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有用信息

合集下载

1.文献: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

1.文献: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

1.文献: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如:甲骨、纸张、光盘等。

文献三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含义: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存在形式,记录是二者联系。

2影响因子:指的是一种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是JCR统计和评价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

3关键词:是指出现在文献中的,能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或被人们用作检索入口的关键性专业名词术语,不做规范化处理,没有特别的限定。

(可直接取自最新文献,即时反应科学领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发现以及新的名词术语。

缺点:容易造成漏检。

)4主题词:是能够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规范语言。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的词语有严格的限定。

对一个概念的同义词、近义词及拼法变异词等进行“规范”,保证词语与概念一一对应,是典型的规范化语言。

5核心期刊:某学科核心刊物,刊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载文率、被引用率及利用率较高,深受本学科专家和读者关注的期刊中的精华的那些期刊。

1、pubmed2、/pubmed3、Cancer genome Landscapes4、Vooeistein B5、Science6、20137、3398、61279-11缺失12、Medical Subject Headings13、综述14、三15:、能16、CNKI17、/18、期刊19、1420、221、题名,关键词,摘要22、输入的检索词在检索结果字序、字间间隔是完全一样的23、在搜索的结果中,以该结果为总体,继续进行检索24、Science Citation Index25、Engineering Index1.文献管理软件的作用和用途答:文献管理功能、协助论文写作功能、文献联机检索功能、格式自定义功能。

①建立属于自己的参考文献数据库。

多种方式导入文献,可以分门别类管理文献,并能加以整合,剔除重复信息。

②方便地阅读和编辑参考文献信息。

参考文献可以与本地电脑中的PDF原文建立关联,对其进行管理。

方便地检索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一定的统计分析。

文献信息检索方法与步骤

文献信息检索方法与步骤

文献信息检索方法与步骤本文将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以帮助研究者有效地进行文献检索。

一、文献信息检索方法1.主题检索法主题检索法是最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之一,它根据研究主题和相关关键词在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该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和检索词,以确保能够筛选出与研究主题最相关的文献信息。

2.类似文献检索法类似文献检索法是通过选取与目标文献相似的文献进行检索,以找到与目标文献相关的其他文献。

这种方法常用于查找特定领域的经典文献或重要研究的相关文献。

3.引证文献检索法引证文献检索法是通过查找已发表的文献中对目标文献的引用,以找到相关的文献。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找到与目标文献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重要论文。

二、文献信息检索步骤1.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在进行文献检索之前,需要明确研究主题和目标。

研究主题需要具有明确性和具体性,以便更好地选择检索词和关键词。

2.选择文献数据库和检索工具根据研究主题的性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工具。

常见的文献数据库包括Web of Science、PubMed、Google Scholar等,而检索工具则有EndNote、Zotero、RefWorks等。

3.开展主题检索使用合适的检索词和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

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如AND、OR、NOT)来组合检索词,以提高检索效果。

同时,可使用限定词(如时间、语言、文献类型)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

4.筛选和评估文献根据检索结果,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可以根据摘要、关键词和标题等信息进行初步评估,排除与研究无关或重复的文献。

5.深入检索根据已筛选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检索。

可以使用类似文献检索法和引证文献检索法,寻找更多文献资源和相关研究。

6.整理文献将检索到的文献整理、归类,并保存在适当的文件夹或文献管理软件中。

同时,可使用引文管理工具对文献进行标注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找和引用。

7.阅读和分析文献对所获取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提取出与研究目标相关的信息。

谈谈文献信息检索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谈谈文献信息检索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谈谈文献信息检索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首先,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技能和基础环节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的物质载体,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资源,是进行科学交流、获取情报、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是莱一学科、某一组织、某一国家和整个世界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志,所以,没有对已有文献的继承和借鉴的科学研究,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创造性成果。

同时,从进行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文献检索的作用在于:第一,有助于利用和掌握文献资料,缩短查找文献资料所花费的时间。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搜集、掌握足够的文献资料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而文献数量的成倍增长,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导致的文献交叉与分散化,使查找所需文献更加固难。

