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语文测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专的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大专的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cuō tuó)筵席(yán xí)踌躇(chóu chú)B. 恣意(zì yì)徜徉(cháng yáng)咫尺(zhǐ chǐ)C. 潦草(liáo cǎo)缱绻(qiǎn quǎn)饕餮(tāo tiè)D. 囹圄(líng yǔ)蹊跷(qī qiāo)徜徉(cháng yá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公司加强了安全管理。
D. 由于他的到来,会议才得以顺利进行。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的景色。
答案:秋天2.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到了______。
答案:警幻仙子3.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答案:颂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的《离骚》。
答案:屈原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江花月夜》。
答案:张若虚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荷塘的哪些特点?答案:荷塘特点是曲曲折折、叶子田田、白花点缀、清香缕缕。
大专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大专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大专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包含了不同类型题目的练习和详细解答,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以下是一些示例题目及其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诺千金B. 一诺千斤C. 一诺千金重D. 一诺千斤重答案:A解析:成语“一诺千金”意为承诺非常珍贵,不可轻易违背。
选项B和D中的“千斤”是重量单位,不符合成语的本意。
选项C中的“重”字多余,不符合成语的固定用法。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事件,他变得更加成熟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看了三遍还觉得不够。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参加聚会。
答案:C解析:选项A中“经过”和“使”重复,应去掉“使”。
选项B中关联词“不仅...而且...”使用不当,应改为“不但...而且...”。
选项D中“因为...所以...”和“由于...”重复,应去掉“所以”。
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 “床前明月光,________。
”-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疑是地上霜;春蚕到死丝方尽解析:这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上句“床前明月光”与下句“疑是地上霜”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请简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答案:滕子京在庆历四年春被贬至巴陵郡担任郡守。
在第二年,即庆历五年,由于他的治理有方,使得当地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务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滕子京决定重修岳阳楼,并扩大了原有的规模,同时在楼内刻上了唐代以及当代贤人的诗赋。
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B. 他做事总是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C. 他做事总是固执己见,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D.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他虽然年轻,却经验丰富。
C. 他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他年轻,却经验丰富。
答案:B3.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的曹雪芹。
C.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高鹗。
D. 《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的高鹗。
答案:A4.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B. 杜甫是宋代的著名诗人。
C. 苏轼是宋代的著名词人。
D. 辛弃疾是宋代的著名词人。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像狮子一样勇猛。
B.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C. 他像狮子一样强壮。
D. 他像狮子一样威武。
答案:A6. 下列关于《水浒传》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
B. 《水浒传》是清代施耐庵所著。
C. 《水浒传》是明代罗贯中所著。
D. 《水浒传》是清代罗贯中所著。
答案:A7.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三国演义》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D. 《三国演义》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倒装句式的一项是()。
A. 他来了,我才知道这件事。
B. 这件事,我才知道他来了。
C. 他来了,我才知道。
D. 我才知道,他来了。
答案:C9.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大专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大专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瞠目结舌C. 惘然若失D. 桀骜不驯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答案:A二、填空题1.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勃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诗作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
答案:白话文小说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他性格复杂多面。
一方面,他聪明、机智、富有同情心,对封建礼教持批判态度;另一方面,他任性、多情、不拘小节,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
2. 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1) 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2) 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六言等;3) 运用了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四、论述题1. 论述《史记》在中国史学和文学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答案:《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由司马迁所著,全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共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部分。
在史学上,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书的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上,其文笔生动,叙事详实,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五、翻译题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大专考试题目测试题语文及答案

大专考试题目测试题语文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瞭望涣散恣意睥睨B. 缱绻揶揄缄默谗言C. 桎梏蹉跎蹂躏蜚语D. 怙恶不悛恣意妄为恣睢睥睨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他____地看着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A. 凝视B. 眺望C. 窥视D. 瞟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简直是一语双关。
B. 他虽然年轻,但处事不惊,真是老马识途。
C. 他这个人很固执,总是一意孤行。
D. 他做事总是一板一眼,从不马虎。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新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D. 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认真分析。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覆盖了大地。
C.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同事和蔼可亲,对待生活充满热情。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一口气跑完了五公里。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他的才华横溢,令人叹为观止。
