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操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2
《军神》教学设计5篇

《军神》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通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2、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⑴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吗?神仙与凡人与有什么区别?⑵揭题。
理解“神”字的意思。
带着这样的理解,响亮地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是为上课进行“预热”。
抓住题眼“神”字,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谈话,让学生说说对神仙的认识,从而以神仙为话题,将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1、按要求自学课文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在对这两个句子的反复朗读中,发现沃克医生评论语言的不同,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产生本课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沃克医生开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人,后来又为什么称他为军神?三、围绕问题,深入探究环节一:感悟“军人”特质句子: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感悟刘伯承伤势的严重程度和他的从容镇定。
1、伤势有多重?补充资料。
2、从容镇定是什么意思?读读表现刘伯承从容镇定的句子。
(可以分角色读)环节二:感悟“军神”特质1、拒绝使用麻醉剂⑴刘伯承是怎样拒绝的?指名读句子。
句子: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⑵在这段话中,他最想强调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大脑?——你从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革命乱迪氲枚啵约合氲蒙伲┐抛约旱睦斫舛辆渥印⑶他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你从“平静”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他深思熟虑,已经作好了忍受巨痛的准备)带着你的理解再读句子。
四年级劳技《华容道》教学设计新部编版(3课时).docx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松滋市斯家场小学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学科:劳技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张传新《华容道》教学设计学习制作益智游戏玩具华容道。
学习内容分析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智力游戏——华容道。
教学目标 2 知道并学会华容道的走法,掌握技巧,培养思维能力。
3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比较简单的华容道游戏板。
学会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摸索其中的奥秘,学会华容道的玩法。
教学难点三夹板、手工锯、白乳胶、美工刀、砂纸。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 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及学生活动一介绍华容道,古老的中国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华容道的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历史及由议”。
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还有个代名词叫作来。
“中国的难题”。
华容道游戏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被刘备和孙权的“苦肉计” 、“火烧连营”打败,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又遇上诸葛亮的伏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明逼实让,终于帮助曹操逃出了华容道。
游戏就是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
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
曹操逃出华容道的最大障碍是关羽,关羽立马华容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羽与曹操当然是解开这一游戏的关键。
四个刘备军兵是最灵活的,也最容易对付,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也要充分考虑周全。
二关于“华容道” 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
军队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课题《[具体课题名称]》二、教学目的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提高学生[具体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具体内容]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课时分配1. 导入:5分钟2. 讲授:20分钟3. 案例分析:15分钟4. 课堂练习:10分钟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四、授课类型[选择授课类型,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五、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1. 教学重点:[具体知识点]2. 教学难点:[具体知识点]3. 教学关键:[具体知识点]六、教学手段、教具1. 教学手段:PPT、视频、实物教具等2. 教具:[具体教具名称]七、教学主要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角色,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八、教学过程1. 导入- 导入方式: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导入问题:[具体问题]- 导入语:[具体导入语]2. 讲授- 结合材料/结合教材/自主预习/视频、图片、音乐等/生活实际/所学知识,讲解[具体知识点]。
