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施工植物种植规范
城市绿化植树工程施工规范

城市绿化植树工程施工规范概述城市绿化植树工程的施工规范是确保城市环境美化、生态改善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市绿化植树工程的施工规范,包括选址、土地准备、植物选择与培植、养护与维护等方面。
一、选址在进行城市绿化植树工程的施工前,应对选址进行仔细的调查与评估。
应考虑以下因素:1. 气候条件:不同植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不同,应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2. 土壤状况:充足的土壤水分和养分是树木生长的基本需求,应对土壤进行测试,并添加适量的肥料。
3. 道路及建筑物:树木应远离道路和建筑物,以避免对交通和建筑物的影响。
4. 阳光照射:树木需要充足的阳光,应选择避免阴暗的地点。
二、土地准备在进行绿化工程之前,应对土地进行准备工作,确保土壤的质量和适应性:1. 杂草清除:清除土地上的杂草,防止对新种植的树木的竞争和影响。
2. 土壤改良:对土壤进行改良,包括排水和增加养分,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
3. 土地平整:确保土地表面平整,以便树木的正常生长和维护。
三、植物选择与培植1. 植物选择:根据所在地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绿化目的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应优先选择本地或适应性强的植物,以提高成活率。
2. 植物质量:确保选购的植物品质良好,无病虫害以及任何其他损伤。
3. 植树方法:栽植时应注意树木的深度和位置,确保根部埋入土壤中,保持稳定。
4. 补植与迁移:如果有任何树木死亡或需要移植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补植或迁移。
四、养护与维护1. 浇水:新种植的树木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积水。
2. 修剪与整形:树冠修剪和整形可以帮助树木保持健康和美观,同时也要避免对树木造成过度伤害。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树木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防治病虫害。
4. 中期与长期养护:树木的中期和长期养护包括修剪、施肥和疏松土壤等,目的是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
结论城市绿化植树工程的施工规范对于保证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以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万科景观】植物种植标准化技术标准

【万科景观】植物种植标准化技术标准2014-02-27房地产经理人联盟【万科景观】植物种植标准化(一)种植材料标准:1、种植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汁要求。
2、一、二年生花卉,株高应为10~40cm,冠径应为15~35cm。
分枝不应少于3~4个,叶簇健壮,色泽明亮。
3、宿根花卉,根系必须完整,无腐烂变质。
4、球根花卉,根茎应茁壮、无损伤,幼芽饱满。
5、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
6、水生植物,根、茎发育应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
7、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
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
8、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采收年份、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
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
发芽率达90%以上方可使用。
(二)种植土标准:种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园林植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三)植物种植标准:1、应根据树木的习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种植时期进行种植。
2、乔木全冠种植,乔木的成活率达到100%,灌木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珍贵树种和孤植植物应保证全树冠成活。
苗木干径超过30CM以上的保活期是2年。
3、用作行道树的乔木,主干高度应大于3M,蓬形应大于2M,并应蓬形饱满。
4、花卉种植区域无杂草、无明显枯黄,各种花卉生长茂盛,种植成活率达到98%。
5、草坪长势良好无杂草、无枯黄,修剪后高度不超过6-7CM,种植成活率达到98%以上。
临近路沿的草坪,应设盲沟,车库顶上的草坪应有一定自然坡度,下设盲沟及碎石滤水层,保证排水通畅、不积水。
6、种植绿篱底株行距应均匀。
树形丰满的一面应向外,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搭配均匀。
