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特高压发展回顾、特高压关键设备情况、重点企业分析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
电力能源传输往往受传输距离的影响,出现很大的损耗,在节能减排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的情况下,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问题愈加突出,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能源的长距离输送和能源资源的配置。
随着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不断成熟,长距离输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问题可以被解决。
基于以上认识,文章从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意义出发,探究了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希望能够为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特高压;输变电;电力传输1.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意义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建立特高压网络,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可以彻底解决电网跨区弱连接导致的电力网络安全问题,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电力网络支撑;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可解决高负载区域电网短路电流超限问题,并减少走廊回路数量、节省土地资源。
计算和实际应用证明,±8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比±6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回数明显减少,可节约输电通道面积300km2。
在传输100000kW的电能,传输距离为800km时,使用500kV交流线路需8~10回,而使用特高压输电网络仅需2回,可缩短传输通道宽度0.3km,节省传输通道面积240km2,具有较明显的经济优势。
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和特高压电网有助于构建跨区域的大规模网络,实现错峰、调峰、水火互惠、减少电网损耗;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也能减少煤炭运输压力,推进煤炭的集约利用。
目前,我国能源分布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较丰富,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耗大,存在能源紧张问题。
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有助于西电东输,可以使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同时降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研究现状我国开展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科研工作已有30余年。
特高压行业分析

特高压行业分析特高压是一种电力输电技术,指的是电压超过了1000千伏的电力系统。
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输电损耗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在电力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对特高压行业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展前景。
首先,特高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传统的输电技术在长距离输电过程中会有较大的能量损耗,而特高压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能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特高压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有助于平衡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差异,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特高压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建设,旨在解决能源供应紧张、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等问题。
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特高压技术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有利于特高压行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特高压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包括高压断路器、绝缘子等。
目前,我国已经在特高压输电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11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这些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特高压行业的发展。
最后,特高压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技术难题。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如电磁兼容性、设备绝缘等问题。
二是投资需求大。
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保障特高压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环境保护问题。
特高压线路的建设和运行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特高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投资推动,特高压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但同时也需要克服技术难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特高压行业可持续发展。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特高压交流(Ultra High Voltage Alternating Current,简称UHVAC)输电技术是一种电力输送技术,其使用超高电压来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和可靠性。
特高压技术是电力行业的前沿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以下将分析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中国是全球特高压技术的领先国家,在特高压电网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第一个特高压工程是南京-南翔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04年开始建设。
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北方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特高压交流网,同时也在推进西电网和东北电网的特高压建设。
中国还成功研发和应用了一系列的特高压输电设备,如特高压变压器、特高压电缆和特高压断路器等。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优势和挑战也逐渐显现。
特高压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线损,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使用特高压技术可以远距离长距离输送电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
特高压技术还具有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的特点。
特高压技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特高压技术的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特高压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大规模电力输送,还可以用于清洁能源的集中式发电和远距离输电。
特高压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解决风电和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问题。
