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设备硬件安装规范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输设备安装工程安装工艺要求

传输设备安装工程安装工艺要求
明确岗位职责
对参与工程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确保各岗位人员能够履行职责,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 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
对施工图纸、技术要求、施工环 境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施工前 的准备工作充分、完备。
数字信号传输时代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传输逐渐 取代模拟信号传输,提高了传输质量 和效率。
传输设备的基本原理
信号调制解调
将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进行传输,到达目的 地后再解调还原为原始信号。
信号放大与衰减
在传输过程中,根据需要将信号放大或衰减,以 保证信号质量。
信号编码与解码
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实现信号的压缩与还原 。
检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对用于质量检测的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检测过程的监督
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包括检测人员的资质、检测环境的符合性 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收标准的制定与执行
根据工程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并对工程进行验收 ,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2
传输设备安装工程的前期 准备
现场勘查
确定施工现场的环境 条件,包括场地大小 、地形、地质、气候 等。
了解现场的安全隐患 ,制定相应的防护措 施和应急预案。
检查现有设施和障碍 物,以便合理规划设 备布局和施工路线。
设计方案的确定
根据工程需求和现场勘查结果 ,制定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安装 方案。
确定传输设备的规格、型号和 技术参数,以满足工程要求。

设备管理培训PPT课件

设备管理培训PPT课件
安装过程中的安全。
安装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设备表 面和内部零部件,防止损坏或
污染。
2024/1/28
13
调试方法及步骤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调试前 的检查工作,确保设备各部件安装正 确、紧固可靠。
在调试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 态和各项参数指标,及时调整和优化 设备性能。
2024/1/28
按照设备调试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资料 ,逐步进行设备调试工作。
03
04
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齐 全、完好,有无损坏或 缺失。
12
准备好所需的安装工具 、辅助材料及安全防护 用品。
安装过程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严格按照安装图纸和技术要求 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的准
确性和稳定性。
注意设备的安装顺序和步骤, 避免出现安装错误或返工现象

对于大型或重型设备,需采取 适当的吊装、搬运措施,确保
介绍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观察、听取、测试等。
2024/1/28
故障排除措施与方案
针对不同故障类型,提供相应的排除 措施和解决方案。
故障预防与改进措施
分析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应 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以降低故障 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18
05
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处理
2024/1/28
19
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 故障和维修次数,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
推动设备管理创新
鼓励和支持设备管理创新和技术升级 ,提高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 平。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1
2024/1/28

2024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部件ppt课件

2024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部件ppt课件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部件ppt课件contents •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中央处理器(CPU)•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主板、总线及扩展槽•电源、散热及机箱•计算机硬件系统组装与调试•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与升级目录01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硬件系统定义与功能定义功能第一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硬件系统发展历程硬件系统分类及组成部分分类主机组成部分外部设备组成部分02中央处理器(CPU)它与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合称为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

CP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计算机的其他部件协同工作。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解释和执行指令,处理数据。

CPU基本概念及作用时钟频率越高,CPU 的运算速度就越快。

但需要注意的是,时钟频率并不是唯一的性能指标。

时钟频率核心数量缓存容量选购建议多核心CPU 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提高整体性能。

但也需要考虑软件的优化程度。

缓存容量越大,CPU 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但缓存容量并不是越大越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在选购CPU 时,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使用需求、预算以及所配主板的兼容性等因素。

CPU 性能指标与选购建议IntelAMD 其他品牌型号介绍01020304常见CPU品牌及型号介绍03存储设备随机存储器(RAM)01只读存储器(ROM)0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03硬盘存储器(HDD)容量大、价格低、读写速度较慢,适合长期存储大量数据。

固态硬盘(SSD)读写速度快、抗震性好、价格较高,适合作为系统盘或需要高速读写的应用。

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便携性好,适合在不同设备间传输数据。

存储设备性能指标及选购建议01020304存储容量读写速度接口类型可靠性04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输入文本、数字、符号等信息。

