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Word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统计学?答: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它涉及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展示和预测。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有什么区别?答:描述统计学关注于数据的总结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学则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 列举三种常见的概率分布。

答: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4. 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答:中心极限定理表明,当样本量足够大时,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5. 什么是置信区间?答:置信区间是一个区间估计,它给出了总体参数的一个可能范围,并且该范围有一定的置信水平。

6.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

答: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一个关于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7. 什么是相关系数?答: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8. 什么是回归分析?答: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9. 什么是方差分析?答: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0. 什么是标准差?答: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方差的平方根。

11. 什么是均值?答:均值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它是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

12. 什么是中位数?答: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当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时,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13. 什么是众数?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14. 什么是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15. 什么是总体?答:总体是指研究中所有可能的个体的集合。

16. 什么是抽样误差?答: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导致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17. 什么是系统误差?答: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或实验设计中的偏差导致的误差,它会导致测量结果持续地偏离真实值。

18. 什么是数据的正态性?答:数据的正态性指的是数据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即呈现出对称的钟形曲线。

完整word版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完整word版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1、调查时间是指()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A、扩大为原来的3倍B、扩大为原来的2/3C、扩大为原来的4/9倍D、扩大为原来的2.25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A 576 户B、144 户C 100 户D 288 户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 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B 510C 500D 490&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l ,X 2, ,X n 是来自总体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分布2 2A 、N (…)B.、N (0,1)c.、N (n 川)D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I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完整word版统计学 复习试题含答案

完整word版统计学 复习试题含答案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 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 B.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 F 是(A.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C.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A.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B 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C 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D 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5分,共20分)1.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2.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解释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三.(20分)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

为比较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10个工人,让他们分别用三种方法组装。

下面是10个工人分别用三种方法在相同时间内组装产品数量(单位:个)的描述统计量:方法1方法2方法3平均 165.7 平均 129.1平均 126.5 中位数 165 中位数 129 中位数 126.5 众数 164 众数 129 众数 126 标准差 2.45 标准差 1.20 标准差 0.85 峰值 -0.63 峰值 -0.37 峰值 0.11 偏斜度 0.38 偏斜度 -0.23 偏斜度 0.00 极差 8 极差 4 极差 3 最小值162 最小值 127 最小值 125 最大值170最大值131最大值128(1) 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试说明理由。

(2)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直方图和折线图B.直方图和茎叶图 C.茎叶图和箱线图)D.茎叶图和雷达图 2. 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A.异众比率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 3.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 n5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B. 100 和 0.2 C. 10 和 1.4 D. 10 和 2 )A. 100 和 4.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统计学复习题(含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练习题(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2、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4、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B)。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8、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

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0、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D)。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娈量,后者为连续变量12、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C)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每名职工的总收入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1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16、统计研究要通过统计指标及其体系来达到认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目的,这指的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B)。

A、方法性B、数量性C、总体性D、描述性18、从理论上说,抛一枚硬币可以无穷尽地重复进行,其正面或反面朝上的结果所组成的总体属于(B)。

A、有限总体B、抽象总体C、具体总体D、不可计数总体20、对教师按职称进行分组,则适合采用的测定尺度是(B)。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2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C)。

A、职工平均收入B、亩产量C、某省G DPD、产品合格率24、以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运用的方法是(B)。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数,产品产值是( A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对某班学生按年龄分成16-18岁、19-21岁、22-24岁三组,则24岁是( A )A. 最大值 B. 组中值 C. 第三组的上限 D. 第三组的组中值4.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称为( D )A. 组中值B. 组数C. 全距D. 组距5.连续变量数列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10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75,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D )A. 987.5B. 1000C. 1025D. 10506. 在建筑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建筑企业是( B )A. 调查对象B. 填报单位C. 调查单位D. 调查项目7.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 A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C.各组分布的次数 D.各组分布的频率8. 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D )A.3B.13C.7.1D.79.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

