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设备仿静电规范
静电防护标准

静电防护标准
静电是指物体带有静电荷,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场和电势。
在日常生
活和工作中,静电不仅可能引起不便,还可能对人的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制定静电防护标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静电防护标准应包括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防止
静电的产生、积累和放电。
在静电防护的工作场所,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加强通风、控制湿度、使用导电材料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同时,应对静电敏感区域进行标识和限制,避免静电放电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其次,静电防护标准还应包括静电防护的具体要求。
在静电防护的具体要求中,应规定静电防护的装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静电防护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应配备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严格按照静电防护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因静电放电而引发事故。
最后,静电防护标准还应包括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
在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
测中,应建立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定期对静电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静电防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对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静电防护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静电防护标准。
综上所述,静电防护标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制
定静电防护标准,不仅能够有效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静电防护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加强静电防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制度

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保障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减少雷击和静电引起的风险和损失,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办事处等各类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二、责任和义务1. 公司:负责建立健全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保障设施的安全运行。
2. 设施管理人员: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无损。
3. 使用人员:遵守设施使用规定,定期参加培训,提高防雷防静电意识,确保设施的安全使用。
三、设施管理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进行防雷防静电设施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安装设施。
2. 设施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设施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设施管理人员要对设施进行定期的测试和检测,确保设施的性能和有效性。
4. 设施管理人员要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施的安装、维护、检测和修复情况。
四、使用规定1. 禁止在设施周围设置高大的金属物体,避免引起天线效应,增加雷击的风险。
2. 使用人员要注意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不得私自改动设施。
3. 使用人员要定期参加防雷防静电培训,增强防雷防静电意识,并遵守相关规定。
五、培训和宣传1. 公司要定期组织防雷防静电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防静电意识和知识。
2. 公司要在明显位置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使用宣传标识,提醒使用人员注意防护。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使用人员,可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可追究法律责任。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各单位要按规定及时落实。
如需修订,须经公司批准。
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制度范本

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合理利用防雷防静电设施,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建筑物、工地和其他场所,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设置、维护和使用进行管理。
第三条防雷防静电设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
第四条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责任人为公司的安全主管,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制度。
第五条公司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并积极配合安全主管的工作。
第六条公司将组织相关培训,提高人员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损坏防雷防静电设施。
第八条对于发现的防雷防静电设施缺陷和故障,应及时上报,并由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第二章防雷设施管理第九条防雷设施的建设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依据实际需要进行巡视和维护。
第十条防雷接地装置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和使用。
第十一条防雷设施巡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巡视周期,并建立巡视记录。
第十二条防雷设施巡视记录应详细记录设施的情况,包括巡视时间、巡视人员、设施的运行情况等。
第十三条对于发现的防雷设施故障,应立即停用,并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第十四条防雷设施的维护应定期进行,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防静电设施管理第十五条防静电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第十六条静电防护区域应明确标识,并设立相关警示标识。
第十七条对于设施内的可燃物品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如接地等。
第十八条防静电设施巡视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建立巡视记录。
第十九条防静电设施巡视记录应详细记录设施的情况,包括巡视时间、巡视人员、设施的运行情况等。
第二十条对于发现的防静电设施故障,应立即停用,并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第二十一条防静电设施的维护应定期进行,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管理措施第二十二条定期组织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十三条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发生雷击或静电火灾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静电环境要求

静电环境要求
静电环境要求指的是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对静电的控制和管理的一些要求和标准。
静电环境要求通常应用于一些对静电敏感的工业领域,如电子制造、半导体生产、化工、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等,以防止静电引发的问题,如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环境要求:
1.静电控制:确保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或消除静电的生成和积聚,如通过使用导电材料、接地设施、静电消除器等。
2.静电防护:对静电敏感的设备和工艺采取防护措施,如在设备表面涂覆导电涂层、使用静电屏蔽材料、采用静电防护设备等。
3.静电安全:确保人员和设备免受静电危害,如提供静电防护服、静电接地设施、防爆设备等。
4.静电测试与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测试和监测,确保静电水平在安全范围内,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5.静电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静电安全培训,使其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6.符合相关标准:遵循相关的静电安全标准和规范,如美国NFPA77标准、国际静电防护联盟(IEFPA)标准等。
综合考虑上述要求,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静电环境,降低静电引发的安全风险,并保障生产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是为了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规范防雷防静电工作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1.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维护并备案。
2. 建筑物顶部和高处必须安装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设施要定期检查并维护,修复。
3. 地面上的金属管道、设备、导线等要与防雷装置进行良好的接地连接。
4. 建筑物内电子设备要具备防雷功能,如采取保护措施,如使用电磁屏蔽装置等。
5. 防雷接地网必须完整、可靠,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
6. 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室外人员必须及时撤离高处,避免站在开放的区域。
7. 静电积聚和放电形成的环境中,不得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
8. 静电敏感区域要采取静电防护措施,如静电接地、使用合适的防静电工具等。
9. 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防静电措施和操作方法。
10. 定期检查和测试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工作效果,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设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具体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执行。
防静电的标准

