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与内容讲解
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一、大赛主题“创新驱动,智造未来”二、大赛目的本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促进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四、大赛时间及地点时间:年月日- 月日地点:大学校区五、大赛流程1. 报名阶段(月日- 月日)参赛团队填写报名表,并提交至大赛组委会。
报名方式:线下报名、线上报名。
2. 初赛阶段(月日- 月日)参赛团队提交作品设计方案。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初审,评选出进入决赛的团队。
3. 决赛阶段(月日)入围决赛的团队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
大赛评审委员会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审,评选出获奖团队。
4. 颁奖仪式(月日)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大赛规则1. 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 作品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作品应符合机械工程领域的相关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4. 参赛团队须按照大赛要求提交作品设计方案和相关资料。
5. 大赛评审委员会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X 名)2. 二等奖(X 名)3. 三等奖(X 名)4. 优秀奖(若干名)八、大赛宣传1. 制作大赛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张贴。
2. 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
3. 组织校内宣讲会,向学生介绍大赛情况和参赛要求。
九、大赛组织与保障1. 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 设立大赛评审委员会,负责作品的评审工作。
3. 提供大赛所需的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
4. 做好大赛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大赛的影响力。
十、注意事项1. 参赛团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设计方案和相关资料,逾期视为弃权。
2. 参赛作品须符合大赛要求,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
3. 大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为最终结果,不得有异议。
4. 大赛期间,参赛团队须遵守大赛规则和纪律,不得有作弊行为。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学校全称:上海市同济大学作品名称:康乐马申报者姓名:王世元、刘玉炯、弓鹏伟孙通、潘强标指导老师:訚耀保2012年5月康乐马设计说明书设计者:王世元,弓鹏伟,刘玉炯,孙通,潘强标指导老师:訚耀保(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1804)作品内容简介“康乐马”是一个以人工脚踏为动力的四脚步行机械马。
这机械马以健身,休闲娱乐为设计主题。
“康乐马”结构上分成主体框架,马腿和脚踏传动三大部分。
主体框架使用铝合金材料,即达到强度要求也减轻整体重量,框架上安装有齿轮,链轮等机构传递动力给四个马腿。
马腿采用对称布置,但行走时仿照真正马的方式,四个马腿相互错开行走,并且马腿抬腿,收腿速度不同,实现了“康乐马”在行走时重心始终不变,保持行走时的平稳。
脚踏传动部分我们沿用现有自行车脚踏的结构,链条链轮的方式传动,安装方便的同时也节约成本。
“康乐马”采用仿生设计,人骑在上面以脚踏的形式提供动力,然后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机械马的四肢从而实现前进后退。
由于仿照马行走时四肢的相互平衡协调的特性,本作品相比于现在使用的自行车,人坐在上面将会很舒适的越过泥泞,草地,沙地等不平稳的路面,即使马蹄踩到石头等物品也不会出现翻侧的情况。
本作品操作简单,只要坐上去就会操作,完全不用像自行车得经过学习才能使用,是老小皆宜的大众化产品,而且以人力为动力的机械马完全不受能源的限制,并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它体积小,只要有小块空地就能使用,可以是家里使用的健身工具,也可供小区里人们休闲娱乐。
1.研制背景和意义目前城市里的人大部分都没机会在生活接触到真正的马,更不用说骑上真正的马奔驰在草原上。
同时忙碌的都市生活也只能让人在空闲时在健身房里重复着单一的动作来运动运动手脚。
这样单调乏味的生活可以因“康乐马”这一发明而改变。
“康乐马”仿照马的外形让人有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让人不自觉的爱上骑马。
同时“康乐马”结构简单,相对于市场上的健身器材,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也为携带提供了方便。
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评审结果公示

蒋文强、吴佳伟、于光明、 刘 忠、孟 涛
唐亚洲、凌安琪
19. 三位一体可调节课桌椅
江南大学
左 盼、胡 然、刘福亚、
蔡艺宾、黄 乾
陆凤翔
车辆装备维修、调试、分解
20. 教学综合平台
解放军理工大学
刘培忠、黄天强、张 磊、 唐 建、宋胜利
叶辞源、李炜民
21. 魔术黑板
南京理工大学
谢 臻、张成就、韩 昌、 祖 莉、诸 云 王 振、蒋城卿
解放军理工大学
邓金柱、吉 鑫、谢志江、 张详坡、张海涛
陆荣应、张 伦
南通大学
池 申、陈浩天、魏玉珍、 肖龙雪、谢 星
徐 勇、羌 慰
张晗冰、付雪莹、郑明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梁矗军、刘远祥
唐玉环、周重阳
刘 政、王茂明、权 成、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罗太景、唐昌松
张成汉、张天明
— 3—
序号
作品名称
