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解决问题的策略 3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验列举
1、创设情境,回忆策略
谈话:老师先来和大家玩个游戏,怎么样?看,这是什么?(扑克牌)你们知道一副扑克牌有几种不同的花色吗?(四种)老师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猜一猜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四种)是哪四种呢?(草花,黑桃,红心,方块)刚才同学们将这些花色一个一个列举了出来(板书:一一列举),一一列举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要
用到的一种策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种策略解决新的问题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2、谈话:在四年级我们曾经两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策略是什么意思吗?(方法)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吗?(画图,列表)你们说到的列表、画图这两种策略都是用来整理问题中的信息的,便于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最后还是通过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策略则不然,运用这种策略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在列式计算。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二)(课件)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1 2
+
1 4
+
1 8
+116
=
1
-
1 16
=
15 16
从 1 开始加起,后一个数 2
是前一个数的
1 2
,都可以转化
为1减去最小的那个数。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发现的这个规律对于这样的算式都适用吗?验证自己的发现。
1 2
+
1 4
=
2 4
+
1 4
=
3 4
1 2
+
1 4
达标练习
practice
3.计算 1+2+3······+99+100
1+2+3······+99+100 =(1+100)×100÷2 =101×100÷2 =10100÷2 =5050
结合上面的计算方 法,算一算。
达标练习
practice
4.6支球队用单场淘汰制决出一名冠军,共需比赛多少场?(先画图, 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计算的规律, 并能已用规律简便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课前导入
Lead
in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1.看图写分数。
(1 ) 8
(1 ) 4
(
1 2
)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2.算一算。
1 2
+
1 4
=
3 4
1 4
8
(完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完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5-10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策略分析问题,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进一步培养转化意识和能力,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对转化策略的体验和主动应用。
教学难点:会用转化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图片、剪刀、研究单。
教学过程:一、直观演示,在复中引出转化策略1.抢答游戏:考考你的眼力。
(1)下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出示课件)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因为左侧图形有11格,右边是10格,所以左侧图形的面积大。
2.(出示课件)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平面图形的面积计较,出示课件提问:这两个是甚么图形?怎样可以得到它们的面积?如果老师把它们放到方格纸上,还可以怎样知道它们的面积?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cm,你能判断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根据计较公式直接计较后比较大小。
相等,因为三角形的面积为8×4÷2=16(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为8×3=16(平方厘米)。
3.小结:我们发现,像这样可以用数格子、用公式计算出面积的图形,都比较规则。
我们称之为“规则图形”,这些图形可以用数方格和公式计算来进行面积比较。
(板书出示:规则图形面积——数方格、公式计算)二、自动探究,在交流中明晰转化策略1.课件出示:(105页例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指名回答,学生猜想。
如果要比较下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还可以直接用公式吗?为什么不可以?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它们面积哪个大呢?2.提出建议。
同学们可以在研究单上画一画、算一算,需要时可以动手剪拼两个实物图,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教案)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2)-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灵活运用。
2.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例如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2. 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等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1)”。
•引导学生思考:遇到问题怎么办?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2. 学习内容(30分钟)1.比较大小•给出一组数字:6,8,9,3,12,7,13。
请将其从大到小排序。
2.分组•将一个 24 颗糖果分成 3 组,并保证每组糖的数量相同。
3.找规律•1,4,9,16,25,___,49,请填入下一个数。
3. 拓展应用(10分钟)•指导学生利用所学方法(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归纳(10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学习或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课堂互动•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任务和练习,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学习与思考。
五、作业批改•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点评。
•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掌握了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等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互动,加强了他们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相关推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向”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教学新课1、教学例1。
(1)出示例1。
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行操作演示。
回顾操作过程,出示完整示意图。
(2)解决实际问题。
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知道了现在每个杯子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子中的果汁数量?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3)汇报方法。
如果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小结。
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办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什么优点?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例2。
(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
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的表达出来?(2)解决问题。
指出:可以按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
出示示意图。
