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发性发疹性组织细胞瘤1例

合集下载

苯溴马隆致药物性肝衰竭1例

苯溴马隆致药物性肝衰竭1例

苯溴马隆致药物性肝衰竭1例
臧攀攀;郭美姿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22(12)14
【摘要】高尿酸血症的发病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

长期的高尿酸可加速血管损伤、硬化,从而增加心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得到了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关注。

治疗上除了改善生活方式,降尿酸药物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现临床中使用广泛的降尿酸药物为苯溴马隆,其效果得到了临床的肯定,且使用简便、价格实惠,患者依从性好。

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和肝毒性。

本研究中患者为一高龄男性,因高尿酸血症使用苯溴马隆治疗后出现肝衰竭,于停药、保肝后肝功能恢复,警示临床中老年人降尿酸治疗时更需要注重药物选择和随访。

【总页数】4页(P193-196)
【作者】臧攀攀;郭美姿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全科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3
【相关文献】
1.苯溴马隆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2.苯溴马隆致重度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3.苯溴马隆致药物性肝损伤文献分析
4.超剂量苯溴马隆致急性肾衰竭一例报告
5.苯溴马隆与药物性肝损伤的获益-风险分析和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1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1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中西医结合
护理
钱光琴;陈春艳;陈祖琨;丁永勇;陈彬业;林雪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22(20)8
【摘要】回顾1例罕见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过程。

针对此例病人,医护人员根据AGEP的疾病特点和中医辨证分型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生理、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病情好转后出院。

【总页数】3页(P1150-1152)
【作者】钱光琴;陈春艳;陈祖琨;丁永勇;陈彬业;林雪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1例糖尿病并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护理
2.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护理
3.脓疱型银屑病误诊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4.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护理
5.1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病人的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误诊为水痘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误诊为水痘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误诊为水痘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误诊为水痘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近日,我院接诊了一位患者小李,男性,9岁。

他的父母向门诊医生反映,小李全身泛发红疹伴有脓疱,似乎是水痘。

然而,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我们发现这是一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而不是常见的水痘。

这一疑诊为误诊之例引起了医疗团队的深思和重视。

起初,小李的父母观察到他的身上有数个红色斑点。

随后,这些斑点逐渐发展成疱疹,并伴有水泡破裂后溢出的脓液。

父母误以为他患上了水痘,于是带他来到我院寻求治疗。

接诊时,小李的皮肤上散布着数十个红色疱疹病灶,其中一部分已经破裂并有脓液渗出。

他感到疼痛和瘙痒,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感。

针对小李的病情,我们的初步诊断是水痘。

这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水痘的病程一般为10-21天,首先出现红疹,然后疱疹,最后结痂。

尽管水痘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和脑炎。

因此,我们决定进一步进行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确定诊断,我们对小李进行了详细的生命体征检查,并采集了患处病灶的脓液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处脓液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这一结果提示患者患的可能是一种更为罕见的疾病——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与水痘不同,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它的起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可以泛发性发疹,甚至也可能引起内脏器官的炎症。

患者常伴有高热、体重下降和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和溃烂,扩展到脸部、口腔和生殖器等部位。

治疗上,系统性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案。

基于这些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定小李患的是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我们立即为他开展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应用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和局部抗生素护理。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李的症状明显改善,皮肤损伤也开始愈合。

这一例子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疑似病例时要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观察。

老年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报告

老年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报告
体谱、 风湿因子 、 沉 、 类 血 C一反 应蛋 白 、 肿瘤 因 子 检 查 均 正 常 ,
轻炎症 , 阻止对神经节 和神经纤维 的遗传 和破坏作用 , 减少带 状疱疹的后遗 神经痛 。给予 相关实 验室检查 , 时控制 发热 及 等全身症状 , 病情未再继续发展 。因此 , 提示 临床医师对带状
疱疹的诊治过程 中, 尤其对于少见 的双侧 型、 发型患者且伴 泛 有高热等全身症状时更应注意 , 行相关 实验室检查 , 注意各种
心电图心脏 彩超 、 腹部 B超 、 X线胸片检查均 正常 。诊断泛发 性带状 疱疹。给予 阿昔 洛韦 0 42次/ . d静 脉 滴注抗 病 毒治 疗 , 可保营养神 经 , 弥 消炎 痛及泼 尼松 口服 , 部给予 阿昔洛 局 韦软膏外用 , 并行 紫外线 负离子 喷雾治疗 。经上述 治理 1 0d 后患者皮疹 逐渐 吸收、 消退 、 结痂 , 局部疼痛减轻。
功能低下者发生率 为最高 , 形成 机制 较复 杂 , 大致 可 以概括 为三方面 : 围神 经病变 、 周 中枢 神经异 常、 精神 因素。其 疼痛
性质可 以为痛觉过敏及 触诱发 痛 。其治疗 方法 如下 : 口服 ① 药物 , 如非 甾体 消炎 镇痛 药 、 片类药 、 癫 痫类 药 、 静类 阿 抗 镇 药 。②物理疗 法 : 电疗 , 光疗 , 超声 波疗 法。③神经阻 滞治疗 : 如星状神经阻滞、 硬膜外 阻滞 、 神经 干阻滞 等。④神经损毁 疗
1 病 历 摘 要
病…, 其特征为沿周 围神经 分布 的群集 性 、 单侧 带 状分 布红 斑、 水疱伴疼痛 , 好发于肋问神经 、 颈神 经和三叉神经分 布区 ,
也可见于腰骶部神经分布区 , 一般 只侵犯单侧 感觉神经节 , 累

