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合集下载

课后巩固作业(十八) 7.2.1

课后巩固作业(十八)  7.2.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十八)(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各项中,只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是( )A.用进废退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基因频率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3.一种名叫NDM-1的“超级细菌”已经蔓延全球各个大洲,对“超级细菌”的出现,医学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原因,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超级细菌”出现的原因是( )A.抗生素使用剂量不断加大,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加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使病菌中抗药基因频率不断增大C.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病菌逐渐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D.抗生素诱发病菌发生变异,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4.(2012·唐山高一检测)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5.如图所示,最早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同种生物的群体由于屏障(水)的阻碍,已经分离为两个独立的群体。

如果群体A经历了长期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而群体B的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则群体A的进化速度将可能是( )A.比群体B快B.比群体B慢C.与群体B相同D.停止进化6.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

7.2.1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课件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7.2.1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课件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4)想一想,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 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
P
F1
F2

♂ A或♀A 60% ♂ A或♀A 60%

♂ a或♀a 40% ♂ a或♀a 40%

因 p(AA)= 30% p(AA)= 36%
p(AA)= 36%
型 p(Aa )= 60% p(Aa )= 48%

率 p(aa ) =10%
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0%、8%
B.80%、92%
C.78%、92% D.92%、8%
XB=(42.32%×2+7.36%+46%)/ [(42.32%+7.36%+0.32%)×2+46%+4%]=92% D
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 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 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事实上,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哈代-温伯格平 衡是不存在的。
例如,昆虫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 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自然选择是不可抗拒 的,始终发挥作用。
例如,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因此经过代代遗传基 因突变必然对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影响,使基因的 频率发生改变。
达尔文曾经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 材料。没有可遗传变异,生物不可能进化。
A. 13.2%
B. 5%
D
C. 14%
D. 9.3%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 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 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 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7.2.1种群的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

7.2.1种群的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在讨论题中的群体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计算子 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分析一下各 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吗? 亲代 子一代 36% 48% 16% 60% 40% 子二代 36% 48% 16% 60% 子三代 36% 48% 16% 60%
AA
基因型 Aa 频率 aa
若已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m,则A的基因频率为 m 。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能成立吗?
一、足够大的种群是不存在,而根据概率原 理,当个体数不是充足大时,实际得到的数 值与理论上的数值就存在误差,实际中子代 和亲代的基因频率就会有差异。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来由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的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卧龙自然保护区 猕猴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5)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基因频率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 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频率相关计算方法 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 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A、a的基 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 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

《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9世纪,桦尺蠖种群中
黑色基因(S)频率为5% 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95%
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
黑色基因(S)频率为95% 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5%
㈢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9世纪中叶以前 S:5%以下
桦尺蠖
20世纪中叶 S:95%以上
㈢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9世纪中叶以前 S:5%以下
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㈢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淘汰不利变异个体 积累有利变异个体
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生物进化实质
㈢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 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 生存环境。
㈡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 突变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2. 突变 基因重组
㈡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 突变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2. 突变 基因重组
种群出现大量可遗传变异,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4.基因频率:
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4.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 基因数的比率。
例.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 为aa的个体占10%,请回答: ⑴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_6_0_%__,a的基因频率为
_4_0_%__。
⑵这个种群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4_5__%, aa个体占 _2_5__%。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直观法四、教学课时:4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问题探讨引导组织学生回答〖提示〗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思考讨论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的情境:情景1: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1.〖问〗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2.如果该绿色基因能很好的生活下来,他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思考回答只有通过有性生殖,才能将基因传给子代,将基因A保留下来。

体会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

种群和物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思考与讨论〖总结性讲述〗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生物必修二7.2.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生物必修二7.2.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
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而不
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三、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 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1.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原因: 变异 自然选择 不利变异被淘汰, 不定向 (定向) 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生物朝着一定 方向进行发展
2AA+Aa
×100% =
×100%
2(AA+Aa+aa)
a的基因频率?
某基因频率= =
某个基因的数目 ×100% 等位基因的总数 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 ×100%
总个体数×2
Eg2: 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 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 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就 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遗传平衡所指的种群是理想种群,在自 然条件下,这样的种群是不存在的,所以 种群基因频率迟早要发生变化,种群的进 化是必然的。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基因 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 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二、突变和基因产重生组进化的原材料
Eg6:某植物大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 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 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 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C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遗传平衡定律(哈随代机-温交伯配格的定种律群)
Eg7:豚鼠的种群是自由交配的,其中黑毛对白毛

