗜冷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嗜热菌,如杆菌、短杆菌、芽孢杆菌、肠道球菌和小球菌,以及霉菌、酵母菌等;●贮存和运输过程污染:贮存和运输工具清洗消毒不彻底;●人为掺杂:包括掺水及其它未经卫生处理的非乳物质等;风险控制1、饲料管理:奶牛饲养的饲料管理是保证奶牛高产和产奶质量的首要因素。
首先,应控制由饲料可能引入乳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农药残留或污染、发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等、添加剂的不规范使用、含有转基因大豆等粮食或青饲料、重金属及其盐类的污染、放射性原料的使用等;其次,应保证饲料的配方科学合理:如粗、精饲料的搭配,精饲料的营养配比科学、青贮饲料的合理应用,优质饲草的选择(高蛋白质牧草),以及不饲喂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饲料以防止给原料奶带来不良影响。
2、卫生管理:奶牛饲养的卫生管理是保证原料奶卫生指标的关键因素。
其中牛舍卫生、牛体卫生、人员卫生、挤奶卫生、挤奶设备和器具卫生等条件都是对原奶微生物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应强化卫生管理,尤其应保证运动场的空间和卫生状况,应在运动场设置有遮荫篷的休息用牛床,而且应保持其卫生。
总之,应保证奶牛的生活空间的卫生质量,给奶牛以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并充分享受应有的福利。
蒙牛乳业风险点名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单位名称(盖章):蒙牛乳业泰安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姚国新
2016年 6月10 日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填表人:_ 华宝存___联系电话:_____填表日期:_2016年6月10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风险点编号: MN002 填报时间: 2016 年 6月10 日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风险点编号: MN003 填报时间: 2016 年 6月10 日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风险点编号: MN007 填报时间: 2016 年 6月10 日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乳制品生产企业43个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清单

乳制品生产企业43个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清单1.配方设计方面:1个风险点高风险点(1个):新食品原料、可食用菌种、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的使用种类或使用量不符合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2.进货查验方面:4个风险点高风险点(2个):1.生乳或乳粉、食品添加剂未经检验或含致病菌、寄生虫以及兽药残留超标、违禁药物、重金属超标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霉变、过期或不合格的原辅料导致产品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污染。
中风险点(1个):进货查验记录不完整或缺失,索证索票不齐全。
低风险点(1个):采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食品相关产品,造成污染风险。
3.生产环境条件方面:12个风险点高风险点(4个):1.生产加工车间内存在积水,生产区域存放有杂物,生产区域卫生条件差;2.生产车间、灌装车间等高清区的环境、设备、设施清洁和消毒不到位、存在污染风险;3.生产车间内存在虫鼠害活动迹象;4.与食品有直接和间接接触的水、冰、气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中风险点(6个):1.生产车间人流、物流未能按照规划的行动路线行进,存在交叉污染风险;2.生产现场使用玻璃等易碎品,存在异物进入产品风险;3.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及存放清洁工具,对设备、产品造成交叉污染;4.废弃物清理不及时,有异味及虫害滋生;5.有毒有害物控制不当,造成污染风险;6.工作服设计、材质不合理易脱落异物且不易清洗、消毒。
低风险点(2个):1.更衣室紫外线灯或其他消毒设备无法正常使用;2.员工未根据更衣规范操作要求进行工服、工帽、工鞋的穿戴,员工未执行洗手消毒标准要求进入车间。
4.生产过程控制方面:6个风险点高风险点(4个):1.配料、加热、杀菌、灌装、包装等关键工艺控制出现偏差;2.违法添加或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3.清场不彻底,造成各产品之间的原辅料混用;4.未对冷冻原料的解冻工序进行控制。
中风险点(1个):未按照生产许可划分的功能场所进行生产。
《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V1

《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V1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尤其是在乳制品领域中,如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生产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海市的乳制品生产企业,我们列出了以下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
一、食品安全风险1.微生物污染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人员、机器、生产环境等原因,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会对乳制品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2.营养不良乳制品不仅要满足味觉上的需求,还应该有必要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人等营养需要更高的人群。
而如果营养不良,则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3.化学污染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的原料、添加剂、配料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或者生产过程中出现生产许可证外销售、资料造假等行为,乳制品的化学成分就会受到影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二、防控措施1.建立完善的检测机制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检测机制,对原料、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原材料、环境、生产过程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标准。
