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原理与方法201112-4GIS数据输入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

第二章 空间数据结构
二、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
1、统一的地理基础 (1)相关概念
大地控制网
第二章 空间数据结构
二、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
1、统一的地理基础 (1)相关概念
大地控制网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
二、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
1、统一的地理基础 (1)相关概念
地图投影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来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实质: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经纬线网和平面上相应经纬线网的数学基础, 也就是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λ,φ)和平面上的点(x,y)之间的函 数关系,用数字式表达这种关系就是: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
二、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
1、统一的地理基础 (1)相关概念
地图投影
5)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圆柱投影) 三个基本条件: ① 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② ③ ① ② ③ 投影具有等角性质; 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 中央经线上无变形; 同一条纬线上,离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低,变形越大。
地理坐标系
也可称为真实世界的坐标 系,是用于确定地物在地球上 位置的坐标系。
最常用的地理坐标系是经 纬度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可以 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对空间定位有利,但难以进行 距离、方向、面积量算(因为 度不是标准的长度单位)。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
二、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
1、统一的地理基础 (1)相关概念
地理坐标系
经纬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 a)以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为依据,用天文测量的方法,可获得地面 点的天文经纬度。测有天文经纬度坐标(λ,φ)的地面点,称为天文点。
mapgis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数据输入前的准备
数据清洗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格式转换、数据筛选、缺失值处 理等。
地图制作
根据项目需求,制作相应的地图底图,为属性数据的输入提 供参考。
数据输入方法与步骤
手动输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键盘输入属性数据,适用 于少量数据的输入。
批量导入
利用软件提供的批量导入功能 ,将数据从外部文件导入到 MapGIS中。
MapGIS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目 录
• MapGIS属性数据概述 • 属性数据的输入 • 属性数据的编辑 • 属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 属性数据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MapGIS属性数据概述
属性数据的概念
属性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与地理实 体相关联的非空间数据,用于描述地 理实体的特征、属性和关系。
关联导入
将属性数据与地图要素关联, 实现数据的自动赋值。
检查与校验
对输入的属性数据进行检查和 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03 属性数据的编辑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互关联,共同 构成完整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属性数据的重要性
属性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空间数据的分析、查询和应用提供 了重要支撑。
属性数据能够提供对地理实体更深入、更具体的描述,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理 现象和过程。
MapGIS属性数据的特点
1
MapGIS属性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 行管理,具有高效的数据存储、查询和更新能力。
2
MapGIS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方便与 其他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3
MapGIS提供了丰富的属性数据编辑和管理工具, 方便用户进行数据输入、编辑和更新。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

