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氧气教学设计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制取氧气》思维导图课件

思维导图解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 以上两个反应是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故可选用下图所示常用装置。
主要仪器名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集气瓶、水槽。
思维导图解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实验步骤 ①查:组装仪器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用高锰 酸钾制取氧气,还要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2H2O+O2↑ ,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C、D、E (填字母)
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 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已。满
典例精析
【解析】(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用固体加热型,并且在 试管口要加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要选择B装 置,而A装置适合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试管口不需加棉花)。(3) 由于气体从溶液中逸散出来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 得的氧气都常会混有水蒸气,因此在收集装置之前必须加干燥装置D, 方可得到干燥的氧气。
Ⅱ.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1)反应原理
【注意】此反应是在以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 (2)实验装置
思维导图解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④塞好带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及导管的双孔塞。 ⑤向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⑥收集气体(排水法收集)。 小结:实验室通常用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它们的 反应原理及优缺点比较如下。
思维导图解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所用药品 反应原理
初中化学《氧气》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评价指标: (1)收集信息详实 (2)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能相互交流与配合。 (3)反馈意见中肯有实效,建议有可操作性。 4.学习水平 评价方法:纸笔测试问卷调查。 评价指标:学习目标达成度。
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和学习空气组成发展史培养科 学严谨的学习作风。
对应课标
1、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 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 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 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5、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6、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7、 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2)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4、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通过认识空气的用途与污染,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 化学。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 人类。
评价要点
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的探究活动过程(小组自评+ 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方法:完成探究实验报告 评价指标: (1)探究活动报告记录完整,结论正确。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态度积极。 (3)活动过程规范有序、效果明显。 (4)活动中能相互交流与配合,有效体现小组合作的精 神。 2.将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出去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 法。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指标:原理描述准确。 3.综合实践活动 评价方法:电子档案袋评价
3、教师讲清楚有哪些因素造成了空气污染、可以通过哪些化学方法 减弱或消除空气污染。 活动三:师生互动,实验探究。 1、小组讨论:能否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蕴含的方法去 验证二氧化碳较多的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如何收集到 不同的空气样本?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如何测得消耗掉得二氧化碳 的体积?采用什么方法能将收集到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 的试管中?学生讨论并表述观点,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 2、实验设计:根据教师给定的实验用品设计探究方案。 3、完成实验。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规范操作并及时填写探究报告。 4、汇报交流实验成果(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和不同空气样本中二氧 化碳的含量差异) 活动四:分析结论,及时反思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保证对比实验的可比性? (2)实验结果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活动五:认识空气质量 1、观看“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报告”的相关视频,学生谈谈感想。 2、教师及时引导,增强学生环境意识、树立健康生活的意向。 3、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认识空气质量”。 (1)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观察、 实验、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化学用语表述相关信息; 2、通过分析、讨论、总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反应原 理和气体的性质的关系,从而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科 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学生对实验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 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 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地学习化学的 兴趣
