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ISAC项目白皮书
数字货币Globle Currency 白皮书0.1.1(中文版)

Globle Currency:新型数字资产质流通系统摘要:比特币证明了点对点电子货币系统的可行性,以太坊建立了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目前多种公链以及私有链、联盟链的大量共存,形成了数据和价值的孤岛。
Globle Currency通过动态同步索引侧链实现跨链资产映射及交换。
1.简介Globle Currency(以下简称GC)是一种通过动态索引同步侧链实现跨链资产映射及交换的系统,所有业务均以智能合约侧链的方式与父级链通过动态索引实现交互。
2.动态索引主链与侧链直接通过主链的Merkle树交互,主链对不同侧链链的索引会使用不同的索引策略,通常会在侧链区块基本可以确认不是孤块之后进行索引。
3.树形侧链通过GC的主侧链架构,以GC为主链,GC的侧链可以成为自身侧链的主链,因此理论上系统可以映射所有链上数字资产并能够通过智能合约无限扩展数字资产业务。
4.代币产出为致敬BTC ,GC 的理论总产出数量被设定为all GC =21,000,000枚,与BTC 总量相等,GC 地址生成算法也与BTC 相同。
GC 的产出方式有两种,BTC 层级置换及算力产出。
BTC 层级置换即使用BTC 按照层级置换比例换取GC ,该方式产出GC 总量为7,000,000枚,BTC 层级置换保证了GC 的价值与BTC 的对应关系,层级的增加对应了GC 以BTC 计价的升值,当置换产出GC 数量达到7,000,000枚或者层级置换停留在某一层级并维持30天,层级置换停止,即GC 的BTC 层级置换产出方式结束,此时如果置换GC 数量不足7,000,000枚,则剩余部分GC 销毁,GC 理论总产出数量将不足21,000,000枚。
第i 层的BTC 容量)26,2min(1+=-i BTC i i 第i 层BTC 置换GC 比例)055.1,)2(055.02max(/(round 21--=-i Ratio Ratio i i 1000001=Ratio 即第1层初始置换比例为1BTC :100000GC 。
数字人民币白皮书相关内容

数字人民币白皮书相关内容数字人民币白皮书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标志着中国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研发的重要里程碑。
数字人民币白皮书详细阐述了数字人民币的概念、设计原则、技术架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要点展开讨论。
一、数字人民币的概念数字人民币是中国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货币形式。
与传统纸币相比,数字人民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可追溯性,可以实现即时支付和无接触支付。
二、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原则数字人民币的设计遵循了安全、稳定、便捷、可控的原则。
其中,安全性是最核心的设计原则,数字人民币采用了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用户的资金安全。
稳定性是保障数字人民币作为货币的信用和价值的重要原则,央行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便捷性则是数字人民币的一大特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轻松实现支付和转账。
可控性是指央行对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进行有效监管,保障金融稳定和反洗钱等方面的需求。
三、数字人民币的技术架构数字人民币采用了双层运行架构,即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将数字人民币发放给个人和企业。
这种架构既保证了央行的货币发行权,又保留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服务功能。
另外,数字人民币还采用了匿名支付和可追溯性相结合的技术设计,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同时又能够实现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监管要求。
四、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方向数字人民币白皮书中指出,未来数字人民币将逐步推广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零售支付、跨境支付、政务服务等。
数字人民币还将与其他金融科技创新相结合,实现更多的场景应用,如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等。
同时,央行还将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领域的应用,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数字人民币白皮书的发布为数字货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规划。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支付方式的创新和升级,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未来,数字人民币有望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数字货币典范,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3年中国元宇宙数字身份体系白皮书

