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三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学案教科版
2017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同步教学设计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2017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同步教学设计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分享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我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的密度特点。
3. 培养孩子们的思考力,让他们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增强孩子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难点: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不同密度的物体(如木块、铁块、塑料球等),尺子,天平。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密度实验箱,内含不同密度的物体,以及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我会拿出一个密度实验箱,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箱子里的物体是什么。
然后我会告诉他们,通过密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
2. 讲解密度概念:我会向孩子们解释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让他们理解,密度是物体的一个特性,它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物体。
3. 观察不同密度物体:我会给每个孩子发放密度实验箱,让他们观察箱子里的物体。
我会引导他们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尺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计算出密度。
4. 交流与分享:我会让孩子们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计算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
我会引导他们讨论不同物体的密度特点,并解释为什么不同物体的密度会有所不同。
5. 解决问题:我会给孩子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密度知识解决。
例如,给定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让孩子们计算密度,或者给定一个物体的密度,让孩子们猜测它的质量和体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测量密度教案

【科目】物理【课题】测量密度【设计者】张伟【教材分析】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物理实验之一,也是2011版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之一。
本着“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应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理念,我将课堂转移到了实验室,按照“问题导课——自主学习——调研反馈——交流展示——评估筛选——分组实验——反馈总结”的模式开展教学。
【学情分析】1、本节内容对学生能力及认知等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启发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2、学生的实际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基础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挑战目标(发展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重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天平、量筒、量杯、刻度尺、三角板、钩码、水、细线、细铁丝、小刀、小块矿石、一碟酱油.学生准备:预习实验课.【教学风格理念在本堂课中的运用】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出发点,坚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提高为目标”的主旨,让学生对问题有实质的理解和内心的体验,注重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他们体悟“学”的乐趣,并学之乐用。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ρ=m V =mV 2-V1。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导学案

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学习目标
1.能深入理解密度公式,能利用身边的器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让同学大胆交流,让同学间的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课前学习
一、复习回顾:
1.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步骤:。
2.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步骤:。
课堂学习
一、报告一:铅球是铅做的吗?
1.要鉴别物质的种类,只需测定出,再查表就可知道。
2.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操作中,还有哪些困惑?请找出解决的办法?
二、报告二:测量砖的密度。
1.有哪些困惑?请找出解决的办法?
2.形成解决方案。
三、报告三:课桌的体积有多大?
1.我们测定物体的体积的工具有哪些?利用这些工具在测量课桌体积的过程中有哪些困惑?
2.能否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进行测量呢?请找出解决办法?
3.形成解决方案。
[及时练习1]
1.请你用天平、水、溢水杯、细线测出一堆小石子的密度。
(1)主要步骤:。
(用字母表示出所测量出的物理量)
(2)算出小石子的密度的表达式ρ石子=。
2.说一说本节课的交流体会。
小结整理
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6.3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

6.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预习目标】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教材解读】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课题的汇报与交流。
各课题汇报、交流的关键问题如下:课题一:铅球是铅做的吗(1)从体育器材室选择了一个铅球,用台秤测量铅球的质量。
(2)测量铅球的体积。
在测量铅球的体积时,会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合适的量筒,学生可按教材图6-3-3的方法进行测量。
把铅球放入水槽中,用烧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没过铅球,用粘贴纸在此处作一标记。
将铅球取出,水面下降,然后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再次达到标记,记下注入的水的体积,即铅球的体积。
则:V水=V铅球根据可计算出铅球的密度,将所测铅球的密度与密度表中ρ铅=11.3g/cm3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铅球的基本成分是铁,而不是铅做的!课题二:测砖的密度(1)用天平直接测量砖的质量m。
(2)用量筒测量砖的体积。
在测量砖的体积时,发现砖放入水中时,砖具有吸水性,这样测出来的砖的体积偏大。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V水,让砖头吸饱水之后,再放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由此计算砖的体积。
课题三:测量方糖的密度(1)用天平测出几块方糖的质量m,然后除以方糖的个数,求出一块方糖的质量。
(2)测量方糖的体积。
方法1:想到一些方法来克服糖溶于水的问题,如包上保鲜膜等。
方法2:利用糖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溶解了,于是用不再溶解糖的糖水来测方糖的体积,实验中由于一块方糖体积较小,测量时误差较大,所以测量出几块方糖体积,再除以方糖的个数,求出一块方糖的体积。
