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6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知道常见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3、讨论恶性肿瘤的预防,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癌细胞及其主要特征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的细胞受到①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②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③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④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⑤表面发生了变化。

细胞膜上的⑥糖蛋白等减少,使细胞间⑦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⑧分散和⑨转移。

二、致癌因子及致癌机理1、类型(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⑩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核辐射等。

(2)化学致癌因子,种类较多,如有机化合物中的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无机化合物中的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

(3)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

2、细胞癌变的机理(1)与癌有关的基因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b、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癌变的机理: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三、癌症预防及治疗1、预防措施:远离致癌因子。

2、治疗手段: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1、“谈癌色变”,癌症是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糖尿病)之一。

正常细胞发生癌变与哪些因素有关?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在细胞分裂方面有何区别?2、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及体内因素的影响,会使遗传物质DNA中的基因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细胞癌变吗?试分析原因。

3、目前,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是手术切除。

由于癌细胞易在机体内扩散与转移,所以对癌症病灶已有多处转移的患者,必须采取化学疗法(化疗)和放射线疗法(放疗)辅助治疗。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节细胞得癌变学习目标1.说出癌细胞得主要特征与致癌因子。

(重点)2、区别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难点)3.讨论恶性肿瘤得防治;选择健康得生活方式。

,知识结构癌细胞得主要特征1、癌细胞得概念有得细胞受到致癌因子得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得、连续进行分裂得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就是癌细胞。

癌细胞就是由正常细胞发生变异而来得。

“致癌因子"就是细胞发生癌变得诱发因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是细胞癌变得根本原因;“恶性增殖”就是细胞发生癌变后得最终表现,所以对癌细胞得概念可以理解成癌细胞就是致癌因子诱发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得一类细胞。

2、癌细胞得特征(1)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细胞来源细胞周期分裂次数存活时间正常人肝细胞22 h 50~60 45。

8~55 d海拉宫颈癌细胞22h∞1951年至今能无限增殖与恶性增殖这两种表述虽然不一样,但都体现了癌细胞增殖失控得特点,这就是癌细胞得主要特征、恶性增殖主要指癌细胞在体内得表现,能无限增殖则主要就是指癌细胞在体外培养得情况。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图6­4、1所示。

图6。

4­1正常得成纤维细胞(扁平梭形)\o(――→,\s\up7(转变))癌细胞(球形)、(3)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如图6。

4。

2所示。

细胞膜表面得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减小→细胞容易移动(易扩散、转移)。

癌细胞得三个特征,可以从“不死得细胞"“变态得细胞"“扩散得细胞”三方面来掌握理解。

(4)无接触抑制现象,如图6。

4。

3所示。

正常细胞相互接触后,就会停止运动与增殖,即有接触抑制现象,而癌细胞无此现象,在培养条件下可生长成多层,易运动扩散。

肿瘤与癌(1)肿瘤:机体某些组织得细胞与其她组织生长不协调,表现为病理性异常增生得一个不正常得组织块,医学上称为肿瘤。

(2)肿瘤与癌得关系根据肿瘤对人体危害程度得不同,可以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
2. 教学重点,癌细胞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癌细胞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等。例如,吸烟会增加肺癌的风险,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癌细胞的影响和危害包括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影响器官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3. 教学难点,防癌措施和治疗方法
防癌措施包括定期进行体检、避免接触致癌物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例如,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癌症的有效方法,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
9.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提高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10. 学生能够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癌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癌细胞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细胞的主要区别
癌细胞的特征主要包括无限制生长、异常增殖、形状不规则、失去接触抑制等。例如,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而正常细胞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停止生长。此外,癌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膜表面结构异常,易于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学生分组讨论防癌措施和治疗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6. 教师讲解(20分钟)
教师讲解癌细胞形成的原因,如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等,强调生活中防癌的重要性。
7. 互动提问(15分钟)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哪些生活习惯容易导致癌症?”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如何预防癌症?”引导学生思考防癌措施。
8. 教学重点,癌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癌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等。例如,癌基因如RAS、MYC等与癌细胞生长和扩散有关,抑癌基因如p53、APC等与细胞周期调控和DNA修复有关。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智能演练 新人教版必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智能演练 新人教版必