18.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8.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8、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学习目标】1、说明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4、举例说明自然选择作用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学习重难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频率的概念,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隔离的概念和,以及物种形成的方式;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

知识建构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1)概念:。

(2)特点: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

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所以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

3、基因频率:。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回忆变异类型生物的变异2、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多数有害,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吗?例如:每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

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同学们计算出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多少? 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种群中每代产生的基因突变的数量是很大的,并通过繁殖得到积累,成为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

而且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____ ____。

3、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有方向吗?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______、___ ____,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____ 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典型例题1: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的人,其中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型(LMLN),530人是N型(LNLN),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据题意可知,M 型者含有两个LM 基因,MN 型者含有一个LM 和一个LN 基因,N 型者含有两个LN 基因。

高二上学期生物必修二 7.2.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高二上学期生物必修二 7.2.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4、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 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呢?
a.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 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 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例如: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 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 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3. 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一个种群中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 的基因库
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显性基因叫做这个种群 的基因库
C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 的基因库
D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会随着种群中一代一代的死亡而消 减和灭亡
第二:种群中充分的随机交配也是不现 实的,也就是说不同基因型的卵细胞和 精子结合的机会不会是均等的。
第三:基因突变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
第四:由于各种原因,种群中有的个体 会迁出该群体,相反的可能,有的同种 的外来个体会迁入该种群。 第五:在自然界中,自然选择是不可抗拒 的,始终对种群发挥作用
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推论3:有利变 异逐代积累, 生物不断进化 出新类型
1、贡献:
(1)相对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评价
(2)揭示了生命现象存在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
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较好地解释了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 有力的武器
2、局限性:
1、虎体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如果把你想成 虎体内的一个基因,你会选择做怎样的基因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是 是 不是 是 不是
注意:种群中的个体不是机械地集合在 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 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自然界的物种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存 在的,种群是物种繁衍、进化的基本单位。 它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物种的变化 带来了方便。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 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AA(30%) Aa(60%) aa(10%) A(30%) A(30%) a(30%) a(10%) AA(36%) Aa(48%) aa(16%) A(60%) a(40%) AA(36%) Aa(48%) aa(16%) A(36%) A(24%) a(24%) a(16%) AA(36%) Aa(48%) aa(16%) A(60%) a(40%) AA(36%) Aa(48%) aa(16%) A(36%) A(24%) a(24%) a(16%) AA(36%) Aa(48%) aa(16%) A(60%) a(40%)
事实上,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哈代-温伯格平 衡是不存在的。
例如,上述昆虫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 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自然选择是不可 抗拒的,始终发挥作用。
例如,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因此经过代代遗传基 因突变必然对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影响,使基因的 频率发生改变。
白化病发病率为1/10000,那么白化病携带者比率为?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处于平衡状态的种群,一对等位基因A和a,A的 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 AA的基因型频率为p2 Aa的基因型频率为2pq
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 哈迪-温伯格定律可表示为:
(p+q)2=p2+2pq+q2=1
=PAA+PAa+Paa
在某一种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 (等位基因用A、a表示) 占16%,那么该 性状的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分别 A 为( ) A.0.36、0.48 C.0.16、0.48 B.0.36、0.24 D.0.48、0.36
∵aa=1/10000
∴q2=1/10000
则q=1/100
∵p+q=1
∴p=99/100 则Aa:2pq=2×(1/100)×(99/100)=1.98%
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 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 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原因是: 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 结果是: 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物朝着一定 的方向不断进化。
