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数字化学术平台建构的网络环境分析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实现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实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学习环境已经不再是神话,而变成了一种现实。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概念是指将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学习,使教育过程更加高效、精确和便捷。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实现包括三个核心的元素: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在线课程。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人才培训和教育资源开发。
一、硬件设备的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硬件设备。
它们需要具备性能强劲、流畅运行、便捷携带等基本特点,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
目前,数码板、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已经成为基本的学习工具,为数以亿计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场所,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技术、疏漏和安全风险。
对于学生来说,在使用硬件设备时,他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硬件设备。
2、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和品牌,选择可靠的产品。
3、做好硬件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及时补充更新驱动程序、安全漏洞修补程序等。
4、开启防病毒软件,加强安全保护。
二、软件平台的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软件平台是构建在线和交互式学习环境的关键因素。
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实现协作、分享、学习和评价。
通过多种功能和元素,软件平台能够很好地支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例如,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教学管理平台、在线教育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都是建立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云平台。
由于学习和教育需要大量的数据与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需要高效处理,因此云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云平台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高效性,而且还可以提升学习和教学的效率,以满足各种不同学习需求。
2、学习管理系统。
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还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教学内容开发和管理。
教师们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自己设计课程,使用虚拟教室、视频、电子教材等多种方式来组织和实施课程。
三、在线课程与数字教材开发在线教育平台、虚拟课程、数字教材等,都是现代学习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学习。
高校学报数字化学术平台建设评析

进 的地 方 , 内涵和 外延 方 面都 需要 进 一 步地加 深和 拓展 。 在
术 乃 至整 个 信 息 社 会 的技 术 基 础 。数 字 化 在 新 闻
同方 知 网 ( 京 ) 术 有 限公 司进行 调研 , 其在 数 北 技 对 字 出版 和数 字 化 服 务 方 面 做 出 的贡 献 给 予 了充 分 肯定 , 提 到 : 后 1 并 今 0年我 国新 闻 出版 工 作要 把 发 展数 字 出版 作 为 最 重 要 的产 业 发 展 战 略 之 一 ¨ 。
[ 键词 ] 高校 学报 ; 字化 ; 术平 台 关 数 学 [ 中图分 类号 ] G 2 7 5 [ 3 . 文献 标 志码 ] A [ 文章编 号 ] 1 0 —3 0 2 1 ) 1 150 0 50 1 ( 0 0 0 - 0 —4 0
An An l s fUn v r i a e c J u n l ’Ac d mi ay i o i e st Ac d mi o r a s s y ae c
b t t i n uti e i a e ne e s r . oh wih n a d o sd t r c s a y
Ke r s nv ri c d mi o r as ii l ain;a a e cpafr y wo d :u ies ya a e cju n l ;dgt i t t az o c d mi lt m o
aa e cjun l, h u htee a set ta n e a l i poe e t n ute ep nn n xe dn c dmi ora to g h r r ap c ht ed b dy m rv m n dfr rd ee iga d et ig s e s a h n
高校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校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校学习环境的不断优化,智慧校园建设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慧校园建设着力于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提高高校学习环境的智能化水平,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对智慧校园学习环境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在学习环境建设中应用物联网技术。
智能教室、智能图书馆和智能实验室等场所都纷纷引入了物联网技术,提高了教学、学习和科研的效率。
智能教室中的智能黑板可以实现课堂内容的实时记录和分享,智能图书馆中的自助借还书系统可以提高借还书的效率,智能实验室中的智能仪器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和数据采集等功能。
2.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智慧校园建设与移动互联技术相结合。
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和教学信息,实现了学习和教学的无处不在。
高校还通过移动互联技术构建了校园APP,方便学生查询课表、成绩等信息,预约图书馆座位和实验室设备等。
3.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得高校的智慧校园学习环境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术表现的大数据分析,高校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也使得高校的智慧校园更加智能化,例如智能智能机器人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制的学习指导和咨询服务,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校园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等。
二、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的问题1.技术设施的老化和更新不及时尽管许多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许多高校的技术设施很快就会老化,更新不及时。
这导致了一些智慧校园建设中的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影响了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不足虽然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引入了许多智能化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不足。
论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困境

