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色谱习题答案

色谱习题答案

色谱习题答案色谱习题答案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

通过色谱分离可以获得纯净的化合物,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在学习色谱的过程中,习题是检验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色谱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色谱分离的原理?答:色谱分离的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力而实现的。

固定相是一种固体或涂在固体上的液体,而流动相是一种液体或气体。

当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相互作用力不同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保留时间,从而实现分离。

2. 什么是薄层色谱?它有什么特点?答:薄层色谱是一种基于固定相涂覆在薄层平板上的色谱技术。

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好。

薄层色谱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尤其适用于对小样品进行分析。

3. 请简要介绍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区别。

答: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是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是基于气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易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好的化合物。

液相色谱是基于液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疏水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分离速度快,但对样品的要求较高;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4. 在气相色谱中,什么是保留时间?答:保留时间是指化合物从进样口到检测器出现峰的时间。

保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不同,可以用来鉴定和定量分析。

5. 请简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HPLC)。

答: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液体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HPLC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尤其适用于对非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6. 在色谱分离中,什么是峰面积?答:峰面积是色谱图中峰的面积大小,反映了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峰面积可以用来定量分析,通常与内标法或外标法结合使用。

7. 什么是色谱图?如何解读色谱图?答:色谱图是色谱分离结果的图形表示。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分析化学Z》1-6次作业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分析化学Z》1-6次作业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分析化学Z》1-6次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草酸钠溶液与0.04000mol/ L KMnO4溶液反应,反应完成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KMnO4~5Na2C2O4, 则草酸钠的浓度[1分]B.0.1000mol/L2. 有关保留时间t R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A.色谱柱填充紧密程度不会影响某一物质的t R3. 一组分析数据标准偏差的计算式应为:[1分]B.4. 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1分]E.滴定剂浓度5.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1分]D.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系统误差出现机会相等6. 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1分]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7.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1分]E.式中α≤18. 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1分]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9.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1分]B.10. 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1分]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11. HAc 的pKa=4.76,苯甲酸C6H5COOH 的Ka=4.19,HCOOH的pKa=3.75,HCN 的pKa=9.21,据此,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0.1 mol/L 的酸应是:[1分]E.HCN12. 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13.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不包括:[1分]B.单色器14. 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1分]C.同离子效应15.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几乎不能发生的是:[1分]D.σ→σ*16. 气相色谱法中“死时间”的准确含义是:[1分]E.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17.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18. 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1分]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19. 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1分]E.相对过饱和度20. 下列H2C2O4共轭酸碱对pKa与pKb的关系是:[1分]E.pK a1+pK b2= pK w21. HPLC与GC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主要原因是:[1分]D.流动相粘度大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1分]C.明确物质的合成方法23. GC中,色谱柱使用的最高温度取决于:[1分]E.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24.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1分]B.保留时间25. 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1分]E.NaOH2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1分]C.沉淀掩蔽法27. 当单色光通过一吸光介质后:[1分]A.透光率一般小于128. 当共轭体系由顺式变为反式时,其UV光谱的λmax将如何变化[1分]B.红移29. 吸收池使用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1分]D.只能装到容积1/330.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在硅胶薄层色谱上的R f值的大小顺序为A >B>C,问三组分的极性大小顺序为:[1分]B.C>B>A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无色玻璃试剂瓶B.量筒C.移液管D.容量瓶E.塑料试剂瓶1. 量取未知液作滴定,应选用:[1分] C.移液管2. 配HCl 标准溶液时量取浓盐酸,应选用:[1分] B.量筒A.H30+B.H20C.OH-D.NH3E.NH4+3. NH3 + H20 = NH4+ + OH反应物中,为酸的是:[1分] E.NH4+4. 按酸碱质子理论,H20的共轭碱是:[1分] C.OH-A.V10,V2=0 C.V1=0,V2>0 D.V1=V2 E.V1>V25.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仅含有Na2CO3时,应:[1分] D.V1=V26.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为NaOH和Na2CO3时,应:[1分] E.V1>V2A.五位B.四位C.两位D.一位E.三位7. 309.456-1.53计算结果()位有效数字:[1分] A.五位8. pKa=3.05 有效数字():[1分] C.两位第二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在HPLC操作时,为了避免压力变化,使流动相产生气泡影响检测或降低柱效,要对流动相进行“脱气”,以下不是“脱气”方法的是:[1分]A.加热2.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减小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1分]A.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增大,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减小3. 以下与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无关的是:[1分]A.