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
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

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有很多种类,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应用。
本文将对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物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减少肝葡萄糖输出,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还可以促进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肌肉更容易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
由于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也不会增加体重,因此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二、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是一类通过促进胰岛素释放来降低血糖的药物。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目前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但容易引起低血糖,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体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体重变化。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能够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减少血糖升高的药物。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和吸收,降低血糖水平。
目前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伏格糖等。
这些药物不会导致低血糖,也不会增加体重,适合于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
四、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后仍未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的患者,胰岛素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胰岛素能够直接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进入细胞,从而减少血糖浓度。
目前常用的胰岛素有快速作用型、中长效作用型和混合型等。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饮食情况,医生可以灵活调整胰岛素的类型和用量,以达到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的进展及应用

甲硝唑、替硝唑为首选药物;如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则首选万古霉素。
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及耐药细菌的产生,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据上述的首选药物原则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病人的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有时联用其他药物或争取其他的治疗措施同时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3 联合用药,增加疗效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一些难以控制的感染,如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的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长期用药产生的耐药细菌感染,这时候就要考虑联合用药以增加疗效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联合用药时,一般二联即可,三联、四联并无必要。
一般按作用机制将抗菌药物分为四类:即繁殖期杀菌剂,静止期杀菌剂,快效抑菌剂和慢效抑菌剂。
联合用药时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与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喹诺酮类)联用。
其作用机制为,繁殖期杀菌剂的抗菌机理为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细胞壁缺损使静止期杀菌剂易于进入细胞内,而发生作用,二者联合疗效增强。
静止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联用。
两种作用于菌体不同核糖体蛋白亚基的快速抑菌剂联用,如:红霉素与氯霉素。
两种作用于菌体不同青霉素结合蛋白靶位的β-内酰氨类抗生素。
如氨苄西林主要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3,而美西林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2,二者联合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
β-内酰氨酶抑制剂可保护β-内酰氨类抗生素免受酶的攻击,使原来的耐药菌转成敏感菌。
目前,已经有多种复合制剂问世并应用于临床,进一步发展和扩展了β-内酰氨类抗生素的应用范围。
磺胺增效剂(TM P)与磺胺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联用。
总之,二联用药中必须是其中一种对细菌具有良好杀灭或抑制作用,另一种也要排除其对细菌的耐药性: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不宜联合应用,以免增加毒性反应。
同时,在联合用药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影响因素也要充分地考虑,如给药的顺序、剂量、药效学、药动学、后效应等等。
用于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的类型及特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用于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的类型及特点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据流行病学调查估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已逾一亿,其中90%左右为2型糖尿病,其发病机理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
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口服降糖药为主,本文重点介绍口服降糖药的类型及特点。
一、磺脲素药物磺脲类药物通过与β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的相互作用,制激胰岛素分泌,其降血糖作用肯定,被广泛接受为中度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降血糖药物。
(一)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磺脲类药物可与胰岛β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玫钾通道关闭,钾离子流动停止,钙通道打开,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
但磺脲类药物不刺激β细胞合成胰岛素。
此外,磺脲类药物尚可通过活化蛋白激酶C,增强胰岛素介导的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而改善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二)磺脲类药物的个别特点:目前临床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第一代的D860(Tolbutamide);第二代的优降糖(Glibenclamide)、达美康(Gliclazide)、美吡哒(Glipizide)、克糖利(Glibornuride)和糖适平(Gliquidone)等;第三代的格列美脲(Glimepiride)。
上述磺脲类药物各有特点:1)优降糖的作用最强,且半衰期期长,对≥70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慎用,以免发生严重低血糖。
2)达美康因同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用于防治糖尿引起的血管并发症。
3)美吡哒的作用强度仅次于优降糖,但半衰期较短,系一种较强效且安全的降糖药。
4)糖适平95%经胆道排泄,故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糖适平。
5)格列美脲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然有效,尤其是与胰岛素合用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三)应用磺脲类药物时的注意事项:1)磺脲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同时密切监测血糖,有条件者治疗开始每天监测血糖,5-7天调整一次剂量。
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和选择

常见 不 良 反应 为 消化 道 反 应 , 口腔金 属 味 , 现有 食 欲 不振 、 表
恶 心呕 吐 、腹痛 、腹泻 等 , 生率 为 2 %~2 %【 因此此 类药 物 发 0 5 , 宜在餐前时或餐后服用。 2 4 常用 药物 及特 点 .