2.关注营养成分为避免营养不良,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关注产品的营养成分,定期检测产品配方和成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切实保证产品的营养成分。
3.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了避免化学污染,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严格控制使用的原料、添加剂和配料等。
同时,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认真对待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确保产品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乳制品企业风险管控清单

乳制品企业风险管控清单
乳制品企业风险管控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配方设计:确保配方设计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避免使用不安全或不适合的原料。
进货查验: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进货进行严格的查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防止不合格品进入生产环节。
生产环境条件:确保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设备设施清洁和消毒到位,避免生产区域存在积水、杂物等污染风险。
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生产流程符合规定,避免交叉污染、异物进入产品等风险。
贮存及交付控制:对成品进行妥善贮存和交付,避免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损坏。
食品标识标注:确保产品标识清晰、准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避免误导消费者。
不合格品管理和食品召回: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处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进行召回,保障消费者权益。
从业人员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产品检验:对产品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乳制品企业风险管控清单,企业可以根据
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二)

《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
控措施清单》(二)
《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是一份非常
重要的文件,它为上海市的乳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份详细的食品安
全风险清单和相应的防控措施。
以下是该清单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1.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监测、溯源追踪、应急预案等方面。
2.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生产流程控制和检测体系,确保生
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质量。
3.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和监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和安全。
4.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卫
生和安全。
5.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食品安
全意识和技能。
6.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产品的监测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
7.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产品的包装和储存管理,确保产品的质
量和安全。
8.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
9.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10.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法规的学习和宣传,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总之,《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为乳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份详细的食品安全管理指南,乳制品生产企业应该认真遵守并落实清单中的相关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

《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上海市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1.原料选择不当潜在风险:采购到低质量或污染的原料,导致乳制品质量下降。
防控措施:a)建立供应商资质评估制度,选择有资质和合规的供应商。
b)定期开展原料抽检工作,确保原料符合质量标准。
c)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料环境和存储条件符合要求。
2.生产环境卫生问题潜在风险:生产车间卫生状况差,导致乳制品污染。
防控措施:a)制定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明确清洁、消毒、防虫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b)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人员,负责车间日常清洁和卫生检查。
c)定期进行车间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3.生产设备不达标潜在风险: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当,导致乳制品出现异物或其他质量问题。