在这种情况下,文献检索的功能和作用,恰恰能解决众多繁杂的文献与研究者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能帮助研究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所需专用文献,达到节省时间和精力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获取最新知识,及时了解研究课题内容所涉及的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指导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三,有助于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借鉴他人之法,指引治学门径,解决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通过文献检索,不仅能够较快地获得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获得大量的情报信息,而且还能够比较有关文献的异同优劣,明确学术源流,达到正确鉴别、准确选择所需文献资料的目的。

再次,科学研究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动机和目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探求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科学研究一开始就包括了文献检索的环节在内,就要求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和手段获取所需的情报信息。

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讲,要使研究工作取得有创造性价值的成果和有突破性的重大进展,就不能不通过文献检索,了解、掌握前人和今人在某一领域内所进行的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发生的失误。

因为,这一方面是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内容的历史继承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有效地选择、利用当今急剧增加的众多繁杂文献的要求。

请解释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并简述

请解释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并简述

请解释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并简述
信息、知识、文献是三个基本的概念,用于描述和理解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智慧。

信息是指一组有序的、组织良好的信息,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传递。

信息可以被用于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进行创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是指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是通过学习和研究获得的。

知识可以用于指导行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献是指记录、整理和分享知识和经验的文本、图像、声音等形式。

文献可以包括书籍、期刊、论文、报纸、网站、专利、技术标准等,是知识积累和分享的主要形式之一。

文献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知识的积累和分享:文献是知识的一种记录和表达方式,记录了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演化和发展,是人类知识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

2. 知识的传递和传播:文献可以用于传递和传播知识和经验,通过口头传说、言传身教、出版印刷等方式,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3. 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文献是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记录了科学家和学者的研究进展、成果和思考,为后来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信息、知识、文献是知识积累和分享的重要形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已经成为知识共享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文献信息基本知识

文献信息基本知识

Insert title text here
按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 • 图书:最为传统和常见的文献表现形式,它具有内容系统、全面、成熟和可靠等特点,
但传递信息的新颖性、快捷性不如期刊、会议等文献类型。 • 报刊:定期或不定期、具有连续出版编号(卷、期、年、月、日)的出版物。具有品
种繁多、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提供内容新以及能及时反映当前科技 发展趋势等特点。 • 学位论文:高等学校学士、硕士或博士毕业生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毕业论文。偏重理 论,所探讨的问题比较专深。特别是硕、博士学位论文,在某些方面往往提出了具有 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对研究工作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基本知识
信息和文献的基本概念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
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知识是信息被认识了的部分。 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凡是人类的知识信息以文字、图形、代码符号、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基本知识
• 会议资料:学术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书面论文。其形式可以是单行本式的会议预印本, 也可以是正规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会议文献的特点:文献论题集中,内容新颖、丰富、 专门、深入、学术性强,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地区或国际当前某一科学技术领域的最 新成就、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
• 专利文献:专门记录和反映发明创造技术信息及内容的一种文献类型。包括专利(申 请)说明书以及与专利有关的法律文件及诉讼资料、用以报道专利信息的专利公报、 专利信息检索工具(书)及检索系统等。
文献信息基本知识
• 印刷型文献:是指印刷术发明以后,以纸张为存储载体,通过油印、铅印、胶印或复 印等手段,将文字固化在纸张上所形成的文献,如图书、期刊以及报纸等。其优点是 便于传递和阅读,并且阅读时不需借助任何技术设备。但是它体积大、存储密度低, 所占的存储空间很大。

信息、文献等概念及可用资源介绍 (1)

信息、文献等概念及可用资源介绍 (1)