20130529具有境界带的皮肤病变

20130529具有境界带的皮肤病变

40
富于B淋巴细胞的皮肤浸润,形成“grenz zone”似乎是 由于B淋巴细胞的特殊粘附性和化学趋化信号的作用,后 者可以影响B淋巴细胞直到屏障层,事实上,与T淋巴细胞 不一样,典型的B淋巴细胞不亲表皮或滤泡,似乎更倾向 于B细胞不表达抗特异性膜抗体成分。因此,富于B细胞的 皮肤浸润,大量B淋巴细胞选择性地位于表皮或真皮乳头 形成特征性的“grenz zone”是非常罕见的,表皮内 Langerhans细胞的出现或许可以解释部分T细胞选择性亲 表皮而非B细胞。近来证据显示在皮肤发生的T细胞淋巴瘤, 在间接亲表皮方面,表皮内Langerhans细胞与肿瘤性淋巴 细胞相互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部分真表皮联接处和 真皮乳头有B淋巴细胞,但是,事实上, Langerhans细胞 发挥着抗原递呈细胞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的作用。
42
罕见显示“GRENZ ZONE”的实体(ENTITIES UNCOMMONLY EXHIBITING A GRENZ ZONE) 泛发性发疹性组织细胞增生病(Generalized Eruptive Histiocytosis) 非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Atypical Fibroxanthoma) 皮肤平滑肌瘤(Cutaneous Leiomyoma)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Metastatic Melanoma) 新出现的显示“GRENZ ZONE”的实体 富于T细胞的血管瘤性息肉样假淋巴瘤T-Cell–Rich Angiomatoid Polypoid Pseudolymphoma 真皮非神经源性颗粒细胞瘤Dermal Nonneural Granular Cell Tumor 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27
28
29
30
31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四例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四例

长袖 褂长裤 , 鞋靴 , 紧裤腿 、 口; 扎 袖 牛羊猪 等家畜 如果 院 内 圈内散养 , 应注意消毒圈舍 , 并最好远离人居住宅 。 本研究观察结果显示 , 蜱源发热 伴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 为 主要侵染人末梢血 中血小板 的疾病 , 引起血小板减 少而导致 各种 出血症状 ; 同时侵 染人末 梢血 中性粒 细胞 , 导致诸 多 临 床症状 , 且危重型症候 凶险。既往检 测出为嗜吞 噬细胞无形 体感染 , 近年卫生部组织国内外 专家 深入研究 又发 现大部分 病例为新 型布尼亚病 毒感 染 , 二者 临床 症状 和常规 检查 、 生 化结果相似 , 故扩 大 了本 类疾病 的概念 , 称发热 伴血 小板 改
布尼亚 病 毒 作 用 , 本 课 题 组 目前 尚无 相 应 的 临 床 应 用 但
经验 。
志 谢 : 项 临床 研 究得 到 北 京 大 学 第 一 医院 感 染 疾病 科 王 贵 本 强教 授 悉心 指 导 并 联 系 、 供 病原 学检 测 , 此 一 并 志谢 ! 提 再 参 考 文 献
分析 可能 原 因是 : 山县位 于大 别 山麓、 陵地 带 、 北交 光 丘 南 界, 气候 四季分明 , 适于种茶且茶 叶产 品辐射全 国, 发病 的几 个 乡镇均 为产茶 区 , 矮 的茶 树丛 , 低 非常 利于 蜱的繁殖 及活
动 , 对 温 血 动 物 和 人 有 趋 从 性 , 以外 出 采 茶 作 业 者 应 穿 蜱 所
见 异 常 。皮 肤 科 检 查 : 干 四肢 可 见 片状 红 斑 , 干 、 肢 近 躯 躯 四
细胞水平升 高, 多考虑疾 病本 身或药 物反应所 致 , 中 2例 其
患者伴有肺部感染 , 治疗 方面 除停用 可疑药 物 、 抗过敏 处理 外, 还应调整抗菌药物治疗其原发疾病 。本病属 药疹 的少见 类型 , 发病率较低 , 易被误诊 、 误治 , 临床 中屡有报道 , 引 但 应