反应平衡常数4. 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对不易挥发的沉淀剂来说,加入量最好:[1分]C.过量20%~30%5. 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1分]D.填料孔隙的体积6.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1分]D.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条件电位没有影响7.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 [1分]C.8.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不同弱酸时,如果弱酸Ka值越大,则:[1分]D.滴定突跃范围越大9. 气相色谱中选作定量的参数是:[1分]D.峰面积10.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1分]C.甲醇11. 以下不是滴定分析的特点的是:[1分]B.适用于测定微量或痕量组分的含量12. 薄层色谱中对两个斑点间距离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1分]E.薄层板的宽窄13. 样品中各组分出柱的顺序与流动相性质无关的是:[1分]E.凝胶柱色谱14. 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条件是:[1分]A.湿度15. 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刚好完全反应的那一点称为:[1分]B.化学计量点16. 红外光谱法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4000 cm-1-1250 cm-1的区间,以下对该区间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E.该区特征性很强故称特征区17. 色谱图中,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1分]B.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18. 以下为共轭酸碱对的是[1分]E.H2CO3——CO32-19. 为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图,试样制备的方法中不包括: [1分]E.气体池法20.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以下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1分]D.重量分析21. 如果杂离子与构晶离子的电荷相同、离子半径相近,则易于产生下列那种后沉淀?[1分]C.混晶22.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s、m m(g),浓度为C s、C m(g/ml),摩尔数为n s、n m(mol),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为V s、V m(ml),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1分]E.C s/C m3. 用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 [1分]B.二乙胺24. 物质的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D.n=m/M25. 关于铬黑T指示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铬黑T是氧化还原的指示剂26. 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标定法配制的是:[1分]D.EDTA标准溶液27. 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点不包括:[1分]A.固定相粒度小28. 在色谱分离中,要使两组份完全分离,其分离度应是:[1分]E.>1.529. 32.650-1.5正确的答案是:[1分]B.31.130. 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1分]E.不含有结晶水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B.硅胶的活度增大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D.固定相填充得更加紧密E.色谱柱的长度减小1.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减小:[1分] 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2.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不变,但保留时间增大:[1分] 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A.4B.12C.7D.6E.53. 乙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1分] C.74.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其不饱和度为:[1分] A.4A.ArB.R’C.ClD.HE.R5.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波数者为:[1分] A.Ar6.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波数者为:[1分] C.Cl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7.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1分] A.柱色谱8.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1分] C.正相色谱第三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有0.4000mol/LHCl 溶液1L,欲将其配制成浓度0.5000mol/L溶液,需加入1.000mol/LHCl( )毫升[1分]B.200.02. 即能用于标定氢氧化钠,又能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是:[1分]A.优级纯草酸3.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 [1分]B.保留时间4. 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1分]E.99.99%纯锌5. 下述各项,属于偶然误差的是:[1分]A.两次平行操作实验的读数不一致6. 新的气相色谱柱需在一定温度和载气流量下空载操作一段时间,此操作称为“老化”,老化的目的是:[1分]A.除去多余溶剂或柱内残余物7. 在HPLC分离具有酸碱性的样品时,常常向流动相中加入一些酸,碱作为改性剂,常用的酸不包括:[1分]D.磷酸8. 以HCl滴定某碱,滴定管初读数为0.25±0.01mL,终读数为32.25±0.01mL,则用HCl用溶液的准确体积(mL)为:[1分]D.32.00±0.01mL9. 配位滴定可用于测定:[1分]D.与EDTA结合C M K MY’≥106的金属离子10. 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D.碱性溶液11. 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的是:[1分]E.银量法12. 下列试剂可作为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1分]E.优级纯重铬酸钾13. 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000 mol/L,不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1分]E.NH4Cl (pK a=9.25)14. 以下不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是:[1分]B.反应平衡常数15.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1分]B.pH>7.016. 在硅胶薄板上,用丙酮作展开剂,下列哪种化合物的比移值最大[1分]B.芳烃17.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有[1分]B.氮气18.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增加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1分]B.化学计量点前0.1%的平pH值减小,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19. 以下与判断配位滴定能否准确进行无关的是:[1分]A.K MY≥10820. 下列不属于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要求:[1分]E.与沉淀形式相同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1. 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1分] D.固定相2. 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1分] E.滴定剂A.同离子效应B.催化反应C.自动催化反应D.酸效应E.配位效应3. MnO4-滴定C2O42-时,速度由慢到快: [1分] C.自动催化反应4. PbSO4沉淀随H2SO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1分] D.酸效应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5. 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 [1分] C.指示剂6. 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 [1分] E.滴定剂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空白试验C.回收实验D.对照试验E.校准仪器7. 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1分]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8. 不加样品,与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操作,属于: [1分] B.