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3)
2013年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卷

2013年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仿照卷•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刻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要一个最契合题意)1.教师在讲课进程中声响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则是__。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参考答案:A教师在讲课进程中声响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则是强度律。
2.技术构成的必要条件是__。
A.校园教育B.常识C.搬迁D.运用参考答案:D运用是技术构成的必要条件。
3.从完好的问题解决进程来看,__是首要环节。
A.了解问题B.提出假定C.发现问题D.查验假定参考答案:C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4.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合的时期是__。
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参考答案:B学龄期儿童是心身展开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学阶段是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合的时期。
5.奠定儿童品格和心理健康根底的是__。
A.社会B.家庭C.校园D.教师参考答案:C6.所谓的及时温习,应该是指__。
A.在学习完毕马上温习B.一周之后温习C.考试前温习D.当天温习参考答案:A学习20分钟之后,忘记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完毕马上温习。
7.应遵从形象化、安排化与联想化三条准则的学习战略是一种__。
A.温习战略B.群集战略C.形象联想战略D.元认知战略参考答案:C形象联想战略要遵从形象化、安排化与联想化三条准则。
8.专家型教师的课时方案简略、灵敏,以__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师思想参考答案:A专家型教师重视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9.“运用赤色能够做什么”归于__发散思想。
A.用处分散B.结构分散C.办法分散D.形状分散参考答案:D形状分散是以事物的形状为分散点,规划出运用某种形状的可能性。
10.意图是对课程、教育办法及学生培育方案作出决议方案的活动是__。
A.教育方案B.教育进程C.教育点评D.教育规划参考答案:C经过教育点评对课程、教育办法及学生培育方案作出决议方案供给依据。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C)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D)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20.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2.25)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2.25)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精细的动作记忆属于小肌肉群的记忆,记忆较难以保持,比如弹钢琴,几天不练习就会生疏;而粗大动作的记忆属于大肌肉群的记忆,记忆能较长保持,比如前滚翻,就算好久不练习,也能就较完整的回忆。
2.【答案】BC。
中公专家解析:遗忘的动机说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当某种记忆过于痛苦时,个体会倾向把这种痛苦记忆压抑到潜意识中,而这种记忆会在意识层面产生遗忘,却在无意识层面影响人的生活。
BC都是对曾经不愉快记忆的主动的遗忘。
A属于遗忘的衰退说,由于看不到女友的有关信息,女友就不会在他的记忆中进一步强化;D是遗忘的提取失败说,提取失败是由于没有有效的线索。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增设反映新科技发展的新课程体现了科学技术更新课程设置的作用。
4.【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剔除落后的、过时的课程内容体现了科学技术变革原有课程内容体系的作用。
5.【答案】ABC。
6.【答案】ABC。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科技传播有多种途径,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
8.【答案】√。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点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因材施教,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30)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30)1.最早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领域的学者是( )。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佩斯泰洛奇D.斯宾塞2.关于赫尔巴特,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提出四段教学法B.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C.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三中心D.提出了泛智教育和自然教育3.教育现象包括( )。
A.教育活动现象B.教育理论现象C.教育社会现象D.教育认识现象4.学生文化的特征是( )。
A.过渡性B.非正式性C.多样性D.互补性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6.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雄辩B.文法C.修辞D.辩证法7.发展个性就是培养一些专长、特长。
(判断题)8.中小学生出现的品德言行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内在的道德动机。
(判断题)9.教师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如果教师的领导方式专制,就会使儿童青少年向着无组织、无纪律状态发展。
(判断题)10.专家型教师对学生作业检查更加认真,因此所耗费时间较长。
(判断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侧重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教材、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监控策略侧重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调节策略则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答案】A。
3.【答案】ACD。
4.【答案】BCD。
中公专家解析:A选项的说法有误,操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心智技能属于观念范畴。
5.【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2.26)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2.26)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罗库伯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有可操作性。
2.【答案】A。
3.【答案】AD。
中公专家解析:创造性游戏包括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
4.【答案】ABD。
中公专家解析: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完成的,没有实用的价值,是幼儿主动完成的。
5.【答案】AC。
中公专家解析:B项体现的是政治制度对课程的影响,D项是生产力对课程的影响,故选AC。
6.【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幼儿园某个月的教学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比教学内容更广泛。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因此知识也不是知识简单的传递,而是经过处理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幼儿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是因为情绪对学前儿童的交往发展的作用。