2023年中国元宇宙数字身份体系白皮书1.1.数字身份的概念背 景0 11.2.数字身份体系的发展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趋势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数字化活动中,数字身份能够保证数字化活动的安全可靠,使各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数字身份是以数字化形式表示的可以唯一识别主体的属性信息集合。
在各数字空间中,用户以各不相同的数字身份进入,在其中被识别和信任,通过特有的身份属性来描述自身具有的特征。
数字身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用户体验提升:数字身份保障每个用户的唯一性,以个体数字身份接入网络的用户获得面向个体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随着大数据、A I 技术的发展,针对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服务比以往更加精准,更好地匹配了用户的需求。
(2)社会效率提升:数字身份认证技术提高,实现了物理空间身份与数字空间身份的精准映射,使过去仅能在线下开展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在线上完成,如金融交易、数字政务等。
社会运行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3)生产智能化提升:物联网使智能设备接入到网络,能够根据需要自动收发消息、相互协作,推动了生产活动向智能化发展,数字身份的安全应用使设备以可信赖的方式在网络中交换数据,使物联网在智能化生产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数字身份的应用生态包括数字身份的签发方、验证方、所有方和验证需求方,各方通过一系列软硬件设备进行交互、协作,共同组成了数字身份体系。
其中签发方是创建和分发数字身份的机构或实体;验证方负责验证数字身份信息的准确性;所有方是指拥有数字身份的主体;验证需求方是对用户身份验证提出需求的实体,一般为各类应用提供方。
为满足数字身份的发展需求,数字身份体系的构建模式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多种数字身份体系构建模式。
对于不同的模式,数字身份体系生态各方的关系有所不同。
根据数字身份签发方和验证需求方的关系分类,数字身份体系有两大类模式:(1)身份专用:数字身份签发方和验证需求方两种角色合一,均为应用提供方。
虚拟货币技术白皮书

虚拟货币技术白皮书摘要本白皮书旨在探讨虚拟货币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的技术挑战。
我们将介绍虚拟货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分析其在金融领域、供应链管理和数字资产交易等方面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虚拟货币技术面临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将展望虚拟货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虚拟货币是指基于密码学技术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的一种数字化货币,它不依赖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机构发行和管理。
虚拟货币技术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在无需第三方信任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价值交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2. 虚拟货币的基本原理虚拟货币的基本原理包括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和密码学技术。
去中心化是指虚拟货币系统没有中央机构控制和管理,而是由网络中的节点共同参与验证和记录交易。
分布式账本是指虚拟货币系统中的交易记录被保存在多个节点上,确保交易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密码学技术则用于保护虚拟货币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包括数字签名、哈希函数和加密算法等。
3. 虚拟货币的应用场景虚拟货币技术在金融领域、供应链管理和数字资产交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金融领域,虚拟货币可以提供更快速、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服务,同时减少汇款中的中间环节和费用。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虚拟货币可以实现对物流和资金流的实时追踪和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
在数字资产交易方面,虚拟货币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交易方式,为数字资产的流通和交易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4. 虚拟货币技术的挑战虚拟货币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安全性、隐私性和监管等方面。
由于虚拟货币系统的去中心化特性,其安全性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欺诈行为的威胁。
此外,虚拟货币系统中的交易记录被保存在分布式账本上,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虚拟货币技术的监管也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来确保其合规性和稳定性。
5. 虚拟货币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应对虚拟货币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
数字货币白皮书

数字货币白皮书摘要本白皮书旨在深入分析数字货币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在经济领域的潜在影响。
首先介绍了数字货币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其在支付、投资和金融体系中的应用。
接着,讨论了数字货币的优势和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1. 引言数字货币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通过密码学技术确保安全性和匿名性。
随着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节将对数字货币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介绍。
2. 数字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数字货币是指通过电子方式进行交易的货币形式,它不依赖于传统的中央银行或政府发行。
根据发行主体和技术特点,数字货币可以分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等几种类型。
CBDC由中央银行发行和管理,具有法定货币地位;加密货币则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发行和交易;稳定币是以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为背书,以保持稳定价值的数字货币。
3. 数字货币的应用数字货币在支付、投资和金融体系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支付领域,数字货币提供了更快速、便捷和低成本的交易方式,可以解决跨境支付和金融包容性等问题。
在投资领域,加密货币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投资工具,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在金融体系中,数字货币的发展可能会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角色和运营方式,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包容。
4. 数字货币的优势与挑战数字货币相比传统货币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数字货币可以提高支付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
其次,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特点可以增加金融系统的韧性和安全性,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
然而,数字货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安全性、监管政策和市场风险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5. 数字货币的未来展望数字货币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壮大。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数字货币有望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支付和储值工具。
同时,数字货币的发展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市场规范,以保障数字货币的安全和稳定。
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

