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试卷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10月考试卷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10月考试卷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10月考试卷数学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1.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a =- ,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b k =--,若αβ⊥,则k=()A .4B .4-C .5D .5-2.如果0,0AB BC <<,那么直线0Ax By C --=不经过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若{},,a b c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下列选项中,也可以作为空间基底的是()A .a b + ,a b - ,cB .a,a b + ,a b- C .b c + ,b ,--b cD .a b +,a b c ++r r r,c4.若θ∈R ,则直线cos 1y x θ=-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A .π3π[,]44B .]πππ(3[0,),224 C .π3π[0,][,π)44⋃D .]πππ(3[0,],4245.已知圆1C :()()()222120x y r r -++=>与圆2C :()()224216x y -+-=有公共点,则r 的取值范围为()A .(]0,1B .[]1,5C .[]5,9D .[]1,96.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在C 上,且112PF F F ⊥,直线2PF 与C 交于另一点Q ,与y 轴交于点M ,若222MF F Q =,则C 的离心率为()A .337B .217C .73D .47二、多选题7.已知空间四点()()()()0,0,0,4,3,0,3,0,4,5,6,4O A B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OA OB ⋅= B .12cos ,25OA OB =- C .点O 到直线BC 的距离为5D .,,,O A B C 四点共面8.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3,AA AB AD ===E 是侧面11AA D D 的中心,F 是底面ABCD 的中心,点M 在线段AD 上运动.以A 为原点,1,,AB AD A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3n = 是平面1A BC 的一个法向量B .直线EF ∥平面11CD DC C .异面直线EF 与1AC 垂直D .存在点M ,使得直线1A M 与平面1A BC 所成的角为π49.已知直线l :10mx y m +--=,m ∈R 和圆O :224x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线l 与圆O 可能相切B .直线l 与圆O 一定相交C .当1m =时,圆O 上存在2个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1D .直线l 被圆O 截得的弦长存在最小值,且最小值为210.已知抛物线21:4C y x =的焦点为F ,P 为C 上一动点,()0,3M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C 的准线方程为116y =-B .直线1y x =-与C 相切C .PM PF +的最小值为4D .PM 的最小值为3第II 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11.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D ,F 分别是11A B 和11A 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BD 和AF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10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1.D【详解】∵αβ⊥,∴a b ⊥ ,∴2820⋅=---=a b k ,解得5k =-.故选:D2.C【详解】由0Ax By C --=可得,A C y x B B =-,所以直线的斜率0,A B <纵截距0CB->,所以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故选:C.3.A【详解】对于A 选项,假设()()c a b a b λμ=++- ,即()()c a b λμλμ=++-,这与题设矛盾,假设不成立,故a b + ,a b - ,c可以构成基底,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12a a b a b ⎡⎤=++-⎣⎦ ,因此a,a b + ,a b - 共面,故不能构成基底,B 选项错误.对于C 选项,()--=-+ b c b c ,则b c + ,b ,-- b c 共面,所以b c + ,b ,-- b c 不能构成基底,故C 选项错误.对于D 选项,()++=++ a b c a b c ,因此向量a b + ,a b c ++r r r ,c共面,故不能构成基底,D 选项错误.故选:C.4.C【详解】直线cos 1y x θ=-的斜率cos [1,1]k θ=∈-,显然此直线倾斜角π2α≠,因此0tan 1α≤≤或1tan 0α-≤<,解得π04≤≤α或3ππ4α≤<,所以直线cos 1y x θ=-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π3π[0,][,π)44⋃.故选:C5.D【详解】由题知:()11,2C -,1r r =,()24,2C ,24r =,()()221214225C C =-+--=.因为1C 和2C 有公共点,所以1244r C C r -≤≤+,解得19r ≤≤.故选:D 6.B【详解】如图,因为1//OM PF ,所以点M 是2PF 的中点,连接1FQ ,由222MF F Q =,得224PF F Q =,2201(1)8224x -+≥,故选:BC设点(),0Q m ,则11QA QB y k k x m +=-()()(122112y x m y x m y ty ∴-+-=+()226314022t m t t t -=-=++,。

高二期末金太阳试卷语文

高二期末金太阳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悠然自得B. 河畔风光情不自禁C. 美轮美奂青出于蓝D. 雕梁画栋瞠目结舌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博:广泛)B.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拂:吹)C. 美丽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旷:空旷)D.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荏苒:过去)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我已经读了两遍了。

”他说。

B. 他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

C. 他很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D. 我去书店买了一本《红楼梦》。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微笑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温暖。

B.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他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众望所归的冠军。

D. 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二、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短文我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既是一种自然景物,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团圆、思念和美好。

本文将以几首关于月亮的诗词为例,探讨月亮在古代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洒在床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里,月亮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

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高二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二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二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

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 .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 .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2.唐诗宋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她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激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表明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④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3.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4.“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 A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 .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5.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转移。

(完整版)高二语文试卷人教版(附详细答案)

(完整版)高二语文试卷人教版(附详细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

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

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

”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

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②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

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③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

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④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

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

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

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

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

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

可是随着这些含义日趋固定,当后人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时,写“泪飞顿作倾盆雨”时,谁还会为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义而大动脑筋?在人们看来,这些自然物所包含的愤怒、悲伤、愉悦等含义似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的兴趣,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使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但是也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来源片面、价值现念极化等社会问题。

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算法技术推送用户喜好的信息,很可能导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严重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策,从长期看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对现代互联网环境的描述,指的是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进而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产生对这一类信息的亲近和对其他类信息的排斥,久而久之,人们在信息选择上愈发局限。