空白试验A.消失B.向低波数位移C.向高波数位移D.变化无一定规律E.不变化9. 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内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1分] B.向低波数位移10. 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外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1分] C.向高波数位移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11. 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1分] D.酸碱滴定法12. 样品可以在气、液、固态下都可测定的是:[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液体石蜡B.纤维素C.聚酰胺D.淀粉E.水13. 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相的载体是:[1分] B.纤维素14. 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液是:[1分] E.水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熔点差异15. 分配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16.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第四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分子吸收何种外来辐射后,外层价电子产生跃迁?[1分]A.紫外-可见光2. 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1分]A.分析纯NaOH3. 纸色谱法常用的展开剂有正丁醇-醋酸-水(4:1:5),对该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是:[1分]C.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上层作为展开剂4. 定量分析过程不包括以下步骤:[1分]A.样品调查5.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1分]D.σ→σ*6. 薄层色谱的结果观察错误的方法是:[1分]A.在洗液中浸泡半小时,取出烘至出现斑点7. 将黄铁矿石(FeS2)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称量BaSO4的量计算黄铁矿石中的铁含量,则换算因子为:[1分]D.M Fe/2M BaSO48. 绝对偏差是指:[1分]D.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9. 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是:[1分]E.真空热电偶10.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在线性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的是:[1分]D.峰高11. 光度法中常用空白溶液,其作用错误的是:[1分]E.清洗比色皿12. 关于“色谱用硅胶”叙述正确的是:[1分]B.具有微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13.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错误的是:[1分]E.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14. 下面哪个参数用来衡量分离效率[1分]E.峰宽15. 不能减免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1分]D.增加测定次数16. R f值:[1分]E.物质的R f值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为一定值17. 25.00×5.300×1.6144正确答案是:[1分]B.213.918. 容量因子k与保留值t R’或t R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A.t R’=t0k19. 气相色谱进样器的温度需要控制,调节温度的原则是:[1分]C.保证样品完全气化20. 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正确的是[1分]C.A=-lgT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电子跃迁能级差B.电子跃迁几率C.溶液浓度D.光程长度E.入射光强度1. 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摩尔吸收系数取决于:[1分] B.电子跃迁几率2. 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λmax取决于:[1分] A.电子跃迁能级差A.H3O+B.H2OC.OH-D.NH3E.NH4+3. 按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碱是:[1分] C.OH-4. NH3 + H2O = NH4+ + OH的反应物中为酸的是[1分] E.NH4+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5.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D.反相色谱6.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A.柱色谱A.石油醚-乙酸乙酯B.苯-丙酮C.苯-乙醚—二乙胺D.四氯化碳E.正丁醇-水-冰醋酸7. 分离某两个混合碱,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1分] C.苯-乙醚—二乙胺8. 分离某两个混合酸,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1分] E.正丁醇-水-冰醋酸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9. 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1分] C.分子大小差异10.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1分] B.极性差异A.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11. 应用指示剂指示实验结束的方法是: [1分] D.酸碱滴定法12. 样品可以在气态状态下测定的是: [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亲和色谱法B.吸附色谱法C.分配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E.凝胶色谱法13.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属于:[1分] B.吸附色谱法14. 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以水的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属于:[1分]D.离子交换色谱法A.NH4OHB.HClC.NaOHD.HAcE.HF15. 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小的是:[1分] B.HCl16. 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大的是:[1分] C.NaOHA.无线性关系B.mi—As曲线C.ms—As 曲线D.mi-Ai/As曲线E.mi/ms—Ai/As曲线17. 使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是: [1分] E.mi/ms—Ai/As 曲线18. 使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为:[1分] C.ms—As 曲线第五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将磷矿石中的磷以Mg NH4PO4形式沉淀,再灼烧为Mg 2P2O7形式称重,以下计算P2O5含量的换算因子正确的表达式是:[1分]D.M P2O5/M Mg2P2O72. 以下关于M+Y=MY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E.[L]越大,αM(L)越小3. 某样品要在247nm测定,这时选择的光源和比色皿应为:[1分]B.氘灯,石英4. 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为0,表明该物质:[1分]C.随溶剂前沿流出5. 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是:[1分]E.金属指示剂6. 下列H2C2O<<SUB>4sub>4共轭酸碱对pK b与pK的关系是:[1分]E.pK a1+pK b2= pK w7. 红外光谱法样品不能是[1分]E.含水样品8. EDTA可用于测定:[1分]D.与EDTA结合C M K MY’≥106的金属离子9. 在薄层色谱的操作中,有关点样操作错误的是:[1分]D.样品应该点在薄层板长边正中央那条线上10.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时,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在什么范围内,测量才较准确:[1分]A.0.2-0.711. 容量因子k与R f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C.R f =1/(k+1)12. 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时,对盐酸浓度无影响的是:[1分]D.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13. 气相色谱进样操作要求“瞬间快速”是为了:[1分]B.保证样品“瞬间”完全气化,同时进入色谱柱14. 用吸附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为减少生物碱斑点的拖尾,可加入:[1分]B.二乙胺15. 采用苯和甲醇(1:3)为展开剂,在硅胶A及硅胶B薄层板上,喹唑啉的R f值分别为0.50与0.40,问:[1分]C.硅胶B比硅胶A的活性大16.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17. 