文 献 的 属 性
知识信息性 物质实体性
人工记录性 动态发展性
四、文献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存储功能
3、传递功能
五、文献的类型
1、文献的载体类型 2、按照出版形式的不同进行划分 3、按文献的加工深度进行划分
4、按照文献流通范围划分
1、文献的载体类型
印刷 型文献 缩微 型文献
声像 型文献
电子 型文献
文献
知识、情报、文献
几个概念的关系: 信息重组和系统化后成为知识,知识对特 定人有用时成为情报,知识信息记录下来成 为文献。
记录 传递应用
知识
文献
情报
第二节
文献基本知识
概念 分类
一、文献概念
文献是记录 有知识的一切载 体。
信息 内容
载体 材料
信息 符号
文献 的构成 要素
生产 方式
载体 形态
按 出 版 形 式 的 不 同
图 书 连续出版物
期刊 报纸 年鉴
会议文献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学位论文 政府出版物 科技报告 产品样本
特种文献
图书的含义
凡篇幅达49页以上并 构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称 为图书。以印刷方式单本刊行的出 版物ISBN
图书的特征
* 主题突出,内容系统,论述全面深入,
知识成熟稳定。
1、零次文献
* 还未形成一次文献的非出版物;
* 论文草稿、谈话记录、实验记录、书
信……
2、一次文献 *作者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创作或撰写的文献; *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具有创造性; *大多数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术论文……图书、期刊、
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报纸、技术标准、政府出版物、 产品样本、科技档案

记录文献信息的主要方法

记录文献信息的主要方法

记录文献信息的主要方法摘要:一、引言二、文献信息记录的基本方法1.标题和作者2.出版信息和日期3.主题和内容摘要4.关键词和分类号三、详细文献信息记录示例四、文献信息记录的实用性1.方便查找和引用2.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学术研究和日常工作学习中,记录文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篇好的文献记录不仅有助于作者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还能为后人提供便捷的查找途径。

本文将介绍文献信息记录的主要方法,帮助大家提高文献整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文献信息记录的基本方法1.标题和作者:首先,要记录文献的标题和作者。

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反映文献的主题内容。

作者则包括原作者和译者,如有多个作者,需要一并注明。

2.出版信息和日期:其次,要记录文献的出版信息和日期。

这包括出版社、出版地、版次、印刷时间等,以便于查找和核实。

3.主题和内容摘要:对于文献的主题和内容摘要,应简要概括文章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献内容。

4.关键词和分类号:关键词是反映文献主题的重要词汇,一般选取3-5个,有助于提高检索效果。

分类号则是根据文献内容归属的学科领域和主题进行分类的编号,如中图法、LC分类法等。

三、详细文献信息记录示例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文献信息记录示例:标题: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作者:张三、李四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地:北京版次:2021年1月第1版印刷时间:2021年2月主题:科技创新战略、新时代、中国摘要:本文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战略、新时代、中国、发展分类号:G301四、文献信息记录的实用性1.方便查找和引用:良好的文献信息记录有助于作者在后期整理和查找资料时,快速找到所需文献,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详细的文献记录有助于体现研究的严谨性和客观性,避免因信息不全而导致的错误引用和重复研究。

五、结论总之,记录文献信息是学术研究和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文献资料被创造和积累,如何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而文献信息检索作为信息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方法,从庞杂的文献数据库中获取所需信息。

本文将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一、文献信息检索的定义和目标文献信息检索是指通过检索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从文献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

其目标是提供准确、全面、高效的检索结果,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二、文献信息检索的过程1. 信息需求分析:用户在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

这包括确定检索的主题、关键词和检索条件等。

2. 文献数据库选择: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选择适合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

常用的文献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等。

3. 检索策略制定: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制定合适的检索策略。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检索词、运用逻辑运算符、设定检索限制条件等。

4. 检索系统操作:根据制定的检索策略,在选定的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操作。

这包括输入检索词、设定检索条件、点击检索按钮等。

5. 检索结果评估:根据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和质量,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相关性越高、质量越好的结果越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6. 结果展示和选择:根据评估结果,展示检索结果并供用户选择。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引用。

三、文献信息检索的关键技术1. 关键词提取: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从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的选择要准确、全面,能够涵盖主题的各个方面。

2. 逻辑运算符的使用:通过逻辑运算符的组合使用,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逻辑运算符包括AND、OR、NOT等。

3. 检索词的扩展:通过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方式,扩展检索词的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覆盖面。