专题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知道氧气的制法,催化剂及其作用 专题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二氧化碳的制法 本单元的重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收集装置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 法 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预期教学成果:实验结果、思维导图、课堂综合检测、研究性学习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利用桌面上给你提供的仪器组装产生氧气的装置。(学生动手组
装,然后相互交流,并说出哪套装置最好。)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小资料:
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 个标准大气 压下,其密度为 1.429g/L,空气的密度为 1.293g/L。
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活动六:实验制取氧气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 化资 源
多媒体网络平台
常规 资源
相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导学案等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电解水,光合作用 问:用这些方法在实验室制氧气可以吗? 为什么? 生:不可以。 分离液态空气对设备要求太高;光合作用需要绿色植 物,不易收集;电解水消耗电能,且速度太慢。 活动二:要在实验室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药品,原理,仪器、收集方法、实验操作 [提升]今天我们就站在改造物质的角度上,通过选择药品,原理,装 置,操作来制取气体。 提供药品,学生选择合适的药品。 【总结】要制取新物质应该选择含有这种物质元素的药品。 给出可以制取氧气的药品信息,学生选择哪种药品最合适?为什么? 【多媒体】友情提示
最全化学思维导图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物质性质 物质结构物质组成 物质变化规律 化学研究方向火的使用 战国•炼钢「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的丽多彩绿色化学 环境友好发展史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 阿伏伽德罗•原子布良 门搐列夫・元素周期表衣食住行 化肥农药 ]合成农药 :新能源 :新材料环境保护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药品的取用粉末状HS 体 液体药品 酒精灯走迸化学实器室玻BltS 插入植皮褰 连接破璃管和跤皮 在 8M 口检查装■的气密性, 连接仪1m j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物质的性:对人库吸入的空气和耳出气体的探究 对蜡蚀及其 CK 烧的探究■■ 物理文化(无物质生成)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腼质生成)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就表现出来) (需要化学变化玻璃仅it 的洗渗走进化学世界点燃前(质色.硬度.蜃度等)点燃如斓(火炮分层.温度. 生成行的检睑)熄灭蜡烛(白烟的检睑)氧气的检蛉 [二氧化碳的椎就;水蒸气的检险认识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无色.无味物质性质难溶于水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氢气的用途氧气的性质化工原料、制造低温器断气的用途asia®®稀有气体制造低温.」及其用途电光源空气的保护•空气质・日报/混合物、物质的分类绻»物}化合反应化学反应类型分解反应>木炭燃烧硫的燃烧铁隹燃烧蜻烛燃烧红磷燃烧高钱竣钾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制取实胎室制取过敏化氢分解氯酸钾分解催化剂了譬黑不变・不变工业制取,分两液态空气法T限分商技术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做巴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水体污染生活i亏水的任意排放污水处理节约用水爰护水灸源J改进工艺和技术加紫凝剂沉淀一贴二低过渡三靠吸附)蒸馈消毒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氢气的性质水的组成物质分类爱护水资源化学式自然界的水化合价水的净化阳极•氧气,燃本-I阳极-氢与化合物氧化物(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式的怠义常见化学式化合价顺口溜,化学式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的化合价蕨[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反应茎^5^M 反应物大两加一宏观意义质定律 朦子种类相同,原子个数相等 微观意义J客观事实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写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配;客观事实 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 注卜一 质量守恒定律画上等号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承) 书写原则—— --------- 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一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的量一[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2HCI+CaCO3=CaCI2 + H2O+CO2 制取原理检直气能性加入大理石仪器组装加入稀盐酸气体收集制取步球金刚石不IS用浓献酸代替稀盐酸不翻用AUK岫代替石灰石制取注j■事项J不能用m心一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和水.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性质/稣生活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峋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碗卷还原住化学件屋一叔化碳毒性化学演分子形似足球有可能应用于离科技播域斤和%的化合物无定形碳导电优山电极木炭吸附性活性炭吸附性焦炭还原住炭黑一稳定住,无色透明的ID\面体硬度大切割装饰品灰黑色固体沸点高硬度小的笔芯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可燃物氧气、燃烧着火点隔期可燃物口气降低温度灭火原理干粉灭火制二氯化碳灭火81)灭火器水基型灭火端7安全标识存放注18事项】运输注意事项:火灾处理注意事项J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黑黑)当反应中的能■变化物料及口利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主要含碳元素煤的综合利用― 主要含碳.氢元素'{石油的综合利用可燃性I天的(利用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c开发可燃冰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峋粉尘污染有害气体污染[温室效应能源的利用和开发r氢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ggjggg .春秋•冶铁现在产■第一 标 \--一-二 隔年而向正量以三铝Ta种重壁蛆町有光;乐能够弯曲有延展性能导电、导热II 金厦的物理性和 硬度较大:熔点较低.耐腐蚀性较好 钛合金・21世纪•要金1 特殊台金•记忆合金镁和氧气「铁和氯气 金属和氧气反应11铝和氧气 '铜和组一镁锌铁铜与盐限反应 a ・u"um if 隹悴铁铜与硫酸反应 金IB 与酸反E5 I ---------------反应奥型•置换反应 铁矿石:赤铁矿、磁铁矿等 =^1匚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钱削遒J 「冶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地壳含■最高间.