用于控制光标移动、点击、拖拽等操作。

将纸质文档转化为数字信号,便于计算机处理。

通过触摸操作实现人机交互,直观易用。

中兴5G-NR基站施工安装口袋书PPT

中兴5G-NR基站施工安装口袋书PPT
5G 先锋
中兴5G NR基站施工安装口袋书
安全生产
安全帽 安全衣/带(高空作业时) 安全鞋/靴

在高空边缘作业时,必须穿安全 衣,工具等远离边缘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PPE)
持证上岗
高空作业时,必须设置工作区域, 设置工作牌及看为确保安全,须有人扶
1
工具准备
水晶头压线钳 绝缘扳手
电源线10mm2;地线16mm2
5
BBU-V9200接线介绍
AAU/AAU光纤接口 123456
BBU接 地线
至ipran传 输
GPS 跳线
防静电手环
BBU-V9200 电源接口
走线 槽接 地线
GPS 馈线
6
BBU安装(挂墙、机柜、龙门架)
VC9181
VC9810
简易挂墙安装架VC91819 仅能放置1个 BBU181
空间。
行现场测试。
10 中心机房和站点进入
提前办理中心机房和站点物业出入证
实验局因测试和演示需求,需要频繁出入中心机房 和站点。
11
网管建链和部署
需要提供和配置IP地址和路由,实现5G网管建链和终端使用 实验网的网管需要在现网的网管的网络中搭建
16
网线测试仪
2
5G网络总体拓扑
AMF/UPF
AMF/UPF 5GC
NG
NG
NG
NG
NG
NG
NG
NG
Xn
NG-RAN
gNB
gNB
Xn
Xn
Xn
ng-eNB
ng-eNB
网元说明: ➢ 5GC: 5G Core Network(5G核心网) ➢ NG-RAN: NG Radio Access Network(5G无线网) ➢ 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功能相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基础ppt课件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基础ppt课件
源集线器、主动有源集线器、智能集线器和交换集线器四种。 ① 被动无源集线器(passive HUB) 被动集线器只把多段网络介质连接在一起,允许信号通过,
不对信号做任何处理,它不能提高网络性能,也不能帮助检测硬件 错误或性能瓶颈,只是简单地从一个端口接收数据并通过所有端口 分发,这是集线器可以做的最简单的事情。一般的总线带宽是10M。
图6 标准的24口集线器
ppt精选版
24
集线器的应用特点 (1) 优点 集线器可扩充网络的规模,即延伸网络的距离和
增加网络的节点数目。 集线器安装极为简单,几乎不需要配置。 集线器可以连接多个物理层不同;但高层(2~7
层)协议相同或兼容的网络。
ppt精选版
25
(2) 缺点
集线器限制了介质的极限距离,例如:10BASET 中的100m。
⑵ 以带宽为选择依据 集线器带宽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 ① 上连设备带宽:如果上连设备允许100M带宽,可购买 100M集线器;否则10M集线器是理想的选择。 ② 站点数:由于连在集线器上的所有工作站均争用同一个上 行总线,处于同一冲突域内,所以站点数目太多,会形成广播风暴。 通常,10M冲突域内的站点不宜超过25个,100M冲突域内的站点 不宜超过35个,如果有超出的趋势或已经超出,这种情况下应使用 交换机来代替集线器。
ppt精选版
3
2.1网络适配器
根据接口类型划分: ISA、PCI和USB
根据传输介质划分: AUI接口、BNC接口和RJ45接口
ppt精选版
4
网卡的硬件地址
1、MAC 2、12位的16进制数
ppt精选版
5
无线上网卡
1、PCMIA和USB 2、SIM卡
ppt精选版

FTTH装维培训课件

FTTH装维培训课件

FTTH技术原理及特点
01 FTTH技术原理
02 高带宽
03 长距离传输
04 高可靠性
05 多业务融合
FTTH的架构包括光线路终 端(OLT)、光分配网( ODN)和光网络单元( ONU)三部分。OLT放置 在中心局端,是接入网的 汇聚点;ODN是OLT和 ONU之间的光传输通道, 由光缆、光交接箱、光分 路器等组成;ONU放置在 用户侧,为用户提供数据 、语音和视频等多种业务
物联网(IoT)应用
研究物联网在FTTH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FTTH 为物联网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
3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结合
将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与边缘计算的低延迟特 性相结合,为FTTH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数据 处理和分析能力。
CHAPTER 06
FTTH装维安全规范与操作指 南
安全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FTTH应用场景与优势
家庭用户
为家庭用户提供高速上网、IPTV 、VoIP等多种业务。
企业用户
为企业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解决方案 。
FTTH应用场景与优势
• 智慧城市: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高速、大容量的 数据传输通道,支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 安防等应用。
FTTH应用场景与优势
及时报告和处理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报告并启动应急处理 预案,确保事态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错误等。
故障处理
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 措施,如更换设备、修复光纤、
调整配置等。
常见故障案例分析及处理建议
ONU无法注册
可能是ONU光口故障、光纤连接不良或OLT端口问题。处 理建议包括检查ONU光口状态、重新拔插光纤连接器、更 换OLT端口等。