- 简单问题集中回答;一般问题个人思考回答;难的问题小组讨论。
- 回答正确,评价具体,预习充分,知识掌握牢固,能力强,关注生活。
- 回答错误,有勇气,表达能力好,但下次多思考,结合知识,会更好。
3.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方式:[具体方式]- 探究问题:[具体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4. 课堂练习- 练习内容:[具体练习内容]- 练习方式:[具体练习方式]5.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具体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具体总结]- 学生总结:[具体总结]- 精炼语言,升华主题九、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 板书内容:[具体板书内容]2. 板画设计:[具体板画设计]十、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1. 课后分析:[具体课后分析]2. 教学参考资料:[具体参考资料]通过以上教案教学设计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华容县2017沱江杯教学比武获奖名单

华容县2017沱江杯教学比武获奖名单华容县2017沱江杯教学比武竞赛圆满落下帷幕,通过初赛、复赛、决赛及综合考评,共评出特等奖16名、一等奖29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116名,优秀组织单位12个。
现将获奖情况通报如下:特等奖初中组孟娟(语文,教师进修学校)陈立凡(数学,东山镇江洲中学)李婵娟(英语,教师进修学校)江柳平(物理,师大田家湖学校) 黄雁(化学,东山中学)罗娟(生物,长工实验学校)刘超奇(历史,东山中学)花益(地理,长工实验学校)小学组华容县教育体育局刘吟夏(语文,马鞍山实验学校)陈环(数学,城关中心小学)何洁(英语,禹山镇南山中心小学)刘诗奇(美术,城关中心小学) 李胜跃(科学,师大田家湖学校)余梦娜(道德与法治,插旗中心小学)曹芳(音乐,马鞍山实验学校)范璇(体育,实验小学)一等奖初中组语文:夏耀华(北景港中学)尹凤花(梅田中学)吴玲(治河中学)数学:戚燕(侨联环城学校)肖思琴(教师进修学校)朱娟(万庾中学)英语:彭凤(三封寺墨山中学)陈蕾(新河中学)石玉(师大田家湖学校)物理:余愿(万庾中学)地理:郑娟(梅田湖镇西来中学)历史:陈安蓉(师大田家湖学校)音乐:徐婵娟(梅田湖镇新建中学)体育:张玲(教师进修学校)美术:刘益华(鲇市中学)小学组语文:江沙沙(黄湖小学)吴文辉(城关中心小学)胡青(注滋口中心小学)张凡名(实验小学)数学:胡兰(实验小学)徐小辉(马鞍山实验学校)郭纯(鲇鱼须镇宋家嘴中心小学)英语:熊琪(新河中学)李文静(东山镇洪山头中心小学) 谭朦(实验小学)音乐:颜锦华(师大田家湖学校)杨璐(黄湖小学)李晴(鲇鱼须镇宋家嘴中心小学)体育:郑易纯(北景港中心小学)二等奖初中组语文:胡云(插旗中学)张丹(侨联环城学校)数学:陈双(操军中学)付欣(华一护城中学)邓叶帆(插旗中学)英语:何青菁(团洲中学)赵丽(万庾中学)高游(县四中)物理:王若惟(红石中学)化学:周纯(新河中学)生物:李陈霖(南山中学)政治:谢光志(新河中学)历史:花兰(北景港中学)地理:严霞(新河中学)严叶(插旗中学)音乐:白斯纯(东山中学)肖睿(师大田家湖学校)体育:邱燕妮(禹山镇终南中学)美术:徐雨琪(北景港中学)小学组语文:黄花(侨联环城学校)旷琦梦(三封寺墨山中学) 段敏敏(城兴小学)张煊(操军中心小学)数学:杨勇(万庾中心小学)袁一丹(团洲中心小学) 丁娟(三封寺中心小学)英语:魏佳慧(注滋口隆西小学)付娟(长工实验学校)刘利索(城关中心小学)音乐:高佳(桥东小学)刘彦(禹山镇终南中心小学) 体育:易豹(梅田湖镇西来中学)美术:刘桃(章华镇五星小学)科学:彭辉(禹山镇鱼口小学)三等奖初中组语文:周洁容(东山镇砖桥中学)卢琴(万庾中学) 陈紫佳(操军中学)万莞(长工实验学校)苏丹(侨联环城学校)杨晨(团洲中学)王玲(县四中)刘思敏(南山中学)刘创(鲇鱼须镇宋市中学)数学:吴玲(红石中学)彭康(鲇市中学)余奇文(梅田中学)吴梦(北景港中学)李文瑜(新河中学)杨华(长工实验学校)刘婷(师大田家湖学校)周舟(团洲中学)闵蕊(南山中学)英语:饶雁(东山中学)蔡晓莉(三封中学)成思慧(红石中学)王云(鲇市中学)贺诗影(梅田中学)刘芳(北景港中学)赵享(操军中学)廖荷柳(侨联环城学校)潘梓竹(插旗中学)刘丽霞(禹山镇南山中学)物理:张联(梅田中学)孙阳(北景港中学)刘缘(团洲中学)化学:方岳院(鲇鱼须镇宋市中学)周舜(华一护城中学) 生物:王群(教师进修学校)闵帆(侨联环城学校)政治:金雨凡(插旗中学)历史:马文静(华一护城中学)付佳(团洲中学)侯蓉(县四中)李纯(县四中)地理:邓钢(万庾中学)严海云(操军中学)潘城会(侨联环城学校)李通霞(教师进修学校)音乐:徐海霞(万庾中学)张娟(长工实验学校)徐娟(插旗中学)体育:陈洋(红石中学)刘义(侨联环城学校)姚彬(华一护城中学)徐叶(县四中)美术:练波(新河中学)小学组语文:罗潇(万庾中心小学)陈娜(三封寺中心小学)严丹(章华镇五星小学)王青(东山镇明碧小学)华晴(治河渡中心小学)刘巧(马鞍山实验学校)谭娜(城关中心小学)邓诗语(长工实验学校)蔡维维(侨联环城学校)廖慧莹(师大田家湖学校)李周旸凡(师大田家湖学校)郑文静(桥东小学)付桃喜(实验小学)王曼(禹山镇终南中心小学)禹丹(团洲团华小学)王霞(鲇鱼须镇白合小学)刘海丽(注滋口隆西小学)周文琳(北景港镇横洲小学) 吴晶晶(新河前进小学)张梦琴(梅田湖中心小学)刘洁(插旗曙光小学)数学:蔡曦(章华镇胜峰中学)李佳梦(东山镇邓家小学) 吴巧(师大田家湖学校)吴思(侨联环城学校)王容蓉(师大田家湖学校)黎霞(城关中心小学)谭蓉(长工实验学校)颜双(侨联环城学校)蔡芬(桥东小学)陈琪(黄湖小学)郭蓉(城兴小学)涂玉婷(禹山镇南圻小学)钟碧霞(插旗中心小学)李开波(梅田湖中心小学)王琴(新河中学)谭婷(操军镇复兴小学)邓麦紫(鲇鱼须镇中心小学)杨雾(北景港镇益华小学) 英语:李亚(三封寺中心小学)陈萌萌(万庾中心小学) 邓洁(东山中心小学)汪玲(马鞍山实验学校)彭芳(师大田家湖学校)练红为(侨联环城学校)吴倩(黄湖小学)刘卫(城兴小学)李娟(桥东小学)任丽(团洲中心小学)唐乐(插旗中学)谭雨婷(北景港镇益华小学)卢宁(操军镇南华小学)邓璇(梅田湖中心小学)陈雯(鲇鱼须镇宋家嘴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卢静(注滋口中心小学)音乐:魏娟(东山镇江洲中学)李佳(长工实验学校)高萍(城关中心小学)李美超(城兴小学)陈思家(团洲中心小学)钟燕(新河中心小学)体育:黄维亚(师大田家湖学校)胡丹(马鞍山实验学校) 美术:曹雅倩(治河渡中心小学)。