人体含・最高•钙 导电导热性最好•银、硬度最高而丁点一高•钩.嫡点<11低•滴:I 金H 之墨 卜一一♦度最大•镀、密度最小•锲合金是金J ■熔合其他金属或 非金属形成,是混合物金属和金属材料第八单元•金属和金n 材料新节点前面金属单质可・换 后面化合物中金属_____________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资源保护](金属资源保护仲钙讷镁铝锌铁钱恰也 倒汞保笆金第面比后面金■活动性强 氢前金属能置换酸中的融 合金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液的分类吸热:硝酸筱放热:浓硫酸[氢加化钠)[溶解时的能量变化卜、第九单元•溶液物质的溶解性溶剂溶质一)1溶液的组成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易溶:大于10g可溶:土竺2【微溶:0.01.lg难溶:小于0.01g固体颗粒一液体悬浊液小液滴一液体九浊液分子.液体溶液7囱邈在一定温度下能否言黑鬻蠹中溶视和与否的确定因素溶液乳化现象温度对溶解度影响蛟大•硝酸押的,如父温度对溶解度影响蛟小一的化钠固体物质溶解度独线―…—R “b ------ 1\程度上升,溶解度下降•热石灰温度越大,溶解度喇、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一体积水溶解的气体的体枳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浓度IC配置一定质量分散的溶液计舞.称量.溶解第十单元•酸和画色氧化钠白色蜡状、易潮解石君(紫色)一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歆(无色)一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1酸碱指示剂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盐酸色无味相B状皿无色易挥发分解.有强氧化性硝酸II常见的酸易挥发,有剌激性气味醋酸用作干燥剂吸水性RZM3E腐蚀性沿•烧杯壁浓硫酸到入水中搅拌浓硫酸性质一_ I浓硫酸的稀释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 与盐反应J常见的碱酸碱性酸的性质氢氧化钙白色粉末氢氧化押,氨水(易挥发.刺激性气味)与酸碱指示剂作用J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时的化学性质II与酸反应〔与盆反应酸:电离时阳离子全部是氢置子的化合物zg H5rt if M:电商时阴商于全是巴吧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碱指示剂检测一定性询/ 蛔测一定・实质:酸中的氢圈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中和反应I\应月中和酸性故酸性污水的中和胃酸过多的中和蚊虫叮咬的中和I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无色晶体、易溶于水调味品.生理盐水、消除积雪氯化钠白色粉末二易溶于水 33 与睡Mg化钙最) ---------------------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酸域反应' 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白色粉末、雉溶于水与瓯反应,阳剂,制取生石灰、建筑材料碳酸氢钠.E 破酸氨技、尿素等I------ (促进植物茎、叶生大茂超、叶色浓漫/ 磷二粉、过磷酸钙等^(促进生长,增强抗磨抗草能力…草木灰,氯化怦等c-C促进生长,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农家肥肥分种类多、肥分含量较少,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c硝酸钾、磷酸二氢综、琮酸氢二钱[化学农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判断依据:生成水、沉淀、气体发分解反应化肥的简易箍别1•外观:213 •溶解性’4一加入熟石灰I 5 •加入硝酸钢16•加入硝酸银组成人体雷白质尿素.水. A »»«三«化碳和能,_/ A蛋白质蜜白质变性•化学变化J水.二氧化碇水解生成和能■— «fiQt 淀粉人体供能的60・7逋,一固态一88肪;液态•油水.二氧化碳和能・_甘油和相肪酸、油施,人体供能的2015% J 胡萝卜.附而_«»_»缺乏装菜水果/血病VC缺乏 ) 」吗一或化破.二M化BM 即增、高口酸钾等无机化合物鬻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骨质疏松.钙.骨胳——脂(奶.豆类.虾皮甲烷、乙睥.修酸、境白质、油脂、螳生素等六大.本营养累化合榭忤元案例机合成材料国合材料钠,钾一水绅pHai肝成芹菜,瘦肉.蛋发西不发海产品.肝蚯甲状腺甲大.一呆4喧海产品.加碘盐化学与生活引起咫症、表皮角质化・产生餐(qu)齿热量性迈料. 柒料热合成纤惟合成械濠轮、锦轮等。
第7课氧气(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知道氧气的特点和作用。
科学思维目标: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知氧气的特点。
探究实践目标:能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氧气的性质,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态度责任目标: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以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知道氧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蜡烛、火柴、水槽、玻璃杯、玻璃片、水(红水)、彩笔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人没有氧气无法呼吸视频。
师:我们的呼吸需要什么?生:需要氧气。
师:你对氧气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氧气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吗?学生自由发言。
相互交流。
师: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氧气的秘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氧气有哪些特点?1.观察氧气的特点。
师:你们面前有一个集气瓶,瓶子上盖着玻璃片,这个集气瓶里面充满了氧气。
通过观察,你发现氧气有什么特点?生:我发现氧气是没有颜色的。
生:我发现氧气是一种透明的气体。
师:通过用眼睛观察,我们发现,氧气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气体。
那氧气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气味呢?我们可以怎样知道?生:用鼻子闻一闻。
师:现在瓶子上盖着玻璃片,我们要怎样闻呢?生:我们可以把玻璃片拿掉。
生:那样的话氧气不是都跑出来了吗?师:那我们应该怎样闻呢?学生互相交流。
总结:左手移开盖住集气瓶的玻璃片,右手同时轻轻扇动瓶口气体,与此同时低头靠近瓶口去闻用手扇过来的氧气气味。
小组合作观察。
师:你们闻到氧气的气味了吗?生:氧气没有气味。
师:通过闻一闻,我们发现,氧气也是没有气味的。
师:所以说,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除此之外,氧气还有别的特点吗?2.探究氧气的性质师:同学们,氧气还有什么特点呢?我听说氧气能支持燃烧,你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我们可以怎样验证呢?生:做实验。
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
九年级化学思维导图(1-12单元最新)

化合反应
不一定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定义 性质
分子 概念 组成
小、动、有间隔
构成
构成 原子
由分子构成 的物质
H2 O2、N2、Cl2 H2O、CO2 、HCl等
分类
定义
性质 小、动、有间隔
核外电子排布
分布
元素
物质
元素符号
元素 周期表
构成
结构
由原子构成 的物质
元素符号 表示的意义
离子
Fe Cu Mg 、 He Ne、 C S P等
玻璃 造 纸 纺织 洗涤剂
俗名 纯碱,苏打 用途
俗名 食盐
用途