信息茧房恰当地描述了信息如同“蚕茧”一般,包围着人们,让人们无法以不同的态度与视角认识社会。

依照桑斯坦的观点,信息茧房的前置条件是“回音室效应”。

“回音室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受众身边存在同质化的信息反复传播的情况,强化了信息受众对这一类信息的偏听偏信,也为茧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茧房内部自然充斥着用户个人兴趣倾向的信息内容,而不符合用户个人兴趣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于茧房外部,长此以往,用户会固化认知,甚至产生偏见。

安徽2022年高二会考试卷及答案

安徽2022年高二会考试卷及答案

安徽2022年高二会考试卷及答案一、听力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 is the man talking about now?A.His girlfriend.B.His sister.C.His mother.2、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A.A traffic accident.B.A fire.C.A crime.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At a bookshop.B.At a kitchen.C.At a bank.4、Who was injured?A.George.B.George’s wife.C.George’s wife’s father.5、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Tony could not continue the experiment.B.Tony finished the experiment last night.C.Tony will go on with his experimen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likely take place?A.In the street.B.At the woman’s home.C.Over the phone.7、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tonight?A.Help her sister with English.B.Meet her friend at the station.C.Go to an exhibition with her parents.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高二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二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二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下列说法中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④晴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例如,同为春节,北方冰城哈尔滨用五彩缤纷的冰灯迎新,而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迎春。

这说明( )①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④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A .多数服从少数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民主选举D .民主集中制4.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时指出,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把握大局,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两国各级别对话与磋商,扩大双方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取得新的进展。

这体现了( )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5.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这就是福利经济学著名的“卡尔多改进”准则。

下列措施符合该准则的有①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②健全转移支付机制③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专项贷款④完善社会保障机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提出了中国经济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进而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图。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暗然失色B. 崭露头角殚精竭虑C. 一愁莫展一诺千金D. 风声鹤唳风华正茂2.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蹴而就,从不拖泥带水。

B. 面对困难,他总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C. 他总是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老当益壮。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我们一定要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照亮了大地。

C.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

D. 他总是那么勤奋,那么认真,那么专注。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难道不勤奋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尊重他人吗?D. 他难道没有努力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

B.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因为只有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因为他懂得生活的真谛。

D. 我们怎样才能成功?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

B.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C.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华秋实,夏长冬藏。

B. 他既聪明又勤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试题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获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确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27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安阳市及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与部分专家学者一起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重要发现。

据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2004年底后多次被盗。

为有效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后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

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

共出土器物250余件,有金、银、铜、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

器类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铁镞、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圭、石璧、石枕、刻铭石牌、陶俑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

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

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

在追缴回的从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

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

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3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

有关专家陈述了考古认定的依据。

第一,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

第二,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于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

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该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

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

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

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

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

第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

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

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在发布会上表示:西高穴墓发掘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

目前根据专家们的确定,可以认为,西高穴墓为曹操高陵。

1.以下各项中,不能..作为认定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A.该墓葬规模巨大,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死前的身份相符;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B.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C.该墓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这合乎曹操薄葬的主张和临终前留下的“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的遗令。

D.出土文物中有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

在追缴回的从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

“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献记载的所谓“高陵”,指的就是曹操墓;“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中的“慰项石”,指的就是石枕。

B.该墓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上有铭文。

刻铭石牌的作用是记录随葬品的名称和数量。

C.经专家鉴定,在该墓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其人年龄在60岁左右,这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这是证明该墓墓主为曹操的辅助性依据。

D.关于曹操墓葬的具体位置,只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1988年出土的鲁潜志有所记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在将来的发掘和研究中发现“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的实物,那么将与先前发现形成证据链,更能有力的证明西高墓穴就是曹操墓。

B.虽然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铭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但鲁潜的墓志铭并非专门用作记载曹操墓情况的。

C.在对古墓的考古研究中,弄清了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的时代特征,就能认定该墓葬所属的年代以及该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D.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证明西高墓穴就是曹操墓高陵的证据较充分,但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或许会发现对此结论不利的证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官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

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

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

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

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

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

其后复濬徐州至济宁河。

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

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

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

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

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

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

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

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

”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

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

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

又江南之民,运粮赴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

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

”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

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

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

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初,瑄以濬河有德于民,民立祠清河县。

正统中,命有司春秋致祭。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仍以瑄董.漕运董:督察B.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相:省视,察看C.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经理:处理,料理D.往返一年,失误..农业失误:疏忽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陈瑄治理漕运的具体做法的一组是( )(3分)①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②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③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④缘湖十里筑堤引舟⑤更民运为兑运⑥濬河有德于民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瑄总督海运时,成效卓著;后来管理漕运,更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

为便利漕运,先后开凿了会通河、清江浦、白塔河等。

B.为了节省漕运的费用,陈瑄采纳年高而见识广的人的建议,开凿了二十里长的清江浦,引湖水进入淮河,并修闸筑堤,从此,漕运船只可以直达黄河。

C.陈瑄治理漕运,筹划周密:设置水闸,利于船只通行;建造粮仓,用于转运粮食;设馆置卒,避免船只搁浅;凿井植树,方便行路之人。

D.陈瑄镇守淮安期间,向宣宗皇帝进言,建议变民运为兑运,认为这样可节省人力财力,既方便军士,也便利百姓。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5分)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分)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8.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5分)9.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

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⑴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诗经·氓》)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⑶,。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短中选定共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I)~(4)题。

(25分)序曲韩少华窗帘,低垂着。

每面镜子里,都映出一个正在描眉理鬓的姑娘。

多么寂静静,就连让女伴帮助自己顺一顺背后的飘带,都只用轻悄悄的转身当作无言的请求。

镜台上的小灯,一盏,又一盏地熄灭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