发疹性黄瘤病一例

发疹性黄瘤病一例

发疹性黄瘤病一例胡晶晶; 吕嫔果; 徐怀远; 乔建军【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9(035)012【总页数】2页(P747-748)【作者】胡晶晶; 吕嫔果; 徐怀远; 乔建军【作者单位】永康市中医院皮肤科浙江永康 32130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浙江杭州 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

因躯干、四肢出现黄红色丘疹20天就诊。

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臀部出现黄红色丘疹,皮损逐渐增多,累及四肢、背部、前胸,无明显自觉症状。

曾诊断“湿疹”,“丘疹性荨麻疹”,予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皮损未见明显消退。

患者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否认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史。

家族成员中无高脂血症等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体型偏胖,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背部、臀部、四肢伸侧散在黄红色丘疹(图1),直径约3~5 mm,部分周围红晕,皮疹表面光滑,无压痛。

图1 躯干(1a)、四肢(1b、1c)伸侧对称、散在分布黄红色丘疹,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示血脂和血糖明显升高,结果如下:谷胺酰转肽酶113 U/L(参考值0~60 U/L,以下同),甘油三酯25.59 mmol/L(0.30~1.81 mmol/L),总胆固醇13.0 mmol/L(3.2~6.2 mmol/L),高密度胆固醇5.48 mmol/L(0.80~1.79 mmol/L),葡萄糖21.9 mmol/L(3.9~6.1 mmol/L),总蛋白141.7 g/L(60.0~82.0 g/L),球蛋白93.20 g/L(20.0~40.0 g/L)。

皮肤组织病理示:皮肤真皮局部见较多上皮样组织细胞和泡沫细胞(图2)。

图2 皮肤真皮局部见较多上皮样组织细胞和泡沫细胞(HE,2a:×100;2b:×400) 图3 1个月后,皮损缩小、数量减少诊断:发疹性黄瘤。

手术治疗先天性泛发性皮脂腺痣1例

手术治疗先天性泛发性皮脂腺痣1例

手术治疗先天性泛发性皮脂腺痣1例1 临床资料患儿,男,45天,因左侧额头、颊部、颞部、耳廓、下颌部起淡红色斑块、丘疹45天就诊。

患儿出生时即有,表面光滑无毛发生长,随着每天生长发育,斑块迅速增大增多,表面粗糙不平,呈疣状增生,在出生30天时曾到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瘤”,未予治疗。

于2012年2月6日到本院门诊诊治,系统检查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类似病史,患儿系第三胎顺产。

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发现异常。

皮肤科情况:左额头、左颊部、左颞部、左耳郭、下颌部分别见2cm×4cm、3cm×3cm、1cm×3cm、2cm×5cm大小疣状增生性斑块、丘疹、结节,单个皮损表面光滑,呈乳头状突起融合(见图1)。

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见较多未成熟的皮脂腺小叶,部分直接开口于表皮(见图2~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检查无异常发现。

诊断:皮脂腺痣。

在局部常规消毒膨胀麻醉下,切除左额头皮损至正常皮下组织,立即给予1%利多卡因加0.01%肾上腺素溶液棉垫加压包扎。

术后2天解除包扎,伤口予复方黄柏溶液热敷,2周后伤口愈合,3周后表面痂皮脱落,依照此法分期分批手术治疗其他皮损共7次,术后伤口均愈合满意(见图4)。

术后2周伤口愈合良好,未见皮损复发,现在继续随访中。

2 讨论皮脂腺痣(nevus sebaceous )又称先天性皮脂腺增生(congenital sebaceous gland hyperplasia)、皮脂腺错构瘤(sebaceous gland hematoma ),是一种发育异常,除表皮、真皮和皮肤附属器官参与形成外,常以皮脂腺增生为主。