特高压技术还可以促进国际能源互联互通,加强能源供应保障和能源安全。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特高压技术需要继续完善和创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特高压技术还需要解决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防控。
特高压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加强与其他技术的集成和配合,实现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一、特高压发展背景特高压是指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在1000千伏及以上的高压电力输电形式,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最高效的输电方式之一。
中国特高压技术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能源领域的投入及技术研发的不断进步,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特高压将成为未来更多转变,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特高压输电已经被确定为发展重点,未来10年,我国特高压技术将全面建成,也就是说特高压将成为未来电网的主流。
1. 技术水平我国特高压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高压换流器技术、特高压输电线路等技术已逐渐成熟。
其中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方面,我国已实现了国内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和自主运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容量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特高压换流器技术、特高压输电线路等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工程规模中国特高压输电规模空前,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持续加快,多条超高压特高压电网已经规划建设完成,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已成为我国输电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
据预测,未来10年,将有更多的特高压工程建成通电,电力输送的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3. 应用领域特高压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电网建设和优化,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特高压技术已与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共同推进特高压技术的发展,并在已建成的特高压输电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特高压技术还在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用电、城市集中供电、新能源并网等众多领域。
三、特高压应用现状1. 电网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已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主流技术。
如青海、新疆等偏远地区与东部负荷中心的电力输送,已经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可靠供电。
特高压换流站的建设,也为我国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2. 发电科研特高压技术在电力发电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特高压技术也在积极配合新能源发电场站建设,解决新能源发电带来的大规模电网建设和运行问题。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我国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简称UHV)是指超过1000千伏的电网,通常用于远距离输电。
特高压技术拥有较大的传输能力和较低的输电损耗,被视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实现大功率、远距离输电的技术。
下面将对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我国特高压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高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始于2006年,目前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强特高压交流工程——国家电网公司运营的长距离交流特高压工程。
该工程由多条1000千伏输电线路组成,覆盖了我国多个省份,总输电能力超过1000万千瓦。
我国特高压直流工程也在快速发展,已建成多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如长江架空特高压直流项目、西北-华北特高压直流工程等。
我国特高压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特高压技术最早主要用于远距离输电,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特高压开始应用于城市供电网、再生能源接入、电力交易等领域。
特高压技术不仅能够输送大量电能,还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特高压直流技术还可以实现不同电网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
我国特高压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特高压建设投资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
特高压工程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地质、环境等因素,施工难度较大。
特高压技术也面临输电过程中的电磁辐射、功率损耗等问题,需要从技术和安全角度进行进一步研究。
我国特高压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建成了一系列特高压工程,并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特高压技术不仅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和可靠性,还能够实现不同电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特高压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未来,我国特高压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重要支撑。
我国特高压输电发展趋势

我国特高压输电发展趋势
我国特高压(Ultra Hight Voltage, UHV)输电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国家一级重
点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大规模特高压输电网络,受益于此,特高压技术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随着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传统的输电线路受到限制,传
统的输电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特高压输电就是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
迅猛的发展状况显示,特高压输电具有出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能够有效地提高传输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统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输电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国家电网的建设步伐,可以体现出建设大尺度、
高效能的电网,实际上还可以推动能源的绿色、可再生和清洁利用,从而深刻的改变能源的结构,同时也促进了新能源的应用和实施,特别是大规模装机和分布式发电实施有助于节能减排。
目前,国家正加快特高压输电交直流技术研究和应用,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能
力普遍强劲,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发展更加新型的高效率的新型变压器、新型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智能电力电网,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量。
综上所述,随着特高压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绿色、可再生及高效能能源使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推动电力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
