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我思故我在

合集下载

遂宁市安居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战略构想

遂宁市安居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战略构想

遂宁市安居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战略构想
赵旭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07(027)003
【摘要】对遂宁市安居区乡村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居乡村旅游的开发构想:一个中心、一条主轴、两条环线、五个板块、五个节点.
【总页数】3页(P208-210)
【作者】赵旭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3
【相关文献】
1.探索建立“123”模式做强做精做深大米产业链条——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绍兵家庭农场 [J],
2.推进全程机械化及农事服务助园区协同发展助民增收致富——遂宁市安居区兴耘农机专业合作社 [J],
3.遂宁市安居区:
新思路开启根治欠薪新气象 [J], 段兴红
4.遂宁市安居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示范效果分析 [J], 何霞;杨永红
5.遂宁市安居区:减税降费助企发展全力保就业保民生 [J], 熊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我思故我在

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我思故我在

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6-2015)遂宁市旅游局二○○六年六月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3)一、突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 (3)二、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5)三、巨大的客源市场依托 (7)第二部分规划总则 (13)一、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3)二、规划依据 (14)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4)第三部分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5)一、规划思路 (15)二、发展目标 (16)三、总体布局 (16)四、景观特色塑造 (16)第四部分重点片区开发建设规划 (19)一、遂宁市城区 (19)二、大英片区 (22)三、射洪片区 (27)四、蓬溪片区 (30)五、安居片区 (33)第五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38)一.旅游产品存在问题 (38)二、旅游产品战略 (38)三、特色旅游产品策划 (39)第六部分农民新村建设规划 (41)一、农民新村建设与旅游效能发挥 (41)二、农民新村建设要求 (41)三、农民新村旅游开发要点 (42)第七部分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建议 (44)前言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

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乡村旅游,现已形成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

而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便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逐步成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条件最方便的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成为一个品牌,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

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载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其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实践。

遂宁旅游形象策划书3篇

遂宁旅游形象策划书3篇

遂宁旅游形象策划书3篇篇一遂宁旅游形象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灵泉寺、广德寺、中国死海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遂宁市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策划目的通过对遂宁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推广,提升遂宁市的旅游形象,打造遂宁市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遂宁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策划主题“观音故里,养心遂宁”四、策划内容(一)旅游资源整合1. 整合遂宁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

2.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特色美食、旅游纪念品等。

(二)旅游形象推广1. 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遂宁市的旅游形象。

2. 举办旅游推介会、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提高遂宁市的知名度。

3. 制作旅游宣传册、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向游客发放。

(三)旅游服务提升1.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餐饮、住宿等。

3. 建立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游客投诉。

五、策划执行1. 成立策划执行小组,负责策划的具体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 定期对策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策划方案。

六、策划预算1. 宣传推广费用:[X]万元。

2. 活动费用:[X]万元。

3. 人员培训费用:[X]万元。

4. 其他费用:[X]万元。

七、策划效果评估1. 通过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等指标,评估策划的实施效果。

2. 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了解游客对遂宁市旅游形象的评价。

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策划方案。

篇二遂宁旅游形象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遂宁市的旅游资源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广遂宁旅游,提升遂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制定本策划书。

四川绿创康养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方案文本

四川绿创康养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方案文本

四川绿创康养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方案文本在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方也在积极地打造旅游产业园,以提高地方经济,提升地方文化。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打造了绿创康养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园。

下面将介绍这个园区的概念性规划方案文本。

1. 入口该园区的入口处设计为“鸟巢”型建筑,木结构搭建,绿色植被包围,具有浓厚的自然风情。

进入园区,人们会感到仿佛进入一个以自然为主题的乡村胜地。

2. 设施该园区内设有大型温泉水上乐园、康养度假村、有机农业示范园、体育健身中心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中温泉水上乐园规模大,设施齐全,能满足游客各类娱乐需求。

康养度假村则着重打造环保、健康的度假体验;有机农业示范园则为游客提供了美食和生态农业文化的了解机会。

3. 集市该园区内的集市区域则是游客可以购买美食、手工艺品等地道产品的地方。

与此同时,集市区域还有文艺演出、民俗展示等文化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的魅力和特色。

4. 自然园区内融合了自然山水、人文环境和公共配套等元素,让游客在自然中感受到和谐与舒适。

园区内建有吊桥、景观亭等设施,游客可以在这些设施上欣赏优美的自然风景。

5. 后期该园区将会不断完善,增加更多的建筑设施和文化元素。

未来,园区内将会建设更多绿色智能房屋、SPA水疗等高科技配套设施,以及大型演艺场馆等文化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旅游体验。

总的来说,四川绿创康养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方案文本,以自然、环保、健康、文化体验为主要特色,打造了一个旅游、休闲、文化交流的优秀场所,可谓是地方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遂宁乡村振兴的绿色谋划