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1分]E.两性物质18. 以下操作不能可以帮助减少薄层色谱边缘效应的是:[1分]A.减小薄层的厚度19. 下面哪个参数为色谱定量的参数:[1分]D.峰面积20. 滴定分析中,常用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那一点来终止滴定操作,将至一点称为:[1分]D.滴定终点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以上指示剂均不可B.酚酞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D.铬黑TE.A和B均可1. 以C(HCl)=0.0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同浓度的NaOH 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1分]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2. 以C(NaOH)=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同浓度的HCl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1分]E.A和B均可A.薄层板的长度B.硅胶的活度C.流动相的极性D.薄层操作的温度E.硅胶的粒度3. 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比移值Rf因素的是:[1分] A.薄层板的长度4. 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容量因子k因素的是:[1分] A.薄层板的长度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5. 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1分] D.酸碱滴定法6. 常用喷显色剂指示样品斑点位置的方法是:[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由纯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D.由纯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E.由原子核自旋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7.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1分] 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8.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1分] 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A.配位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直接滴定E.间接滴定9. 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没有合适的指示剂确定终点,可采用:[1分] E.间接滴定10. 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被测物难溶,可采用:[1分] B.返滴定A.4000-1600cm-1B.4000-400cm-1C.4000-1300cm-1D.1300-200cm-1 E.1300-400cm -111. 红外光谱的指纹区的波数范围是:[1分] E.1300-400cm -112. 红外光谱的特征区的波数范围是:[1分] C.4000-1300cm-1A.8.7~5.3B.8.7~4.3C.9.7~ 5.3D.10.7~5.3E.10.7~3.313. 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 和NaOH的浓度均增大10倍,pH突跃范围是:[1分] E.10.7~3.314. 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 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pH突跃范围是:[1分] A.8.7~5.3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15. 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1分] C.指示剂16. 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1分] D.固定相A.氧化性溶液B.无色溶液C.中性溶液D.碱性溶液E.有色溶液17. 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 D.碱性溶液18. 碱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 A.氧化性溶液第六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有效数字是:[1分]C.因测量仪器不同而产生的2. 用内标法定量的主要优点是:[1分]C.对进样量要求不严3. 死时间t0:[1分]D.为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物质从进柱到出峰最大值所用时间4. 以下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因素:[1分]A.湿度5. 色谱所用的氧化铝:[1分]D.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中性氧化铝使用最多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简便方法是:[1分]B.配位掩蔽法7. 用纸色谱分离有机酸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1分]C.冰醋酸8. 32.640-1.5正确的答案是:[1分]B.31.19. 在色谱分析中,对载体的要求不包括:[1分]A.具有较强的吸附性10. 在反相HPLC中,对于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组分出峰顺序以下正确的是:[1分]B.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11.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过程中系统误差的是:[1分]D.进行仪器校正12.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40、480、520,问三组分在同一薄层板上R f值的大小顺序为[1分]B.A>B>C13. 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保留时间长的组分是:[1分]B.固定相溶解度大的14. 以下各种效应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是:[1分]C.同离子效应15.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E.滴定反应中如有物质发生副反应,会影响相关电对的条件电位,但不影响滴定突跃的大小16. 某化合物在1400-1600cm-1有4个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含()官能团:[1分]C.苯环17. 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表明该物质:[1分]B.不被洗脱18. 下面哪个参数为定性参数:[1分]B.保留时间19. 不适合晶形沉淀的条件是:[1分]C.沉淀剂的浓度要大20. 下列不是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1分]A.必须使用化学指示剂指示终点21.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1分]D.明确物质中某种组份的相对含量22.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为了使称量环节的误差小于0.1%,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的称样量一般不少于:[1分]D.0.2g23. 下列关于偶然误差不正确的是:[1分]D.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24.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1分]A.式中γ≥1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3.00000gB.3.0gC.3.00gD.3.000gE.3.0000g1. 用分度值为0.01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1分] A.3.00000g2. 用分度值为10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1分] C.3.00gA.硫酸B.水C.硅胶D.硅油E.玻璃板3. 以下物质可以在反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1分] D.硅油4. 以下物质可以在正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1分] B.水A.邻苯二甲酸氢钾B.NaHCO3C.NaB2O7.10H2OD.AgNO3E.ZnO5. 标定HCl标准溶液常用[1分] C.NaB2O7.10H2O6. 标定NaOH 标准溶液常用[1分] A.邻苯二甲酸氢钾A.氧化性B.中性C.碱性D.无色E.有色7.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1分] C.碱性8.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1分] A.氧化性A.以上都可以B.离子交换色谱法C.凝胶色谱法D.吸附色谱法E.分配色谱法9. 固定相可反复使用,且保存时需转型成盐型的方法是:[1分] B.离子交换色谱法10. 纸色谱属于:[1分] E.分配色谱法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11.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12. 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C.分子大小差异A.lgK MIn’B.pK HInC.pK MIn’±1D. ±1E. ±(0.059/n)13. 配位滴定终点溶液的pM'是:[1分] A.lgK MIn’14.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1分] D. ±1。