主要 包括苯 乙双 胍 和二 甲双 胍( 格华 止 , 美迪 康 , 必夫 )苯 乙 唐 , 双 胍 易导 致 乳酸 性 酸 中毒 ( A) 且 常 有 明显 的 消化 道 症状 , 已 L , 故
低作用。 3 2 临 床应 用 . 可 作为轻 、中度 2 糖尿 病 的首选 药物 . 轻度 肝脏 损害 、心 型 对
14 常用 药物及 特点 .
常 用药 物 有第 二 代的 格 列本 脲 ( 降糖 ) 优 、格 列齐 特 ( 美康 , 达
瑞 易宁 ) 、格 列吡 嗪 ( 灭特 尼 智唐 ) 、格列 喹 酮( 适平 ) , 及第 糖 等 以
类 、 O 一 糖苷 酶 抑 制 剂 、胰 岛素 增 敏 剂 、非磺 酰 脲 类 胰 岛 素 分 【
泌 促进 剂 等 5 。下 面 将这 些 药物 的 作用 机 制 、临床 应 用 、不 良 类 反 应 以 及 常 用 药物 作 用 特 点 等 做 逐 一 介 绍 。 1 磺酰 脲类药 物 (U S)
渐 趋 淘汰 , 二 甲双 胍 副作 用 小 而安 全 , A 罕 见 , 用广 泛 [。 而 L 应 5 l
S 只适 用于 D 胞有 一 定功 能的 轻 中度 2型糖 尿病 患 者 , U 细 肥
胖患 者不 宜 首选 。此 类药 物 以 餐前 3 mi 用疗 效 最佳 , 0 n服 因为服 后 15 .h药效 最强 , 餐后 l 而 h又是 血糖 最高 , 2 高峰 重叠就 可 故 个
达格列净治疗2_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郑玉连,林以兴,谢鸿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连云港222200[摘要]目的分析达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以临床用药为依据,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与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各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用药后观察组FPG(5.89±1.42)mmol/L、2 hPG(8.08±1.49)mmol/L、HbAlc(7.11±0.2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TC(4.14±0.37)mmol/L、TG(1.52±0.34)mmol/L更低且BMI指数(21.43±1.42)kg/m2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而并发症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对控制与调节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有效,还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关键词] 达格列净;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5(b)-0081-04Clinical Effect of Dapaglifloz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ZHENG Yulian, LIN Yixing, XIE Ho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Guan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dapaglifloz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Guan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medication, 60 patients in each control group (metformin alone) and observation group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dagliazin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PG (5.89±1.42) mmol/L, 2 hPG (8.08±1.49) mmol/L and HbAlc (7.11±0.21) %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C (4.14±0.37) mmol/L, TG (1.52±0.34) mmol/L and BMI (21.43±1.42) kg/m2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dapagliflozin can achieve better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t is effective in th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lipid level, and can also effectively prevent diabetes complications.[Key words] Dapaglifloz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effect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群体的90%左右[1],区别于1型,最主要的表现即为非胰岛素依赖,虽然机体可以产生胰岛素但细胞无应答,需要综合空腹血糖等多项检测值确诊。
口服降糖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究 显 示 ,二 甲双胍 主 要通 过 限制 糖异 生 而抑 制肝 糖 输出 ,它可能会使肝糖输 出减少大约 7 %。服用 5
二 甲双胍 患 者会表 现 为 空腹 血糖 下 降 。大 部分 患
本文 回顾 了 2型糖 尿病 几类主要 口服降糖药 ,并强
调 了每种 降糖药 的利弊。需要着重指 出的是 , 由于 l型糖 尿病是 因为胰腺 B细胞引起的 ,大部分 口服
部 分 患 者 A1 平 均 降低 1 5个 百 分 点 。 由于 二 甲 C .
