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三年级上册《练习七》教学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七课件

5. (1)调查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2)每个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
用哪些节水方法。
6.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8.
方案一:340+500+160=1000(千克) 小熊、小牛和小鹿可以一起过桥
方案二:240+500+160=900(千克) 小马、小牛、和小鹿可以一起过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七
1. 把动物和合适的体重连起来。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克
吨
千米
3. 7吨=(7000)千克 1600千克-600千克=( 1 )吨 9000千克=( 9 )吨 1吨-400千克=( 600 )千克
4. 用两辆载质量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
√
×
7.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 样租船?
答:方案一:租7条小船; 方案二:租4条大船和1条小船; 方案三:租2条大船和4条小船。
(2)如果租一条 10元,租一条 8 元,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
一:7×8=56(元) 二:4×10+8=48(元来自 三:2×10+4×8=52(元)
56>52>48 答:选择方案二,租4条大船和1条小船最省钱。
《练习七(一)》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3.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涉及两位数加减法或乘法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游戏,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运算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两位数加减法和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图形与几何:复习和巩固平面图形的识别,学习图形的简单分类和组合。
5.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练习七(一)》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两位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增强数学运算能力。
2.增强时间与货币观念:使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理解时间与生活的联系;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形成基本的货币观念,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平面图形的识别和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举例:2×3、4×5等。
(3)时间和人民币:认识时分秒,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和货币计算。
举例:1小时30分钟等于多少分钟?5元加3元等于多少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0.练习七(2)》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0.练习七(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0.练习七(2)》的教材内容主要是针对分数的加减运算进行练习。
通过这一部分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练习纸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运算过程。
3.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的示例,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运算的步骤和结果。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结果等方面进行。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七》教学设计

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谈话,宣布班级举小小展销会。
交流指导。
明确交流要求。
卖物品的要说清楚用途,如:图书的内容,玩具怎么好玩;新旧程度,什么时候买的,是否完好;原来价格多少,现在价格如何公道、合算等。买物品的同学对以上各项内容要询问清楚,并商定价格。
交流时说话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
3、体验。
(1)学生先分小组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2)请每一小组长做推销员,组员们分别当一次小顾客,上前去要价、讲价,买到自己喜爱的物品。
(3)讨论:当一名聪明的顾客,要学会哪些买东西的技巧?师生归纳:买东西要会讲价钱,要会辩质量,说出物品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还要有礼貌。
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出示八条成语。
(2)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或同学。
(3)指名读成语,做小老师领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个成语之间的关系)
(5)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6)学生练说所了解的成语含义。
(2)学生练习书写“提”。
3、教师书写“竖提”。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单元第三单元课题: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换算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换算的方法,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和认识。
2.经历多种合作研究方式,进一步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目标性,体现“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落实乐学善学的核心素养,重点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册等。
教师活动:一、导入(5分钟)1.定标:今天我们要研究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换算的方法。
2.学生活动:个人和集体备课,为课堂做好准备。
3.二次梳理:师生一起制定并明确研究目标。
二、自主探究(30分钟)1.激趣导入:让学生把动物和合适的体重连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连线?2.新知:教授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
3.合作研究:让学生完成练七第7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4.总结提升: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20分钟)让学生完成练七第8题,设计一个过桥方案,以及80名师生去旅游租车的问题。
四、课堂检测(5分钟)让学生完成数学资源评价46页2题、4题、5题的练。
板书设计:1千米=1000米反思与改进:本节课通过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合作研究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换算的方法,巩固了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和认识。
但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练习七

