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室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煎药室卫生管理制度

煎药室卫生管理制度

煎药室卫生管理制度一、煎药室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 煎药室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无尘埃,地面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

煎药室应定期进行彻底清洁,每天开放窗户通风换气,定期对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

2. 煎药室的使用设备和器具应当配备齐全,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使用过的容器和器皿应经过消毒处理,确保不会污染新药。

3. 煎药室的垃圾应分类处理,有害垃圾、生物医疗垃圾等需要进行专门处理,保持环境整洁。

4. 煎药室工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和防护用品,避免污染药品和环境。

5. 煎药室应设置洗手设施,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洗手,保持卫生。

二、煎药室药品管理制度1. 煎药室的药品应按照药品管理法规进行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

2. 煎药室应配备专门的药品储存柜和冰箱,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并定期检查药品的保质期,及时淘汰过期药品。

3. 煎药室的药品使用应按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配方制作药物,避免用错药、用错量。

4. 煎药室的药品开具要求清晰,保证每一剂药品的成分和剂量准确无误。

5. 煎药室对常用的中药材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

三、煎药室操作规范管理制度1. 煎药室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药学或中药学专业背景,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工作。

2. 煎药室工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叉尺混合、错配方等错误操作,确保煎药过程准确无误。

3. 煎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慎防交叉污染,避免药品受污染。

4. 煎药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注意细节,避免使煎药产生差错。

5. 煎药室的药品制作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每一道药材的重量、操作步骤、时间等信息,确保药品的质量可追溯。

四、煎药室应急预案管理制度1. 煎药室应建立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和预判,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 煎药室应备好应急药品、设备和物资,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 煎药室应定期组织演练,让工作人员掌握应急处理程序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煎药室管理制度

煎药室管理制度

1、在科主任领导下,煎药室负责全院中药煎药工作。

2、煎药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合格才能上岗操作。

3、煎药人员应穿戴工作衣、帽、鞋,保持个人卫生。

4、煎药器具应洗刷干净。

5、煎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煎药相关的操作进行、按要求保证煎药的质量。

6、根据临床需要,急诊处方做到随到随煎、随送。

7、煎药前将药材浸泡30—45分钟,特殊处理者按规定执行。

8、必须根据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肠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并在包装上注明其用法。

9、认真做好煎药机器的保养。

煎药机器和容器应每完成一剂用流动水及时清洗,不交叉污染,防止发生反应。

10、本室建立煎熬登记、收发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本,记录保存1年。

11、每月要进行质量跟踪随访,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做好记录,记录保存1年。

12、工作完毕要彻底清洗用具、工作台、场地,并保持室内整洁。

13、煎药室下班前关闭门窗、水阀,熄灭火源,切断电源,最后离开者在卫生、安全工作记录表上签字,记录保存1年。

14、非本室人员不得人内。

医院煎药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医院煎药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医院煎药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煎药室工作制度一.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二.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

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工作时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三.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药物应按照规定进行浸泡。

四.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五.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

六.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七.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

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八.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九.煎药人员在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应当认真核对处方(或煎药凭证)有关内容,建立收发记录,内容真实、记录完整。

十.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录。

用于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应放置在专用场所妥善保管。

煎药室操作规程一、准备:在中药调剂室领取中药,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处方等相关内容。

填写煎药相关记录并随药进入下一操作程序。

二、煎煮:1.浸泡:煎药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中药饮片应先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药、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浸泡过程要用不锈钢胶棒搅拌药料2-3次。

搅拌一药料后应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2.煎煮:每剂中药饮片煎煮两次,将两次药汁混合后分装。

煎煮时间:一般中药饮片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药后煎煮15-20分钟。

滋补药物煮沸后在煎煮40-60分钟。

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短。

加水量:煎煮开始时间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的应当酌量加水。

煎药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煎药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煎药室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煎药室所有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煎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药品管理、消防安全、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煎药室各项工作符合安全标准。

二、人员管理第四条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工作人员应熟悉煎药室设备、药品及操作规程,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第六条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三、设备管理第七条煎药室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煎药室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滑、防烫、防漏电等。