重 。因此 ,当 2型糖 尿病 生活方 式干预 不足以控制
血 糖 水平 的 时候 ,常常 使 用二 甲双 胍 作为 初 始疗 法 。最新 ADA 共识指南 甚至建议所有符 合条件 的 新 确诊 的 2型 糖 尿病 患者 应 采用 二 甲双胍 结 合生
种抗高血糖药 ,而非降血糖药 ( 如胰 岛素和磺脲
类) 。因此 ,服用 二 甲双胍 低血糖 发生 率很 低 。此 外 ,由于可 以降低极 低密度脂蛋 白产生 ,二 甲双胍
还额 外具有 适度 降低血 浆甘 油 三酯 水平 的功 效 。 二 甲双 胍 报道 最 多 的不 良反 应是 胃肠功 能 紊 乱 ,包括 :恶心 、呕吐、食欲减退和腹 泻。开始服 用 二 甲双 胍 的患者 ,大 部分 会 出现 体重 显 著而 温
古 老 、 的确也 是最 安全 的治 疗药 物之 一 。
二 甲双 胍 主要 通 过 减 少 肝糖 输 出 发挥 药 效 ,
此 外 ,它还可 以稍稍提高胰 岛素敏 感性 。同位 素研
口服 降糖药疗法 。 由于 口服降糖药功效 、安全性 和
作用机制 比较复杂 ,因此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 ,全 面理 解每类 降糖药对 于优化 糖尿病 管理非常 重要 。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长期高血糖会对各种器官和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两种主要方式。
然而,单独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无法达到足够的降糖效果。
因此,联合应用长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该文旨在药学分析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介绍联合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常见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长效胰岛素是一种能够模拟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可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口服降糖药是通过不同机制发挥其降糖作用,例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合成和促进葡萄糖利用的方式,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敏感性。
长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可以发挥互补作用,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
长效胰岛素主要影响餐后血糖水平,而口服降糖药主要影响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
药品选择:长效胰岛素可选择文迪雅(Insulin glargine)等,而口服降糖药通常选择二甲双胍(Metformin)、格列美脲(Glimepiride)等。
适用人群:联合应用长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胰岛素分泌不足,使用单一药物无法维持血糖稳定。
用药注意事项:1.注射长效胰岛素前应用棉球清洁注射部位,每次注射部位应该轮换,避免出现皮下脂肪萎缩或结节,每日注射次数建议不超过3次。
2.口服降糖药须在饭前20~30分钟服用,量应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来逐步调节。
3.使用口服降糖药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低血糖等,应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品。