调味品,选种, 工业原料,生 理盐水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俗名 (盐可溶,前换后) 小苏打 盐的化性 盐+酸=新盐+新酸 常见的盐 有 ↓ ,↑ 或 NaHCO3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治疗胃 水生成 反应物 酸过多 用途 盐 可溶 盐1+盐2=盐3+盐4 发酵粉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 CaCO3 点,发生条件 大理石,石灰 石的主要成分 化肥 看外观 闻 鉴别 加碱,有刺激性气 用途 味气体放出为铵态氮 种类 建筑材料 氮肥 肥(铵盐的通性) 补钙剂 复合肥 茎,叶生长, 注:铵态氮肥不能与 磷肥 叶色浓绿 钾肥 两种或两种 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金属的 存在形式
金银等——单质 大多数——化合物
铁的冶炼
反应原理
设备和产品 高炉——生铁 含杂质物质的
CO还原Fe2O3的 现象及注意事项 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气处理
必须将纯物质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带入方程式计算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质量关系
氧气,水,思维导图,中考预测

专题四氧气与水江苏杨**思维导图:考题预测:考点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B.氧气能供给呼吸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氧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物质。
关于氧气的叙述有: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③氧气能支持燃烧;④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⑤氧气能供人呼吸;⑥氧气可使钢铁制品生锈;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2)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3)描述氧气用途的是。
考点2:物质与氧气(或空气)反应的现象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考点3:硫、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点4. 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
按右图A所示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下方的水的作用是;如B图,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若事先未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装入少量的水,可能出现的后果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实验中铁丝未燃烧,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即可)。
考点4:工业制氧气5. 关于工业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属于化学变化B.工业上制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C.分离液态空气后所得到的氧气是纯净物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考点5:实验室制氧气6. 实验室里既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气,也可用如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请你根据已学化学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3)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相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是:;(4)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用法,你选择此方法的理由是:;(5)如图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作业形式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作业难度适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作业效果。
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总结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一系列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发放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新课内容:
(1)氧气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讲解氧气的化学式、分子构成,介绍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循环,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实验室制取氧气: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制备方法。
(3)收集、验满和储存氧气:讲解收集、验满和储存氧气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分析错误原因,给出正确答案。
4.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等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3.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撰写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打开学生记忆之门的钥匙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氧气》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我校地处北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一些孩子学习没有动力,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长期以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孩子在知识记忆、上课时的注意力、自主学习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甚至在学习方面失去信心。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努力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2012年我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级的培训,后来又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对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有了初步的认识。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极其有效的思维工具。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大幅度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提升思考技巧。
思维导图的理论依据有脑科学理论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
脑科学理论认为,人类大脑有五项重要功能:接收、储存、分析、控制和输出。
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种理论,是指人们如何从环境中获得信息、加工、储存和使用信息的过程。