方法3:我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来测方糖的体积,糖溶于水,但是糖不溶于油啊,如果我们用油来测体积,就避免了糖溶于水这一问题。
课题四:测课桌体积有多大由于ρ=m/V,得V=m/ρ,所以可先测量出课桌的质量m和课桌材料(木)的密度,再利用公式V=m/ρ测出课桌的体积大小。
利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一点,采用测样本的方法,取和课桌一样的木料来测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或量杯))将蜡块轻轻地放入水中,用细铁丝将蜡块按入水面下,记下量筒的示数为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漂浮物密特别提醒:采用“溢水法”测密度,一般适用于测量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内)时需要借助溢水杯间接测量其体积,从而计算其密度.由于烧杯内不免有水残留,量的物体体积会偏小,导致测量出的密度偏大.等效替代.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今年元旦节前夕长沙人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大雪.一夜之间,大地被茫茫白雪覆盖.小花 想估测出积雪的密度来.于是她在平整地面厚度均匀的积雪上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若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小花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能实现估测目的A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B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kg 冰与1kg 水的密度相等 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3.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O 可能是入射光线B .OB 可能是折射光线C .OC 必定是反射光线D .BO 必定是入射光线4.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 .眼睛 B .放大镜 C .显微镜D .望远镜5.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 A .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B .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 .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 .呈现缩小倒立的像6.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 .“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7.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B .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 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C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D .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8.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冬天湖面结冰 B .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C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9.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有“禁止喧哗”的标志,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控制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10.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B.B超----利用红外线获得人体内部信息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雷达---靠次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二、填空题11.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若将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混合,则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_____。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二】6.3活动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6.3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交流进一步巩固密度概念及其应用,同时练习天平、量筒等实验室常用器材的使用。
(2)通过交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揭示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学设计】直接导入:上节课我们每个实验小组都选择了一个探究课题,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了探究,我听说了,有些小组有“新”的发现,今天各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课题和研究成果都拿出来,我们共同来开一个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课件展示探究课题: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课题的汇报与交流。
各课题汇报、交流的关键问题如下:课题一:铅球是铅做的吗(1)从体育器材室选择了一个铅球,用台秤测量铅球的质量。
(2)测量铅球的体积。
在测量铅球的体积时,学生会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合适的量筒,学生可按教材图6-3-3的方法进行测量。
把铅球放入水槽中,用烧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没过铅球,用粘贴纸在此处作一标记。
将铅球取出,水面下降,然后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再次达到标记,记下注入的水的体积,即铅球的体积。
则:V水=V铅球学生根据可计算出铅球的密度,将所测铅球的密度与密度表中ρ铅=11.3g/cm3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铅球的基本成分是铁,而不是铅做的!让学生讨论交流: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
师生讨论:还有没有其它的测量方法其它方法:测量铅球的体积,利用墙角、直尺和三角板直接测出铅球的直径d,根据球体的积公式:进行计算。
课题二:测砖的密度(1)用天平直接测量砖的质量m。
(2)用量筒测量砖的体积。
在测量砖的体积时,发现砖放入水中时,砖具有吸水性,这样测出来的砖的体积偏大。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V水,让砖头吸饱水之后,再放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由此计算砖的体积。