29. 脚踏式板擦清洁机
赵启航、侯梦溪、李 晓、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莫盛秋、王桂林
王磊
江南大学
蒋 州、金世玉、尹希伟、 周洪军
史华楠、鲁家平
南京林业大学
汪中玉、陶慧敏、秦 燚、
徐 骏、蒋晓磊
王 芳、王兆伍
5. 新型多功能课桌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陈 程、马江宁、何进晶 鞠昌娟、茅志玉
面向大学生的可旋转一体化
6. 桌椅
三江学院
请各参赛学校再次审核评审结果中的作品名称和获奖人员姓名 (含学生和指导教师)等信息。如需更正,请相关学校教务处出具更 正说明,并于 2014 年 6 月 20 日前将更正说明寄至组委会秘书处,过 期不予受理。
附件: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评审结果
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一、赛事主题“创新驱动,机械未来”二、赛事目的激发大学生对于机械创新的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推动机械领域的创新发展。
三、参赛对象在校大学生四、赛事安排1. 宣传阶段通过校园海报、班级通知、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学生了解赛事。
2. 报名阶段学生以团队形式报名,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X]人。
3. 作品准备阶段参赛团队根据赛事主题进行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 初赛阶段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选拔出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5. 决赛阶段决赛以现场展示和答辩的形式进行,评选出各个奖项。
五、赛事规则1. 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与机械创新相关。
2. 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3. 团队成员应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作品。
六、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奖金[X]元及证书。
2. 二等奖[X]名,奖金[X]元及证书。
3. 三等奖[X]名,奖金[X]元及证书。
4.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七、评审标准1. 创新性(40%):作品在设计理念、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程度。
2. 实用性(30%):作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价值。
3. 技术难度(20%):作品所涉及技术的难度和复杂度。
4. 团队合作(10%):团队成员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协作情况。
八、赛事预算1. 宣传费用:[X]元。
2. 评审费用:[X]元。
3. 奖金及证书费用:[X]元。
4. 其他费用:[X]元。
九、赛事组织与管理1. 成立赛事组委会,负责赛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评委,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3. 做好赛事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参赛学生的人身安全。
十、注意事项1. 参赛团队应严格遵守赛事规则和时间安排。
2. 作品展示和答辩过程中,应注意语言表达和演示效果。
篇二《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一、大赛主题“创新驱动,机械未来”二、大赛目的通过举办机械创新大赛,激发学生对于机械领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最新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结果资料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评审结果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代章)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第二阶段评审于2012年7月19日至7月2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举行。
大赛评委会通过审阅设计资料、观摩实物演示和进行作品答辩等程序,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经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复审,并汇总初评结果,共评出一等奖88项、二等奖191项。
大赛组委会还评出优秀组织奖12项、贡献奖2项、纪念奖1项。
现将决赛评审结果公布如下:
设计奖:(见下表,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一等奖(88项)
二等奖(191项)
优秀组织奖: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赛区、湖北赛区、浙江赛区、吉林赛区、陕西赛区、江苏赛区、
四川赛区、湖南赛区、河北赛区、天津赛区、慧鱼赛区
贡献奖:
北京中教仪科技有限公司
派克汉尼汾流体传动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决赛承办纪念奖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代章)
2012年7月22日。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多功能组合救援机械装备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具有几十种救援功能可以选择
可输出液压动力,以驱动破拆、剪切、顶撑等多种手 持液压救援工具
主机行走采用静液压全时四轮驱动,极强的越野性能, 能爬坡,可涉水,可360度原地转向,可在一些倒塌 的建筑废墟上进行移动作业