防控措施:a)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符合卫生要求。
b)设立设备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
c)更新老化设备,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4.工艺不符合标准潜在风险:工艺操作不规范,导致乳制品质量下降。
防控措施:a)制定标准化工艺流程,明确操作步骤、时间和温度要求。
b)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规范性和技能水平。
c)加强对工艺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操作符合标准。
5.包装不合格潜在风险:包装材料含有有害物质,导致乳制品造成污染。
防控措施:a)选择合格的包装材料供应商,要求其提供合格证明和检验报告。
b)开展包装材料抽检工作,确保包装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c)加强包装材料的存储和管理,避免受潮、受热或受损。
二、食品安全防控措施1.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a)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明确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人员和职责。
b)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措施和工作要求。
c)建立食品安全档案,记录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和相关记录。
2.加强供应链管理a)建立供应商资质评估机制,确保选择的供应商符合要求。
b)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和抽检,确保供应商的生产环境和质量管理水平。
2023年度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清单(豆制品、乳制品)

1、抽检原料乳及成品;
2、贮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2、检查原料及成品贮存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单增李斯特菌污染
1、原料带入;
微生物超标
1、检查是否严格控制原料、加工环节及贮藏、运输等环节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可能性。
2、加工及贮存过程污染。
违法使用玉米赤霉醇等兽药
1、养殖过程中非法添加到饲料中进行饲喂使用,以促进生长。
2023年度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清单(豆制品、乳制品)
类别
品名
风险隐患项目
原因分析
风险归类
企业自查和区县分局重点检查风险点
豆制品
豆制品
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主要同功能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双乙酸钠、三氯蔗糖。
1、生产过程控制不严。
食品添加剂不规范使用
1、加强GB2760宣传培训;
兽药残留超标
1、抽样检验。
2、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督促乳制品生产企业加强原料采购验证,自检或送检。
二恶英类污染
1、被二恶英严重污染的饲料带入。
其他污染物超标
1、检查企业进货台账及进货检验记录,抽查供应商资质材料证明;
2、加强产品监测。
羊乳及羊乳粉中掺杂牛乳等其它乳
1、降低成本
人为掺假造假
1、检查进货记录;
违法添加碱性橙II、碱性嫩黄等非食用物质
1、着色,使产品卖相好看
使用非食用物质
1、现场检查黄色豆制品生产企业是否有碱性橙及不明黄色物质;
2、抽检是否含碱性橙II、碱性嫩黄等染色剂,重点抽检散装腐皮。
违法添加硼砂、乌洛托品、吊白块等非食用物质
1、增加韧性、防腐、增白、保鲜、增加口感
使用非食用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1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乳制品生产企业风险清单序号环节可能的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来源风险评估控制措施适用产品类别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依据控制措施及参数1原料奶 验收物理草根、牛毛、牛粪、金属等杂质 原料供应者的处理不当 经常中度GB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生乳》、作业指导书 原奶验收感官正常、杂质度≤4mg/Kg全部类别乳制品化学 六六六、滴滴涕、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M 1、铅、砷、汞、铬、抗生素、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苯甲酸 由牛饲料中带入和原料供应者管理不善或人为添加 偶尔 严重原料奶验收亚硝酸盐≤20mg/kg 、抗生素抽检阴性、黄曲霉毒素M 1≤0.5μg/kg 、铅≤0.05 mg/kg 、砷≤0.05mg/kg 、汞≤0.01 mg/kg 、铬≤0.3 mg/kg 、三聚氰胺≤2.5 mg/kg 、β-内酰胺酶、水解蛋白、碱、淀粉抽检阴性、原料奶全项检验报告水解蛋白、碱、淀粉生物 细菌(乳链球菌、乳酸杆菌、假单胞菌、芽孢菌等)的繁殖 由乳牛患病、挤奶环境、挤奶设备卫生控制不当导入偶尔 严重原料奶验收温度4-8℃、微生物美兰Ⅱ级别、酒精试验阴性、煮沸试验阴性、原料奶全项检验报告2包膜 验收化学 蒸发残渣、重金属 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不洁污染偶尔 中度 Q/320281HPC01《食品包装复合膜(袋) 》由供方提供产品资质证明及型式检验报告,对未用完的包装膜重新封装,放在指定地点保存 全部类别乳制品 生物 细菌、大肠杆菌、致病菌很少 中度 3 净乳物理草根、牛毛、牛粪等杂质 过滤网损坏,离心机运转不正常,未很少中度GB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生乳》 离心机每2小时排渣一次,每天生产前检查过滤网是否完整并清洗,滤网全部类别乳制品仅供参考# 2序号环节可能的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来源风险评估控制措施适用产品类别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依据控制措施及参数及时排渣140目。