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合集三篇)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合集三篇)军神教案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表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一)导学“求治”部分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是军人的?3、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为什么不肯用麻药?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的资料猜想: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4、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沃克表现的词句。
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2、课堂交流(CAI演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的“军神”形象。
5、小结(四)导学“术后”部分1、默读课文。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3篇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抓住中心句,联系上下文,体悟其真正内涵。
2、运用课文语言练说,以内化语言,强化感受。
3、分角色朗读,读出体会和感悟。
4、联系自身情况,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点明中心句。
1、题目军神是从哪儿来的?2、把沃克医生说的话读一读。
二、理解中心句1、齐读。
2、有几句话?3、指导朗读:体会一下该怎样读?三、联系上文内容,体会内涵。
1、沃克医生怎么知道伯承是一位军人的呢?哪一节写的?(生边默读边思考)2、分组朗读第一节。
师读旁白,生体会镇定。
3、沃克为什么称伯承为军神呢?我们分别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体会朗读。
4、手术前,从哪儿看出伯承是军神?生边默读边练说:手术前,伯承坚决____,坚定认为能_____,行为也很______!追问:他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剂?5、分角色朗读第2节,体会坚决。
6、手术中,从哪儿看出伯承是位军神?生边默读边划重点词边练说:手术中,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都_____,可伯承____,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____。
追问: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为什么双手微微发抖?联系下文说说。
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抓破了,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女生读出沃克医生担心、紧张的神态,男生读出伯承忍受剧痛的坚强。
8、过渡:沃克是在什么情况下称伯承为军神的?同学们轻声读第5节,然后回答。
练说:沃克问伯承_____,伯承笑着说___。
在这种情况下,沃克称伯承为______。
9、想象一下,沃克这样喊时脸上会露出怎样的神情?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一点?师点拨:失声喊道,不由自主地喊起来,人只有在惊讶到了极点的时候才会这样喊。
10、师述:是啊,手术中不用麻醉剂能忍受剧烈疼痛的病人沃克医生也许碰到过,但能一刀由一刀数清刀数的病人沃克医生在此之前绝对没有碰到过,所以他才会惊奇到极点。
同学们想想看吧,一刀,一刀,又一刀,72刀啊,该要忍受多长时间的剧痛啊!沃克医生担心他会晕过去,可他数得清清楚楚。
课堂教学设计(集合15篇)

课堂教学设计(集合15篇)课堂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1、知道中国历史朝代名称。
2、识记历史朝代更替顺序。
3、探讨朝代更替原因和规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记住朝代名称,重点朝代建立年份、开国者。
2、记住朝代顺序,理解记忆朝代更替歌诀,锻炼学生的速记能力。
3、理解朝代更替的规律及原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历史朝代更替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培养学生对朝代及更替的整体认知能力。
2、利用提问探讨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原因剖析,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历史规律及发展变化的原因,学生认识到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性,以史为鉴,知兴衰得失,继往开来。
【重点难点】一、重点:朝代更替顺序。
二、难点:朝代更替的原因及规律。
【授课类型】自设专题综合课。
【版本及教材】岳鹿版,涉及七八年级历史共四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复习课本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列表法、歌诀法多法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你知道中国哪些朝代?你能完整说出朝代更替的顺序吗?(点学生回答)从同学们的回答可看出,同学们对朝代更替掌握得不够全面和准确,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全面准确掌握朝代更替顺序、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历史朝代更替》。
二、问题引导问:中国第一个朝代的名称是什么?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第一个朝代的社会性质是什么?课堂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这三首诗,进一步了解李白的创作思想。