4.在联合治疗期间,平时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5.在特殊情况下,如感染、手术等时,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疗效和安全性:据研究表明,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患 者 每 天 晨起 口服 格 列 吡 嗪 控 释 片 5 mg , 同 时每 晚 1 0 : 0 o采 用 甘精 胰 岛 素进 行 皮 下 注 射 治 疗 。 对 治疗 前 后 两 组 患 者 空 腹 血糖( F P G) 、 餐 后 2小 时 血 糖 ( 2 h P G) 、 空腹 C 肽 ( F C P ) 及 餐 后 2小 时 C肽 ( 2 h O P ) 、 糖 化血红蛋 白( Hb Al c ) 变 化 情 况 与 低
血 糖 发 生 率进 行 对 比分 析 。 结 果 治 疗后 , 两 组 患者 F P G 、 2 h P G 、 H b Al c 相 较 于治 疗前 均显 著 降低 , F C P 、 2 h C P均 较 治 疗 前
显著升 高, 且 治 疗 组 比对 照 组 各项 指 标 变化 更 显 著 , 治疗 组 低 血 糖 事件 减 少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 结 论 口服 降 糖 药 联 合 甘 精胰 岛 素 治疗 2型 糖 尿 病 具 有 显 著疗 效 , 且甘 精 胰 岛素 的联 合 使 用减 少 了低 血 糖 事 件 的发 生 . 增 强 了安 全
性, 这 种 简便 的 治疗 方 案 可使 患 者依 从 性 大 大提 高 , 在 临床 应 用 中值 得 推 广 。
【 关键词 】 降血 糖 药/ 投 药和 剂 量 ; 糖尿病 , 2型 ; 胰 岛素 ; 血糖/ 分 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5 5 1 9 . 2 0 1 5 . 0 2 . 0 4 0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 5 5 1 9 ( 2 0 1 5 ) 0 2 . 0 2 5 9 — 0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NA E A L W 工 N口 U 弓 T Y
口服降糖药在 2型糖尿病 中的应用分析
郭 海 英
山东省邹平县 中医院药剂科 , 山东邹平
2 5 6 2 0 0
总体来说 , 磺 脲类 药物 的副作用发 生率较低 ( 2 %一 5 %) , 绝 大
者发 病初期有效 , 大部分 的 2型糖 尿病患者需要 药物治疗 , 所以 多数患者对其具 有较好的耐受性 , 但药物毕竟 存在副作用 , 低血 降血糖药在糖 尿病 防治 中占有重要地位嘲 。 2常用的 口服降糖 药 糖时磺脲类药物最常见和最危 险的副作用 , 多因用药剂量过大或 用药后没有及 时进餐引起 。 此外 , 该类药物还会存 在体重增加 、 消
变、 心脏 病变 、 肾功能衰竭 、 双 目失明 、 严重感染 、 神经病变等并发 各类 降糖 药中半 衰期较长者之一 , 所 以作用时间长 , 降糖效果好 , 症, 严 重威胁 身体健康 , 是造成患者致残 、 致死 的主要原 因… 。 除能刺激胰 岛素分 泌外 . 还兼具 防治糖尿病血管并 发症 、 降低血
临床上主要采取适量运动 、 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 三结合的方式 , 以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致, 且较少引起低血糖 , 治疗 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 , 目前 已在临
期达 到控 制血糖达 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 纠正代谢 紊乱 , 防治 和延 床中得 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
缓并发症 的 目标 。 但控制饮食和适量运 动仅对少数 2型糖尿病患
糖尿病是在遗传 因素和环境因素 的共 同作用下 , 由于胰 岛素 ( 优 降糖) 、 格列齐 特( 达美 康) 、 格列 吡嗪( 美吡达 ) 、 格列 喹酮( 糖适 等, 6 0年代末期用于临床 , 与第 一代药物 比, 第二代产 品具有 分泌缺乏和f 或) 胰 岛素抵抗 而引起的人体碳水 化合物 、 蛋 白质及 平) 服用剂量小等优点 , 目前仍用于 临床 中。 其中格列 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 、 终身性疾病 。临床上 以高血糖为 主要 降糖效果 明显 、