第九条禁止擅自拆卸、改装设备,如有需要,须报请上级领导批准。

四、药品管理第十条煎药室药品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有效期明确。

第十一条煎药室药品应定期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二条煎药室药品应按照规定进行调配,不得擅自更改配方。

五、消防安全第十三条煎药室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第十五条煎药室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煎药室内吸烟。

六、劳动保护第十六条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围裙等。

第十七条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及时清理废弃药品和药渣。

第十八条工作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避免过度劳累。

七、应急处置第十九条煎药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第二十条工作人员应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调查处理。

八、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煎药室安全管理制度由煎药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定期对煎药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九、附则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煎药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医院煎药室管理制度

医院煎药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医院煎药室的管理,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用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中药煎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煎药室设置与设施1. 煎药室应设置在远离污染源、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区域,室内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

2. 煎药室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1)储药区:存放中药饮片,保持干燥、防潮、防虫、防鼠;(2)准备区:进行中药饮片清洗、浸泡、分拣等操作;(3)煎煮区:进行中药煎煮,包括煎药锅、煎药机等;(4)分装区:将煎煮好的中药进行分装;(5)清洗区:清洗煎药容器、工具等;(6)存放区:存放已分装好的中药。

三、人员管理1. 煎药人员应具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煎药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3. 煎药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四、操作流程1. 核对:核对中药饮片名称、规格、数量等,确保无误。

2. 浸泡:根据药方要求,将中药饮片浸泡一定时间。

3. 煎煮:将浸泡好的中药饮片放入煎药容器中,加水煎煮至规定时间。

4. 分装:将煎煮好的中药进行分装,并注明药名、煎煮日期、剂量等。

5. 清洗:清洗煎药容器、工具等,保持煎药室卫生。

五、质量管理1. 煎药室应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饮片质量符合规定。

2. 煎药过程中,严格把控煎煮时间、火候等,确保中药煎药质量。

3. 对煎煮好的中药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给患者。

六、安全与卫生1. 煎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煎药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

3.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防止药品过期、变质。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中药煎药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中药煎药室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煎药室相关工作制度

煎药室相关工作制度

煎药室相关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煎药室的管理工作,确保煎药质量,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和《中医药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煎药室人员配备与培训1.煎药室应配备具有一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中药煎煮工作。

2.煎药室人员应定期参加中医药知识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煎药室工作流程1.煎药室人员在接收中药处方后,应认真核对处方内容,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等信息。

2.煎药室人员应根据中药处方和煎药要求,准备药材和煎药器具。

3.煎药前应将药材浸泡适当时间,特殊处理的药材按规定的操作执行。

4.煎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掌握火候和时间,确保药液质量。

药材应煎煮二遍,按药材性质掌握煎煮时间。

5.煎好的药液应进行分装和标记,确保药液、服药人姓名、床位准确无误。

6.煎药室应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记录煎药过程和结果。

四、煎药室管理与维护1.煎药室应保持整洁、卫生,通风良好。

工作台面应保持干净,煎药器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2.煎药室应加强安全管理,防火、防盗,确保煎药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

3.煎药室应有明确的煎药操作规程和流程,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煎药质量。

4.煎药室应有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对药品的储存、使用、保管等进行规范管理。

五、煎药质量控制1.煎药室应定期对煎药质量进行抽查和评估,确保煎药质量符合要求。

2.煎药室应建立煎药质量追溯体系,一旦发现煎药质量问题,应立即进行调查和处理。

六、煎药室服务与投诉处理1.煎药室应向病人提供准确、及时的煎药服务,解答病人疑问,协助病人正确服用中药。

2.煎药室应设立投诉渠道,对病人的投诉和意见及时进行回应和改进。

七、煎药室与其他部门的合作1.煎药室与临床科室应密切合作,及时了解病人需求,提供优质的煎药服务。

2.煎药室与药剂科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中药处方的准确执行和药品的供应。

煎药室管理制度

煎药室管理制度

煎药室管理制度
1.煎药室在药剂科的领导下,负责住院或门诊患者的中药煎药工作。

2.煎药室应由具备主管中药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承担患者的煎药任务。

3.煎药室领入住院患者的煎熬药剂要附有煎服药单,在领取药剂时,应严格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日期、特殊药物的煎熬法和单位数量以及调配签名,经核对后在中药服单上签字,领回煎药室。