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Ⅰ Ⅱ
I-81/100)+(18/100)
=
2
11
∵aa=1/100 ∴a=1/10
A=9/10
所生孩子患病概率为:
(2/11)×(1/4)=1/22
则AA=(9/10)2 =81/100
Aa=2×(1/10)×(9/10)=18/100
达尔文曾经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 材料。没有可遗传变异,生物不可能进化。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 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基因型为Aa)的 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易被捕食。
1、该变异对于昆虫的存活有何 影响? 2、该绿色个体一定能生存下来 吗?为什么? 3、如果该绿色个体能很好生活 下来,它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 传递给子代呢? 4、如果Aa与其他个体交配生殖, 后代还会是绿色的吗?
D
A. 13.2% B. 5% C. 14% D. 9.3%
我国男性中红绿色盲发病率为7%,那么女性中红绿色盲 的发病率大约是多少?
∵XbY=7% ∴Xb=7% 则q=7% ∴XbXb=q2=0.49%
囊性纤维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发病率为1/100,下图中 I-1与Ⅰ-2结婚,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物的进化,仅 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 够的,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 部个体。
例1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
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猴子 B、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C、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E、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S(黑色)基因频率:5%以下
95%以上
现在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讨论一下桦尺蠖基因频率变化的原 因。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 10% ; Ss 20%; ss 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 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 10%,黑色 个体每年增加10%,以后的几年内,桦尺蠖种群每年的基 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呢?
新代基因型的频率 配子的比率 子代基因型频率 子代基因频率
AA(30%) A( 30% ) AA( 36% ) A (60% )
Aa(60%) A(30% ) a(30% ) Aa(48% )
aa(10%) a(10% ) AA( 16% ) 40% ) a(
(1)A配子占60%,a配子占40%。 (2)子代基因型频率:AA占36%;Aa占48%;aa占16%。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A占60%;a占40%。
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数目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 100%
1.已知调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 =纯合子频率 +1/2杂合子频率 该基因总数 某基因频率= × 100% 。 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 A 例如: A 的基因频率= × 100%。 例如: A+ a
=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 频率
(4)想一想,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 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
P
配 子 基 因 型 频 率 基 因 频 率
F1 F2 ♂ A或♀A 60% ♂ A或♀A 60% ♂ a或♀a 40% ♂ a或♀a 40% p(AA)= 36% p(Aa )= 48% p(AA)= 36% p(Aa )= 48%
子二代基因频率
子二代基因型频率
子二代的配子比率
子三代基因型频率
子三代基因频率
AA 基因型 Aa 频率 aa A 基因 频率 a
亲代 30% 60% 10% 60% 40%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36% 36% 36% 48% 48% 48% 16% 16% 16% 60% 40% 60% 40% 60% 40%
不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突变
例如:一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 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 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2× 104 × 10-5 × 108 = 2 ×107 个体
种群
种群中突变的特点: 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例2
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 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 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 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 因频率是多少?
分析过程: 对A、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2个 基因,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由此可知: A基因的数量是: 2×30+60=120个 a基因的数量是: 2×10+60=80个 A基因的频率是: 120 ÷200=60% a基因的频率是: 80÷200=40%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 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 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 A和a 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是多少? (2)子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4)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 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
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 律)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 别提出关于基因稳定性的见解。他们指出,一个 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的 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 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 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1、种群很大 2、个体之间随机交配 3、没有突变产生 4、没有个体迁入迁出 5、没有自然选择
p(AA)= 30% p(Aa )= 60%
p(aa ) =10% p(A) =60%
p(a) =40%
p(aa ) =16%
p(A) =60%
p(aa ) =16%
p(A) =60% p(a) =40%
p(a) =40%
亲代基因型的频率 亲代的配子的比率 子一代基因型频率 子一代基因频率 子一代基因型频率 子一代的配子比率 子二代基因型频率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也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 生存环境。 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突变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种群中出现大量 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19世纪,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地衣,后来随着工业 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披露 并熏成黑褐色。19世纪中叶前,几乎所有的桦尺蠖是浅色 型,而20世纪黑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常见的类型。
结论: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
(5)分析题目,思考上述的计算结果是建立在哪些假 设条件的基础上? 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 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