2017食品方向仪器分析第二次作业

2017食品方向仪器分析第二次作业

2017食品方向仪器分析第二次作业1. 单选:在HPLC法中,溶剂的种类主要影响();溶剂的配比主要影响() [单选题] *A.选择性洗脱能力或K(正确答案)B. 洗脱能力或K 选择性C.柱压拖尾因子D.拖尾因子柱压2. 单选:HPLC的流动相黏度大,因此Van Deemter方程中的()项可以忽略 [单选题] *A.涡流扩散B.传质阻抗C.纵向扩散(正确答案)D.流动相线速度3. 单选:分析性质差异较大的复杂试样时须采用() [单选题] *A.梯度洗脱(正确答案)B.等度洗脱C.恒温分析D.程序升温4. 单选:为了获得三维光谱-色谱图,需用() [单选题] *A.光电二极管整列检测器(正确答案)B.紫外-可见光检测器C.示差折光检测器D.荧光检测器5. 单选:色谱定量分析中,能否使用内标法的关键是();能否使用归一化法的关键是() [单选题] *A.有合适的内标物待测组分出峰B.有合适的内标物所有组分出峰(正确答案)C.有合适的对照品待测组分出峰D.有合适的对照品所有组分出峰6. 单选:对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不能用做流动相的是() [单选题] *A.甲醇B.乙腈C.正己烷(正确答案)D.四氢呋喃7. 单选:流动相对色谱选择性无影响的是() [单选题] *A.吸附色谱B.分配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分子排阻色谱(正确答案)8. 单选:在正相液液分配色谱柱色谱中,若一含a.b.c.d.e组分的混合样品在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125、85、320、50、205,组分的流出顺序为() [单选题] *A.abcdeB.cdabeC.ceabdD.dbaec(正确答案)9. 单选:在HPLC中,下列检测器不适用于梯度洗脱的是() [单选题] *A.紫外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正确答案)C.荧光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0. 单选:甲醇、水、三氯甲烷、正己烷的极性参数P'分别为5.1、10.2、4.1、和0.1,在正相键合相色谱中对分析物的洗脱能力是() [单选题] *A.甲醇>水>三氯甲烷>正己烷B.正己烷>三氯甲烷>水>甲醇C.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水D.水>甲醇>三氯甲烷>正己烷(正确答案)11. 单选:在高效液相色谱在中,流动相的选择非常重要,下列哪项不符合要求() [单选题] *A.对被分离的组分有适宜的溶解度B.黏度大(正确答案)C与检测器匹配D.与固定相不互溶12. 单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的散射光强度与气溶胶中组分的()成线性 [单选题] *A.质量B.吸光度C.质量的对数(正确答案)D.质量的负对数13. 单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维生素,选用何种检测器最佳() [单选题] *A.紫外检测器(正确答案)B.氢焰检测器C.火焰光度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14. 不定项选择:能改变反相HPLC选择性的是() *A.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正确答案)B.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正确答案)C.改变填料的粒度D.改变色谱柱长E.改变柱温15. 不定项选择:HPLC与GC法的区别是() *A基本理论B流动相(正确答案)C.适用性(正确答案)D.操作条件(正确答案)E.固定相(正确答案)16. 不定项选择:在反相HPLC中,流动相极性增强使() *A.组分与固定相作用减弱B.组分的k增大(正确答案)C.组分与固定相作用增强(正确答案)D.组分的k减小E.组分与固定相作用不变17. 不定项选择:使用高压输液泵时应注意() *A.防止固体微粒进入泵体(正确答案)B.不使用有腐蚀性的流动相(正确答案)C.不使用梯度洗脱(正确答案)D.不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正确答案)E.防止流动相被用完(正确答案)18. 不定项选择:工作原理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检测器是() *A.荧光检测器B.安培检测器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正确答案)D.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正确答案)E.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9. 单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比气相色谱法高,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输液压力高B.流动相种类多(正确答案)C.检测器灵敏度高D.柱温低20. 不定项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流动相的流速可以() *A.减少涡流扩散B.降低保留时间(正确答案)C.改变相对保留值D.增大传质阻抗(正确答案)E.减少传质阻抗21. 不定项选择:梯度洗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但能互溶的溶剂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其配比进行洗脱,此方式可以改变() *A.流动相的极性(正确答案)B.流动相的温度C.被测组分的分离效率(正确答案)D.流动相的流速E.提高检测灵敏度(正确答案)22.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流动相极性弱于固定相极性的液相色谱是正相色谱[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3.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ODS是反相色谱中常用的固定相相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4.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改变色谱柱柱长不能改变反相HPLC的选择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5.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在反相HPLC中,若组分保留时间过长,可增加流动相中水的比例,使组分保留时间适当。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天然药物化学》>作业系统>答题第一次作业: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区别与联系?试举例说明。

有效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或生理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常见的有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黄酮类、醌类等。

如果尚未提纯而得到的是一个混合物,但是在药理和临床上有效则称为"有效部分”或"有效部位”。

无效成分是指相对某一疾病而显无效的化学成分,如糖类、蛋白、油脂等。

无效成分又叫做杂质,可分为水溶性杂质和脂溶性杂质。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例如鞣质:在多数中药中为无效成分,但在地榆、五倍子等中则被认为是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收敛的作用。

过去认为无效的成分,如多糖、蛋白质等,目前通过研究发现蘑菇多糖、天花粉蛋白质等具有重要的医药功能,而成为有效成分。

2、说出一级代谢产物和二级代谢产物的区别,每类产物举三例。

一级代谢物: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存所产生的产物,每种生物都含有的,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等。

二级代谢物是生物体通过各自特殊代谢途径产生,反映科、属、种的特性物质,不是每种中药都有。

二级代谢产物往往有特殊活性。

如:糖和苷、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甾体及醌类等。

3、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提取的因素1)、基本原理利用药材中各种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选择与有效成分能相互溶解,而对无效成分及其它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中药药材组织中尽可能的溶解出来的方法。

2)、影响因素:药材的粉碎度:药材粉碎越细、总表面积越大,接触越充分,提取效率越高。

温度:一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加快,有利于提取。

浓度差:粉碎后的药材颗粒界面内外,提取溶剂的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差越高,提取效率越大。

最好的增大浓度差的方法是:搅拌、换溶剂、渗漉。

时间:提取需要时间,但却不是越长越好。

油色谱试验标准

油色谱试验标准

油色谱分析试验标准一、作业前的准备(一)人员配置:2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二)工器具:油色谱分析仪,油样振荡器电源,烘干箱,油样注射器、5ML注射器、1ML注射器万用表,点火器二注意事项1、开色谱分析仪器前,一定先打开氮气钢瓶总阀,避免钨丝烧坏。