遂宁乡村振兴的绿色谋划

遂宁乡村振兴的绿色谋划作者:彭志萍周淼葭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8年第08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也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对于“美丽乡村”的梦想。

而今,这一梦想,正在遂宁市的各个乡村逐步变成现实。

6月14日,记者漫步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梓桐村、桂花镇金井村等村,望着层峦滴翠的树木、错落有致的房舍,和怡然自乐的村民,歆羡不已。

“这都是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成果。

”河沙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所所长唐科自豪地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学的规划。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明确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

《意见》还提出了“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奋斗目标,农村美不美成为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

十里荷画引爆乡村旅游热十里荷画是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数百亩盛开的荷花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自去年改造升级后,更是改变了十里荷画单一观景的旅游功能,游客们的体验参与性大大提高。

在位于河沙镇十里荷画的景区,记者首先来到望荷亭。

位于景区峰顶的望荷亭,从高处俯瞰,十里荷塘一览无余,绿色的荷叶成片铺开,仿佛一幅碧波画卷。

从高处看,十里荷画的美在于绵延铺开的气势。

置身十里荷花,犹如走进了绿色海洋。

虽然荷花还未大面积开放,但记者依然能想象荷花盛开之时,荷花掩映下的小山村将灵动而优雅。

唐科介绍,十里荷画旅游景区以建设生态乡村、发展养生度假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围绕禅修圣境、生态民宿、农耕文化等主题,将充分体现“观音文化,荷花表达”这一诉求。

同时,景区内还以四季花海、四季滑雪、农耕文化等景区亮点,打造集户外运动体验、生态农业培植、乡土文化传承、手作创意展示、养生养老服务、商务会议接洽和生态景观居住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验区。

遂宁村庄规划设计策划方案

遂宁村庄规划设计策划方案

遂宁村庄规划设计策划方案遂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城市,村庄规划设计策划方案是提升村庄整体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的主要内容。

首先,村庄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和传承村庄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遂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保护传统建筑、古民居和文化遗址,以保持村庄的独特韵味和历史风貌。

同时,可以通过修复和重建一些古建筑,以提升村庄整体的文化氛围。

其次,村庄规划设计应注重发展村庄经济。

村庄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计应着力发展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可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同时,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开展农家乐和农产品体验活动,吸引游客,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另外,村庄规划设计应注重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可以进行村庄环境整治,改善道路交通和水电供应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可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

此外,还可以建设公共休闲活动场所,如公园、广场和体育场馆,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最后,村庄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遂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水源、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可以建设生态农田,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养殖,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质。

同时,可以建设生态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提供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场所,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遂宁村庄规划设计策划方案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发展经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规划和综合施策,将村庄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乡村,实现村民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遂府发[2017]3号

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遂府发[2017]3号

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遂府发[2017]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16〕55号),加快建设巴蜀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发展思路。

抢抓国家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全省打造大成都旅游增长极和以成都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发展机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力争把旅游业培育为我市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绿色经济强市重要支柱产业。

适应大众旅游时代新要求,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实施“旅游品质提升”行动和“成渝周末休闲”工程为统揽,不断强化“旅游”和“旅游”,持续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服务配套、优化行业管理,加快打造以“好吃、好看、好心情”为核心的“三好旅游体系”,全面构建“五大旅游度假区、四大旅游精品线路”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努力建成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成渝周末休闲首选地和巴蜀特色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

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旅游发展环境,加强政策保障、扶持引导;旅游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经营,自主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发展”原则。

找准旅游产业发展短板和痛点,综合施策,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始终遵循市场规律,以科学的政绩观务实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旅”原则。

