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3、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1.学习目标描述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3.问题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专题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

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

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

设疑—播放—讲解;B。

设疑—播放—讨论;C。

讲解—播放—概括;D。

讲解—播放—举例;E。

播放—提问—讲解;F。

播放—讨论—总结;G。

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

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

自定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例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例
奥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师讲解法等。
教学评价
通过实验报告、小组合作成果 、课后作业等多维度评价学生
的学习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 范例
目录
•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流程 •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 •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 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与优化 •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展示与分析
01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 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师讲解法等。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成果 、课后作业等多维度评价学生
的学习效果。
案例三
教学目标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 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 理解能力,培养学生 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阅读 材料,引导学生进行 跨文化对比阅读。
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和资源利用,提高教学效果和 质量。
03 促进教育改革
推动传统教育模式向信息化教育模式的转变,促 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 求和兴趣。
强调“协作学习”
通过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行翻转课堂
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资源自主学习,课堂上则通过讨论、答疑 等方式深化理解。
实施项目式学习
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真实问题或项目开展探究性学 习。

(教学设计)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学校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作为学校体育老师应当重视对同学身体素养的培育。

那么,学校体育老师如何上好体育课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1游泳蛙泳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能表达出蛙泳腿部动作的技术动作要领,能呈现出蛙泳腿部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讲解示范等方法,开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英勇坚决、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脚的外翻动作准时机。

【难点】动作的协调连贯发力。

三、教学过程(一)开头局部(3分钟)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老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平安,检查服装,支配见习生。

组织教学:二列横队。

(二)预备局部(8分钟)1.玩耍—球漂方法:两人一组。

一人吸气后团身抱膝浮体,另一个人扶住对方的腰,挂念“球〞漂移起来。

扶着“球〞在水中走动。

到达对面后两人交换进行再原路返回。

规那么:两人一组,一场竞赛四组同时在四个泳道上进行。

听老师口令在长10米的泳道内进行竞赛,假如一口气到不了目的地,就在原地吸气连续进行玩耍。

最先返回的为获胜组。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老师边做示范,边提示考前须知,语言鼓舞同学,准时表扬鼓舞。

要求:动作到位,伸展大方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动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老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鼓舞同学,准时表扬鼓舞。

要求:节拍精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根本局部(30分钟)1.示范导入2.示范及讲解(1)坐姿蛙泳腿示范,俯卧蛙泳腿示范。

(2)讲解技术动作要领。

3.练习(1)半陆半水俯卧蛙泳腿仿照练习。

(2)扶池边漂移蛙泳腿练习(3)扶池边漂移蛙泳腿与呼吸协作练习。

纠错:收腿时两膝关节分开过宽。

要求:同学练习时,老师巡回指导,并不断强调动作要点、节奏以及呼吸协作练习。

信息化教学设计(优秀6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优秀6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优秀6篇)信息化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主题行进间直线运球(复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教材分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体育与健康》中确定的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之一。

这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而且常见的一种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的特点。

在高中年级学生已能较自如地在移动中控制好球的基础上,尝试安排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把其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控制球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对于其它技战术的学习与掌握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该项篮球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生分析参加篮球选项教学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的兴趣也较浓厚,学生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自学以及自控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

班级的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三、教学目标1、了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实用价值。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过3个连续的障碍。

3、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并能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学好篮球的自信心。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通过播放比较精彩的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启发。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三步上篮的基础动作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动作。

课前: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观看——NBA比赛,将比赛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自己掌握的技术对比,通过对比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课中:抓住特点,图文互补,以视频中的正确动作为根本形成主观映像,贯穿行进间运球和换手的时机的教学。

首先由前面设置的障碍为原因引出问题,“我该怎么办?”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让学生试着找出解决的方法,并结合视频中的动作设计自己的动作,从而体会到遇到有障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Title: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Introduction:Lesson 1: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1. Introduction to IT (30 minutes)- Defi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various industries.2. Types of IT Systems (30 minutes)- Discuss various types of IT systems, includ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Provide examples of how these systems are used indifferent vocational sectors.3. IT Hardware and Software (60 minutes)Lesson 2: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IT in Vocational Field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pecific vocational fields.1. IT in Healthcare (60 minutes)- Discuss the use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telemedicine, and medical imaging systems.- Organize a virtual tour or guest lecture by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healthcare IT.2. IT in Manufacturing and Engineering (60 minutes)3. IT in Business and Marketing (60 minutes)Lesson 3: Ethical and Security Considerations in ITObjective: To address ethical and security issue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1. Ethical Use of IT (30 minutes)-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ethical behavior when using IT systems, including privacy, copyright laws, and responsible data usage.- Engage students in a class discussion about real-life ethical dilemma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2. IT Security (60 minutes)- Teach students how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their devices from cyber-attacks.3. IT and Cybersecurity Careers (30 minutes)- Introduce different career opportunities in the field of cybersecurity.- Invite a guest speaker who works in cybersecurity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provide career guidance.Conclusion:。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5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5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5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方案。