自重轻,体积小巧,可采用飞机空投以及其它多种运 输方式,可用吊车吊至较高建筑废墟的作业面上进行 救援工作
车爪,并可相互交叉将逃生索形成弯曲状增加摩擦力,以控 制下降的速度 其中一缓降握把在握把处各设一卡榫及定位卡榫,卡榫藉由 一弹性体可作移动,嵌入定位卡榫之凹槽内相互嵌固,使缓 降握把保持在一定的握持力将逃生索夹住,达到一定的缓降 功能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高层逃生类
袖珍降落伞:在一定的重量和速度范围内,自 动打开降落伞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自然灾难:
气象-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及山体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 破碎、拆除、切割、剪切、移除等方式
以灾后救援、破障为主 要求强力、高效、快速
风灾:台风、龙卷风、飓风等
以逃生、避难为主,例如车辆的固定机械等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实验报告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设计说明书作品名称:多功能全自动储物柜参赛人员:谢友春唐琳杨猛洪海闫亚娟指导教师:覃莉杜超所属单位: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3 月目录1、设计背景 (2)2、创新点分析 (3)3、设计方案 (4)3.1 外形设计 (4)3.2 升降构件设计 (5)3.3 伸缩取放构件设计 (5)3.4 副柜设计 (6)3.5 书桌设计 (7)4、工作过程分析 (7)5、控制程序 (8)6、实用可行性及成本分析 (9)7、作品应用前景 (1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价也一涨再涨,小户型住房成了市场的宠儿。
由于小户型房间面积小,对各种家具的设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对储物柜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
因此对于居民来说,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是一个摆在每个家庭面前的难题。
而对于家具制造商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好的商机,谁能解决好这个空间利用的问题,谁就拿到了进入未来家具市场的门票。
传统的成品家用储物柜(图1)约有2.5米左右,储物柜顶部距离屋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由于这部分空间由于取放东西的不便且存有安全隐患,因此绝大多数家庭不得不放弃使用这部分空间。
当今的小户型住房本来面积就不大,如果利用传统的储物柜就不能充分地利用本来就小的空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储物柜到天花板之间的这部分闲置空间,将这一部空间分利用上,那么平时要占据很多空间而又不经常用的物什就可以放置在这些空间里。
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房间的大小高低定制储物柜(图2,图3),但是定制的柜子成本较高,不能移动改变摆放位置,无法重复利用。
图1传统储物柜图2传统储物柜 图3传统储物柜通过以上分析,成品家具和定制家具各有弊端,而本文设计制作的多功能全自动储物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又能像成品储物柜一样可随意移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2024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题目

2024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题目
2024年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当时的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
考虑到未来的机械工程领域可能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题目可能会涉及到以下一些方面:
1. 可持续能源利用,设计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机械装置,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减少能源消耗。
2. 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开发一种智能制造系统或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复杂的制造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医疗保健领域,设计一种机械辅助设备,用于改善医疗诊断或治疗过程,提高医疗效率和精准度。
4. 智能交通工具,创新设计一种智能交通工具,例如无人驾驶汽车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5. 智能家居与生活,设计一种智能家居设备或机械装置,能够提升家居生活舒适度和便利性。
6. 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发一种机械装置,用于环境监测、污染治理或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上仅是一些可能的方向,具体的题目会根据当时的社会和科技发展情况而定,参赛者需要关注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主题与内容
(讨论稿)
一、引言
在2009年4月份于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总结会暨第四届大赛主题研讨会上,对谢进教授建议的四个方面的题目(见附件1),采纳了两个:救援机械、逃生机械。
对于第五届大赛主题的征集与研讨,从2010年5、6月份预赛巡视前后就已开始。
但回应较少,有以下几个:
黑龙江赛区:比赛主题可以更贴近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等,这样学生的创意可以开拓地更广泛,同时也有助于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出现。