防静电的标准
首先,防静电的标准应包括对静电的产生和消除进行详细的规定。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摩擦、接触和分离等过程所导致的电荷分离现象。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摩擦和接触,采用导电或抗静电材料,并定期对设备和场所进行静电消除处理,以确保静电的积累不会达到危险的程度。
其次,防静电的标准还应包括对静电防护装备和工具的要求。
在一些特殊的生产场所,如化工厂、危险品仓库等,员工应配备防静电服装、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
同时,对于一些对静电敏感的工具和设备,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使用静电消除器、接地装置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另外,防静电的标准还应包括对静电监测和检测的要求。
通过定期对生产场所和设备进行静电监测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静电危险,保障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还可以采用实时监测和报警系统,以便在静电危险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最后,防静电的标准还应包括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要求。
通过定期开展防静电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员工对静电危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因静电引发的事故和损失。
同时,员工还应掌握正确的防静电操作技能,如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正确处理静电危险品等,以确保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综上所述,制定和遵守防静电的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和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加强对静电危险的防范和控制,才能有效地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确保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希望各个行业和企业都能重视防静电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和使用环境。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
是一系列针对防止雷电和静电危害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
1. 防雷规定:
- 安装避雷装置。
对于各种建筑、设备和设施,根据其种类和用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避雷装置的安装和维护。
- 定期检测和维护避雷装置。
定期对避雷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 建立雷电监测系统。
对于一些特殊的建筑、设备和设施,建立雷电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开展防雷培训。
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防雷培训,增强员工的防雷意识和应急能力。
2. 防静电规定:
- 建立防静电工作制度。
制定相关的防静电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防静电工作的有效进行。
- 使用合适的防静电设备。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需求,使用合适的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衣、防静电鞋、防静电地板等。
- 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
对于接地要求严格的设备和工作场所,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防止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 进行静电测试和监测。
定期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静电测试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不同行业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制定和实施。
GJB 164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2003