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绿篱,种植时应按造型拼截,深浅一致。
7、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行道树或行列种植树木应在一条线上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技术规范标准)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规范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规范(试行)1 总则为了提高绿化种植质量,充分分挥绿化功能,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57-9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等有关规定制定。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的绿化种植,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生产绿地可能参照执行。
为绿化工程配套的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城市绿化工程中园林植物的种植及验收除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凡列为建设工程的种植工作应具备与工程有关的各项批准文件,按规定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和实行绿化工程监理。
绿化工程中的园林植物种植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及道路、水体等工程完成后进行。
绿化种植应在种植季节进行。
非种植季节的特殊种植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方可进行。
成活率和保存率一、在种植季节内种植树木,带土球的树苗成活率应大于95%,裸根树苗应大于85%,名贵品种树木成活率绪应大于90%。
在非种植季节因特殊需要种植树木,成活率可另行商议。
满铺草坪一个月,籽播、块植、植生带草坪三个月应达到覆盖度95%,无0.1m2以上块状空缺。
二、种植一年以上的树木保存率应大于98%。
三、计算成活率和保存率时,不包括因人为、机械损伤,各种污染和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所造成死亡的树木。
四、业主另有规定成活率、保存率要求的按合同条款办理。
树林与架空线、地下管线以及建筑物等应保持下列距离。
一、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1、电线电压在380伏以下,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1.0m。
2、电线电压3300伏至1000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不小于3m。
二、树木与地下管线的间距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三、树木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距离表一道路交叉口及道路转弯处种植树木应满足车辆的安全视距。
最新种植设计规范

种植设计---国家规范一、种植设计一般规定第1.1.1条公园的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
建筑物的墙体、构筑物可布置垂直绿化。
第1.1.2条种植设计应以公园总体设计对植物组群类型及分布的要求为根据。
第1.1.3条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适应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当地适生种类;二、林下植物应具有耐阴性,其根系发展不得影响乔木根系的生长;三、垂直绿化的攀缘植物依照墙体附着情况确定;四、具有相应抗性的种类;五、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六、改善栽植地条件后可以正常生长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种类。
第1.1.4条绿化用地的栽植土壤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栽植土层厚度符合附录四的数值,且无大面积不透水层;二、废弃物污染程度不致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三、酸碱度适宜;四、物理性质符合表6.1.4的规定;五、凡栽植土壤不符合以上各款规定者必须进行土壤改良。
第1.1.5条铺装场地内的树木其成年期的根系伸展范围,应采用透气性铺装。
第1.1.6条公园的灌溉设施应根据气候特点、地形、土质、植物配置和管理条件设置。
第1.1.7条乔木、灌木与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附录二、三的规定。
第1.1.8条苗木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规定苗木的种名、规格和质量;二、根据苗木生长速度提出近、远期不同的景观要求,重要地段应兼顾近、远期景观,并提出过渡的措施;三、预测疏伐或间移的时期。