传输设备硬件安装规范培训课件ppt

传输设备硬件安装规范培训课件ppt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4.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的曲率半经应大于60mm。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5. 布放走道的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 齐。
6. 在活动地板下布放的电缆,应注意顺直不凌乱,尽量避免交叉,并且 不得堵住送风通道。
7. 机架内外线缆、尾纤均不得悬空飞线。 8.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两端必须有明显标志,不得错接、漏接。 9. 上走线的电缆离柜顶散热板大于10cm。 10. 电缆在地面叠加不超过地板高度3/4.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②尾纤套管延伸至机架或尾纤槽内并固定。 ③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转弯处不能拉得过紧,无明显
钮绞。 ④尾纤在ODF内布放要求理顺布放或绑扎,不交叉凌乱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16. 布放数字配线架 ①跳线电缆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②跳线的走向、路由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规定。 ③跳纤的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无单板槽位应安装空盖板。未插光纤的光口盘和未使用的尾纤。其光 口必须用防尘塞(帽)进行防尘处理。 ⑤ 上走线应先安装下子架再安装上子架。下走线相反。从机柜两侧出线。 子架间按照设备要求保留一定的间距,利于散热。 ⑥ 每个子架操作面安装一个防静电手环。 ⑦ 需要安装档线板,便于架内布线。 ⑧ 传输设备随配的公务话机必须安装。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11. 机柜内部线缆走线上下线顺序正确。 12. 电缆中间无接头。 13. 富余线缆应盘留在机柜侧面。不能盘留在横走线槽内,且必须使用扎
带固定,盘留的线缆在弯曲处要有一定的弯曲半经,禁止将线缆对折 后固定。 14. 敷设光纤连接线: ① 光纤连接线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 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②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规定。 ③机柜内的光纤插入光板后,每根光纤要求弧度一致,顺序合理。 ④槽道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8~40mm 15. 编扎光纤连接线 ① 光纤连接线在机架外、尾纤槽外布放应穿套管,尾纤套管接头及末端 应缠绕做防割处理,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 扎得过紧。