皮脂腺痣中常并发其他皮肤附属器肿瘤,并可见大汗腺[1]。

本病少见,多数在出生时即存在,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3%[2],好发于头皮或面部,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大,易并发多种肿瘤,包括表皮和附属器来源的各种肿瘤[3],其中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和毛母细胞瘤样增生最多见,分别占5%,其次是毛鞘瘤和皮脂腺瘤,分别占2%~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D r a l 2 0 ,1 5 ( ) 8 —9 . r em t , 0 6 5 J o 1 : 9 3
病和高血压病在 4岁的儿童发病已有报道。
P E的诊 断 :根 据 皮 肤 、眼 、心 血 管 系 统 出现 的症 状 . X
家族史 .结合典型 的病理特征可诊 断本 病。~般而青 ,对 于
局 部 注 射胶 原 蛋 白 治 疗 。A ai l 报 道 应 用 局 部 皮 肤 切 除 kl等 7 合 并 z成 形 术 治 疗 颈 部 皮 损 者 3个 月 内 达 到 满 意 疗 效 .对 松 弛 的 皮 肤 通 过 整 形 术 能 达 到 暂 时 治 疗 目 的 。G l a 等 [} a dr a i 8对
tam l 2 0 , 8 ( ; 2 —4 8 h l o , 0 3 4 4) 4 4 3.
[ L u eS,Mos C Pedxnhma e scm [ ] JArh Ds 4] a b s . su oato l tu ai J . c i
C i 2 0 ,9 ( ) 7 4 7 6 hl 0 5 0 7 : 5 — 5 . d,
更 为明 显, 在颈部扁平丘疹 间可 见萎缩纹样 改变 。皮损组 织 病 理检 查 : 表皮大致 正常 .真皮 全层可 见弹 性纤维增 生 ,散
在 或 成 团 状 ,少量 淋 巴细 胞 浸 润 。 弹性 me1 p3 . 【 ] u lG nt 9 7 o 6 1 .1 J .H m Mo ee,19 ,6 ( 1 :12 1 ) 83
20 ・ 4 临床病例 ・ 皮肤病号 l 生病
2 1 8月第 3 02年 4卷第 4期
JD r ao g n eeel y u 0 2 o.4 O 4 em t oyadV nro g ,A g2 1 ,V 13 ,N . l o
重 ,出血 主 要 发 生 在 上 消 化 道 。有 报 道 对 2例 P E患 者 行 胃 X 镜 检 查 , 现 有 胃肠 道 血 , 发 现 消 化 道 的 黏 膜 下 有 和 皮 发 并 肤 相 似 的 淡 黄 色结 节 损 害 。
[ ]SrkB, ede H, a S t 1 p iga bt a t o a 2 t N ln r u K R oV ,e a.Mapn oh uo m l f s
c si e a d d mi a t a in so s u 0 a t 0 l siu t h o ) e sv n o n n ra t f e d x n h ma ea t m o c r m( v p e 一

1 28 8
纤 维样 组织为弹性纤维。所以属一 典型的弹力纤维假 黄瘤 的
病例 。 本病应和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
[ ]HuX,Po p A ,vnSet 3 lm S a os S,e a suoato aeat u t l ed xn m lsc m: P h i al ia,hs ptooi l n l ua p a J .Sr h cncl ioahl c ,ad mo c l u d t ] uvOp— i t ga e r e[
① 弹力纤 维假 黄瘤样 真皮乳 头层 弹性组织溶解症 (su pe
d x nh m l t u — ie a iayd r l l tl i P E o a to ae s c m l pl r e a o s D ) ai k p l ma e s y s
[ N h .Sd e ada et o igt pe (xnhlaeat u 5] o eKB udncric a wn su1 a t【 l i m: d h o ( ) m sc
可能有益 。G r i 通过动脉搭桥 与修 复术治疗 心血管 e n等’ ma
系 统 受 损 的病 例 取 得 一 定 疔 效 。本 病 预 后 主 要 依 据 内 脏 累 及
的程 度 参 考文 献
[ ] C r t —Zc ,H brM,SrkB, t 1 suoa to aeat 1 hie s n ahS u e t e a.Pe dxnhm l i u s— cr: vlaino i nscc t i b sdo lclrdt J u eaut fda ot re a ae nmo ua aa[ ] e o g i i r e
发生退行性变和钙化 , 。临床上症状和体 征表现为 :心绞 痛 、
心 动 过 缓 、 高 血 压 病 、 限 制 性 心 肌 病 、 主 动 脉 瓣 脱 垂 和 狭 窄 、心 内膜 和 心 室 瓣 膜 纤 维 增 厚 、猝 死 [ ,除后 者 外 ,最 严 5 J 重 的 并 发 症 是 逐 渐 加 重 的 动 脉 硬 化 症 。 粥 样 动 脉 硬 化 性 心 脏
心血管 :主要侵犯中等 口径的动脉 , 引起 动脉结缔组 织
2例 仅出现 颈 项部皮 肤 皱褶 者局 部 注 射胶 原 蛋 白有 一定 疗
效 。妊 娠 可 加 重 皮 肤 损 害 , 限 制 富 含 维 生 素 D 物 质 的 摄 人 可 以延 缓 病 情 的 发 展 3 眼底 B c 膜 病 变 者 口服 维 生 素 E 9。 u r h
P E的 确诊 应 在 患 者 2 X 2岁 以 后 ,并 且 是 在 出 现 首 发 症 状 9
年后 i 。但也有报道 仅 6岁 即确诊 的 P E病 例 。本 例为 青 X
年 女 性 , 其 颈 部 、双 腋 下 、下 腹 部 可 见 多 发 性 扁 平 丘 疹 , 在 呈 淡 黄 色 , 疹 约 玉 米 粒 大 小 , 不 融 合 , 面 光 滑 , 颈 部 皮 互 表 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