第4节细胞的癌变►达标练习1.癌细胞不具有的特征是( )A.能无限增殖B.细胞表面发生变化C.细胞能正常生长和分化 D.细胞常为球形答案:C2.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答案:C3.从2001年开始每年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肺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分裂期B.肺癌患者体内所有细胞均发生了癌变C.肺部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D.只要不吸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就不会患肺癌答案:C4.下列关于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及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C.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都会变小D.细胞分化产生的稳定性差异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再逆转答案:B5.下列有关癌细胞和衰老细胞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体积增大B.癌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内水分减少D.衰老细胞萎缩,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解析:衰老细胞的体积缩小,代谢速率降低,酶的活性也降低;癌细胞的代谢活跃,所以呼吸速率相对增加,自由水的含量及水分的总量也在增加。

答案:D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C.细胞分化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D.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解析:细胞衰老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并非都是有害的。

答案:B►提升练习7.(多选)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高中生物 6.4 细胞的癌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6.4 细胞的癌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6.4 细胞的癌变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4 细胞的癌变学案【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①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的致癌因子②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2、重点: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②致癌因子3、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因子的区别“看”自主预习1、概念:由于细胞的而形成的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

2、特征:(1)。

(2)。

(3)。

3、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变为活跃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增殖的癌细胞。

4、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如,化学致癌因子如,生物致癌因子如。

“学”60次。

而癌细胞却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的限制,能迅速地生长、分裂,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分化后的特定型态变为球形(3)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降低,使癌细容易在体内转移扩散。

(4)癌细胞的细胞核比正常细胞的大,型态变得不规则,核仁变大,染色时,着丝点颜色也明显加深。

【经典回眸】下列有关癌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治疗药物起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间期,主要是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B、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转移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C、癌细胞具有含水量下降、形态结构改变、酶活性降低等特点D、引起癌症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解析】目前药物治疗癌症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DNA的复制;由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降低,所以细胞易分散和转移;含水量下降、酶活性降低等是细胞衰老的特点;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答案:C【变式训练】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与RNA和DNA合成相关的酶活性显著增强,相应地,核酸的分解速率明显降低。

这与癌细胞所具有的哪种特征有关()A、能够无限增殖B、细胞呈球形C、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D、细胞呼吸以无氧呼吸为主探究二致癌因子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所了解到的致癌因子有哪些?分为哪几类?提示: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分为三大类:(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27.第六章第4节 细胞癌变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27.第六章第4节 细胞癌变导学案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四节细胞癌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癌症的预防措施的讨论,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养成尊重事实的研究态度和能力。

【重点、难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3.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知识链接】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癌症的防治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将对癌症的发生、防治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以便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习过程】一、癌细胞的概念有的细胞受到的作用,细胞中发生变化,就形成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

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而癌细胞却,他们迅速生长、分裂、。

2.癌细胞的发生显著变化。

如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当变成癌细胞后,就形成。

3.癌细胞的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和。

三、致癌因子及致癌机理4.致癌因子(1)因子,主要指,如、核辐射等。

(2)因子,种类较多,主要是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和药物制剂。

无机化和物如、、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苯胺、烯环烃、等。

(3)因子,如等。

5.癌变的机理(1)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和的进程;主要是阻止细胞。

(2)环境中的会损伤细胞中的,使和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四、癌症预防及治疗6.预防措施:远离。