2、色谱分析仪器上的压力表参数:氮气0.32Mpa,氢气0.14Mpa,空气0.14Mpa。

3、注射样品后,当采集波形因某种原因,时间没有完成而停止了,需要等到上一次时间完成后才可开始注射下一次的样品,进行第二次试验。

4、A信号采集的六个峰值分别是:一氧化碳(CO)、甲烷(CH4)、二氧化碳(CO2)乙烯(C2H4)、乙炔(C2H2)、乙烷(C2H6)。

5、检测器A内的塞子,大概30次换一次。

6、开机后,当没有信号显示,检查“检测器”开关是否打开。

7、柱箱温度值不能升高时,检查柱箱温度开关是否打开。

8、变压器油气体色谱分析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注意值:总炔 150ppm乙炔 5ppm氢气 150ppm※总炔=甲烷+乙炔+乙烯+乙烷ppm是每升油中含该气体的微升数(106)三常见故障1信号A显示“8300”,信号板A放大板没插好,2信号B显示“1535”,调节调零旋转扭,若值没有什么变化,可能是信号B的钨丝烧坏或旋转按钮损害,需厂家修理处理。

3量程都是1如:SIGNAL 1 RANGE 1SIGNAL 2 RANGE 14调零、衰减都是“0”。

四操作步骤1开机1.1打开空气、氢气、氮气钢瓶总阀。

钢瓶总阀上的输出压力表的值在0.4 Mpa <压力值<0.5Mpa,钢瓶压力表小于2Mpa以下,换钢瓶。

1.2打开色谱分析仪器的红色开关。

1.3调节色谱分析仪器氮气旋转按钮(上面,从左往右,控制B信号),设定值分别为3.7、2.5;1.4调节色谱分析仪器氢气、空气旋转按钮(下面,从左往右,控制A信号),设定值分别为6.0、6.5(点火值)/5.5、6.5(点火后值)1.5设值柱箱温度值为50℃,进样器A温度120℃,进样器B温度300℃,检测器A温度250℃,检测器B温度80℃;1.6当设置的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检测器A烫手之后,才能点火,才能打开绿色开关,然后进行信号检查。

色谱分析作业及答案

色谱分析作业及答案

色谱分析作业及答案齐齐哈尔大学试卷考试科目:色谱分析试卷代号 A适用对象:化工99级(分析) 使用学期2002—2003—1 第七学期共5道题总分100分共3页考生须知:1)姓名必须写在装订线左侧,其它位置一律作废。

2)请先检查是否缺页,如缺页应向监考教师声明,否则后果由考生负责。

3)写在答题纸上答案一律,可不抄题,但要标清题号。

监考须知:请将两份题签放在上层随答题纸一起装订。

一、判断题:下列问题,正确的画(√),错的画(×)(10分)1 提高色谱分析的选择性,可以采取下列方法:(1)提高柱温;(2) 提高流动相速度;(3) 降低柱温;(4) 使用选择性高的固定相;(5) 增加板高。

2 使用极性色谱柱(GC)分析样品,先出峰的组分是:(1)沸点高的组分;(2)分子量大的组分;(3)极性大的组分;(4) 极性小的组分;(5) 分子量小的组分。

二、选择题(10分)(一)为下列样品选择合适的色谱分析方法(1)热不稳定的样品。

(2)沸程很宽的样品。

(3)复杂的、多组分样品。

(4)高分子样品。

(5)低沸点芳烃污染物。

(二)根据样品选择固定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试卷A 总3 页第1页色谱分析样品:1、丙烷、乙烯、丙烯。

2、乙醇、丙酮。

3、N2、O2。

4、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5、H2O 、C2H5OH固定相(或固定液)1、分子筛。

2、角鲨烷。

3、G DX。

4、聚乙二醇5、有机皂土三、问答题(36分)1、各举一例,说明液固吸附、液液分配色谱体系及其应用。

2、在程序升温色谱法中,常用什么定性指标,为什么?3、说明毛细管色谱流程与一般填充柱流程的区别及原因。

4、什么是浓度型和质量型检测器,载气流速对浓度型和质量型检测器响应值的影响有何不同(绘图说明)?四、按要求回答问题(18分)1、用H2代替N2做载气,其他色谱条件不变,请在同一图上绘出变化前后的H-----u曲线,并说明原因。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导言:本文档提供了一系列色谱分析法的题及相应的答案。

通过完成这些题,读者可以巩固对色谱分析法的理解,并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目一:请说明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的色谱分析仪器。

答案一: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溶液从一个移动相中传送到一个静态相中,组分会根据其在移动相和静态相中的亲和性而分离出来。

常见的色谱分析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GC)和液相色谱仪(LC)。

题目二: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二: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环境监测、药物分析、化学研究等领域。

题目三:请解释色谱图的基本结构及如何解读色谱图。

答案三:色谱图由横轴和纵轴组成。

横轴表示时间或种类,纵轴表示峰面积或峰高度。

解读色谱图时,可以根据峰的表现形式和峰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混合物中组分的相对含量和种类。

题目四:请列举几个常见的色谱分析实验技术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答案四:常见的色谱分析实验技术误差包括漂移误差、峰形变形误差和定量误差等。

这些误差的产生原因可能包括仪器参数设置不准确、样品制备不完全、色谱柱老化等。

结论:通过完成色谱分析法的题,读者可以加深对色谱分析原理、仪器、方法和解读色谱图的理解。

同时,了解与色谱分析相关的实验技术误差有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在此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需在文档末尾单独列出,并按照相关格式规范进行引用)。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调整保留时间是减去的保留时间。

2、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它们是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和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表示柱效能。