(学生进行一番激烈的讨论,由学生代表发言,对改进的方法进行表述)学生1:砖吸水后会膨胀,同样体积会变大,为了克服砖的吸水性,我们采取在砖的表面涂层油漆或包一层保鲜膜的方法。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2)此金属丝的密度ρ.解析:(1)根据题意可采用比例法求金属丝的总长.因为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又因为这捆金属丝与选取的金属丝规格相同,即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长度成正比;(2)根据第(1)问中求出的总长和横截面积可以算出这捆金属丝的体积,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算出密度.师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征之一,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有:(多媒体展示)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分拣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等.在商业中鉴别牛奶浓度、酒的浓度.在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等等都用到密度的知识.除此之外,密度知识还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的设计师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制造材料的密度及其性能选取不同的技术要求: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师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密度的知识?生1:用密度小的塑料泡沫制作救生衣、儿童玩具等;生2:鉴别金属首饰,如戒指、耳环等;生3:调制鸡尾酒.生4:用空心钢管制造自行车、摩托车车架等,以减轻重量.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活动课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开放的、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活动过程一般包括: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实施、总结、交流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是学生课下进行的,“交流”安排在课上.在活动实施之初,一般由教师设计撰写活动方案,但随着活动的展开,就要指导学生撰写方案、计划.这个活动安排在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节,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实验探究和活动,已有了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虽然本节形式上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讨论、评估,但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给学生去研究,这样有放有收,掌控课堂.。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活动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第1课时)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第1课时)学案教科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二、重点与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过程:复习检测1、在三个同样的瓶子里,分别装着水、酒精和汽油,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最大的是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
2、一个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A、酒精B、汽油C、硫酸D、冰新课教学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是100 g,体积是6 cm3 ,请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是纯金的?练习:甲乙两个金属块,测得质量分别为甲为15cm3,290g,乙为5、4cm3,48g,你能鉴别出金属块可能是什么金属吗?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从一块大碑石取一小块样品,测得质量是140 g,用量筒装入100 cm3的水,然后将样品完全浸入水中、水面升到150 cm3,求这种碑石的密度?如这块大碑石的体积是30 m3,求这块碑石的质量?练习:一间普通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最接近?A、200gB、200kgC、2000gD、20kg③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线的长度某工厂要用截面积为25毫米2的铜线89kg,应买这种铜线___________米。
课堂检测1、二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其中液面较低的一瓶里面装的是_______。
2、1t水结成冰后,质量是_______kg,体积是_______m3。
1m3的冰熔化成水后的质量是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
3、一只茶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2千克。
若用它去装酒精,最多能装_______kg。
4、风筝要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的材料,制造机器底座要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的材料。
5、一只铜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若从瓶子放出一半质量气体,则瓶内余下气体的密度将()A、仍为ρB、变为ρ/2C、变为2ρD、变为ρ/46、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密度为8千克/米3,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密度知识的应
用交流会学案教科版
6、3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
一、学习目标:
1、较熟练地使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会正确地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2、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鉴别、计算体积或质量。
学习重点及难点:
1、掌握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基本步骤。
2、熟练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鉴别、计算体积或质量。
3、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时,知道如何来减小误差。
二、学习准备复习旧知
1、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质的密度,其国际单位为:_______________,铜的密度为
8、910kg/m=__________________g/cm,它表示的物理含义为_____________。
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计算质量时m=________;计算体积时V=____________。
3、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它与这个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均无关;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其体积与密度成_______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与密度成________比。
4、要测出某物质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出物体的
______________。
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体的,然后用公式就可以算出这种物质的密度。
三、我能自学、我能探究
【一】
实验操作测物质密度
【测固体密度】
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一小石块的密度?①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②把被测小石块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2③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④算出被测石块的体积V=V2-V1⑤根据密度的定义公式,写出该石块的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A、如果你就是按照上述步骤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则这个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你认为更合理的实验顺序应该为___________。
B、小王用合理的实验顺序测出了矿石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请你将这些数据填写下列表格中,并计算出这块矿石的密
度。
石块的质量m/g水的体积V1/cm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石块的体积V/cm石块的密度ρ/(g、cm-3)
【测液体密度】
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牛奶的密度?