7.诊断手段:病理切片的,CT、、等。

8.治疗手段:手术切除、、等。

●问题探讨:阅读127页,资料分析,分析讨论:“病从口入”这句话,用于癌症合适吗?。

●当堂检测9.【A级】下列有关癌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够无限增殖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D.和正常细胞一样,癌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10.【A级】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细胞为球形C.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癌细胞体积小11.【B级】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主要原因是()A.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B.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C.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D.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12.【B级】下列有关肿瘤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经减数分裂增殖 B.所有细胞中都可见到染色单体C.所有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 D.所有细胞中DNA含量相同●课后作业:《一线精练》47-48页习题●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名校导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名校导学案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25
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
【学习目标】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学习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预习导航
1.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你认为下列生活习惯有助于防癌的是(
A.食用烧烤和熏制食品
C.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2.你推测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应该是(
互动课堂
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让我联想到人的寿命,
——疾病,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是什么呢?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后推测: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糖尿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细胞如何癌变引起癌症的。

4.如何预防癌症
健康的生活方式。

少吃含致癌因子的食物,不抽烟、酗酒。

总之远离致癌因子。

成功体验
1.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细胞癌变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念: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节之前,学习了细胞完整的生命历程——“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本节内容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学生在理解癌细胞是正常分化的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理解癌细胞的特征及癌变机理时都存在困难。

这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足够直观的展现生活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材分析:“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必修1之中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章的内容安排为,先介绍细胞完整的生命历程,然后让学生了解细胞生命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细胞的癌变。

本节内容承接前三节,同时细胞癌变是社会热点,也是生物学科的热点问题。

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社会现状,注意理论和现实相结合。

注意“教”与“学”联系。

教学过程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教育”的教学理念。

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充当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癌细胞的定义②癌细胞的特征③说出致癌因子的种类有哪些④说出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技能目标: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对于一般癌症相关性问题的分析能力的提高、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在防治癌症,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的重难点重点:癌细胞的三大特征,致癌因子难点:致癌机理五、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策略六、教学方法七、教学资源八、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板书设计(配合PPT)3.3细胞的癌变一.定义三.发生正常细胞——→恶性增殖细胞(本质)内因:原癌基因二.特点外因:致癌因子①不死①物理致癌因子②变态②化学致癌因子③扩散③生物致癌因子九.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分析:根据细胞癌变图片及生活现象的展示,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将癌细胞的特点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很好的完成了知识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细胞的癌变
学习目标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重点)
2.区别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难点)
3.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知识结构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癌细胞的概念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发生变异而来的。

“致癌因子”是细胞发生癌变的诱发因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恶性增殖”是细胞发生癌变后的最终表现,所以对癌细胞的概念可以理解成癌细胞是致癌因子诱发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细胞无限增殖的一类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细胞来源细胞周期分裂次数存活时间
正常人肝细胞22 h50~6045.8~55 d
海拉宫颈癌细胞22 h∞1951年至今
能无限增殖和恶性增殖这两种表述虽然不一样,但都体现了癌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这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恶性增殖主要指癌细胞在体内的表现,能无限增殖则主要是指癌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情况。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图6­4­1所示。

图6­4­1
正常的成纤维细胞(扁平梭形)――→转变
癌细胞(球形)。

(3)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如图6­4­2所示。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减小→细胞容易移动(易扩散、转移)。

癌细胞的三个特征,可以从“不死的细胞”“变态的细胞”“扩散的细胞”三方面来掌
握理解。

(4)无接触抑制现象,如图6­4­3所示。

正常细胞相互接触后,就会停止运动和增殖,即有接触抑制现象,而癌细胞无此现象,在培养条件下可生长成多层,易运动扩散。

肿瘤与癌
(1)肿瘤:机体某些组织的细胞与其他组织生长不协调,表现为病理性异常增生的一个不正常的组织块,医学上称为肿瘤。

(2)肿瘤与癌的关系
根据肿瘤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①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转移,逐渐增长时仅是压迫周围组织。

②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转移,可以向周围扩散,破坏周围组织。

恶性肿瘤又叫癌肿或癌瘤,人们习惯上称为“癌症”。

教材第125页参考答案
问题探讨
1.日光浴使皮肤生发层细胞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成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同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表皮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保护内部组织和器官。