【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 口服降糖药 ; 应 用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 5 8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0 2 ( c ) 一 0 O 8 2 — 0 3
1糖 尿 病 简 介
副作 用较多原因 , 目前基本已被淘 汰。第二代产 品包括格列本脲
【 摘要】 在糖尿病患者 中 9 0 %以上的病人为 2型糖尿病 . 虽然有些患者 能够通过调整饮食和锻练身体等措施控制 血糖水平 ,
但绝 大多数病人仍需服用降血糖 药物治疗。本文在介 绍糖尿病发病机理 的基础上 , 概述 了不 同类型降糖药在 2型糖尿病 中 的应 用现状 , 并进一步对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进行 了深入分 析。以期预 防和控制糖尿病 , 并 阻止各并发症的发生。
特点 , 其 典型症状为 ” 三多一少” , 即多饮 、 多尿 、 多食及体 重减轻 , 本脲是 目前作用最强 、 持续时 间最 长的一类磺脲类 降糖 药 , 但其
严重时可致 死 ; 格 列齐特半衰期 为 1 0 ~ 1 2 h , 属 且伴有疲乏无力 , 若得 不到及时治疗 , 则会进一 步引发脑血管病 容易 引发低血糖 ,
肝功能损害、 骨髓抑制等 副作用 。 目前 临床上常用 的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共分为五大类 : 磺 化道反应 、
. 2双 胍 类 脲类 、双胍类 、 一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 、格列奈类及噻 唑烷二酮 2
类。 每一类药物又有若干种 , 其特点和适应症均不相 同, 因此在选
双胍类药物用于糖尿病治疗 已有半个世纪 , 包括二 甲双胍和
是F D A批准的第一种可与胰岛素 同时应用 岛素敏感性 降低( 即胰 岛素抵抗) 所致 , 我 国患 者以 2型糖尿病为 代磺脲类 长效降糖药 , 主, 约 占糖尿病总数 的 9 0 %以上。 的磺脲 类药物 , 1 9 9 5 年在瑞 典首次上市后 收到 良好的效果 , 经 临
目前 对糖尿病 尚不能根治 ,只能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控制 。 床试验 证 明, 其使用剂量小而作 用强 , 降糖作 用与格列本脲效果
绝对缺乏所致 , 约 占糖 尿病 总数的 5 %: 2型糖尿病是 由遗传 因素 肾脏排 出的 比例不足 5 %, 而且 作用温和 , 很 少引起低血 糖 , 特别
与环境 因素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 使胰岛素 分泌相对不足 , 身体对胰 适合老年机轻度 、 中度糖尿病 肾病 的患者使 用。格列美脲属第三
用时 , 要对药物本身 有清楚 的了解 。下面就常用的 2型糖 尿病 口 苯乙双胍( 降糖 灵1 两种 。后 者因副作用较大 , 在 欧美 国家 已停 止
服降糖 药做简单介绍 , 以引导患者合理用药 , 达到 良 好疗效 。
2 . 1 磺 脲 类
使用 . 在我 国也趋 于淘汰。 目前应用较广 的主要是二 甲双胍 , 它可
通过减少肝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 、抑制肠道对葡萄糖 的吸收、 改
磺脲类药物属 于胰岛素促泌剂 , 是通过刺激胰岛 细胞分泌胰 善身体组 织对胰岛素 的敏感性 等多种作用来 降低空腹和餐后血 岛素来发挥降糖作 用 , 主要适用于胰 岛功能尚存 的 2型糖尿病患 糖 。 而且单独使用 时不会 引起低血糖 , 这一特 点明显优于磺脲类 者, 也是 发现最早 的一类 口服降糖药 。 药物 。 除 降糖外 , 二甲双胍还具有调脂 、 降压 、 减肥、 改善胰岛素抵
糖尿病通常分为 1 型糖尿病 、 2型糖 尿病 、妊娠型糖尿病及 黏度的作 用 : 格列 吡嗪半 衰期仅 为 1 ~ 2 h , 是 一种短效 磺脲类 降
其他特殊 类型的糖尿病 , 其中 1 型和 2型为常见类型。1型糖 尿 糖药 , 适合 餐后血糖居高不下 的糖尿病患者 , 因其低 血糖的机会 病主要 是由于 自身免疫损害 , 使胰岛 细胞破坏 , 导致 胰岛素分泌 很小 . 适合 老年 人服用 : 格列 喹酮 口服后吸收快且完全 , 代谢后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