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行业协会自律的发展格局。

遂宁市安居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战略构想

遂宁市安居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战略构想
展 , 现 出 以赏 花 、 呈 品果 、 园艺和 民俗文化 、 乡村 美食 为特 色 的规 模发 展状 态 。 目前 , 在政 府 的统 一 规 划 和扶 持下 , 势必 将变得 更加 美丽 。
2 08
维普资讯
遂宁市 安居 区乡村 旅游 资源 的特征及 开发 战 略构想
2 安居 区旅游开发方 向
2 1 指 导思 想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将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 , 按照“ 政府主导 、 民 自 农
主 、 场运作 、 出特 色” 市 突 的原则 , 积极创 新发展 模式 , 大力 提升 乡村旅 游整 体素质 和服务 水平 , 努力 开创 乡村
镇,2 5 个行政村 , 0 总人 口 8 . 万人, o6 5 其中农业人 口7 . 万人, O1 7 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区, 也是全省重要的商 品粮 、 、 、 棉 油 生猪 、 蚕桑 、 果蔬 生产基 地 。近 年来 , 随着农村 产 业结 构 的调 整 , 乡村 旅 游成 为结 构 调整 的最佳
摘要 : 对遂宁市安居 区 乡村资源进行 了分析 和评价 , 并在 此基础 上提 出了安居 乡村旅 游的 开发 构 想: 个 中 一
心、 一条 主轴 、 两条环线、 五个板块、 五个节点。
关键词 : 乡村 旅 游 ; 开发 构 想 ; 宁安 居 区 遂
中图分类号 : 9 . o3
文献标识码 : A
பைடு நூலகம்
假的东禅跑马滩 ; 城北中远程依托万亩黄金梨来发展花果观光休闲的常理乡 ; 城西北远程依托佛教民俗文化
的白马镇 。 12 资源评 价 .
1 旅游资源品味较高。安居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建立在安居富饶的物质基础之上 , ) 有众多的其他资源可 以依托。大量而丰富的农业物产 , 从塘河村 的沙 田柚到新园村的绿色环保蔬菜 , 到桃花湾的花卉 , 再到常理 乡的黄金梨等, 都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的品质。 2 )开发早 , 名度较 高 , 响较大 。在全 国乡村旅 游起 步时 , 居就有 部分 农家 开 始利 用庭 院 、 知 影 安 堰塘 、 果 园、 圃等田园乡村景观 , 花 为游客提供以农业体验为特色 的观光、 娱乐 、 劳动、 住宿 、 餐饮、 购物的服务。由于 开发早 、 发展快、 水平高 、 数量多、 种类齐,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 在全市 占 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 具有相当高的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06-2015)
遂宁市旅游局
二○○六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3)
一、突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 (3)
二、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5)
三、巨大的客源市场依托 (7)
第二部分规划总则 (13)
一、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3)
二、规划依据 (14)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4)
第三部分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5)
一、规划思路 (15)
二、发展目标 (16)
三、总体布局 (16)
四、景观特色塑造 (16)
第四部分重点片区开发建设规划 (19)
一、遂宁市城区 (19)
二、大英片区 (22)
三、射洪片区 (27)
四、蓬溪片区 (30)
五、安居片区 (33)
第五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38)
一.旅游产品存在问题 (38)
二、旅游产品战略 (38)
三、特色旅游产品策划 (39)
第六部分农民新村建设规划 (41)
一、农民新村建设与旅游效能发挥 (41)
二、农民新村建设要求 (41)
三、农民新村旅游开发要点 (42)
第七部分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建议 (44)
前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

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乡村旅游,现已形成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

而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便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逐步成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条件最方便的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成为一个品牌,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

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载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其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实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既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

尽管近年来遂宁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遂宁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的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尚需进一步规划、整合、建设和发展。

为了促进遂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新路子,遂宁市旅游局特编制《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一、突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

东临南充,南与重庆、内江接壤,西与德阳相连,北靠绵阳。

遂宁自古为川中交通枢纽,涪江水运是连接重庆、绵阳的黄金航道,史书有“战船西出”、“盐出煤归”的记载。

现在,遂宁已成为连接成渝绵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

遂宁突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体现在:
1、属于休闲度假1.5小时范畴。

遂宁市城区距四川口岸城市成都市和重庆市都仅1小时车程,至各县城也初步实现了“半小时”交通目标,遂宁将成为成渝绵经济区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构建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立体交流网络。

近年来,随着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的通车,遂宁已形成了以横跨东西的国道318线和达成铁路、贯穿南北的省道绵(阳)-重(庆)路和水道涪江为主要骨架的交通网络。

2006年5月,中国西部第一条快速铁路成渝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该快速铁路将是四川“通江达海”工程重要的快速通道。

此外,规划中过境的兰渝铁路、内昆铁路遂宁段延伸线以及遂渝高速公路、遂内高速公路也在加紧做前期准备工作,民航机场已列入扩建规划。

3、遂宁将以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融入到以成都为起点的三条巴蜀精品旅游环线(大九寨旅游环线、三峡旅游环线、三国旅游环线)之中。

二、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
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的丘陵低山区,溪沟纵横,景色秀美。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呈波状缓倾。

最高海拔674.4米,最低海拔215米;气候温和,光照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907—993毫米;森林覆盖率达33.5%,是全省第一个全面绿化达标市,生态环境优越,是开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目的地。

(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遂宁市以农业旅游资源为突出优势,并且具有鲜明的特色。

农作物栽培复种指数为260,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小麦、水稻、玉米、红苕等粮食作物单产列全省前茅,棉花、油料、蚕桑、麻类等经济作物在全省举足轻重,发展纺织、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尤其是观光农业和乡村特色美食已经有很好的基础,部分农作物已经成为在区域上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品牌,如市中区盛产“菊花心白芷”,为全国有名的“白芷之乡”。

目前,各县(区)陆续开展了农家乐、桃花节、桂花节等农业旅游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乡村旅游经验教训。

遂宁市乡村旅游资源系统见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