2.(1)尽量不在紫外线强烈辐射的时间和地点长时间进行日光浴。

不同的地区由于经纬度不同,因而日照强度过强的时间长短不同。

(2)涂上防晒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危害。

(3)使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可以适当减少紫外线辐射。

3.臭氧层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线。

当臭氧层被破坏时,过多的紫外线辐射有可能伤及表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癌。

【例1】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解析:可根据癌细胞的特点加以选择,细胞膜糖蛋白减少是癌细胞的特征之一,细胞核增大是细胞衰老的标志,自由水减少的细胞是休眠的细胞,被细菌侵染的细胞不一定发生癌变。

答案:A
点拨:癌细胞的主要特点:(1)连续分裂,恶性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一般呈球形;(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丧失糖蛋白,黏着性下降,导致癌细胞容易随血液转移扩散。

致癌因子及癌变的机理
1.致癌因子——癌变的外因
(1)物理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素主要是辐射致癌,如电离辐射、紫外线、X射线等。

例如,氟氯碳化合物排放,使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受到破坏,臭氧层破坏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线损伤,导致白血病。

(2)化学致癌因子
有数千种之多,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素等都是化学致癌因子。

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之—,从香烟的烟雾中可分离出20多种化学致癌因子。

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

(3)病毒致癌因子
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

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如Rous肉瘤病毒等;人乳头瘤状病毒侵染人的生殖道,使人患子宫癌;乙肝病毒诱发肝癌。

2.细胞癌变的自身原因——内因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的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当原癌基因发生变化,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细胞就会过度增殖。

②抑癌基因:也称抗癌基因,它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因此起负调控作用。

(2)癌变机理
除三大致癌因子外,有的科学家已经证明,癌细胞是由于癌
基因被激活,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的。

具体来说,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抑制状态。

一旦细胞的正常调节过程受到阻碍,就可能使原癌基因转变为激活状态的癌基因,这时正常细胞就转化为癌细胞。

可见,癌症的发生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

其机理总结如图6­4­4所示。

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成其他基因,而不是由其他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人体内各种细胞内都有的调节正常细胞周期的基因,当两者发生突变后,使细胞周期发生改变,形成癌细胞。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癌细胞表现出无限增殖,形态改变和易扩散等特征。

3.癌症的预防及治疗
(1)预防:①远离致癌因子;②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③良好的心态。

(2)诊断: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的检测。

(3)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①手术切除:是消除病灶最为有效的手段,适用于发病早期癌细胞未大量扩散转移的患者。

②放疗:使用高能X射线或γ射线集中照射患病部位,杀死癌细胞,其原理是利用射线对DNA的损伤作用。

放疗不适于癌细胞已经扩散的患者。

③化疗:主要是利用化学抗癌剂杀死癌细胞。

常用的抗癌剂包括细胞分裂抑制剂、细胞增殖蛋白合成的抑制剂等,多种抗癌剂混合使用疗效更好。

细胞的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
项目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与基因的关系受基因控制不受基因控制受突变基因控制
细胞膜的变化内陷破裂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

形态变化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
失,与周围细胞脱离
细胞外形不规则变化呈球形
影响因素受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
定的程序性调控
电、热、冷、机械等不
利因素影响
分为物理、化学和病毒
致癌因子
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有利对机体有害对机体有害
资料分析
1.“病从口入”也适用于癌症。

发霉的、熏制的、烤焦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苯并芘等。

2.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3.提示:从癌症的预防措施和具体情况回答。

【例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原因是( )
A.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
B.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C.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数人体内没有原癌基因
解析: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抑制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紫外线、化学药物等刺激下,使原癌基因本身发生改变,就有可能使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的细胞发生癌变,成为癌细胞。

答案:A
点拨:理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及癌变的机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癌变具有低频性的原因是,当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具有的特征,是一种累积效应。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