A、器材或材料:托盘天平、量筒、烧杯、适量的牛奶
B、请参照第1题中的步骤,小组讨论,说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分析比较:用哪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更准确);最后请写出你的最佳步骤。
①②③④⑤
C、请参照第1题的实验记录表格,完成相关项目的填写(不要求填出具体的实验数据)
【二】
密度知识的应用① 鉴别物质或选择材料由于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或选择材料② 求质量对于不能直接测量的庞大物体,这是求质量的很方便的方法。
③ 求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的物体,这是求体积的很方便的方法。
【例1】
人体的密度与水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是多少m。
合多少dm?
【例2】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高
37、94m,由413块花岗石块砌成,碑心石是一块整的花岗石,长
14、7m,宽
2、9m,厚1m,上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样,请你求出:这块碑心石的质量?(花岗石的密度取:
2、610kg/m)
【例3】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水壶,她听说宜兴水壶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称出壶盖的质量为
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
14、8g。
①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②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课堂测试(完成时间:6min共26分)
1、惠安是“石雕”之乡。
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甲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___g。
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__cm,样石的密度为_______g/cm。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在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时,最初测得食用油和杯子的质量是
34、6g,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图乙所示的是倒入量筒内的食用油的体积。
(1)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_g,体积为
_____________cm(2)食用油的密度为
________g/cm=____________kg/m(3)小李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食用油的密度:①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食用油的体积V;④算出被测食用油的质量m=m1-m2⑤根据密度的定义公式,写出该食用油的密度。
请思考:用小李这种方法测出来的该油的密度值可能偏
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某城市有座大理石雕像,已知其质量为
18、5t,它的体积为________m(大理石的密度约
2、710kg/m)
4、有四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立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是: ()
576g234g72g9g1cm2cm3cm4cm
A、
B、
C、
D、课后巩固
1、铁锤的质量为4kg,铁勺的质量为200g,则它们的质量比:__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_,密度之比为:
___________。
2、某工厂要浇铸一个铁铸件,木模用密度为0、710kg/m的樟木制成,模型的质量为
4、9kg,则木模的体积为__________m,要浇铸一个这样的零件,需要铸铁________千克。
(已知铸铁铁密度为:
7、210kg/m)
3、一根正在使用的粉笔,它的质量____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
4、夏天,把啤酒放入冰箱中冷冻时,要及时取出,否则会出现把瓶子冻裂的现象。
究其原因,瓶子并不是由于低温而破裂的,这是由于啤酒在凝固过程中,质量___________,密度
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的缘故、(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一个容量为5L的食用油桶里装满了食用油,则该食用油的密度为0、910kg/m,那么这桶食用油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kg,若炒菜用了1kg的油后,剩余油的密度为
___________g/cm。
6、每年6约14日是世界献血日,成都市民9年来无偿献血约154t热血,则这些血量的总体积约___________m;若人均鲜血280mL,那么大约有__________人次参加了鲜血。
(ρ血=ρ水)
7、一个体积为30cm的空心铜球,质量时178g,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 )(铜的密度为
8、910kg/m)
A、25cm
B、20 cm
C、10 cm
D、5 cm
8、用铝合金制造飞机外壳的主要原因是: ( )
A、铝合金价格便宜
B、铝合金制品外表美观
C、铝合金的密度小,可以减小飞机的质量
D、铝合金容易加工成型
9、电影中常有房屋倒塌将演员压在下面的情形,这些房屋道具是:( )
A、用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制成的
B、用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制成的
C、用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制成的
D、用密度与实物差不多的材料制成的
10、甲、乙两金属块的密度之比为2:3,质量之比为1:2,则甲、乙两金属块的体积之比为:()
A、3:4
B、1:3
C、4:3
D、3:111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103m3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
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的实验:①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②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使天平重新平衡。
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4所示,则稻谷质量为g。
将这些稻谷倒人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40cm。
(3)稻谷的密度为 g/cm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 Kg的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