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物资管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第一篇: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 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 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 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成立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技术专家组。
负责本院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开展工作督导与检查工作。
二、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
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 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
三、在婚前保健门诊、产科门诊、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四、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
五、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六、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 为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适宜的干预措施。
七、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加强实验室管理, 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 保障工作顺畅运转。
八、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
应当遵照普遍性防护原则, 落实各项防护措施, 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 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九、加强信息管理。
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
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 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十、监督指导与评估。
定期开展自查与监督检查, 不断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工作质量。
第二篇: 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总结XX妇幼保健所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总结为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意识,最大程度减少艾滋病、梅毒、乙肝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现将XX年1月至8月此项工作总结如下:一、具体数据:全区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 727 人, 检测率为 100%, 发现阳性孕产妇 0 例, 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测727 人, 检测率为 100%, 发现梅毒孕妇 2 人, 梅毒感人产妇人, 所生婴儿人,感染人, 梅毒孕产妇规范诊疗人, 所生婴儿规范诊疗率人, 孕产妇进行乙肝检测 727 人, 检测率为, 表面抗原阳性人, 城西医院产科领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疫苗支, 注射2支。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为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保护妇女和婴幼儿的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工作目标1. 降低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率,提高母婴安全水平。
2. 提高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婴幼儿的诊疗服务质量。
3. 加强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二、工作措施1. 加强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实施规范化诊疗,提供全程管理服务。
3. 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
4. 提供安全的分娩服务,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5. 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婴幼儿实施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治愈率。
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婴幼儿的知晓率。
7. 建立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和控制网络,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流程1. 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发现和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在开展孕产妇常规检查时,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进行筛查,并将结果及时报告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 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的诊疗和管理: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实施规范化诊疗,提供全程管理服务,包括产前、产时、产后及婴幼儿的诊疗和管理。
3.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和控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和控制,提高干预和控制效果。
4.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宣传教育: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四、工作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 加强经费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确保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药物管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药物管理制度
1、须严格按照市项目管理方案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药品和生物制剂管理规定要求进行药品和制剂的管理和使用。
2、药物和制剂入库要有详细登记,包括药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日期、温度及经手人。
各单位和个人领用药物时,必须有处方并进行相关登记,领用人签名确认。
项目单位应建立药物管理制度,完善使用登记。
3、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管理应以镇安县《预防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乙肝免疫球蛋白使用管理要求》,领取、储存和发放过程应使用符合要求、效果确切的冷链设施设备,保证全程温度控制在2-8℃。
4、定期盘点各类药物和制剂,做到药物与登记本相符合,失效药品按照规范销毁。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保障母婴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预防工作计划,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预防工作。
2.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母婴传播预防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
3.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母婴传播预防管理制度,制定预防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
三、宣传教育1. 加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母婴传播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预防母婴传播的知识。
3. 加强对育龄妇女和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母婴传播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四、检测与咨询1. 医疗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服务,鼓励育龄妇女定期进行检测。
2. 对检测结果阳性的育龄妇女,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咨询和指导,告知其母婴传播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3. 医疗机构应当为孕妇提供定期的产前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孕妇。
五、干预措施1. 对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妇,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分娩方式选择等。
2. 对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妇,医疗机构应当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药物,确保孕妇在孕期和产褥期持续用药。
3. 对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妇,医疗机构应当提供规范的分娩服务,采取措施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六、随访与关怀1. 对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妇,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跟踪其病情和新生儿健康状况。
2. 对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新生儿,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定期的检测和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
3. 对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妇和新生儿,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服务,帮助其度过难关。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管理制度艾滋病、梅毒、乙肝,这些词听起来是不是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咱可不能让它们有机会在母婴之间捣乱!这就不得不提到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管理制度啦。