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现金支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自然也不会落后于这一潮流。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数字人民币。
本文将以《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为标题,对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数字人民币的定义和特点数字人民币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种数字货币,也可以称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
与传统的现金支付不同,数字人民币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扫码等方式进行支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安全可靠:数字人民币采用了多层次的加密技术和身份验证机制,可以有效防范欺诈和盗窃等风险。
2. 实时结算:数字人民币的支付过程可以实现实时结算,无需等待银行结算,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
3. 匿名性:数字人民币的支付过程可以实现匿名支付,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4. 可追溯性:数字人民币的支付记录可以被中央银行追踪和记录,有利于防范洗钱和其他非法活动。
二、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历程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技术,并于2016年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了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组,开始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工作。
201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工作已经进入试点阶段。
同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了《数字货币(DC/EP)研究报告(2019)》,对数字人民币的技术架构、发行方式和应用场景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202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成立数字人民币研发团队,并开始在深圳、苏州、成都和雄安新区等地展开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
同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研究报告(2020)》,对数字人民币的技术架构、发行方式和应用场景等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

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
目前,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2024年底
开始了数字人民币的试点。
以下是中国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的一些重要内容:
1.理论研究阶段:中国央行在2024年开始针对数字货币的理论研究,并于2024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入研究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
2.技术研发阶段: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区块链技术的
应用上。
中国央行通过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合作,建立了央行数字货
币的底层技术架构和相应的安全、可靠的核心系统。
3.功能设计阶段:数字人民币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个人和企业账户的
开设、支付、转账、结算等。
数字货币的目标是提供与实体纸币和电子支
付相似的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
4.试点阶段: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于2024年底在多个城市开始。
试点城市会选择一些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与央行合作,进行数字人民币支
付的试点,包括营销活动、用户体验测试等。
5.2024年加速推进:2024年,中国央行将继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的试
点工作,并计划在北京冬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中推广使用。
同时,央行还将研究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和发展战略等相关问题。
总体来说,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进展迅速,目前已经进入试点阶段,并计划在未来逐步推广和普及使用。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将为中国金融
体系和支付体系的创新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关于数字货币的书