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10.用不考虑顺序的不重复抽样方法,从8个人中抽选3个人,所得样本可能数目的公式为( B )A .)!38(!3!8-B .38 C .)!38(!8- D .)!38(!3)!138(--+11.某同学的英语成绩为80分,则“成绩”是( A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标志值D .数量指标 12.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C ) A .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 B .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 .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 D .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13.对于统计分组设计,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A. 分组时各组之间界限要明确,不允许重叠和交叉 B. 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不都应只属于其中的一个组 C. 分组时,不能出现有任何一个单位无组可归的情况 D. 分组方案中,拟定的所有组一定要能够包容总体的所有单位 14.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据以计算的质量指标数值( D ) A. 一定增大 B. 肯定不变C. 一定缩小D. 和总体范围扩大无直接关系15.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B ) A.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 C. 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 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 16.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畜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B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18. 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 D )A.正态分布曲线 B.J型分布曲线C.右偏分布曲线 D.左偏分布曲线19. 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80个商业网点,平均每个商业网点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20.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则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 D )A.倍数B.百分数C.系数D.成数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CE )A.厂房面积 B.职工人数 C.原材料库存量D.设备数量 E.产值2.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B )A. 职工按性别分组B. 工人按工种分组C. 职工按工龄分组D. 企业按利润额分组E.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3.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有( ABCD )A.研究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B.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C.描述相互关联的统计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D.描述统计变量的分布情况E.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4. 某市为了解本年年末的煤炭库存情况,特别向各单位颁发调查表要求填报,这种调查属于( BCD )A. 统计报表制度B. 普查C. 专门调查D. 经常性调查E. 一次性调查5.在统计上,通常使用的频率分布图主要有( ACD )A.直方图 B.散点图 C.折线图 D.曲线图6.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有( BD )A.样本均值的期望值是2 B.样本均值的期望值是200C.样本均值的标准差是5D.样本的均值的标准差是50 7.简单随机抽样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分为( AE )A.重复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 E.不重复抽样8.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 BCD )A.组类 B.组限 C.组距D.组中值 E.组数据9.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称为( AE )A.次数 B.频率 C.比率D.次数密度 E.频数10.下列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有( AB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E.众数11.下列关于确定组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A.不能把不同性质的单位划分在一个组B.尽量让组中值同分到组内各单位的标志值的平均数接近C.有重叠组限与非重叠组限之分D.重叠组限的含义是上限在本组内,下限不在本组内E.当资料中有特大、特小异常值时,可相应采取开口组的形式,开口组不存在组中值12.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 BDE )A. 调查总体B. 调查单位C. 调查对象D. 报告单位E. 总体单位13. 统计调查表的形式有( AD )A. 单一表B. 简单表C. 分组表D. 一览表E. 复合分组表14.对于组距数列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有( ABCDE )A.最小组下限要低于最小变量值 B.最大组上限要高于最大变量值C.组的确定要有利于表现总体分布规律 D.连续变量相邻组限一般要重合E.离散变量相邻组限一般要间断15.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E )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死亡人口数C.某地区出生人口数D.某地区生产总值E.某地区的学校数16.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BC )A.人均国民收入B.人口平均年龄C.粮食亩产量D.人口密度E.人口自然增长率17.等距抽样按样本单位抽取的方法不同分为( BCE )A.无关标志等距抽样 B.随机起点等距抽样C.中点等距抽样 D.有关标志等距抽样E.对称等距抽样18.当现象完全相关时:( BC )- C.r=1 D.r=0.5 A.r=0 B.r=1-E.r=5.019.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有( ABC )A.编制相关表 B.绘制相关图 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D.计算估计标准误 E.配合回归直线20.根据连续五年的历史资料计算得到各季的季节比率为( ABCDE )A.120% B.80% C.50% D.140% E.150%三、名词解释1.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是指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总体,用以说明被研究现象各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总体状况。

统计学复习题_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_计算题及答案

第一章【考试题】(一)判断题1.列宁指出: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 )2.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 )3.我国《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 )4.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

( )5. 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6. 连续型标志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

()7. 一般地,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8.离散型标志变量的分组,只能是单项式数列。

()9.一般地,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10. 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11. 统计总体可分为同质总体和不同质总体,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12.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13. 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14. 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量,是从个体开始研究的。

()15. 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用数值表示的。

()16. 国势学派对国家宏观经济现象的定性描述,故又称为有名无实学派。

()17.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18. 某一生产工人工资2000元,这个工资就是统计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5 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 )。

①5 000名学生②5 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③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④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

(完整word版)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D 。

A.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D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5.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的阶段ABCDE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E.统计预测2.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CD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性变量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E.常数3.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AD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4.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BCDE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D.年工资总额 E.产品合格率5.以某大学的学生为总体,则统计指标有ABCDE 。

A.该学校的学生男女生比例B.该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C.该学校某学生的入学成绩D.该学校在校人数E.该学校学生就业率三、判断题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许多个标志。

( X )2.统计研究的数字是抽象的数字。

( X)3.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

( X )4.以全国钢铁企业为总体。

则宝钢集团的总利润是数量标志。

()5.统计数值一定可以用数值表示。

( x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取得真实可靠的 c 。

A.第二手资料 B.已分组资料C.原始资料 D.数列资料2.安徽省东至纺织厂为了解棉纱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 c 。

A.普查 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3.对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调查时,每一个工业企业是 d 。

A.调查单位 B.报告单位C.调查对象 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4.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c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5.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调查内容的单位是 c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 D.统计报表1.根据普查的定义与特点,它属于cd 。

A.对时点资料的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一次性的调查 D.全面调查2.下列哪些项目属于调查方案的内容 a bc 。

A.统计调查的目的 B.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统计分组表3.根据典型调查的含义,典型调查应包括abcd 。

A.有意识地选择调查单位B.事先对调查单位有所了解C.调查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D.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4.重点调查的特点有 abd 。

A.重点单位的数目占总体单位总数很少B.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C.有时也可用来推算总体的指标值D.重点单位的标志值总量占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5.全国工业普查中abcd 。