您想想,要是没有一套严格又有效的信息管理制度,那这事儿不就像没头的苍蝇乱撞,能有个好结果吗?好比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如果没有准确的航海图和清晰的航行规则,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吗?答案肯定是不能!先说这艾滋病,那可是个厉害的“角色”。
要是母婴传播没拦住,孩子一出生就得面对这巨大的挑战,这得多让人心疼啊!所以信息管理得精细,从孕妈怀孕初期的检查,到整个孕期的跟踪,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梅毒也不是吃素的呀!这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一不小心就可能出来捣乱。
那怎么对付它?就得靠详细准确的信息记录。
孕妈每次的检查结果,治疗情况,都得明明白白地记下来。
这就跟记账一样,每一笔都得清楚,不然到时候账目混乱,怎么能行?乙肝也不能小瞧。
要是信息管理不到位,就像做饭没掌握好火候,菜能好吃吗?当然不能!所以对于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信息得全面,从孕妈自身的病情,到孩子出生后的预防措施,都得有详细的记录和规划。
这信息管理制度啊,就像是给母婴健康上的一道保险锁。
得保证信息的收集及时、准确、完整。
比如说,医生得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把孕妈和宝宝的情况摸得透透的。
而且这些信息还得安全保管,不能泄露,这就好比是家里的宝贝,得藏好了,可不能让外人随便看到。
再说说信息的利用。
收集来的信息可不是摆着好看的,得发挥作用。
就像买来的食材,得做成美味的饭菜才有价值。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能制定出更合适的预防方案,能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多重要啊!总之,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信息管理制度,那可是关乎母婴健康的大事儿。
咱们得重视起来,把这道防线筑牢,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健康康地来到这个世界,让每一位妈妈都能安心地迎接新生命的诞生!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资料管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资料管理制度
1、资料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陕西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切实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档案应每年年底汇总、核对一次,并定期清点,不丢失,不泄密。
2、因玩忽职守造成档案资料丢失或泄密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3、不得随便摘录档案资料,凡查阅档案资料者,要说明查阅目的,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并且只限批准的内容,不得随意扩大阅读范围。
查阅者必须在阅览室内查阅档案资料,未经批准不得带出室外。
4、查阅完毕,档案工作人员要严格进行清点、核对、办理退还手续。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相关工作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相关工作制度为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确保母婴健康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组织机构1.成立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3.各级医疗机构要成立相应的项目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项目工作落实到位。
二、工作目标1.提高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确保检测率达到95%以上。
2.提高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治疗覆盖率,确保治疗率达到95%以上。
3.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确保传播率低于5%。
4.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知度和防治能力。
三、工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知度。
2.建立健全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网络,确保检测工作规范开展。
3.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及时、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随访服务。
4.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工作落实到位。
5.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防治能力。
四、工作流程1.各级医疗机构对所有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2.对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及时进行确诊和治疗。
3.对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4.对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进行定期随访,监测治疗效果。
5.对项目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五、工作考核1.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纳入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内容。
2.对项目工作落实不到位、防治效果不佳的医疗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
3.对项目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医疗机构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工作保障1.各级政府要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项目经费投入。
2.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1.12•【文号】国卫办妇幼函〔2020〕928号•【施行日期】2020.1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函〔2020〕9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规范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我委制定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年11月12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规范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以下简称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制定本规范。
一、工作目标(一)总目标。
全面、规范落实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减少相关疾病母婴传播,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具体目标。
至2025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5%以上,孕期检测率达90%以上,孕早期检测率达70%以上。
2.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达95%以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达95%以上。
3.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95%以上,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达95%以上。
4.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注射率达95%以上。
5.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3%以下。
6.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活产以下。
7.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12月龄内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项目办公室
物资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物资包括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药品、试剂、耗材及设备等相关物资。
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免费发放的物资不得收费。
三、卫生局对物资的分发、转运及使用进行监督。
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物资的统一领取、供应和管理工作,按照卫生局要求做好项目物资的领取、发放、储存等相关工作,明确专人负责、专人保管,并按照物资存储要求配置相关设备,完善保管条件,做好领取、发放登记工作。
四、妇幼保健院作为管理单位按照《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物资验收表》(附表1)的各项要求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表。
五、严格出入库管理制度,物资入库填写《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物资入库登记表》(附表2),出库填写《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物资出库登记表》(附表3)。
对于有效期的发放遵循临近有效期物品优先出库的原则。
六、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对项目工作下拨的相关物资要严格管理,专人负责,做到专项专用,合理使用,建立管理登记台账,填写《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物资定期库存检查表》(附表4)。
七、为保证项目的相关物资能够充分发挥使用效益,项目办公室将结合项目的督导工作对项目的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和处理。
附表 1:《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物资验收表》
附表 2:《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物资入库登记表》附表 3:《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物资出库登记表》附表 4:《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物资定期库存检查表》
附表1
XX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物资验收表
验收人签名: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