D. 他的知识渊博,学富五车。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乐观?B.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乐观,难道他没有烦恼吗?C.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乐观,这值得我们深思。
D.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乐观,因为他有一颗坚强的心。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B. 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C. 他这样做,难道不知道后果吗?D. 他这样做,难道不知道后果?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蹉跎(cuō)B.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ō)C.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ó)D.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ó)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文学等多个方面。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B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结果常常事倍功半。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老当益壮。
C. 她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却还要装模作样。
D. 他工作勤奋,成绩斐然,真是功不可没。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覆盖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好,还乐于助人。
C. 他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
D.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领导的指导,个人的奋斗。
答案:A6.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虚伪D. 顽固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C. 他工作非常认真,从早忙到晚。
D. 他的知识很广博,无所不知。
答案:A8.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大专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大专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锱铢必较破斧沉舟B. 融会贯通栩栩如生明辩是非C. 一愁莫展脍灸人口明察秋毫D. 锲而不舍再接再励明辩是非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墨子》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不但会弹钢琴,而且还会作曲。
D. 这篇文章的词汇丰富,句子通顺,结构严谨。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的诗句。
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的寓意是()A.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B. 好事可以变成坏事C. 事情的好坏难以预料D. 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D. 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
7.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A. 《红楼梦》B. 《西厢记》C. 《庐山谣》D. 《琵琶行》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 王之涣B. 王安石C. 杜甫D. 高适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天涯何处无芳草。
D. 人生得意须尽欢。
10.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硕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________》中的名句。
1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观点。
大专语文文化课考试题及答案

大专语文文化课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张皇失措B. 明查暗访C. 一愁莫展D. 委曲求全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岳阳楼记》D. 《道德经》答案:C3. 以下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适可而止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使用?A. 他做事总是一成不变,缺乏创新。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力充沛,老当益壮。
C. 他不学无术,却常常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答案:B5.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反映了以下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C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笑容如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答案:D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天行健”指的是:A. 天空很高B. 天气晴朗C. 天道运行不息D. 天空的颜色答案:C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作者是: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答案:B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B. 他虽然努力学习,但是没有取得好成绩。
C. 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努力学习。
D. 他之所以没有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不努力学习。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
答案:《郑风·子衿》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出自其诗作《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语文测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试题1.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C ):学习中,学生多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不少学生往往只在文章的字义上,不愿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内涵作细致入微的研读。
A.轻描淡写 B.浅尝辄止 C.管窥蠡测 D.浮光掠影试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一心一意千军一发手足无措B.百废待兴晴空万里面面相觑C.波谲云诡不名一文顾名思意D.得陇望蜀春寒料峭鬼鬼崇崇试题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 A )之口。
A.李煜 B.柳永 C.秦观 D.杜牧试题4.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举止文雅)。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工匠)。
C.不出,火且(将要)尽。
D.寿毕,请以舞剑,因击(击打)沛公于坐。
试题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A )之口。
A.范仲淹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轼试题6.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惨无人道出类拔粹破釜沉舟B.班门弄斧言简意赅按步就班C.迫不急待情不自禁曲高和寡D.再接再厉一枕黄粱星罗棋布试题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清晨,一辆军用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
B.政府部门和事业、企业单位使用国家拨款或银行贷款从事技术改造采购设备时要优先考虑国产设备。
C.从第一个回合枪击至此,总共不到15秒种。
由于人质中竟无一人受伤,使大家感到十分惊讶。
D.等到陆游稍微懂事以后,父亲便常用这逃难的生活给年幼的陆游上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课。
试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C )。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章回体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它的思想倾向是“正统”的尊刘抑曹。
B.《茶馆》中的常四爷是个精明干练,既自私又富有同情心和反抗性的人物。
C.郭沫若在历史剧《武则天》、《蔡文姬》、《王昭君》中刻画了中国古代性格各异的三个女性形象。
D.《关雎》、《伐檀》都选自《诗经》中的“国风”。
它们不同程度地抒发了被剥削的奴隶们内心的愤恨与不平。
试题9.与下列作品对应作家正确的一项是( C )。