你能根据示意图说说题目的大意吗?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你能仿照示意图的样四,表示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尝试画倒推的示意图。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苏教版

(2)图形面积的转化策略在复杂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在面对复杂几何图形时,可能无法准确找到转化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图形面积转化的常见方法,如切割、拼接等。
(3)问题简化与转化的思维方式。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如何进行简化与转化。
其次,图形面积的转化策略让学生们感到有些挑战。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感到困惑。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转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动画、实物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转化的方法。
此外,我发现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表现积极,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提问环节,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不敢提问。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氛围还不够宽松,学生心理负担较重。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疑问。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复杂问题变简单的情况?”比如,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折扣后的价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转化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常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公开课教案及思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和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理解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并能正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合理地用转化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作业单、剪纸素材若干;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一、初步尝试,产生需求1.小游戏:一捆小棒20根,要求取出其中的19根。
学生取,师评价。
我让他取19根,他咋只取了1根?(20根,取出1根,剩下的就是19根。
)我们将取19根转化成了抽出1根(板书:转化)。
转化是解决问题中一种重要的策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转化。
2.比面积:猜一猜,谁的面积比较大?1.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展开讨论。
方法一: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
当学生提出此方法后,引导他们进一步交流:想到先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但是为什么不直接计算面积,却要用数方格的方法?(图形较复杂)怎样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它们的面积呢?数方格时需注意什么?你觉得用数方格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方便吗?方法二:在不改变面积大小的前提下,将这两个图形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图形,再进行比较。
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一方法,可以引导他们继续观察并思考:每个图形中凸出的部分与进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会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什么帮助?如果学生提出了这一方法,可以进一步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如果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解決这一问题,这与数方格的方法相比,哪个会更简便?2.小结并相机揭示课题:面对这两个比较复杂的图形,同学们开动脑筋,既想出了我们过去曾经用过的数方格的方法,也设想把这两个图形转化为简单一点的图形再来比较。
(优)五级下册数学课件-73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苏教版ppt文档

(16-2)x2+1 计算:1+3+5+ ……+25+27+29。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
=29(场) 该计算中用了什么策略呢?
有 32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 =30x7+15=225。 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 32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洲冠军联 赛冠军巴塞罗那
16支球队只有1支球队获得冠军,也就是 =宽(相1当+2于9要)圆+淘的((3汰+271)5+支()5,球用+2字5队)母+,表(示6其+是24他() 淘+…)…汰。+ (赛13分+17主)+客15 场2 8x2+4x2场+2x,2+1决赛为1场,所以比赛场数为
课后习题
5.求涂色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6
12 【参考答案】18 讲评:作两条辅助线,分别连接DE、DF,将涂色部分旋转、 平移转化为一个底是6厘米,高是6厘米的三角形,进而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积。
课堂练习
5.有 32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每场比赛
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 有 32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
淘汰1支球队)进行。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 【参考答案】120 8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如果要在上午10时全部完成,那么他们最迟从9:20开始动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一件事物经过一番变化,已经 知道了结果,要求原来的数量,那么 我们就可以从这个结果开始倒推,运 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进行解题。 在倒过来推想的时候要注意 变化顺序和变化方式。
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 问题?
摘录条件进行整理:
原有?张
倒过来整理: 原有?张
又收集了24张
送给小军30张
还剩52张
去掉收集的24张 52+30-24 =82-24
跟小军要回30张
还剩52张
或30-24=6张 52+6=58张
=58(张)
答:小明原来有58张邮票。
练一练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 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摘录条件进行整理:
小军原有?张 送给小明一半 再送给小明1张
还剩25张
倒过来整理:
小军原有?张 跟小明要回小军的一半 跟小明要回1张 还剩25张
(25+1)X2
=26X2 =52(张) 答:小军原来有52张画片。
1.冬冬和芳芳原来共有60张画片,冬冬 给芳芳5张画片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原 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5 30张 冬冬: ?张 30张 +5 ?张 同样多是多少张呢? 60 ÷2 = 30(张) 冬冬: 30 + 5 = 35(张) 芳芳: 60 – 35 = 25(张) 答:原来冬冬有35张画片,芳芳有25张画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Welcome
东流镇长岭小学
阮稳定
游戏:正话反说
白雪
女子 501
雪白
子女 105 我想你
你想我
比比谁的反应快!
1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8
10
+20 -20
30
÷5 ×5
6
240 200
160
200
2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 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练习十六第2题
小娟和小磊做纸鹤,裁纸要用5分,折 纸鹤要用25分,把纸鹤用线穿成一串要 用10分。如果要在上午10时全部完成, 那么他们最迟从什么时间开始动手?
裁纸5分 9:20 折纸鹤25分 折纸鹤25分 9:25 穿成一串10分 穿成一串10分 9:50 上午10时完成 上午10时完成
裁纸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