第1.1.9条树木的景观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郁闭度1、风景林地应符合表6.1.9的规定;2、风景林中各观赏单元应另行计算,丛植、群植近期郁闭度应大于0.5;带植近期郁闭度宜大于0.6。
二、观赏特征1、孤植树、树丛:选择观赏特征突出的树种,并确定其规格、分枝点高度、姿态等要求;与周围环境或树木之间应留有明显的空间;提出有特殊要求的养护管理方法。
2、树群:群内各层应能显露出其特征部分。
三、视距1、孤立树、树丛和树群至少有一处欣赏点,视距为观赏面宽度的1.5倍和高度的2倍;2、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2倍以上。
庭院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规范

庭院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庭院景观绿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庭院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规范对于提升庭院绿地质量、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生态平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各项步骤、施工后的维护等方面详细介绍庭院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规范。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项目规划:在进行庭院景观绿化工程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项目规划。
规划应考虑到庭院的面积、地形、植被种类、光照等情况,以确保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
2.选材购买:根据项目规划确定需要的植被种类和绿化材料,进行选材购买。
购买的植被种类应符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健康、适应力强的植被。
3.施工人员培训:在开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绿化工程的施工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4.场地清理:在进行绿化工程之前,必须对场地进行清理。
清理工作包括清除垃圾、杂草、破损树木等。
5.测量定位:根据项目规划确定绿化区域的具体位置和面积,进行测量定位。
确保绿化工程的准确施工。
二、施工中的各项步骤1.土壤改良:在开始种植植物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改良。
根据土壤性质,进行施加有机肥料、营养素等,保证植物的生长。
2.植被种植:根据项目规划确定植被种类和分布,进行种植。
在种植植物时,应注意植物的根系,确保良好的土壤通气性。
3.铺设草坪:对于需要铺设草坪的绿化区域,应进行铺设草皮。
在铺设草坪时,应保证草皮的整齐、紧密,避免出现空隙。
4.灌溉施肥:进行植物种植后,必须进行灌溉施肥。
及时给植物补充水分、养分,确保植物的生长健康。
5.景观照明:对于需要设置景观照明的绿化区域,应进行景观照明的设置。
合理设置照明灯具,增加绿化区域的美观性。
6.设施配套:根据项目规划确定需要设置的配套设施,如长椅、花架等。
设置设施时,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三、施工后的维护1.定期修剪:定期对绿化区域的植物进行修剪。
修剪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美化景观、避免野草的生长。
栽植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

平潭金井安置房一期景观工程绿化苗木栽植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本项目位于平潭跨海村及规划渔平大道之间,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可以直接远眺海坛海峡。
项目绿化面积22278平方米,乔木599株,灌木142株,地被10930平方米,草皮面积为11348平方米。
项目计划工期为2015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计划30天完成所有的绿化种植任务。
项目完工验收时,乔灌木成活率需达到90%,地被成活率为95%,草皮目测覆盖度为95%。
通过施工中规范种植技术及精心的养护,达到优良的景观效果。
(一)土方回填(由其他单位负责)1、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指导进行土方回填工作。
用测绘仪进行测定,确保施工范围的填方的标高达设计要求(我方只负责外运土方至现场及现场地形初验,后期土方平整由绿化种植劳务分包单位负责)一般未特殊设计之地形,坡度可定在2.5%-3.0%之间以利排水。
2、注重微地形处理,塑造各种形态的园林空间。
地形设计应尽可能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聚留。
通过绿化整地时通过强化地形,达到空间高差强化的景观效果。
(二)平整场地1、整理绿化用地:清理场地,包含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以及强酸性土、强碱土、盐土、盐碱土、重粘土、沙土、灰土、杂草、石砾等。