解 , 掌 握 现 代 化 的编 辑 工 作 手 段 ,最 大 限度 地 发 挥 信 息 技 术 在编辑工作中的先进性 。高校学报与信息技术 的融合 ,实现
数字化编辑和 出版、建立数字数据库成为 了高校 学报提 升质
量 、 扩 大 学 术 影 响 力 的优 化 路 径 之 一 ,更 是 高校 编辑 人 员 成
互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的重要平台 , 要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 需要对学报编辑 不断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 ,以适应行业和 时 代 的发 展 。
一
( 一 )高校 学报编辑的数字化道路
由于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 ,给编辑程序和 出版工作带来
了 革 命 性 的转 变 。 在 本世 纪 出版 专 业 不 断进 步 和 完 善 的今 天 ,
响力,促进国 内文化交流 和学习。
关键词:文化体 制改革;高校 学报编辑; 职业发展 ;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2 1 4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1 0 — 0 1 2 2 — 0 2
各 大高校 学报 作 为国家 各大 高校学 术单 位 展示学 术科 学报 编 辑 职 业 发展 道 路 进 行 了详 细 地 阐 释 。 研 、教 学成 果的窗 口,同时也是各大高校 内部和高校之 间相
学文化知识、传承人类知识财富的一个 重要组 成部分 。伴 随着 高校体制 改革及新 闻出版体制 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 及 十八大会议 中 对文化产业 改革的要求和规划,高校学报编辑 的职业发展和 职业倦 怠引起 了学界注 意,并展开 了较大范围的研 讨和论述 。文章主
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观 照高校 学报编辑 的发展现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 了 在 网络 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发 展和职业倦 怠, 并以此为契机 , 提 出了解决上述现象的办法和措施 ,希 冀能给现代 高校 学报编辑提供新 的优化路径 ,以提升高校学报在学术、教书育人方面的影
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实施

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实施教学环境,这片培养未来栋梁的土壤,正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找到适合时代需求的构建与实施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呢?本文将尝试进行探讨。
首先,让我们把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比作一场盛大的科技创新盛宴。
在这场盛宴中,学生就是那位品味美食的美食家,他们用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探索着未知的领域。
教师,则是那位精心烹饪的大厨,他们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智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这场盛宴中,每一个科技创新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每一个实践都饱含着探索的喜悦。
然而,要成功举办这场盛宴,并非易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构建与实施的重要性。
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构建与实施,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任。
因此,在教学环境中,我们要始终把构建与实施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实施呢?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就像是那片滋养生命的阳光,它能够照亮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因此,在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实施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学习竞赛、网络学习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效果的机会和平台。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就像是那片丰富多彩的画卷,它展示了学生的独特魅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在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实施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异,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需求。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还可以通过综合素质竞赛、综合素质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综合素质的机会和平台。
高校学报网络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件 , 可 以对 文 献 进 行 快 速拷 贝 和共 享 等 。此 外 , 又 网络 化期刊支 持信 息 的超 级链 接 , 过链 接 将多 种 通
信 息 组 织 起 来 , 成 知 识 信 息 的 网 络 。 同 时 , 络 形 网
化期 刊减 少 了信 息 生 产 者 和 用 户对 中间 环 节 的依 赖, 传播 范围进一 步扩 大 , 加快 了传播 速度 。
第 1 O卷 第 2期
21 0 0年 6月
南京工程 学院学报(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o nigI siu eo c n lg ( o il in eEdt n) o r a fNa jn n tt t fTe h oo y S ca e c ii Sc o
V0 . 0。 . I 1 NO 2
能 实现 高校 学报 的 网络化 。
关 键词 : 高校 学报 ; 络化 建设 ; 网 分析 与 思 考
中 图分 类 号 : 2 2 G 3
伴随知 识 经 济 的发 展 和 现代 信 息 技 术 的不 断 改进 , 国的 网络 环 境 得 到 了很 大 的 改 善 , 算 机 我 计
技 术在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个 领 域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 尤 其 是 因 特 网技 术 的兴 起 , 电 子 出 版 提 供 了 前 所 为 未 有 的 动 力 与 发 展 空 间 , 络 技 术 已 广 泛 用 于 编 辑 网 出版 领 域 , 技 期 刊 网 络 化 已 成 为 全 球 流 行 的 趋 科
J n ,0 0 u . 2 1
文 章 编 号 :6 1—3 5 ( 0 0 0 17 7 3 2 1 ) 2~0 6 0 0—0 5
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教育文档

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育教学手段的重大改革。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基础环境建设的主要方面。
同时应用数字化教学环境所进行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已逐渐开展。
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将会改变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面貌。
特别是因特网出现以后,资源共享已经国际化。
从教学的角度看,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使我们有可能学习并享用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在较短的时间里,缩小与著名高校的差距。
我国的教育已经迎来了受教育者入学高峰,教育设施、经费、师资诸方面将面临挑战和考验。
一方面需要社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参与者在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近几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校园一卡通,有了相应的支撑系统信息数据库,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网络已经覆盖到办公、教学、科研、生活的各个方面。
基于信息(特别是网络)技术产生出许多新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
新的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灵活性与方便性,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等,因此未来的教育应当是多种模式并存的。
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将使网上教育真正实现4A(Anyone,Anywhere,Anytime on Anything),即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
目前已提出各式各样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如e-学习(e-Learning),e-学院(e-College), e-大学(e-University),e-学位(e-Degree)等。
数字化教学平台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管理和组织模式,具有改善教育现状的许多优点。
数字化学习注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注重知识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字出版背景下高校学报网络出版平台的建设