4. 检索限制条件的设定:根据用户的需求,设定检索限制条件,如时间范围、文献类型等,以缩小检索结果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EE FG(IEEE人脸与手势自动识别国际会议)、ICIP(图像处理国际会议)、CVPR(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
人脸检测结果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检测率(correct rate),误检率(false-alarm rate),检测速度(detectingspeed)以及鲁棒性(robustness)。

国外知名的人脸图像集:
1)MIT图像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包括16人,每个人有不同光照、不同尺寸、不同角度的27张照片。

2)FERET图像集(美国军方):此图像集包含大量的人脸图像,并且每幅图中均只有一个人脸。

该集中,同一个人的照片有不同表情,光照,姿态和年龄的变化。

3)UMIST图像集(英国,曼切斯特大学):20个人共564幅图像,每个人具有不同角度、不同姿态的多幅图像。

4)Bern图像集(德国,伯尔尼大学):30个人300幅正视图(每人10幅),150幅侧视图(每人50幅)。

5)Yale图像集(美国,耶鲁大学):15人,每人11张照片,主要包括光照条件的变化,表情的变化。

6)ORL图像集(英国,剑桥大学):40人,每人10张照片,包括表情变化,微小姿态变化,20%以内的尺度变化。

7)CMU PIE图像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68人,共40000张照片,每个人有13种姿态(pose)条件,43种光照(Illumination)条件和4种表情Expression)下的照片,现有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的文献基本上都是在CMU PIE人脸库上测试的。

国内知名的人脸图像集有:
1)FDB603图像集(南京理工大学):96人,每人约10幅图像,目前总图像为954幅,黑白照片,人脸在图像中所占比例较大,背景复杂,光照有自然光、室内白炽灯光,每张脸在上下、左右的范围内倾斜,年龄在16~40岁之间。

2)AIAR图像集(西安交通大学):含有1300人在19个视点、8种光照条件、8种典型表情的图像。

3)CAS-PEAL图像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040人,共99,450幅人脸图片。

分为姿态变化、表情变化、饰物变化、光照变化、背景变化、距离变化、时间跨度变化等7种变化模式子库。

Automatic Face Recognition Using Directional Derivatives【利用眼睛部位水平边缘线丰富的特点定位出眼睛在垂直方向上的大致位置。


Face Recognition Through Geometrical Features【人用垂直方向边缘图像的积分投影检测脸的两侧和鼻子,水平方向边缘积分投影用于定位眼睛、嘴巴和鼻子。

人脸具有一定的轴对称性,器官也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比如人的左右眼睛是对称的等。


The IEE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Gesture Recognition【用彩色图像的色彩信息定位眼睛和嘴巴。

这种分割是在变换后的色彩坐标系如HSV和YIQ中进行的。

根据人脸模式灰度分布的特点,嘴唇比周围皮肤有更高的Q分量值,皮肤区域在I和H 分量图像的直方图上有清晰的峰。

将这些信息与眼睛和嘴巴在人脸上分布的相对位置关系结合,就能够检测到眼睛和嘴巴。

其它的一些方法还有利用肤色模板进行搜索匹配以及在分割之前就将肤色检测结果与其它特征融合在一起的方法等。


马赛克法(Mosaic)是一种简单的图像多分辨率表示方法。

由中国科技大学
的杨光正教授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知识的三层检测系统
[14]梁路宏,艾海舟,肖习攀等.基于模板匹配与支持矢量机的人脸检测[J].计算机学
A hierarchical multiscale and multiangle system forhuman face detection in a complex background using gravity-center template【利用马赛克图像法从输入图像中提取对应于眉毛、眼睛、嘴等器官的水平方向的马赛克边缘,计算各段边缘的“重心”后,使用重心模板进行匹配,最后使用灰度和边缘特征验证匹配的结果。

该方法对人脸位置姿态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Example-base Learning for View-base Human Face Detection.【该方法同时使用了l9×19像素分辨率的“人脸”和“非人脸”样本,样本预处理后按行列顺序展开为样本向量进行主向量分解,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在特征空间里建立了6组对应的“人脸”和“非人脸”簇(Clusters),通过检测图像到各簇中心的距离来判断是否为“人脸”模式。


使用神经网络进行人脸检测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