(2) 数字化过程
根据GIS软件所提供的数字化仪设备驱动程序和数 根据GIS软件所提供的数字化仪设备驱动程序和数 GIS 字化仪的类型,作好数字化仪安装工作, 字化仪的类型,作好数字化仪安装工作,给数字化 仪加电; 仪加电; 将准备好的数字化原图固定于数字化桌上; 将准备好的数字化原图固定于数字化桌上; 输入原图的比例尺,定义用户坐标系(原点和坐标 输入原图的比例尺,定义用户坐标系( ),确定地图投影方式 确定地图投影方式; 轴),确定地图投影方式; 选择数字化方式; 选择数字化方式; 确定数字化范围,即用标示器将X 确定数字化范围,即用标示器将X、Y最小值的点和 最大值的点数字化。 X、Y最大值的点数字化。
(2) 扫描前准备
原图准备 记录格式 记录格式 光孔孔径 计算坐标差
① 原图准备
首先要选择色调分明, 首先要选择色调分明,线划实在而不膨胀的地图作 要选择色调分明 为原图; 为原图; 其次要在图上精确划定数字化的范围,标出坐标原 其次要在图上精确划定数字化的范围, 要在图上精确划定数字化的范围 点; 最后要清理图面,如修净污点,连好线划上的断头。 最后要清理图面,如修净污点,连好线划上的断头。 要清理图面
3.3.2 跟踪数字化输入
数字化仪简介 数字化过程 数字化方式 数字化精度
(1) 数字化仪简介
数字化仪由电磁感应板( 数字化仪由电磁感应板 ( 操作 平台) 坐标输入控制器( 平台 ) 、 坐标输入控制器 ( 标 示器) 和接口装置组成。 目前, 示器 ) 和接口装置组成 。 目前 , 市场上数字化仪的规格按其可 处理的图幅面积来划分, 处理的图幅面积来划分 , 有 A0 、 等幅面。 A1 、 A3 等幅面 。 典型的用于制 图的数字化仪是A 规格, 图的数字化仪是 A0 规格 , 其幅 面为1 面为 1.0m×1.5m 。 较小的数字 化设备称为数字化板。 化设备称为数字化板。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捕获、存储、检索、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工具。
它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上的空间关系和模式。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GIS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
地理空间数据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获取,然后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存储和管理。
在处理和分析方面,GIS利用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来揭示地理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输出。
数据输入是指将各种地理空间数据导入到GIS系统中,包括地图、遥感图像、GPS 轨迹等。
数据处理是指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转换,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数据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等手段,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和趋势。
最后,数据输出是将分析结果以地图、报告、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为决策和规划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还涉及到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地理数据模型等基本概念和技术。
地图投影是将三维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不同的地图投影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坐标系统是用来描述地理位置的体系,常见的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UTM坐标等。
地理数据模型是地理空间数据的抽象表示,包括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两种类型。
总的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球表面上的空间现象和模式。
通过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GIS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为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面理解,激发大家对GIS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mapgis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界线属性、地层A描述、地层B描述
gps点属性标注 gps点属性标注
根据gps点属性连线填图 根据gps点属性连线填图
矢量化系统常用功能键
F5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F5键 放大屏幕) F6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F6键 移动屏幕) F7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F7键 缩小屏幕) F8键(加点) :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 F8键 加点) 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 F9键 退点) 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F11键 改向) F11键(改向):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 的操作。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的操作。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F12键 抓线头) F12键(抓线头):在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 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 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 CTRL+右键 CTRL+右键:自动封闭线。 右键: +SHIFT键 +SHIFT键:自动靠近线。
问 题 2
怎样把野外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怎样把野外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记录本的数据 输入到Excel中,然后导入MapGIS软件。 输入到Excel中,然后导入MapGIS软件。 地质界限与地层 1)根据地质观察点和野外草图,在 MapGIS中勾绘地质界线;2 MapGIS中勾绘地质界线;2)根据界限造 区,填充颜色。 各种地质体所包含的属性数据的组织与管 理
应 用
空间分析、DTM分析等。 空间分析、DTM分析等。 例如:自动切地质剖面、地形线、建立矿山 三维模型等。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课件 (一)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课件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广泛用于地理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的技术。
在GIS中,数据输入是进行地图制作和分析的基础,因此准确、完整和高质量的数据输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输入课件,讨论它所提供的重要信息以及如何应用这些信息来提高GIS数据输入的质量。
1. 数据源的选择与收集在GIS中,数据源是数据输入的第一步。
因此,在课件中,我们可以发现选择、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重要性。
通过正确选择数据源,我们可以确保使用准确、完整和高质量的数据,从而使结果更加准确。
2. 数据类型的区分和处理GIS数据可以是矢量或栅格数据,课件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数据及其特点。
因此,在进行数据输入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数据类型的区别和数据的基本结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矢量数据的拓扑检查,栅格数据的转换等,来处理数据并确保最终结果的质量。
3. 数据输入的技巧和工具在数据输入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技巧和工具非常重要。
课件中涵盖了很多工具,如编辑器、数据校验和字段计算器,以及许多技巧,如使用元素和捕捉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完成数据输入。
4. 数据输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数据输入后,我们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课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实践技巧,如创建验证规则、使用数据比较工具以及建立数据元数据库等,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管理。
总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课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准确和质量地完成数据输入。
通过理解课件中所述的最佳实践,我们可以提高GIS数据输入的质量,从而为更高级别的地理分析和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基础。
gis工作原理

gis工作原理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
理数据的工具,它具有以下工作原理:
1. 数据收集:GIS系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地理数据,包括卫星
遥感、GPS测量、地面调查等。
这些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地
物分布、气候等地理属性。
2. 数据管理:收集的地理数据需要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GIS系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提供数据的可视化和查询功能。
3. 空间分析:GIS系统能够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即利用
地理属性进行分析和计算。
常见的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以便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研究地理现象。
4. 可视化展示:GIS系统能够将地理数据以地图形式展示,通
过地图,可以直观地理解和交流地理信息。
GIS系统能够生成
各种类型的地图,如点线面地图、热力图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5. 决策支持:GIS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决
策提供支持。
利用GIS系统,用户可以识别地理现象、探讨
地理问题,并基于地理数据做出决策。
总的来说,GIS系统通过数据收集、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
展示,为用户提供了理解地理现象、支持决策的工具。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的系统。
GIS空间分析是GIS系统中最核心和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基于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一、GIS空间分析的原理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包括空间对象和空间关系。
1. 空间对象在GIS中,地理空间数据可以表示为不同的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等。
每个空间对象都有其特定的几何形状和属性信息。
2. 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指的是空间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
常见的空间关系有邻接关系、包含关系、重叠关系等。
空间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插值和空间模型等。
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根据特定的空间条件,在地理空间数据集中提取与条件匹配的数据信息。
常见的空间查询操作有点查询、线查询和面查询等。
2. 空间统计空间统计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规律。
常见的空间统计方法有点密度分析、热力图和聚类分析等。
3.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通过已知的有限样本点,推算未知位置处的属性值。
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和样条插值法等。
4. 空间模型空间模型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从而预测和分析未来的空间变化。
常见的空间模型有流域模型、土地利用模型和城市增长模型等。
三、GIS空间分析的应用GIS空间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和风险评估等。
1. 城市规划GIS空间分析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分析和评估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最优用地布局和交通规划。
2. 环境保护GIS空间分析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分析污染源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