4、色谱检测器按响应时间分类可分为型和型两种,前者的色谱图为曲线,后者的色谱图为曲线。

5、高效液相色谱是以为流动相,一般叫做,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影响很大。

6、通过色谱柱的和之比叫阻滞因子,用符号表示。

7、层析色谱中常用比移值表示。

由于比移值Rf重现性较差,通常用做对照。

他表示与移行距离之比。

8、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设计的原则是、以达到减少谱带变宽的目的。

二、选择题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______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5、理论塔板数反映了______。

A.分离度;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6、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7、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和(C)8、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_____。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9、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_____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分析》第二次作业一、选择题1.衡量色谱柱柱效性能的指标是(C )A.分离度B.容量因子C.塔板数D.分配系数2.在液相色谱中,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对色谱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B )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流动区域的流动项传质阻抗D.停滞区域的流动项传质阻抗3.在正相色谱法中,如增加流动相极性,则(A )A.样品的k降低,tR降低B.k增加,tR增加C.相邻组分的α增加D.对α基本无影响4.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中,要求混合物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A )A.归一化法B.外标法C.内标法D.内加法5.对于正相液相色谱法,不能用作流动相的溶剂是( D )A.氯仿B.乙醚C.正已烷D.水6.内标法定量的优点是( B )A.不需要校正因子B.对进样量要求不严格C.样品配制简单D.内标物易得7.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C )A.紫外吸收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示差折光检测器D.热导池检测器8.以HPLC法测定复方药物中的微量成分,宜采用的定量方法是( B )A.归一化法B.内标法C.外标工作曲线法D.外标一点法9.采用ODS柱分析有机弱碱混合物样品,当以某比例的乙腈-水为流动相时,样品的容量因子较小,若想使容量因子适当增加,应如何调整流动相的组成?( D )A.增加流动相中乙腈的比例B.减小流动相中水的比例C.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醋酸D.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氨水二、问答题1.Martin 和Synge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所提出的色谱领域两个远见有何重要意义?答:Martin和Synge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所提出的色谱领域两个远见分别是:(1)流动相可以用气体代替液体以获得更高效的分离;(2)在液相色谱中,使用小粒径填料以及高压传输可以获得最小的理论塔板高度H。

其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个远见导致了气象色谱的诞生,第二个远见促进了高效液相色谱的诞生。

2.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在流动相上有何差别?答: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在流动相上的差别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液体,流动相与组分间具有亲和力,这为提高柱选择性、改善分离增加了因素,且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广;流动相极性和PH值的选择对分离起重要作用,选择不同比例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可以增大选择性。

而气相色谱的流动相为惰性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和力。

3.HPLC与GC中影响分离R的因素有何不同?答:HPLC柱选择项主要受流动相性质影响,流动相的种类确定后,柱容量项主要受流动相配比的影响。

而GC柱选择项主要受到固定相的影响,柱容量项主要受柱温的影响。

4.写出色谱分离方程,结合该方程谈谈如何提高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度?答:色谱分离方程如下:分离方程中n影响色谱峰的峰宽,α影响相邻色谱峰的峰间距,k影响色谱峰的峰位。

(1)可以通过采用粒度小、均匀填充的固定相,采用粘度小、低流速的流动相来提高柱效;(2)通过改善流动相组成、种类、PH值,改变固定相,适当改变柱温来提高选择性;(3)通过调整流动相的配比,改变洗脱强度来改善出峰时间。

5.试解释下列名词:ODS柱;化学键合相;封尾键合相;键合相色谱;检测限;溶剂梯度洗脱答:ODS柱:十八烷基硅烷与硅胶载体表面的硅醇基键合,构成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

化学键合相:通过化学反应将固定相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硅胶)表面而构成的固定相。

封尾键合相: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键合相的载体(硅胶)表面残余的硅醇基除去,这种键合相成为封尾键合相。

键合相色谱:以化学键合相为固定相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检测限:又叫做敏感度,是响应值恰为2倍噪音时所需要的样品量。

溶剂梯度洗脱:流动相的溶剂强度变化的洗脱方式。

6.封尾键合相具有什么特点?键合相进行封尾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答:封尾键合相的特点是:仅有分配作用,无吸附作用;稳定性好,且具有强疏水性。

键合相进行封尾处理的目的是:防止残余硅羟基对极性物质产生过分吸附而改变键合相的分离性能,消除残余硅羟基,提高键合相的稳定性和色谱分离的重复性。

7.采用HPLC对一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采用流动相为四氢呋喃:异辛烷( 5%:95%, V/V ) ,得到色谱图如下:A. Dibutyl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 Dimethyl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C. dinonyl 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 diethyl 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试回答以下问题(1)预测该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柱上的洗脱顺序?(2)如果流动相换成甲苯:异辛烷( 5%:95%, V/V ),请预测色谱图的变化情况答:(1)预测该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柱上的洗脱顺序为:C 邻苯二甲酸二壬酯、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邻苯二甲酸二乙酯、B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流动相的洗脱能力减弱了,所以各峰的出峰时间均延长,峰间距变宽,峰型变胖。

8.试推测以下每组化合物在RP-BPC上的洗脱顺序:(1)COOH CH3OHA B C D(2)CH3(CH2)4COOHCH3CH2COOH3(CH2)2COOH3(CH2)3COOHE F G H答:推测洗脱顺序为:BDCA;FGHE。

9.IPC,ISC和IEC中加入pH一定的缓冲溶液的作用有何不同?答:IPC中加入pH一定的缓冲溶液的作用是促进组分解离形成中性粒子对,增加保留,使k增大。

ISC中加入pH一定的缓冲溶液的作用是抑制组分解离,增加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增加保留,使k增大,以及改善峰型,提高分离的选择性,达到分离有机弱酸、弱碱的目的。