GJ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0111GJB164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Electrostatic discharge controlprogram for protection ofelectronic products1993-09-30 发布1994-06-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GJB 1649—93Electrostatic discharge controlprogram for protection ofelectronic products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静电敏感电子产品的静电放电控制要素,还规定了质量保证规定、资料要求、检查及评审等内容。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从事表1所列功能的机构、承制方、转承制方。
本标准的某些部分不适用于所有的订购方或使用方,订购方应按本标准规定出相应的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触发引爆装置,也不适用元器件的设计要求。
1.3 应用指南本标准可以剪裁,承制方应为订购方选定表1中合适的控制大纲功能和要素,并经订购方认可。
1.3.1 当订购方指明产品是重点工程中的关键件时,其ESD控制大纲还应包括3级静电放电敏感元器件、组件和设备(见5.2.1)。
1.3.2 对承制方没有执行ESD控制大纲的元器件、组件和设备,订购方可以拒收或另行采购。
2 引用文件GJB 450一88 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GJB 597—88:微电路总规范3 定义3.1 术语3.1.1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的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
3.1.2 接地grounding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3—09—30发布1994—06—01实施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舰船或运载工具外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件设备防静电规范
生活、生产中静电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举手投足间服装的磨擦,到干燥空气的流动,都是静电产生的青萍之末.如果条件适宜,从几伏到几百上千伏,瞬间亦可实现.这些都对CMOS等静电敏感电路造成极大威胁,更不必说设备漏电造成的危害了,故电子行业无不将静电当成大敌,尽一切努力将之拒之门外。
本规范适用于XXX有限公司所有硬件设备。
起草人:XXX XXX
使用注意事项
1、佩戴防静电手环
防静电手环是由紧贴手腕的不锈钢外壳通过线内1MΩ电阻由导线,铁夹接地.目的是既要随时泄放掉人体上的静电,又要防止快速放电产生的火花,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害,并起隔离作用.而断线或接触不良会使静电手环形同虚设.所谓无线手环实际起不到泄放人体携带的静电荷作用。
1)规范静电手环佩戴,夹持方法:
a. 静电手环不锈钢壳应戴在左手腕内侧,此处接触电阻最小;
b. 要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松驰,不得隔以衣物;
c. 鳄鱼夹应用根部夹持静电地线裸露部份,而不应使用前端齿部夹持;
2)静电环应每班上午,下午各测一次并记录,松紧以通过测试为准,不合格的
应立即调整或更换。
3)不准佩戴无线手环。
2、PCB操作
PCB在流水线上(主要指DIP后补焊,测试,装配等工序)或使用过程中应下垫防静电海棉垫或安装在机箱外壳内,防止产生静电和板面刮伤.设备转运时手拿PCB或敏感器件时尽量持边缘,严禁用手触摸PCB板及其上面的芯片。
电子产品在操作过程中,其元器件、组件成品经常与设备工具等发生接触、分离,磨擦而产生静电,必须使用防静电坐垫等,并通过适当的接地,使静电迅速泄放。
3、上电连接
上电前首先确定所使用的电源适配器与设备要求电源是否相符,对于可调电源模块上电前务必确定当前的输出电压与设备要求电压是否相符,切勿在不明情况下直接上电以免电压过大损坏PCB板。
如果使用外部仪器先加电外部设备(如频谱仪等),后加电主机。
在停止运行时,关电顺序相反。
4、信号线的连接
信号线在使用前首先确定其通断,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测试以免信号线已断造成测试误导。
杜绝在带电情况下插拔任何与主机、外部设备相连接的部件、接插头和板卡等。
对PCB板上的连接操作,必须在除去电源连接线以后进行,以避免静电或感应电压的影响。
插拔信号线时先释放操作者自身的静电,避免烧毁PCB主板。
设备工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搬动、移动或震动机器系统,以免损坏机器。
5、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用电设备的接地与测试
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必须用三端插头妥善接设备地,做到并不难,但由于经常发生如:插座接地端松脱,断线,烙铁头因氧化而与外壳(接设备地)断开等现象,故应每次使用前检测,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6、组装设备
组装设备时尽量佩戴静电手链,将与设备相连的不通电的连接器、电缆连接到与ESDS产品相连的插座之前,连接器的插头和电缆屏蔽线(连接器外壳)应该接地以释放所有的静电电荷。
设备组装完成后应检查对地连接是否良好。
7、防静电地线
工作环境应具备防静电地线。
1)防静电地线全部使用6m㎡多股铜芯绝缘线。
2)防静电地线应与设备外壳,工作台铁架,工作灯架等良好绝缘,防止短路,搭连或破皮连。
3)测量:使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
a各防静电测试点与防静电地线间电阻5~15Ω,理想应为0Ω。
b防静电地与设备地间电阻,这一阻值为防静电地线本身线阻+设备地线本身线阻+两地线间地电阻组成.但两接地线间由于地面干湿程度,地电流影响等十分复杂,尤其地电流,每时每刻大小方向频率等都在变,且主要决定测量结果,故只能用指针表测量,且其值从十几欧到几百K都算正常,仅说明两地间未短路也未开路即可。
8、防静电服(衣,鞋,手套等)
所谓防静电服,是用特殊合成纤维织成布料,一般情况下揉搓磨擦不会产生静电.但它不是静电屏蔽服,它不能消除身上其它衣料产生的静电.故正确穿著应是里面只着一件衬衣或内衣,外着防静电服.冬季内穿多件化纤类,毛类衣物穿著防静电服也无大用.所以做好控制环境温度,湿度,戴好静电手环比着静电服重要.防静电手套则起防止静电产生;隔离手与产品(绝缘);防止汗渍污染产品等多重作用,是必用的.
9、其它
1) 电烙铁应尽可能采用防静电低压恒温烙铁,并良好接地。
2) 使用接地线的低压直流电动起子。
3) PCB小批量清洗作业应使用防静电刷,不可使用普通塑料刷。
4) 某些场合,天花板,墙壁都应使用防静电材料,一般说即使普通石膏板和石灰涂料墙面也可,但禁止使用塑料制品天花板和普通墙纸,塑料墙纸。
10、培训和素养
应将防静电知识/措施作为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让每一员工都弄懂弄通,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如:
服装,图纸资料等不得接触元器件;
塑料盒,像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不允许堆放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
不用的设备要妥善保管,不要随意摆放;
必需带好静电环后才可接触元器件,手拿PCB或敏感器件时尽量持边缘,避免接触其引线和接线片;自觉遵守和执行防静电的制度和规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