——潘毓学教授收集
浙江赛区:有教师提出可以设计农作物收摘机械。
——秦伟教授收集
湖北赛区:“新能源、新经济”——谢进教授收集
重庆赛区:能否不确定主题——王晶教授收集
河南赛区:“节能减排”——余跃庆教授收集
在2010年10月,第四届大赛全国决赛评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又对第五届大赛主题提出一些建议。
12月底张策教授给我发来“大赛杂感”(见附件2),对大赛主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现根据大家意见,提出关于第五届大赛主题的讨论稿,请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
二、主题讨论
第五届大赛主题为“幸福生活”;内容为“家用机械、小型商用机械、小型机械玩具的设计和制作”。
但不包括第二届、第三届大赛已经命题的厨房、卫生间、健身、助残等机械。
所有参加决赛的作品必须与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与主题和内容不符的作品不能参赛。
三、本届大赛的一些建议:
1、本届大赛不采用虚拟样机设计作品;
2、全国决赛作品总数保持130-150项;
3、全国决赛时间初步定于7月20日左右;
4、继续推进西部帮助计划,增加西部和边远省份评委数量;
5、全国决赛参赛作品的指导教师不再担任全国评委;
6、一般全国评委年龄在70岁以下,院士除外;
7、全国决赛参评评委中不能有两名同学校评委;
8、大赛秘书处准备换届;
9、制定大赛评审申诉与回复机制;
10、改进优秀组织奖的评审办法;
四、近期工作设想
在2011年4月上、中旬召开第一次大赛工作会议,确定大赛主题。
随后在今年5月份广州第六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上发布大赛主题。
地点:西安二炮工程学院。
内容:研讨第五届大赛主题;确定第五届大赛注意事项;出台赛区预赛评审指导意见;制定第五届大赛工作时间表;考察全国决赛场地。
会议经费:教育部财政部联合资助大赛的项目经费,预算4~5万。
规模:15人左右(含西安当地委员)。
(2011年2月26日)
附件1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与内容
(讨论稿谢进)
主题:“珍爱生命,幸福生活”
内容:“救援机械、逃生机械、居家生活、游戏娱乐机械四类机械产品的设计制作”。
解释:1)“救援机械”可理解为对应火灾、水灾、地震、矿难等灾害发生时,为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所使用的紧急救援机械。
2)“逃生机械”,立足防范于未然,在紧急灾害发生时保护自我和家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机械。
3)“居家生活机械”指方便于正常人生活,对门、窗、沙发、床等生活中使用物品进行的机械创新设计;但不包括第二届、第三届大赛已经命题的厨房、卫生间、健身、助残等机械。
4)“游戏娱乐机械”指玩具、家庭及游乐场所用娱乐机械。
(2009年4月12日)
附件2
大赛杂感
张策
大赛已历四届,规模、影响都越来越大。
我很同意这样的说法:大赛的组织、评审工作正日臻成熟。
秘书处的同志们功不可没。
南京大赛后,感想很多。
有的想法比较成熟,有的想法连自己也吃不准。
都写出来,供你们参考。
I 关于最佳组织奖
四届大赛都评选最佳组织奖,有利于推动各省级组委会的活动。
在前几届大赛中,这个问题还排不到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中来,现在则有精力进一步改进一下了。
在评价各省的工作水平时,应考虑该省高校中机械专业的学生数目。
如果这个数据难以获得,可用该省的机械专业数目来代替。
这样,对学校少的省份比较公平,有利于推动这些省份的工作开展。
这个工作找两个研究生到网上搜索一下就可完成。
II 关于命题
命题是最为关键的。
第二届到第四届的命题十分成功。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这是极好的思想教育。
应该坚持这一方向。
创新分为功能创新、原理创新和结构创新。
我们给出主题和范围这种做法,使许多课题包含了这三类创新。
功能创新是体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主要环节。
我见过力学的竞赛中有这样一类命题竞赛:给出材料的数量,设计一个结
构,使之承载能力最强。
我们当然也可以给出这样的竞赛题目:给出一个特定的运动要求(轨迹、速度、精度,甚至动力学要求),设计一个传动系统。
这种命题竞赛便于评审,但缺少了功能创新这一环节。
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未必都像助残和救灾那么沉重。
关于玩具和家用器械这一主题也是可以的。
“玩具”这一选题方向的问题在于:在创新方面还能有多大的余地?
“登月”瞄准了科技的最前沿,充满了浪漫、遐想和挑战。
但是,无空气、低重力、低温,还有与地球不同的地质情况等,这样一些因素是否使这一课题过分的专门化了?
牛老师的提案(主题:幸福生活,内容:家用机械)虽然还不是特别吸引人的眼球,但按目前提出的主题比较而言,还是较为可行的。
如果提不出更好的方案,就用这个也可以。
做两点补充:
(1)在内容中加上商用机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地位更高了。
商用机械可包括贴标签、快速包装、商品的动态展示等等。
单只是家用机械,我觉得范围嫌窄。
(2)助残、康复、厨具等均属家用机械,但均已做过,要不要另加注解剔除出去?
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都是应该鼓励的。
我们更应该鼓励哪一个?这个问题我也还没有答案。
III 关于评委
一、指导教师不兼任评委
这届有较多的评委兼任指导教师,一些指导教师对此有意见。
我也觉得改
一下比较好。
两个方法:
(1)上一届决赛的评委若在新一届大赛中担任了指导教师,决赛的半年前向秘书处声明一下,即不再安排做评委;
(2)现有的评委都是全国知名的专家了,别再直接指导学生了,不妨在校内指导一下青年教师吧。
这样,虽涉及到一些工作量、奖励等名利方面的问题,但这在校内不难解决。
我更倾向于第二个方法。
二、评委的年龄上限
总得有个上限。
我建议70周岁是担任评委的上限(鄙人2011年即到此限了),院士另议。
多年参加大赛工作的老同志,如张策等,可发特约嘉宾的邀请函,吃、住、行都不管,不上主席台,不当评委,不当监审组。
发个邀请函,我回来好从科研费(我还有几万元呢)中报销。
三、评委的更换
像今年这样,有一批老评委,有一批新聘的评委,很好。
以后不妨再扩大。
课委会的委员不一定在一次大赛中全露面,可以在五年任期内当一、两次评委。
(2010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