关于数字货币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数字货币的书籍推荐:
1.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新未来》–这本书由安东尼·M·彭
内罗(Anthony M. Pellegrino)撰写,提供了一个综合了解区
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基本知识。
2. 《比特币白皮书》–这是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所
撰写的比特币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比特币及其底层技术的工作原理。
3. 《数字黄金:比特币与黄金的未来》–这本书由纪撒·波尔
兹曼(Saifedean Ammous)所撰写,探讨了比特币作为一种数
字黄金的潜力以及其对传统金融系统的影响。
4. 《加密货币交易与投资》–这本书由阿顿·莫伊拉(Amit Bhardwaj)所撰写,提供了一个综合的数字货币交易和投资指南。
5. 《区块链革命:如何改变金融业、商业和世界》–这本书由唐·塔波斯基(Don Tapscott)和亚历克斯·塔波斯基(Alex Tapscott)所撰写,详细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对各个领域的潜在
影响。
上述书籍为初学者提供了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基本了解,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更多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用户在平台上获取的激励,也可以通过ISAC 实现其价值落地,除了 可以用作基本信息资源购买的支付之外,还可以用作对增值服务的支付。平台也会 所有有贡献的社区用户解决信息传输、信息制作、信息提供和信息接收过程中产 生的技术问题或支付问题。
ISAC 涵盖广泛,尤其关注数字信息内容领域,尤其是新媒体广告、虚拟现 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交互引擎、互动影视等新兴信息来源,并且形成信息生 成端—信息资源交互媒介—信息资源调用端这样的行业闭环。
截至 2013 年底,我国信息资源产业总营业收入为 30613 万亿元人民币, 占 2013 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5.38%,从业人口达到 2888 万人。2013 年, 我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 2.2 万亿元人民币,信息产品消费规模达到 1.2 万亿 元人民币。
3. 区块链的发展契机
2019 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各地区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逐渐重 视,区块链成功地站在了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浪尖。区块链技术的革命性在于它实现 了一种全新的信任方式,其“不可篡改”的特性,解决了信息发布过程中的不确 定性,重新定义了信任关系,而这一特征将成为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最根本的保障。 对社区和社交平台而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成为重要的转折点。ISAC 致力于 在寻找一种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信息传递精准性的安全和隐私的模式,而区块链 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
3.ISAC 区块链技术与解决方案..........9 1. 加密的数字凭证与身份标识 ................................................... 10 3.2POP 共识机制....................... 12
3.3 去中心化DAG 存储技术.....12 3.4 开源的api 设计....................13 4.生态模型..........................................14 4.1 应用场景与平台服务........... 14 4.2 ISAC Dapp 与 token 应用联 动生态.......................................... 18 5.基金会运营方案..............................19 5.1 分配方案............................... 19 5.2 发行与发展路径计划........... 20 6.团队阵容..........................................21 7.风险提示..........................................21 8.免责声明..........................................22
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信息资源产业链条中的各环节加以整合、加速流通,有效 缩短信息资源的价值变现周期;对原创者的作品进行存鉴,保证信息权属的真实 性、唯一性,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未来若干年内,ISAC 将通过 内部孵化、战略投资、对外合作等方式,上线多个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交易、变 现应用落地,引领信息资源创作方、实现超 5000 万的终端用户,产业链总市值达 到百亿规模。
目录
1.去中心化的信息共享支付平台........3 1.1 项目摘要................................. 3 1.2 信息资源行业分析................. 5 1.3 区块链的发展契机................. 6
2.行业痛点分析....................................7 2.1 传统信息资源交互行业......... 7 2.2 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 8
1. 去中心化的信息共享支付平台
1. 项目摘要
ISAC(Information Sharing Alipay Chain)平台是一个基于区块链与数字 加密技术的去中心化广告信息资源共享与支付平台,致力于打造信息资源领域的 支付宝。信息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包括文化创意、数字内容、 广告媒体设计、技术解决方案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凭借可信数字身份在 ISAC 平台上有偿或无偿发布自己拥有的或新创造的信息资源,通过 ISAC 链上 九路数据,实现信息产权的确认,同时获得token 激励。然后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 据技术,精准推荐给信息需求端。信息调用者可以通过ISAC token 完成信息资源 的交易、租用、购买等的支付,实现海量信息的安全传递和便捷交易,加强信息资 源与无形价值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公平性与置信性。而且,以超低成本信息交易 与流通为切入点,通过AI 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掌握先进的 L·A·U·B (用户行为逻辑分析)技术,打造高精准、高展现、高转化的信息共享与支付新 路径。
20 世 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信息化 程度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网络环境已初步形成,为信息共享的实现提供 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成为全社会的宝贵资源和财 富,信息共享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近年来,信息资源产业在我国发展势如破竹, 也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 2004 年 12 月 1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不到十年,我国信息资源产业 总产值从 2004 年的 5789.72 亿元猛增至 2013 年的 31903指提供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在国际上,信息资源产业通常对应以下相关产 业:数字内容产业,创意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越 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高速的宽带网络进行传播。信息资源的创建, 采集,管理, 处理,存储,分发和访问也逐渐蔓延到广泛的行业,为进一步的创新、增长和就业 做出贡献。信息资源逐渐成为科研,医疗,教育和社会服务,知识和文化服务以及 政 府规制的中心,这也刺激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并创造新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已经 成 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