4.煎药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医嘱,煎药前,在容器罐上严格标明患者名称等系列病人内容;按照规定侵泡后,根据药剂性能选择火候、时间,进行煎药。

药汁量要符合要求。

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洋化等特殊用药的煎煮,要按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5.按时送药,保证患者按时服药。

6.搞好室内外卫生,药品按区摆放(待煎区、已煎区),整齐,器具要洁净。

盛放容器必须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严防污染。

7.坚守工作岗位,有事要请假,不得迟到,不得早退。

8.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9.加强安全意识,管好水、电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严防事故发生。

煎药室急煎制度
1.中药调剂室收到急煎处方后立即调配,及时与煎药室联系。

2.煎药室收到急煎药后,核对患者姓名、科别、床号、药物和煎煮方法,无问题立即浸泡煎煮。

2小时内必须把煎好的汤剂送往病房,交值班护士验收,并做好记录。

3.严格遵守中药煎煮操作规程,保证汤剂质量。

4.对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洋化等特殊煎法的药物,应按医嘱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5.工作期间禁止在调剂室内就餐、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极不卫生的行为活动。

调剂室内的药品包装要放在规定位置。

医院管理-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20篇范文)

医院管理-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20篇范文)

医院管理-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20篇范文)【第1篇】医院管理-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为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特定制度如下:(二)根据临床需要,按时、按擀、按要求供给。

(三)新入院病人和急诊病人作到随到随煎。

(四)煎煮前将药材浸泡半小时,特殊处理者按规定执行。

(五)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

(六)认真执行先煎、后入、烊化、包煎等特殊煎法。

(七)煎药器具要保持清洁,做到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备用。

(八)每日服药要进行消毒,并做到药液、服药人姓名、床位准确无误后方能发药。

(九)传染病房与其他病房盛药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一)本室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十二)煎药室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十三)中药煎枯严禁重新加水再煮,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以免耽误病人服药。

(十四)以上制度请监督指导。

【第2篇】人民医院投诉接待工作制度管理办法人民医院投诉接待工作制度(管理办法)为加强医院投诉管理,规范投诉处理程序,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卫生部《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投诉,主要是指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以下统称投诉人)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及环境设施等不满意,以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向医院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的行为。

1.医院24小时接待病人投诉,将综合办、医教科、护理部、服务台、总值班设为常规投诉接待处。

2.一般情况下,如病人或家属投诉到窗口,则由窗口工作人员负责接待;门诊病人投诉由“一站式”服务台负责接待处理;住院病人投诉由各科护士站负责接待处理。

3.各科室及每位员工均有接待投诉的责任与义务。

凡第一位接到病人投诉的本院职工均为“投诉第一接待人”。

“投诉第一接待人”必须严格按“首问负责制”对待病人的投诉,凡对病人投诉不接待者,当事人作为一次投诉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药室工作制度
1.煎药室必须有中药师(士)具体住院或门诊病人的中药煎药与管理工作。

2.煎药人员领取中药剂时,应核对病人姓名、科别、地址、床号、日期、剂数无误。

3.煎药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医嘱,按规定浸泡后,根据药剂性能选择火候、时间,进行煎煮,药汁量(一般口服100-150ml)要符合要求,外用可达500ml。

4.煎药时应坚守岗位,防止药汁煎干,保证药液质量。

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

药渣应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5.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用药的煎煮,要按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6.打印的煎药卡或标识从领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每个工序都有操作人员在签名。

7.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

煎好的内服药与外用药必须标记清楚或有醒目标识。

8.严格按照中药煎药机和液体包装机使用说明书使用。

煎药器具应保持清洁,停止煎药时,请先关掉电源开关,然后拔
下电源插头和联机插头,随后清洗擦干备用。

做到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备用与做好养护工作并有使用标识。

9.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计算公式计算加水量(加水量ml=200+1.8*中药总重量+付数*1.8*1.5),复核确认加水量是否适合。

10.汤药送抵病房或药房,应请护士或收药人核对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收,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11.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做好个人卫生。

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12.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煮,保证急煎中药从接药到患者能服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13.其他人员非公事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