《汉宫秋》《琵琶记》《长生殿》《桃花扇》A.马致远洪升高明孔尚任B.洪升孔尚任马致远高明C.马致远高明洪升孔尚任D.洪升马致远孔尚任高明试题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美轮美焕坚韧不拔不速之客B.诚惶诚恐义薄云天强词夺理C.克勤克捡守株待兔装腔作势D.惊慌失措百密一疏食不裹腹试题11.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C )。
蛙眼能地发现具有特定形状的运动目标,地确定目标的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并能选择的攻击时刻。
A.敏捷准确适当 B.迅捷明确最佳 C.敏捷准确最佳 D.迅捷明确适当试题12.下列作品、体裁、作家、国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D )。
A.《悲惨世界》——小说——狄更斯——法国B.《威尼斯商人》——戏剧——泰戈尔——印度C.《园丁集》——诗歌——拜伦——英国D.《伊豆的舞女》——小说——川端康成——日本试题13.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相形见绌穿流不息貌和神离B.面面俱到病入膏盲提纲携领C.脍炙人口杯盘狼籍礼上往来D.瑕瑜互见不屑一顾杳无音信试题14.下列文学人物形象与作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
A.贺老六、康大叔——鲁迅项庄——司马光B.林黛玉——曹雪芹玛蒂尔德——巴尔扎克C.尼洛夫娜——高尔基华连卡——契诃夫D.水生嫂——孙犁葛朗台——莫泊桑试题15.以下四部作品按产生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A.《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B.《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C.《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游记》D.《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试题16.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B )。
A.怆(cāng)然陨(yǔn)落赊(shē)账B.负荷(hè)分泌(mì)裙裾(jū)C.梦魇(yǎn)纤(qiān)细暮霭(ài)D.连累(lèi)渎(dú)职参(cān)差试题1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
A.请君入瓮见异思迁胸有成竹B.天下为公异彩缤纷无动于中C.天人合一衣冠禽兽平步青云D.越俎代庖三令五申顾名思义试题18.下列各句中的“而”字与“宽厚而爱人”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D )。
A.北救赵而西却秦。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吾尝终日而思矣。
D..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试题19.对下句中粗体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A.照明 B.明亮 C.持续 D.明晰试题20.下列句子中的“而”字与“与战胜而得者”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C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B.吾见法之出而不见其人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试题21.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
A.夕阳落山不久,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B.嫩生生的芥菜,在微风中挥动它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C.在湖的尽头,两道白色的堤坝犹如两扇门扉,挡住了一湖绿波荡漾的春水。
D.夏夜的风,一阵阵,闹嚷嚷地跑进树林里,亿万片细小的杨叶,顿时舞动欢呼起来。
试题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东方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B.这个结尾,含蓄自然,使读者感到蓦然而来,悠悠而逝,而又余音缭绕。
C.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D.注射剂十分灵敏,药水立刻止住了病人的疼痛,恢复了神志。
试题2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粗体词语“秋”指的是( B )。
A.秋季B..时刻C.年龄D.年岁试题24.下列作品、体裁、作家、国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D )。
A.《战争与和平》——小说——歌德——德国B.《巴黎圣母院》——戏剧——雨果——法国C.《威尼斯商人》——诗歌——莎士比亚——意大利D.《老人与海》——小说——海明威——美国试题2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从中国人民感到自己落后、被人欺负之日起,就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反抗。
B.这种木材,具有材质坚硬,纹理美观,干燥后不翘不裂,有特殊香味,不为虫蛀,是造船、军工、雕刻、家具制作的上等材料。
C.激光器是一种由激发系统、激光物质和光学谐振腔组成,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使光在受激发的工作物质中振荡、放大并发射的新型光源。
D.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临到老张头上。
试题26.“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D )。
A.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B.高适的《别董大》C.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D.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试题27.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是( C )。
A.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B.我必须把自己放在炉火里,看看我是不是块钢铁C.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D.海洋是人类食物的大仓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生物,有史以来就为人类所食用试题28.下列诗句哪句是出自《李太白全集》( D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试题29.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C )。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试题30.跟“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B )。
A.苛政猛于虎也。
B.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涕泣谋于禁卒。
D.拜夫人于堂下。
试题31.下列四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雷励风行飞扬拔扈刚愎自用瑕瑜互见B.完璧归赵兴高彩烈相形见绌穿流不息C.出类拔粹披星戴月以逸代劳中流砥柱D.殚精竭虑语无伦次虚无缥缈按部就班试题3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县里的医生跳下汽车,就立刻插手诊治、治疗。
B.屋里陈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
C.在材料作文的审题上,切忌不要主观臆断。
D.选择最恰当、可靠的材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试题33.下列四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礼上往来一劳永逸呕心沥血馨竹难书B.含幸茹苦矫柔造作海市蜃楼恬不知耻C.栩栩如生杳无音信揠苗助长优柔寡断D.滥芋充数莫衷一事高瞻远瞩捉襟见肘试题34.下列各句中的“其”字与“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中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一顿其辔而千里至矣。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市中游侠儿得侍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D.向其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阅读理解试题35.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
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
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
”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
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明·张岱《夜航船·序》)“拳足而寝”中的“拳足”的意思是( A) A.蜷起脚B.拳头和脚C.握紧拳头D.尽力蜷缩僧人起先感到“畏慑”的原因是(B ) A.因为是夜航船,看不清楚周围而恐慌。
B.因为士子高谈阔论,感觉自已与其差距过大。
C.因为僧人不了解世俗的事情而不知所措。
D.因为船太小,只能挤着睡“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中的“这等”的意思是( B) A.这些B.这般C.这个D.这位僧人为什么说“且待小僧伸伸脚” ( C) A.因为他拳足的太久了,身体累了B.因为他畏慑的太久了,心理累了C.因为士子答错了简单的问题,说明知识并不渊博D.因为是两人同宿一船,应该轮到自己伸伸脚了。
张岱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夜航船》的用意是(B )A.说明自己所记为真人真事,即一次夜航船上发生的事情B.说明自己所记为浅显小事,但可助人增长见闻,少犯错误C.说明自己所记非常实用,读后可避免让僧人伸伸脚的情况发生D.说明自己所记为道听途说,没什么价值试题36.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