2、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够鉴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作品。
3、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重点】1、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
2、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五下《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丰富创意表达路径讲述革命英雄故事——五下《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国家记忆,我在讲述”的情境活动中,通过甄别、筛选、聚焦等思维活动,关联情节、展开细节并融入内心情感变化,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刘伯承的革命故事。
2.在表达与多元评价中,主动积累、梳理,形成个体语言经验,感受先烈革命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传承革命精神。
【教学流程】活动一:延续任务情境,引入讲述主题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初步走进了刘伯承的革命英雄故事,今天让我们继续翻开国家记忆相册,一张张革命先烈的照片把我们再一次带回到峥嵘岁月的年代,无数革命者的革命故事犹如在眼前。
这一期的“国家记忆,我在讲述”,让我们走近刘伯承,讲述刘伯承的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活动二:提炼筛选,读懂军神(一)回顾情节,概括内容,忆难忘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用一两句话带我们回忆这个故事?(二)换位思考,初识军神,撬动情感需求听了他的讲述,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个故事。
1.学生视角,理解军神的想法、做法。
面对如此严重的伤,却要坚持不打麻药。
谁能理解刘伯承的想法和做法?2.医生视角,劝军神改变想法、做法。
我们都理解刘伯承的想法和做法,那沃克医生为什么还劝他打麻药?3.医生视角,撬动情感表达赞叹。
这个人、这件事,给沃克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见到谁都会说到一句话,你们猜他会说什么?【设计意图:学生作为阅读者,通过回读课文、结合资料理解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做法,从内心与二人共情,为领悟为什么讲以及讲好故事做情感铺垫。
】(三)提炼筛选,深化认知,丰富创意表达的路径1.置身情境,产生表达需求。
教师设问题情境:一次宴会上,沃克医生和熊克武将军见面了。
老朋友相见,沃克医生跟熊将军提到了刘伯承的这件事。
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选一选,哪些情节、哪些画面是沃克医生要讲给熊将军听的?2.筛选情节,深化认知。
3.聚焦情节,丰富表达路径。
所有的情节都给沃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这些情节都一个个、细细地讲,那就突出不了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容县操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 2014 年 2月28日(第二周星 期五) 累计8 节 课题 两位数除一位数 课型 新授 共 5节,本节是1节
教学 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 难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 学 程 序 教学调控 一.复习归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 )个十,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0里面有( )个十,83里面有( )
指名回答
个十和( )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人一共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几枝? 口答算式:18÷2=9 你是这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4.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那边还有两组同学也在买铅笔,买了多少枝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①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②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0÷2 (2)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3)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
板书课题
指名汇报
相互交流 是2个十,也就是20。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5)小结:口算几十除以一个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十。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 ①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 ②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么列式呢? 板书除法算式:42÷2 (2)猜猜42÷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四人一组活动)
(3)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跟小棒,先怎么分,再怎么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述)
师生小结
指出: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先用几十除以一位数,再用几除以一位数,然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4)谈话: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分一分,那就太麻烦了,我们一起用竖式来计算,好吗?