化学 硝酸、氢氧化钠、润滑剂等残留 设备清洗不彻底 偶尔 中度 操作工记录CIP 操作过程,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清洗效果生物 细菌、大肠杆菌、致病菌原料奶自身带入、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不洁污染很少 中度 4标准化化学硝酸、氢氧化钠、润滑剂等残留 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不洁污染偶尔 中度 GB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生乳》 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全部类别乳制品生物 细菌、大肠杆菌、致病菌原料奶自身带入、生产环境、生产设备、辅料不洁污染很少 中度 5巴氏杀菌物理 草根、牛毛、牛粪等杂质 滤网目数不够或破损 很少 轻微 作业指导书生产前检查过滤网是否完整并清洗,滤网140目全部类别乳制品化学硝酸、氢氧化钠、润滑剂等残留设备清洗不彻底偶尔中度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生物细菌(乳链球菌、乳酸杆菌、假单胞菌、芽孢菌等)的繁殖 杀菌温度、时间不当造成致病菌残留偶尔 中度温度偏离设备自动回流。
6冷却化学硝酸、氢氧化钠等残留 冷却管路清洗不干净 很少 轻微作业指导书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全部类别乳制品生物嗜冷菌繁殖没有达到规定的冷却温度很少中度冰水降温,质检员抽查冷却温度,确保原料奶温度降至4-6℃。
仅供参考# 3序号环节可能的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来源风险评估控制措施适用产品类别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依据控制措施及参数7贮存化学硝酸、氢氧化钠等残留贮存缸清洗不彻底 很少 轻微作业指导书贮存前对贮存缸进行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全部类别乳制品生物细菌增殖 贮存温度、时间过长造成细菌繁殖 偶尔 中度贮存温度4-8℃,贮存时间不能超过48h 。
8均质化学硝酸、氢氧化钠、润滑剂等残留设备清洗不彻底很少 可忽略作业指导书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全部类别乳制品生物细菌、大肠杆菌、致病菌原料奶自身带入、生产设备、辅料不洁污染 很少 可忽略9超高温瞬时灭菌物理 草根、牛毛、牛粪等杂质 滤网目数不够或破损很少 轻微GB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灭菌乳》生产前检查过滤网是否完整并清洗,滤网140目灭菌乳化学硝酸、氢氧化钠、润滑剂等残留设备清洗不彻底 偶尔 中度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生物细菌(乳链球菌、乳酸杆菌、假单胞菌、芽孢菌等)的繁殖杀菌温度、时间不当造成致病菌残留偶尔 严重温度偏离设备自动回流。
仅供参考# 4序号环节可能的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来源风险评估控制措施适用产品类别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依据控制措施及参数10 配料物理有杂质 辅料带来的杂质偶尔中度配料表、作业指导书、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饮用纯净水国家标准 配完料之后过过滤网,所以生产前检查过滤网是否完整并清洗,滤网140目发酵乳、调制乳、调制乳粉及其他乳制品化学 硝酸、氢氧化钠等残留 设备清洗不彻底 很少 轻微 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生物细菌、致病菌繁殖配料温度、时间过长很少 中度 配料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线品控员监督检查。
纯净水 水质不洁净,可能带来的污染水质不符合要求或污染物残留在生产管路中 偶尔严重对水质进行检测,对纯净水生产设备等进行有效的检查、维护,提高检测频次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使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 食品添加剂使用知识不够、称量不准,限量计算有错误 经常 严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添加,精确计算、准确称量、合理添加。
11 接种化学硝酸、氢氧化钠等残留 设备清洗不彻底 很少 中度作业指导书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
发酵乳生物 细菌、大肠杆菌、致病菌接种容器不干净 很少 严重 每批产品接种时用500mL 灭过菌的三角烧瓶。
12 发酵物理有杂质发酵室顶部落灰尘很少 中度作业指导书每天对发酵室进行卫生清洁,品控员监督检查。
发酵乳生物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 发酵室环境污染,消毒不彻底很少 中度 每天生产完毕之后,对发酵室进行消毒,在线品控员抽查并签字确认。
13 后熟 生物霉菌、酵母菌 冷库温度过高、消毒不彻底或后熟时间过长偶尔中度作业指导书冷库温度必须控制在2-6℃,后熟时间不能超过3天,品控员监督抽查。
发酵乳仅供参考# 5序号环节可能的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来源风险评估控制措施适用产品类别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依据控制措施及参数14 杀菌浓缩物理 草根、牛毛、牛粪等杂质 滤网目数不够或破损 很少 轻微 GB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乳粉》生产前检查过滤网是否完整并清洗,滤网140目乳粉化学硝酸、氢氧化钠、润滑剂等残留设备清洗不彻底偶尔中度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生物细菌(乳链球菌、乳酸杆菌、假单胞菌、芽孢菌等)的繁殖杀菌温度、时间不当造成致病菌残留偶尔 严重控制杀菌温度和时间15喷雾干燥化学硝酸、氢氧化钠、润滑剂等残留设备清洗不彻底很少 中度 GB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乳粉》 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生产前检查喷头是否用酒精消毒。
乳粉生物 致病菌的污染和繁殖生产环境污染;管道、喷头清洗、消毒不彻底; 偶尔 中度 16筛粉物理有外来杂质筛粉机清洁不干净 很少 中度 GB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乳粉》 控制筛孔完好,后续金属探测仪可以控制生物 细菌、致病菌的污染和繁殖 生产环境污染,杀菌消毒不彻底 很少 中度 通过《设备、工器具清洗操作规程》控制操作人员、工器具的消毒杀菌效果。
17无菌灌装物理 包形不好或者有破损、灌装溢出很少 中度 GB19645-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巴氏杀菌乳》、GB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灭菌乳》等 在线品控员加强监控液体乳化学硝酸、氢氧化钠、润滑剂等残留设备清洗不彻底很少中度生产前CIP 清洗:酸碱浓度1.5-2%,75-80℃,15分钟。
质检员抽查设备清洗效果及环境卫生。
生产前检查紫外灯,灌注头是否用酒精消毒。
生物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致病菌的污染和繁殖生产环境污染;管道、机头清洗、消毒不彻底; 紫外灯损坏造成包材消毒不彻底偶尔 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