对于土厚30㎝以内应挖、填、找平、细耗、嵌细,土壤颗粒<2cm。
(三)栽植要求:1、定点放样:各类植物栽植定点准确,植株无倾斜;列植树排列整齐一致;图案栽植线条流畅,色彩分明,符合设计要求。
2、树穴开挖:树穴直径应大于土球直径的20~40㎝,深度应大于土球直径的20~4Ocm,树穴不得成锅底形,保证上下口径一致(树穴开挖大小参见苗木清单)。
3、基肥施用:根据不同植物、生长习性、季节确定,以不造成肥害为度,同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为原则。
栽植时基肥施用量参见表1苗木基肥用量,施足有机肥。
施用基肥时,应将土壤与基肥拌合均匀。
表1苗木基肥用量苗木基肥用量类型规格施肥量乔木类¢<10cm15kg/株¢10-15cm20kg/株¢16-20cm40kg/株21<¢<30cm60kg/株30<¢<40cm120kg/株¢>40cm200kg/株棕榈类银海枣脱杆高小于300cm40kg/株脱杆高大于300cm60kg/株华棕/蒲葵脱杆高小于200cm40kg/株脱杆高大于200cm60kg/株苏铁脱杆高小于100cm20kg/株脱杆高大于100cm30kg/株灌木类拼球5kg/单株单株15kg/株地被月季60kg/m2其余25kg/m2绿篱30kg/m灌木丛30kg/丛3、卸苗:进场苗木经我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卸苗工作。
园林绿化施工规范 DB440300 -T8-1999

圳市农业地方标准——园林绿化施工规范 DB440300/T8-199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绿化中的草坪、花坛、绿篱、垂直绿化、行道道树、孤植树、树丛林带的种植及大树移植的施工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施工。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和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的可能性。
DB440300/T6-1999园林绿化管养规范CJJ 75-1997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草坪园林中经人工铺植或播种培育而成的、经常割剪的致密绿毯状的草本植物。
3.2花坛成丛种植花卉或观叶植物的,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地被或植床。
3.3灌木不具明显主干,多呈丛生状态或自基部分枝的木本植物。
3.4绿篱由小乔木或灌木以相同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成结构紧密的林带。
3.5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相对应的一种绿化形式,利用植物具有的吸附、缠绕、卷须、钩刺等攀缠特性使其依附在各类垂直的墙面、斜坡面、空架之上快速生长而发挥绿化效果。
3.6乔木具有高大形体和独立言主干,树干与树冠有明显区别。
分枝点高,寿命长。
3.7行列树树木成行种植,株间具有一定距离,排列整齐,规格一致。
3.8行道树种植在人行道和分车道这间的列植树。
3.9孤植树作为园林中独立的蔽荫树或作为园林艺术构园上需要的孤立树。
3.10树丛带市区内园林中大面积的作为背景、具有观赏功能林木地带。
3.11胸径距地面1.3M高处的树干直径。
3.12树冠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大多数树种由中心主枝、主枝、副主枝、三级主枝枝组,包括结果枝和生长枝等大小枝枝条组成,棕榈科和铁树科指主干以上的簇生叶部分。
4、草坪的施工规范4.1场地的准备4.1.1土质,土层厚度为使草坪植物有良好的生长基础,使其生长良好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景观寿命,种植草坪植物的土壤必须为壤土类,粘土类和沙土类必须进行改良。
绿植养护工程施工规范

绿植养护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景观、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绿植养护工程施工。
1.2 绿植养护工程施工应遵循科学、规范、节约、环保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效益。
1.3 绿植养护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
二、施工准备2.1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案。
2.2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源电源、交通状况等。
2.3 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任务、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2.4 施工前应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材料、工具及人员。
三、施工流程3.1 土壤改良3.1.1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如施肥、翻耕、换土等。
3.1.2 土壤改良后应进行压实、平整,确保土壤排水良好、松软适宜。
3.2 植物种植3.2.1 植物种植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植物特性进行,注意植物间距、排列、高低搭配。