LU We i 。 TAO L i f a n g
( A c a d e mi c P e r i o d i c a l S o c i e t y 。 Z h e j i a n g N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n h u a Z h e j i a n g 3 2 1 0 0 4, C h i n a)
第3 6卷第 4期 2 0 1 3年 1 1 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Z h e j i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S c i . )
V o 1 .3 6 , N o .4 N o v . 2 0 1 3
g e s o f w e l l i f t t e d w e b p u b l i s h i n g p l a f t o r m o f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j o u r n l a s . Ke y w o r d s : d i g i t a l p u b l i s h i n g ; j o u r n a l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 w e b p u b l i s h i n g p l a f t o r m; c o n s t uc r t i o n
r e n t w e b p l a t f o m .T r h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j O U ua r lS w e r e a i m e d a t d e l i v e r i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n e w i d e a s a n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环境 和信 息环境 。在技 术 环境上 , 求 网络 环境 可 靠、 定 , 要 稳 并且 与新 技 术较 好 地 兼容 ; 文化 在 环境 上 , 求加 强 网络 文 化 建 设 和 管理 , 要 净化 网络 空 间; 信 息环 境 上 , 求 剔 除 有 害 或 冗余 信 在 要
息, 畅通有 效信 息 , 别是 高校 学报 数 字化 建设 一 般 都借 助 于校 园 网, 园网络 的 信 息环 境 保 护 特 校 和控 制更 具有 重要 作 用 。 [ 关键 词 ] 高校 学报 ; 字化 学 术平 台 ; 数 网络 环境 [ 中图分类 号 ] G 2 7 5 3 . [ 文献标 志码 ] A [ 章编号 ] 10 -3 0 2 1 ) 1 0 80 文 0 50 1 (0 0 O — 9 —3 0
生存 状态 , 将高 校学报 从单 纯 的学术 传播 功 能 扩展
至 学术 传 播 与 引导 学 术研 究 、 进 高 校 学科 建 设 、 促 培 养 人 才等 多 方 面 功 能 , 而 要 实现 这 些 功 能 , ¨
to n d a c d ma g me ta l a u i e y e s a e I e ms o n io me t he h r u r r d n in a d a v n e na e n swel s a p rf d c b rp c . n t r fe vr n n ,t a mf lo e u . i
m o e i o tn . r mp ra t
Ke r s nv ri c d mi jun l;dgtla a e cpafr y wo d :u iest a a e c o r as ii c d mi lt m;n t ok e vrn n y a o ew r n i me t o
A t r v r n e a y i o e t p a Di i l Ne wo k En io m ntAn l ss f r S ti u g t ng a
Ac d n l a e cP afr f ie s y Ac d mi o r as o t
第2 4卷 第 1期 总 7 9期
高校 学 报 数 字化 学 术 平 台建 构 的网络 环境 分 析
李 亚 青
( 北京 联合 大学 学 报 编 辑 部 , 京 100 ) 北 0 1 1
[ 摘 要 ] 高校 学报 建立数 字化 学术平 台有赖 于 网络 环境 的 支持 , 主要 包括 网络 的技 术环境 、 文
LI Ya q n — ig
( o ra E i r l o r o B in no nvri , e ig 1 0 0 , hn ) Ju n l dt i ad f e igU i U i s y B in 0 1 1 C ia oa B j n e t j
高 校学报 作为科 技期 刊 中一个 独 特 的群 体 , 建 立数 字化 学术 平 台可 以使 高 校学 报 借 助 于 互 联 网 开放 、 等 、 享 的信 息传 递 手 段及 数 字 化 的 学术 平 共
1 网络 技 术 环 境
在 网络 环 境 中 , 校 学 报 建 立 数 字 化 学 术 平 高
u iest jun l Sdgtl ain i mot ulo a u ewok,i nomains c r ya dma a e n s nv ri o r a ’ ii i t s sl b i n ac mp sn t r t ifr t e u i n n g me t y az o y t s o t i
da tif r ain mu tb e o e n m o t n fe tv n r ain h g wa s e g a a te . Sic h n no m to s e r m v d a d a s o h a d ef cie i f m to ih y mu tb u r n e d o n ete
Ab ta t h et gu f ii la a e cpafr frau ies yjun ld p n so h u p  ̄ o e— sr c :T es tn p o dgt c d mi lt m o nv ri o r a e e d n te s p o fa n t i a a o t
21 0 0年 3月
北 京联 合 大 学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u n l fB in no nv ri ( trlS in e ) o ra ej gU in U ies y Nau a ce c s o i t
Ma.2 O r 01 Vo. 4 No S m 12 .1 u No. 9 7
wo k e vr n e t r n io m n ,ma n y i e h i a ,c l a n n o mai n e io me ts p o t Te h ial i l t t c n c l ut l a d i fr to nvr n n u p r. s ur c nc l y,i h s a r — t a e q r me tfrisr la ii uie n t e ib lt sa ii n o p tb l y wih n w e hn l g . Cut r ly,i n e urh rc n tu — o y, t blt a d c m ai i t t e tc oo y y i l al u t e dsf t e o s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