卖出东西有讲究,以下几点须记牢。 态度举止要大方,热情礼貌不可少。 图书玩具好在哪,仔仔细细慢慢道。 是新是旧得说清,原价现价对比好。
购买东西有技巧,以下几点须记牢。
诚心诚意买物品,文明用语不可少。 图书玩具如何好,认真倾听搞明了。 新旧完好要细看,讨价还价得合算。
约法三章
以语言或文字形式定出几条要求大 家共同遵守的条款。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向 百姓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 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 现在 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 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 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 盗窃者也要判罪!” 百姓十分拥 护。
秋毫无犯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 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
红脸代表忠勇,如关羽、姜维、张郃
黑脸代表表正直、勇猛,如包拯、张飞、李逵等
张飞
包拯
白脸代表奸诈,如曹操、秦桧、赵高等
赵高
黄脸代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
绿色 勇猛 莽撞
紫色 刚正 威武
黄色 勇敢 暴躁
蓝色 刚强 阴险
金色 神仙高人
银色 神仙,妖怪
红色 黑色 紫色 黄色 金色 银色 绿色 蓝色
开展销会的目的:
卖出商品 达成交易
详细介绍:
外观 用法 功能 质量
卖物品的:要说清楚用途:图 书的内容,玩具怎么好玩,什么时 候买的,是否完好,原价多少,现 在价格如何便宜。
买物品的:的同学应问清楚, 并与对方商议价格。
卖书:
A同学:你看,我这本书像新的一样,我保 管的特别号,当时花15元钱买的,现在去 商店里同样的书要20多元,我十块钱就卖 给你怎么样?
《练习七(1)(第4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练习七(1)(第4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以及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讲解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练习七(1)(第4课时)》2. 板书内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2. 提高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练习七(二)》(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2)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练习七第12题。
(1)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解题方案:要求剩下的平均分给一年级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先求出剩下的是多少个,再除以班级数。
(2)解决问题。
22÷2= 36÷3= 90÷9= 39÷3=
68÷2= 88÷4= 84÷4= 77÷7=
先计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3.练习七第9题。
266÷2= 889÷4= 683÷2= 935÷3=
熟悉笔算的步骤:算前进行估算,竖式计算,计算完成后,进行验算。
注意估算方法:要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只要用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去除以一位数就可以了。
不足之处:操作过多,不易控制时间。
课堂教学建议:备课时要换位思考,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思考这个问题提出来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这应该是我们每天需要反问自己的;无论是设计教学,还是细小的一句教学语言,我们都要认真思考,认真整理,让学生听到的是最有用的信息。
二、分层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练习七第7题。
(1)
20÷2= 60÷3= 80÷2=
26÷2= 69÷3= 84÷2=
(2)
31×3= 2×43= 4×11=
93÷3= 86÷2= 44÷4=
(1)第(1)小题。
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计算前想一想是怎么计算的。
整理:①除数相同。
②在口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时,可以先用几十除以一位数,再用几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算出的结果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七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3÷3= 11 1 3 3 3
1 3
3 3 0
1 1 × 3 3 3
练习七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7÷2= 33……1 3 2 6 6
3 7
7 6 1
3 3 × 2 6 6 + 1 6 7
练习七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39÷3= 213 2 1 3 2 1 3 6 3 9 × 3 6 6 3 9 3 3 9 9 0
练习七
1. 80÷2= 4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20÷6= 70 180÷6= 30
800÷2= 400 420÷7= 60 180÷9= 20
练习七
2. 540÷9= 60
3×600= 1800 400÷5= 80
640÷8= 80 810÷9= 90
900÷9= 100 350÷7= 50
160÷2= 80
70×7= 490
2×43= 86 86÷2= 43
4×11= 44 44÷4= 11
93÷3= 31
练习七
9.先估计商是几百多,再用竖式计算。 226÷2= 113 1 1 3 2 2 2 6 2 2 2 6 6 0 889÷4= 222……1 2 2 2 4 8 8 9 8 8 8 9 8 1
练习七
9.先估计商是几百多,再用竖式计算。 683÷2= 341……1 935÷3= 311……2 3 4 1 3 1 1 2 6 8 3 3 9 3 5 6 9 8 3 8 3 3 5 2 3 1 2
练习七
10.三年级一班有48人,平均分成4组, 每组有多少人?这个班需要多少张双人 课桌? 48÷4= 12(人)
48÷2= 24(张)
答:每组有12人,这个班需要24张双人课桌。
练习七
12.
48-15=33(个)
33÷3= 11(个)
答:每个班分得11个。
练习七
思考题: 小宇和妈妈去外婆家,买两张火车票一 共用去96元。小宇的火车票票价的妈妈 的一半,小宇的火车票票价是多少元? 96÷3= 32(元) 答:小宇的火车票票价是32元。
3
练习七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7÷4= 121……3 1 2 1 1 2 1 4 8 7 × 4 4 4 8 4 8 + 3 8 4 8 7 7 4 3
4
练习七
4. 67 13 1 212 2
887
练习七
6.
268÷2= 134(元) 答:一个网球拍134元。
练习七
7.直接写出得数。 20÷2= 10 26÷2= 13 31×3= 93 60÷3= 20 69÷3= 23 80÷2= 40 84÷2=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