以上理论其实就是思维导图里面呈现出的一些重要容。
目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策略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领域的关注,我觉得它能够对学生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想将它引入到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求有所收获。
我先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了思维导图的一些知识,尽量的比较浅显些,然后我就选定一个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尝试让学生动手自己制作思维导图练练手,尽管制作的图比较简单,但是我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很提升学生在记忆、思维、注意力、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思维导图用于教学可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境,
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过程中,既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建立起了知识的整体概念,有效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化学知识看上去有些零散,这就决定了学生需要一定的归纳和记忆能力,但是许多学生往往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差,而思维导图正是这方面的得力助手。
学生复习归纳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画思维导图,然后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后大家相互对比,进一步加深学习和记忆。
在做笔记时,思维导图的优越性也很明显,与传统的笔记相比较,主题更加明确,关键概念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关键词立即看出来,从而促进各个主题和概念的联系,改善记忆。
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不必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它可以是很简单的,可以用彩色的笔和大一点的纸进行制作,可用不同颜色、图案、符号、数字等,只要能够方便学习和记忆就行。
我们现在新的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容、色彩丰富,充分体现了我们化学学科的特点,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也为我们制作思维导图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方便。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会逐渐掌握制作的方法。
许多学生坚持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后来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觉得用思维导图记忆知识比我们原来死记硬背好多了,我越来越觉得在记忆知识这方面,我的头脑变得清晰了,很有逻辑性,还不容易忘记,我会努力坚持的。
”
《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化学第一节研究纯净物性质和用途的课型,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很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能够让学生了解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是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
本课题是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
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碳、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同时介绍了缓慢氧化。
二、学情分析:
氧气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虽然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对氧气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一种物质的性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方面还有很大的困难,比如实验的信心、方法、步骤等方面还不是很好,特别是实验的基本操作方面,还接触的比较少,这就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也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的。
三、设计思路:
本课题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从展示图片引入,展示一瓶氧气与同学们一起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由学生分组实验完成氧气的检验,同时引入了氧气化学性质的教学。
下面就由师生共同完成木炭、碳、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点燃后在空气里看到什么现象,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看到什么现象,生成物的色、态、味等问题。
通过以上活动归纳小结氧气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通过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归纳总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并在强化练习中巩固、提高。
四、教学方法:
以问题作引领,以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充分利用视频、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
本课重
点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初步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画出关于氧气的思维导图,能够起到做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更清晰、知识体系更结构化、重点更突出、并结合颜色、文字图片、标记等元素凸显关键点和视觉效果,充分发挥信息的聚合功能优势。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还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归纳知识的方法,从而对学生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学生在制作导图时是经过大脑思考后,提取了有效的信息,特别是关键词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最大程度的增强了记忆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知道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磷、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式;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养成实事,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仪器:燃烧匙、集气瓶、酒精灯、滴瓶等;
药品:硫、铁丝、木炭等师生互动设计细目
附几思维导图
(这图片是笔者用思维导图软件做的思维导图)
(上面两图片是学生用纸和笔制作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