各小组讨论“竖式该怎么写”,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让学生汇报本组想法。
(5)谈话:我们再回顾笔算过程,笔算42÷2,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要怎么办?商写在哪里?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齐练,指名板演。 (2)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3)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
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交流
学生练习 (1)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2)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独立解答。 (4)在小组内交流校正。 四.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 五.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吗?
教学反思: 在学生探究笔算方法的过程中,我借助了直观的小棒帮助学生探究算理、探究算法。从笔算除法的角度来讲,它的分法基本上是唯一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学生摆放学具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师小结
华容县操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 2014年3月 3日(第三周星期一) 累计9节
课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型 新授 共 5 节本节是第二节 教学
目标
1、能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 重点 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 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的数合并起来继续除的道理
教 学 程 序 教学调控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问题1:口算一下,三年级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树?并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20分钟)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问题2:42÷2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找学生说)
(1)请大家拿出手中的42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2份,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每一份得到多少?如果觉得自己有些困难可以与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
(2)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把分小棒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每一份得到多少?
出示问题 学生口算
学生操作 教师点拨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3)议一议:对于上面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分法比较合理,为什么?
2.组内交流,探究竖式。
问题3:大家用分小棒的方法得到了42÷2的结果。根据分小棒的演示过程,想一想用除法竖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1)请学生再来说一遍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
(2)试算:帮小白兔过河,找4名同学板演,集体订正。
39÷3= 48÷2= 84÷4= 55÷5=
(2)出示例2:四年级两个班共种52棵,平均分成2份,该怎样分小棒呢?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尝试用竖式计算52÷2,并汇报交流,集体评价,教师板书。
(4)练一练。比一比看谁最棒!每小组完成一题,
学生讨论 合作交流
学生练习写竖式
学生试算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4生板演,并订正。 64÷4= 51÷3= 78÷2= 85÷5=
(5)比一比42÷2和52÷2有什么不同?
笔算除法应先从哪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每次除后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内化新知(10分钟)
1、出示练习四第2题。“辨一辨”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说一说在笔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比除数小和十位上有余数要与个位落下来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2、计算要仔细、认真,书写格式正确。
3、解决问题。“用一用”课件出示:72根火柴,3根拼一个三角形,四根拼一个正方形,观察提问,并解答。
(四)总结反思 分享收获(5分钟)
谈体会和收获与大家分享;还有哪些困惑共同解决。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总结归纳
学生巩固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练习四1、3题
华容县操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 2014年 3 月4日(第三周星期二) 累计10节 课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型 新授 共5节,本节是3节
教学 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 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 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 学 程 序 教学调控 华容县操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 2014 年 3 月 4 日(第三周星期三) 累计10节 课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型 练习 共5节,本节是第4节
教学 目标
1、学会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2、通过辨析错题,找出原因,从而探求出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应注意的地方,进而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的学习品质。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策略。 教学
重点 1、判断商是几位数。
2、通过辨析,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 难点 学生归纳、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能力的培养。
教 学 程 序 教学调控 一、开展“小诊所”活动。 人人争当“好医生”。师出示一些典型的错题,如 ① ② ③ 15 161 89 2)317 5 ) 807 8 ) 713 2 80 64 11 7 73 10 5 72 1 2 0 ④ ⑤ ⑥ 1 5 7 4 5 158 2 ) 3 1 7 4 ) 183 2 )317 2 16 2 1 1 23 11
教师出示错题 生尝试当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