3.2.2 种植前应进行修剪、去病虫害,确保植物健康。
3.2.3 种植时应保证植物根系充分展开,填土压实,及时浇水。
3.3 施肥浇水3.3.1 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农药等。
3.3.2 浇水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湿度、植物特性进行,确保植物充分吸水。
3.4 修剪整形3.4.1 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整形,保持植物美观、健康生长。
3.4.2 修剪时应遵循植物生长规律,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植物损伤。
3.5 病虫害防治3.5.1 定期检查植物病虫害,采取预防措施,如物理、化学防治等。
3.5.2 发病时应及时治疗,避免病虫害蔓延。
3.6 绿化设施安装3.6.1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绿化设施,如路灯、座椅、垃圾桶等。
3.6.2 绿化设施应安装稳固,接线符合安全要求。
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4.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景翠峰植物景观种植规范内容:A部分种植材料之说明 A.01 –A13 B部分种植前之苗场运作 B.01 – B.09 C部分准备工作 C.01 – C.05 D部分植物种植之概论 D.01 – D.16 E部分树木和灌木之种植技术 E.01 – E.06 F部份现有树木和林木区 F.01 – F.04 G部分草类之种植技术G.01 –G.04 H部份养护期工作H.01 –H.14 I部份投标期间,连同议标书须呈交的项目I.01 –I.09 J部份中标后一个月内,须呈交的项目J.01 –J.05 K部份补充说明A部分-植材料之说明A.01 定义a. 土壤i 基土应是沙质土壤,土壤的棵粒构成如下砂(棵粒大小: 0.05mm-2mm) 76%±3%淤泥(棵粒大小: 0.002mm-0.05mm) 18%±3%粘土(棵粒大小: 小于0.002mm) 6%±3%ii 表土说明请参阅A.15。
iii 混合表土是人工合成的表土。
b. 耕作i 耕作是防止土壤表层板结,耕松土壤,使空气流通,保存水份以提供良好的植物生长条件。
ii 碾碎是犁或耙耕以防止土壤板结。
iii 筛土是由耕过的细土筛制而成。
iv 松土是用耙子疏松土壤,但不翻动土壤。
c.土壤改良剂是在无机土壤中加入的有机物质,以改进原土壤的结构和成分。
d.表土覆盖物是一种完全腐熟的、稳定的有机物质,撒入土壤表面以防止土壤侵蚀、水份流失及杂草传播。
e.肥料是由氮、磷、钾以及其它特殊元素组成的化学肥料,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f.土壤凝结剂可固定土壤,以保持土壤中的水份。
g.容器可分硬质和半硬质两种,容器底部应留有疏水孔以利植物生长。
h.盆栽植物是指在移出种植前,于生长季节内已在盆中至少生长三个月的植物。
i.地栽植物是种于自然土地上的植物。
j.根球是植物的须根及连同附着的土壤,植物移植时,应连同根球一起进行。
k.根颈位于植物主干的基部。
当植物在苗圃中生长时,主干由地面自然露出部分。
l.地被植物和藤本:i 地被植物是匍伏于地面生长的多年生植物。
ii 藤本是需要其它支撑而攀援向上生长的植物。
m.切根是指切除向下生长的植物根部,以控制其扩展。
n.疏根是指修剪部分根系,刺激须根在压实的根球中生长。
o.保护材料是一层覆盖网以保护处理过的表面。
p.侵蚀是由自然力量而引致的土壤滑落或岩石松动。
q."麻布包装之根球"植物是指在不少于三个月的生长期内准备的植物,它的根系修剪成为球型(球的大小视乎不同的植物种类),用麻布包上并用绳或麻线捆紧。
A.02 乔木: 每种树的详细规格,见"种植图纸" 或"植物名录表"。
以下规格,只供在一般情形下用。
a. 幼苗应具有以下特性:i 一枝细长的主干;ii 发育良好及强壮的根系;iii 树高1200mm;iv 如植于容器内生长,种植容器直径不应少于150mm,深度不低于200mm。
b. 苗木应具有以下特性:i 由一主干和数支支干组成,并有发育良好和强壮的根系;ii 树高1800-2500mm;树冠至少800;iii 如植于容器生长,种植容器直径不应少于200mm,深度不低于200mm。
c. 小乔木应具有以下特性:i 胸径(距根颈1000mm处之主干直径)为不小于35mm;ii 健壮、向上笔直生长和没经修剪的主干,应具有生长良好的分枝,最低分枝点的高度不少于1500mm;iii 向上伸展及生长均衡的枝条,枝长不少于800mm;iv 树高不少于2500mm;树冠至少1500mm;v 根球直径不少于600mm,深600mm。
d. 中乔木应具有以下特性:i 笔直向上的树干,最低分枝点的高度不少于1800mm;ii 胸径为不少于80mm(距根颈1000mm之主干直径);iii 树冠生长均衡,并有生长均衡的侧枝及向上伸展生长之主枝,枝长不少于1000mm;iv 树高不少于3500mm;树冠至少2000mm;v 根球直径不少于1000mm,深800mm。
e. 大乔木应具有以下特性:i 笔直向上的树干,最低分枝点的高度不少于2100mm;ii 树胸径为不少于150mm(距根颈1000mm之主干直径);iii 树冠生长均衡,并有生长均衡的侧枝及向上伸展生长之主枝,枝长不少于1000mm;iv 树高不少于5000mm;树冠至少4000mm;v 根球直径不少于1500mm,深1000mm。
f. 半成熟乔木应具有以下特性:i 笔直向上的树干,最低分枝点的高度不少于2500mm;ii 胸径不少于200mm(距根颈1000mm之主干直径);iii 树冠生长均衡,并有生长均衡的侧枝及向上伸展生长之主枝;iv 树高不少于6000mm;树冠至少4000mm;v 根球直径不少于1800mm,深1500mm;vi 根系于移植前一年切断,以促进其须根生长。