2013年山西省太原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山西省太原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历史上曾对教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儿童发展观主要有(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多因素论2.教育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二因素论3.多元智力理论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理论?( )A.杜威B.加德纳C.赞科夫D.布鲁纳4.现代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洛克C.杜威D.陶行知5.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B.课外活动C.研究学习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E.劳动与技术教育6.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A.职前培养B.继续教育C.入职辅导D.在职进修7.国家课程标准中确立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思想与品德教育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8.( )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A.教材B.教师C.教学过程D.教学设备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描述的遗忘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致D.快慢不定10.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即( )A.明确的目的性B.以随意动作为基础C.与实践活动相结合D.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性的、免费的和普通的国民教育。
2.在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一年龄阶段所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3.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可以分为组织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4.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5.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总体分布上呈正太。
6.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0.21)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0.21)
1.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
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
A.传递
B.选择
C.创造
D.传播
2.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 )。
A.餐饮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4.晕车时恶心欲呕吐的感觉是一种( )。
A.机体觉
B.运动觉
C.内脏感觉
D.外部感觉
5.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 )。
A.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B.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C.明确的信号提示
D.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6.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包括的要素有( )。
A.有准备的环境
B.教师
C.学生
D.教具
7.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 )。
A.性机能成熟
B.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C.具备较稳定的自我意识
D.个性形成
E.大脑发育成熟
8.对我国的中小学影响很深的“五段教学法”来自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
(判断题)
9.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判断题)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的学习的特点。
(判断题)。
2013年山西省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

2013年山西省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汇编1.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解析:解析: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世纪是俄国文学十分繁荣的时期,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的《死魂灵》、《罗亭》,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都是思想与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B.闻一多是杰出的爱国诗人,诗集有《红烛》、《狱中题壁》;戴望舒是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因《雨巷》一诗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C.明代长篇章回小说成就极高,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镜花缘》等D.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前者的代表作家是“王孟”,后者的代表作家是“高岑”√解析:解析:A项《罗亭》的作者是屠格涅夫;B项《狱中题壁》的作者是戴望舒;C项《镜花缘》是清代小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马上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C.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D.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解析:解析:A项搭配不当,谓语动词“安排”和“问题”不能搭配;B项搭配不当,“研制开发”与前面的“新技术”、“新工艺”不能搭配;D项不合逻辑,应在“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前面加上“在今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3)
1.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马斯洛的观点认为,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该个体产生的主要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需要
D.尊重需要
3.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属于( )
A.首要特质
B.中心特质
C.根源特质
D.共同特质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的正确排序( )
A.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5.一名5岁小儿童向怀里抱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这种语言属于( )
A.对话
B.独白
C.语言获得
D.语言理解
6.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
A.社会功能
B.个体功能
C.正向功能
D.显性功能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A.改革正规教育
B.发展成人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基础教育
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
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9.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学生会
B. 团委
C. 班级
D.班主任
10.某同学在做阅读时,习惯带着问题去看材料,这种元认知策略是( )
A.计划策略
B.注意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控策略
/html/2013/lxt_0903/583.html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理论学说。
2.【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安全需要指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3.【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特性的重要特质,一般一个人约有5-10个。
4.【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独白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6.【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7.【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学习化社会要求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功能的受教育机会;社会成员自觉地学习和更新知识。
终身教育认为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
在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实行终身教育是其实现的关键。
8.【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9.【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10.【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