中国移动通信基站天馈、设备安装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基站天馈、设备安装规范
E、天线安装要求垂直,其高度、倾角、方位角及小区位置必须于频率规划(设计)一致。
F、同一扇区两天线间隔>4米 ,邻扇区天线间隔>1米。
G、同一水平面天线与其他设备天线间隔>8米,同一垂直天线与其它设备天线的间隔>2米。
6 January 2020
安徽博达监理公司设备铁塔项目部
6
2﴿、馈线:
A、馈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
D、馈线的弯曲半径符合设计要求。
E、馈线进室前的入口应安装防水板,套好防水圈做好防水处理,并且穿过进户板时要有回 水弯,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入机房,回水弯的切角大于60度。
移动通信基站安装
规范简介
目录
移动通信基站简介 天馈安装 主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要求 相关图片
6 January 2020
安徽博达监理公司设备铁塔项目部
2
移动通信基站简介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种类大致分为GSM、CDMA、 SCDMA等几种。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 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 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公司现阶段进行的设备监理项目主要是基站设备安 装监理以及传输设备安装监理等。现在简单介绍移动通信GSM基站的一些基础知识。
三、天馈系统安装规范:
1﴿、天线:
1、抱杆 (图5) :安装天线的载体,其安装位置应距塔身距离(全向)>3米,定向>1米, 接地、固定都应符合要求。抱杆的高度应比天线长10cm以上。抱杆垂直度、方位角符合设计要求。
2、天线的安装要求:
基站使用的天线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天线安装的俯仰角、方位角正确(使用罗盘等工 具测量。一般情况下方位角偏差不能大于5度;俯仰角必须符合设计或局方要求),天线的软跳线 应与塔抱杆使用专用扎带连接牢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输机架安装
9. 机柜前后门应开、合顺畅。应 安装有保护地线,螺丝必须拧 紧确保线缆充分接触,无法摇 动。
10. 机架进出线口应封闭处理,不留缝隙。使用防鼠袋时,有线缆进线, 机柜底部、顶部的防鼠袋扎口必须超上。没有线缆进线时,防鼠袋抹 平封口必须扎紧。
一.传输机架安装
11 子架安装 ① 面板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② 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备的装配要求 ③ 子架在机柜内安装时,要正确可靠连接子架地线。 ④ 子架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插接件接触良好,单板固定螺丝拧紧。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4. 电缆转பைடு நூலகம்应均匀圆滑。电缆弯的曲率半经应大于60mm。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5. 布放走道的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 齐。
6. 在活动地板下布放的电缆,应注意顺直不凌乱,尽量避免交叉,并且 不得堵住送风通道。
7. 机架内外线缆、尾纤均不得悬空飞线。 8.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两端必须有明显标志,不得错接、漏接。 9. 上走线的电缆离柜顶散热板大于10cm。 10. 电缆在地面叠加不超过地板高度3/4.
3mm。 3. 列内机架应互相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列内机面平齐无明显
参差不齐现象,主走道侧各行机柜应齐成直线,机柜表面无掉漆刮痕, 整洁无污迹。
一.传输机架安装
4. 机架应采用膨胀螺栓对地加固,机架顶挡板之间必须使用连接板连接 固定。
5. 机柜必须上加固,有走线架的情况下与走线架加固,无走线架的地方 与墙固定。
符合设计要求。 5. 电源线端子必须压接或焊接可靠,设备侧冷压端子原则上压接成梯形,
用力拔头子不脱落,冷压端子套接完成后,电源电缆导体露出冷压端 子长度不大于1mm。 6. 电源极性连接正确,电源线、地线端子压接牢固,使用与线径及螺栓 直径相符的铜鼻子。 7. 母线,地线排一个螺栓只压接一个端子。
三.设备电源及地线的敷设
一.传输机架安装
6. 在有静电地板的机房安装,应有底座。底座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安 装高度与静电地板的高度一致。
一.传输机架安装
7. 所有紧固件的螺栓应正确安装拧紧,绝缘垫、大平垫、弹垫、螺母的 安装顺序正确。
一.传输机架安装
8. 光纤分配架ODF,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及各种标志 应符合设计要求。ODF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 致。
无单板槽位应安装空盖板。未插光纤的光口盘和未使用的尾纤。其光 口必须用防尘塞(帽)进行防尘处理。 ⑤ 上走线应先安装下子架再安装上子架。下走线相反。从机柜两侧出线。 子架间按照设备要求保留一定的间距,利于散热。 ⑥ 每个子架操作面安装一个防静电手环。 ⑦ 需要安装档线板,便于架内布线。 ⑧ 传输设备随配的公务话机必须安装。
三.设备电源及地线的敷设
1. 机房直流电源线、地线的安装路由、路数及布置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 规定。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部线缆走线上 下线顺序正确。
2. 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 3. 通信系统用的交流电源必须有接地保护线。 4. 直流电源线的成端接续连接牢靠,接触良好,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
8. 采用胶皮绝缘线作直流馈电线时,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 端应有统一红蓝标志,安装好的电源线末端必须有胶带等绝缘物封头, 电缆剖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
一.传输机架安装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1. 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 、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 必须整齐,外表无损伤
2. 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电源、信号、用户与中继 电缆应分离布放间距大于5cm。
3. 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 、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放; 电源、信号、用户与中继电缆应分离布放间距大于5cm。
传输设备硬件安装规范
2015.05
内容
一.传输机架的安装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三.设备电源及地线的敷设 四.传输设备标签标识 五.传输设备安装不规范点评 六.通信电源设备加电流程
一.传输机架安装
1. 传输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2. 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用吊垂测量,机架安装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11. 机柜内部线缆走线上下线顺序正确。 12. 电缆中间无接头。 13. 富余线缆应盘留在机柜侧面。不能盘留在横走线槽内,且必须使用扎
带固定,盘留的线缆在弯曲处要有一定的弯曲半经,禁止将线缆对折 后固定。 14. 敷设光纤连接线: ① 光纤连接线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 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②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规定。 ③机柜内的光纤插入光板后,每根光纤要求弧度一致,顺序合理。 ④槽道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8~40mm 15. 编扎光纤连接线 ① 光纤连接线在机架外、尾纤槽外布放应穿套管,尾纤套管接头及末端 应缠绕做防割处理,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 扎得过紧。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②尾纤套管延伸至机架或尾纤槽内并固定。 ③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转弯处不能拉得过紧,无明显
钮绞。 ④尾纤在ODF内布放要求理顺布放或绑扎,不交叉凌乱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16. 布放数字配线架 ①跳线电缆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②跳线的走向、路由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规定。 ③跳纤的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17. 电缆成端和保护。射频同轴电缆的断头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端子板后的预留线弧度、长度一致,预留长度足够端子板翻转。 ②插接部位应紧密牢靠,接触良好。插接端子无折断或弯曲现象,无错 接、漏接 ③同轴电缆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插头相应部分相适合。
④芯线焊接端正、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光滑、不带尖、不成瘤形。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⑤屏蔽线的端头处理:剖头长度应一致,与同轴接线端子或线卡的外导 体接触良好。
⑥剖头外需加热缩套管时,热缩套长度宜统一适中,热缩均匀。 ⑦组装同轴电缆插头时,配件应齐全、位置正确,装配牢固。
⑧中继线缆接头处布放整齐,与量一致,顺序正确。所有中继线头测试 完毕为拧紧。
二.光电缆布放与成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