g. 特征树木应具有以下特性:i 树高,球根径和树干直径参阅"种植图纸"详述的中乔木、大乔木或半成熟乔木之规范。
ii 具有没经修剪过的,重直向上伸展的枝条主干,并且分枝生长均衡。
h. 所有种植乔木、大乔木、半成熟乔木和特征树木应植于容器内生长,其直径应不少于上面规定的根球直径。
A.03 灌木a. 小灌木应具有如下的特性:i 幼苗或切根具有多主干或丛生特性。
ii 至少有两枝一年生的强健嫩枝。
iii 发育良好及强健嫩枝。
iv 500mm高或"种植图纸"指定高度和阔度。
v 如植于容器内生长,种植容器直径不少于200mm,深200mm。
b. 中灌木应具有如下的特性:i 幼苗或切根具有多主干或丛生特性。
ii 树龄超过两年。
iii 修剪促进丛生及强壮的枝条及嫩枝,构成一个相当于三分之二树高的树冠直径。
iv 800mm高或"植物图纸"指定高度和阔度。
v 发育良好及强健的根系。
vi 如植于容器内生长,种植容器直径不少于250mm,深250mm。
c. 大灌木应具有如下的特性:i 幼苗或切根具有多主干或丛生特性。
ii 每棵植物需最少具有七条已生长一年的主干。
此主干必须生长旺盛,并于接近地面或在地面处分出,冠宽需为其整体高度之三分二。
iii 修剪促进丛生及产生强壮的枝条及嫩枝,构成一个相当于三分之二树高的树径。
iv 发育良好及强健的根系。
v 1000mm高或"植物图纸"指定高度和阔度。
vi 如植于容器内生长,种植容器直径不少于300mm,深350mm。
A.04 地被植物a. 地被植物应具有如下特性:i 发育良好及强健的嫩枝,高度界于200-250mm。
ii 发育良好及强健的根系。
iii 树冠平均直径350mm。
iv 如植于容器内生长,种植容器直径不少于200mm,深200mm。
b. 季节性植物:i 发育良好及抵御害虫和病害。
ii 生长良好的主枝和生长均冲的强健嫩枝。
iii 发育良好和强壮的根系。
iv 500mm高或"植物图纸"指定高度和阔。
v 如植于容器内生长,种植容器直径不少于350mm,深200mm。
A.05 绿篱植物a. 绿篱植物应具有以下特性:i 已被切根或移植的种苗,或扞插植物。
ii 生长均衡,并通过修剪促进其丛生习性。
iii 强壮的侧芽在距根颈不超过150mm处生出。
iv 距地面高度至少1000mm或指定高度。
A.06 针叶植物a. 针叶植物应具有如下特性:i 苗木至少已移植两个生长季节。
ii 发育良好的向上伸展的主枝和健壮的嫩枝,生展均衡。
iii 发育良好的健壮根系。
iv 界于3000mm至4000mm树高或指定高度。
v 如植于容器内生长,种植容器不少于直径120mm,深800mm。
A.07 种子a. 所有种子应附有适当的种子分析报告或鉴定。
被鉴定的数目应与种子袋数目相应。
报告或鉴定应在种子使用前6个月内提供,所有种子应有清晰的标记。
种子质量取决于其纯净度,出芽率并不含杂草和病虫害。
A.08 草皮a. 草皮应是早熟禾,除非有其它指定或经送审获批准。
b. 草皮应不含有杂草或其它杂物,草皮应生长密度均匀,绿色,铺设草皮后要压实,以便其须根能交织地长于一起。
每一块草皮尺为300mm x 300mm,最少厚度40mm。
应提供10块草皮样品给工程师代表检验。
A.09 植草a. 植草的草种应选用地上走茎的草类,除非另有说明。
b. 植草长度至少150mm,保持其湿度其放在隐暗的地方,并在起苗后36小时种植。
种植前应向工程师代表提供样品,在得到其许可后,方可施工,同时承建商应说明草种之来源。
A.10 土壤和排水材料a. 承建商应提供混合表土给所有的种植区。
混合表土应由沙质基土加有机绿肥(见A.17)。
b. 植物种植前施用的肥料应为细粒状和分解缓慢的混合肥料,每立方米土壤须加适量的肥料,以达到混合表土的准则。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使用粘土或像粘土的材料作混合表土。
c. 混合表土应包括:酸碱度: 5.5-7.5有机含量:不少于7.5%有机碳含量: 2.0至3.0氮的含量:0.09至0.15碳磷比值:25:1至45:1可用之氧化硫:7mg/100g至10mg/100g可转换之氧化钾:15mg/100g至30mg/100g正离子交换容量:16-20m.e.%d. 承建商应取适量的表土样品,于中标后一个月内及合约期间(包括种植期内及养护期内),按工程师或其代表指示送往认可的土壤检验室作土壤检验。
土壤检验报告须送交工程师或工程师代表,并注明其来源,以便园景建筑师检验及认可。
在大批量输送表土之前应得到土壤样品的认可。
并且,样品的检验及许可并不排除工程师或工程师代表的权利去拒绝使用任何低于标准的输入表土。
土壤样品应由工程师代表于地盘上加以保存,以便在整个工程阶段进行检验和比较。
e. 承建商应在地盘准备混合表土,并且要得到工程师代表之认可。
在大雨期间或土壤处于浸透状态时不应进行土壤混合,当表土湿度过高时,不应进行土壤混合,以保证表土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能成功进行。
f. 对于底部没有开口的种植容器,承建商应事先进行土壤混合。
当任何情况下不能在容器内混合土壤和土壤改良剂。
g. 混合表土应含有正常含量的分解有机质,不应含有任何重粘土,粗砂,石头,土块,其它植物,根, 木棍、杂草、直径超过50mm的石头及其它外来杂质。
混合表土在购入和使用之前,承建商应取适量的样品送交工程师代表检验和许可。
h. 对于来源没有改变的输入表土,可以不再经过以上测试而可直接使用。
i. 承建商应适当地保养混合表土,并在输入到地盘的一个月之内,应将混合表土置于最后的地点,或储藏于地盘之内。
利用许可的除草剂,以控制杂草的滋生。
j. 承建商应翻动土堆,以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厌恶性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