2020年中国特高压建设现状及总投资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特⾼压建设现状及总投资趋势分析2020年中国特⾼压建设现状及总投资趋势分析⼀、特⾼压定义及发展阶段特⾼压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距离远、效率⾼和损耗低等技术优势。
具体来看,以特⾼压直流线路为例,输电功率是现有500千伏直流输电的5-6倍、送电距离的2到3倍与传统输电技术相⽐,特⾼压输电技术的输送容量最⾼提升3倍,输送距离最⾼提升2.5倍,输电损耗可降低45%,单位容量线路⾛廊宽度减⼩30%,单位容量造价降低28%,可以更安全、更⾼效、更环保地配置能源。
据国家电⽹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采⽤1000千伏线路⽐采⽤500千伏的线路可节省60%的⼟地资源。
直流电⽹在点对点长距离传输、海底电缆、⼤电⽹联接与隔绝等领域优势突出;交流输变⽹在构成交流环⽹和短距离传输领域优势突出。
两种特⾼压输电模式配合使⽤,共同构成输电⾻⼲⽹架。
我国⾃然资源分布不均,风电、太阳能、煤炭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电主要集中在西南部,⽽中⽤电负荷主要在中东部。
存在⽤电富余与⽤电缺⼝的区位差异。
我国能源需求和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决定了我国需要超长距离的电⼒输送,⽽特⾼压技术和设施构建起中国能源运输⼤通道,是⼀项重要能源基础设施⽹络,正好满⾜此项需求。
特⾼压相关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电源控制端、中游的特⾼压传输线路与设备、下游的配电设备。
其中特⾼压线路与设备是特⾼压建设的主体,可进⼀步分为交/直流特⾼压设备、缆线和铁塔、绝缘器件、智能电⽹等。
特⾼压交流项⽬建设主要包括线路建设和变电站的建设,其中变电站的建设对上游设备的需求效果较为明显。
特⾼压交流项⽬需求的主要设备包括组合电器开关GIS、变压器、电抗器、⽆功补偿设备等,根据⽰范路线数据粗略估计,他们占设备投资额的⽐重分别为24%、18%、16%、5%。
特⾼压直流项⽬建设主要包括线路建设和换流站的建设,其中换流站的建设对上游设备的需求效果较为明显。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特高压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特高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特高压技术是指电压等级在1000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系统技术。
我国特高压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二是促进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接入。
一方面,特高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需求增长与资源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特高压电网,以600千伏、800千伏、1000千伏为代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渗透率逐步提高,不断地跨越河流、山脉、高原、荒漠、湖泊等地形地貌条件复杂的区域,解决了多个省、城市之间的电力供应问题,同时也将国内清洁能源输送到全国各地。
特高压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机械制造、电气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特高压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可以促进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接入。
在全球普遍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利用。
但是由于新能源发电技术受制于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随季节、天气而波动,就造成了新能源发电技术难以稳定地接入电网的问题。
而特高压电网能够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的能源传输,解释了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接入难题。
可以说,特高压技术的应用,是真正实现清洁能源的统一调度和协作的重要手段。
总之,特高压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特高压技术的发展,带动电力工业的全面提升,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利用,实现了电网系统的快速、稳定、安全运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我国特高压发展回顾、特高压关键设备情况、
重点企业分析
目录
1、特高压高速发展,中国后发先至 (4)
1.1“新基建”火速上马,特高压再迎新投资周期 (4)
1.2特高压发展历史,中国后来居上 (4)
1.3特高压符合中国国情,成为电力发展主要方向 (5)
1.4交直流优势互补,组建“强交强直”的特高压电网 (8)
2、我国特高压发展回顾 (9)
2.1特高压的三个周期 (9)
2.2建成投运、在建、规划特高压项目总结 (10)
2.3特高压历年投资额回顾,2013、2016年为投资大年 (12)
3、特高压关键设备情况 (13)
3.1直流设备 (13)
3.1.1 换流阀 (14)
3.1.2 换流变压器 (15)
3.1.3 其它设备 (16)
3.2交流设备 (17)
3.2.1 特高压变压器 (17)
3.2.2 GIS组合电器 (18)
3.2.3 电抗器 (19)
4、特高压投资逻辑 (20)
4.1特高压市场表现与投资额的滞后性 (20)
4.2投资标的梳理 (21)
4.2.1 中国西电——产业链覆盖程度最高的企业 (21)
4.2.2 特变电工——特高压变压器的绝对领军企业 (21)
4.2.3 平高电气——GIS组合电器龙头 (21)
4.2.4 国电南瑞——换流阀龙头 (21)
4.2.5 保变电气——换流变和交流变压器的有力竞争者 (21)
4.2.6 许继电气——换流阀业内领先 (21)
5、风险提示 (22)
图表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分类 (4)
图表2:全球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过程 (4)
图表3:国家电网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 (5)
图表4:1975-2030E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6)
图表5:中国能源和负荷分布形态 (6)
图表6:国家电网特高压累计输送电量(亿千瓦时) (7)
图表7:国家电网特高压在运在建线路长度(万千米) (7)
图表8:国家电网特高压变电(换流)容量(亿千伏安) (7)
图表9:国家电网特高压跨省跨区输送电量(亿千瓦时) (7)
图表10:我国特高压直流工程单极年平均强迫停运次数(次/极.年) (8)
图表11:特高压直流和交流技术特点对比 (8)
图表12:2006-2019年特高压直流和交流线路累计数量 (9)
图表13:我国各年份特高压工程开工数量 (10)
图表14:国家电网已建成投运的特高压项目 (10)
图表15:南方电网已建成投运的三条直流特高压项目 (11)
图表16:国家电网在建的特高压项目 (11)
图表17:国家电网2020年特高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12)
图表18:2006-2018年国家电网总投资额(亿元)和特高压投资额占比 (12)
图表19:2006-2018年国家电网直流和交流特高压项目投资额(亿元) (13)
图表20:2011-2018年特高压主设备主要供应商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13)
图表21: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项目各设备投资额占比 (14)
图表22:青海-河南、陕西-武汉直流项目各设备投资额占比 (14)
图表23:锦屏—苏南工程中运行的±800kV/5000A换流阀 (14)
图表24:我国研制的世界最大容量6英寸晶闸管 (14)
图表25:2012-2019年特高压换流阀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5)
图表26:灵州-绍兴±800kV特高压工程换流变压器 (15)
图表27:灵州-绍兴±800kV特高压工程换流变压器 (16)
图表28:2012-2019年500kV换流变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6)
图表29:2012-2019年750kV换流变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6)
图表30:特高压交流项目各设备投资额占比(2016年-2019年投产的6条交流项目) (17)
图表31:1000MVA、1000kV变压器 (17)
图表32:2014-2018年1000kV特高压变压器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8)
图表33:平高电气1100kVGIS组合电器 (18)
图表34:2014-2018年1000kVGIS组合电器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9)
图表35:干式空心电抗器 (19)
图表36:2014-2018年1000kV单相油浸一体式并联电抗器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20)
图表37:2012-2018年特高压投资额(亿元)和特高压指数以沪深300为参照的超额收益率(右坐标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