A.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变量D.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量是总体。

( X )2.直接观察法是统计调查搜集资料诸多方法中的最真实、最快捷的方法。

( X )3.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和填报单位。

( X )4.对某高校大学生状况进行调查,则调查对象是该校全部大学生。

( V )5.在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 X )一、单项选择题1.按数量标志分组时,确定组距的基本原则是 B 。

A.要尽可能分出组与组之间数量上的差异B.要尽可能保持各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差异性C.各组的组距应当有明显的差别D.各组的组距应当相近或相等2.一个等距数列末组为开口组,已知其下限为400,相邻组组距为50,则该组的组中值为 b 。

A.450 B.425 C.350 D.3253.以下哪种适宜编制单项式数列 c 。

A.变动较小的连续变量B.变动幅度较大的连续变量C.变动较小的离散变量D.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皆可4.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b 。

A.成正比 B.成反比C.不成比例 D.无联系5.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c 。

A.交叉 B.不等 C.重叠 D.间断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是 ab 。

A.划分社会现象的不同类型B.揭示社会现象的内部结构C.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D.说明社会现象的情况2.下列分组属于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db 。

A.按性别分组 B.按年龄分组C.按地区分组 D.按工资分组3.选择分组标志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acd 。

A.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B.标志表现不多的标志C.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D.对研究问题有密切联系的最主要标志4.对于连续型的变量,一般情况 ab 。

A.只能编制组距数列B.只能编制单项式数列C.不能编制组距数列D.不能编制单项式数列E.既能编制单项式数列,又能编制组距式数列1.在分布数列中,落在某一类别或组中的总体单位个数成为累计频数。

(x ) 2.最合适于描述事物结构性质问题的图形是饼形图。

( V)3.组中值就是大于下限,小于上限的变量值。

( x )4.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分开排列的,而条形图则是连续排列的。

( x ) 5.影响组距式分布数列的因素只有组数和组限。

( x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C 。

A.人口出生率 B.成本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 D.经济增长速度2. 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

A.动态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3. 研究某地工业企业平均职工人数,该地工业企业职工总数是 A 。

A.标志总量 B.总体总量C.质量指标 D.派生指标4. 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2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5000人,这个指标是 B 。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5. 某地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43%下降到2007年的31%,这两个指标 C 。

A.都是动态相对数 B.都是比较相对数C.都是结构相对数D.一个是动态相对数,一个是结构相对数6. 某地区人均粮食产量为480分斤,是另一地区的 1.2倍,这两个指标是C 。

A.都是平均指标 B.都是比较相对数C.一个是强度相对指标,一个是比较相对指标D.一个是平均指标,一个是相对指标(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BDE 。

A.人均国民收入 B.人口密度C.商品流通费用率 D.人均粮食产量E.人口自然增长率2. 时期指标的数值 ABCD 。

A.可以连续计量B.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状况的总量C.相邻两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D.其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相关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BCE 。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E.强度相对数4.下列相对数中,属于同一时期数值对比的指标有:ABCD 。

A.结构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三)判断题: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该企业相差两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 X )2.绝对指标随着时间长度的延长或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对)3.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特征的指标只能是结构相对数,且结构相对数的数值一定小于1。

(错)4.水平法和累计法的选择依据是计划指标。

(V)5.计划完成百分比的数值大于100%,就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了计划。

(V )(一)单项选择题1.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A 。

A.集中趋势 B.离中趋势C.长期趋势 D.基本趋势2.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 C 。

A.总体部分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B.总体标志总量与另一总体总量之比C.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D.总体标志总量与权数系数总量之比3.若单项式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一半,而权数都增加一倍,则其算术平均数 C 。

A.增加一半 B.不变C.减少一半 D.无法判断4.对于一个右偏的次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 B的值最大。

A.中位数 B.众数5.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组的权数相对较小时,加权算术平均数A 。

A.偏向标志值较小的一方B.偏向标志值较大的一方C.不受权数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C.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1.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CD 。

A.黑龙江省人均粮食消费量B.全国人均粮食产量C.某企业生产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D.某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2.属于计算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3.次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表现为 AB 。

A.当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B.当标志值较小而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C.当标志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D.当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4.下列哪些情况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 BD 。

A.已知商品单价和商品销售额,求平均价格B.已知分组的粮食产量及各组粮食总产量,求总的粮食平均亩产C.已知同类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及三种产品总的生产成本,求平均单位产品成本D.已知农村合作社某月购进三批同种农产品的单价和收购额,求平均价格5.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众数 E.中位数一、单项选择题1.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 A 。

A.等于0B.大于1C.大于0D.小于02.标准差与平均差的主要区别是_C___。

A、计算条件不同B、计算结果不同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意义不同3、计算离散系数是为了比较__B___。

A、不同分布数列的相对集中程度B、不同水平的数列的标志变异度大小C、相同水平的数列的标志变异度大小D、两个数列平均数的绝对离差4、已知甲、乙两厂工人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100元和150元,则平均工资的代表性_D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