引领财经网以下是我整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把握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步骤(2)会正确读取电阻测量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利用信息化平台,使同学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同学参加实践的爱好,培育同学自主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养成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对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数据的精确读取。

课型:实训课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具:手机、多媒体投影仪、万用表、色环电阻等课前预备:1、制作好相关微课视频(熟悉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档及读数、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提前向蓝墨云班课平台中推送,利用晚自习和课余时间让同学观看。

2、在平台发送学习任务单: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时表盘刻度、档位等与前面所学习测量电压时有什么不一样?电阻测量分为哪几个基本步骤?测量中要留意的事项有哪些?3、在云班课发起活动,了解同学们微课视频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1、设疑激趣,导入新课(5分钟)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的相关学问,对万用表也有了初步的熟悉。

万用表又称三用表或者多用表,那么万用表还能用来做什么用呢?看看你们手中的万用表,想想它还能测量哪些物理量,又是怎样测量的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指针式万用表的另一个重要用途——电阻的测量。

通报云班课同学自学情景,表扬先进。

2、学做结合,构成技能(65分钟)(1)初次测量,预习反馈分发一些色环电阻,让同学回忆微课资料,分组争论,进行电阻测量练习。

老师将同学们测量过程中消失的问题用手机记录下来。

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6篇

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6篇

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6篇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6篇数学教学设计很有意思的。

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篇1)《认识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二、初步认识1米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

(学生活动)启发:(指拉开的绸带)这段绸带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说明:对于“米”,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从身高谈起,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估计,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认识1米。

出示米尺。

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提问: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精选5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精选5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精选5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优秀方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精选篇1一、概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资料。

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向要理解环境教育。

本节资料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十分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本事,并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本事。

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本事。

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供给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我的学习本事、理解本事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本事目标(1)经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主角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本事和民主思想;(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构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设计者 ...........
教学题目《荷塘月色》
所属学科语文学时安排3个课时年级初三
所选教材初中语文《荷塘月色>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课本中出现的生词读音必须掌握,出现的心词语新成语成语要求都能懂。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站辅助作用,以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熟悉课文,在此之前要求学生要课前预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的心态,了解大自然的美好,爱上那宁静的夜晚,那淡淡地月光,那静谧的氛围。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学习内容:课本中的生字生词,文章的结构以及本文所用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明白文章的大意和主旨
学习要求:希望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把握文章的脉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准确分好段落和说出每段主要讲的大概内容
3.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一,开始讲课之前先让同学们回想一下以前每天晚上在外面乘凉的情景
二,再让同学们谈谈大家都熟悉的月光,并谈谈各自的看法,之后结合现在的生活,让他们回想一下有多久没好好感受那种静谧,那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了,
踊跃发言
三,先让同学们自己看一遍文章,自己试着分一下段落和概括一下段落大意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⒈学习特点:受教者为初中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看法和意识,对事物和人都有自
己评判的一套标准,是个性鲜明的一个群体。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2)局域网(3)城域网
(4)校园网√(5)因特网(6)其他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2)工具(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5)案例库(6)题库
(7)网络课程(8)其他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view/219ae60dba1aa8114431d954.html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2)问题性情境√
(3)虚拟情境(4)其他
2.学习情境设计大家对喝汤对月光都很熟悉吧,但是有几个人知道在那样安静的氛围下的月色有多美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学这篇文章,一起去感受一下朱自清笔下的那优美的荷塘月色吧
五、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
学生
活动
教师活动(1)抛锚式
(2)支架式
√(3)随机进入式生字读音,朗读
课本
课本,网络课件

习,
自学
领悟
辅助,加以指
导,点拨。

(4)其他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使用资源
学生
活动
教师活动(1)竞争
(2)伙伴
√(3)协同课文的大意主旨课本,网络课件课堂
讨论
尽心点拨(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他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1.导言,引入要讲的课文,并带读生字。

2.分角色让学生朗读课文,以便学生熟悉文章
3.让学生思考文章结构,分段,并思考文章主旨
4.老师讲解
5.回答学生通过讲解后仍不明白的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讲述自己设计的导言,讲学生带入要学课文的情景之内2.安排分配好学生的角色,监督好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想,鼓励其有自己的想法
4.细心地讲解课文的段落,大意,主旨
5.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1.课前预习,进入角色,根据老师的导言进入课文的情境
2.朗读,熟悉课文
3.独立思考,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认真听讲
5.提出疑问,并敢于质疑老师的答案。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6)其他
2,测试内容,让同学起来读课文从而测试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能力,之后让他们回答文章的主旨和他们学了文章之后的感想从而来测试有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