IEC中加入pH一定的缓冲溶液的作用是影响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从而影响保留时间和容量因子k。

10.空间排阻色谱法的英文缩写是什么?简述其分离原理以及洗脱顺序?答:空间排阻色谱法的英文缩写是SEC,分离原理为空间排斥理论,利用凝胶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线团尺寸相对大小关系而对高分子溶液进行分离分析。

洗脱顺序取决于分子线团尺寸,大粒径的分子先洗脱下来,因为难以进入凝胶孔隙中,所以路径最短,保留时间最短,k最小。

11.什么叫做凝胶的渗透极限?什么叫做凝胶的排阻极限?什么叫做凝胶的选择性渗透?答:当凝胶的孔穴都能全部接受样品分子时[Xs]=[Xm],Kp=1,称为凝胶的“渗透极限”。

当凝胶的孔穴都不能接受样品分子时[Xs]=0,Kp=0,称为凝胶的“排阻极限”。

不同尺寸的分子的Kp在0~1之间时,称为凝胶的“选择性渗透”。

12.简述UVD,RID,FD,ELSD,ECD,MSD等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主要特点。

答:UVD特点:(1)灵敏度高,最小检测限较低,达10-10g/ml,线性范围宽,达2.5×104(2)不破坏样品,与其他检测器串联,可用于制备样品(3)受流速和温度变化影响小,适于梯度洗脱(4)流动相的截止波长必须小于样品的检测波长(缺点)(5)选择性检测器,只对含有p-π或π-π共轭结构的药物有响应(6)是可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浓度型检测器RID特点:(1)噪音很小,噪音水平:10-7mV (2)灵敏度差,最小检测限:10-6~10-7g/ml,不适合痕量分析(3)线性范围较窄,仅为104(4)受温度、压力、流动相组成影响很大,不适于梯度洗脱(5)不耐压,最大的池耐压是100psi (6)通用性检测器(7)可进行定量分析的浓度型检测器FD特点:(1)噪音较大,噪音水平:10-3 (2)线性范围宽,可达:104~105(3)受温度影响小,流动相不发荧光时适于梯度洗脱(4)与UVD相比,有极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是最灵敏的HPLC检测器,特别适于痕量分析。

高选择性可以避免不发光成分的干扰,特别适合于药物和生化样品的分析。

(5)是可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浓度型检测器ELSD特点:(1)适合于无紫外吸收、无电活性和不发荧光的样品的检测(2)灵敏度比示差光检测器高,最小检测限达5ng (3)非常适于分析天然药物中的糖类、磷脂、维生素、氨基酸、甾体类成分(4)通用性的质量型检测器ECD特点:(1)选择性的检测器(2)可进行定量分析的浓度型检测器(3)灵敏度高(4)线性范围较宽,可达106 (5)流动相必须导电,流动相的流速、PH值和温度影响很大MSD特点:(1)适合分析多种结构物质(包括强极性的化合物)(2)分子适量范围宽(m/z50-4000)(3)软电离,产生准分子离子,易确定分子量(4)碰撞诱导解离:多级质谱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5)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限<10ng/μL,适于微量样品和混合物分析(6)检测器具有>105的宽线性动态范围,允许在很宽的范围做分析和定量(7)质谱不能检测无法离子化的化合物,LC-MS接口技术是解决离子化问题的关键(8)通用性、浓度型以及质量型检测器13.为何说检测限是衡量检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答:因为(1)检测限同时考虑了检测器的噪音和灵敏度,是仪器整体性能的综合量度(2)检测限全面反映了检测器的质量,是衡量检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3)检测限不仅取决于检测器的性能,还与色谱操作条件、仪器的稳定性有关(4)检测限还与样品及溶剂有关,检测限小,检测能力强,需要的样品量少(5)同一检测器上,检测限越小,灵敏度越高,噪音越小。

14.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中,为何有时需要进行溶剂梯度洗脱?答:因为等镀洗脱对于宽k值范围的复杂混合物分离十分困难,且分析时间长,可能造成色谱峰较宽、峰高矮、分离度差,难于洗脱的溶质会造成色谱柱的污染。

而进行溶剂梯度洗脱时可以使分离时间缩短,改善分离、提高灵敏度、提高检测性能,降低难洗脱溶质对色谱柱的污染。

15.简述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程序?答:1)展开容器的准备(2)薄层板的准备,包括薄层板的铺制、自然干燥以及活化(3)点样(4)薄层板的溶剂预平衡和展开(5)定位(定性)/洗脱(半定量)三、计算题1.在一根3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混合试样,组分1和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分钟和17分钟,流动相保留时间为1分钟,组分2的峰底宽亦为1分钟。

(1)求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

(2)用组分2求有效塔板数及有效塔板高度(3)求两组分的容量因子(4)求相对保留值(5)求分离度(6)若使两组分刚好完全分离,柱子至少多长?2.Glajch 三角形法则相关计算:(1)正相色谱 10%CHCL3/己烷二元溶剂体系中氯仿分离效果不好,试选择等溶剂强度的新的溶剂系统并计算其组成?(2)反相色谱的三角形等洗脱面一点流动相组成为70%的甲醇/水,试根据Glajch 三角形1)正相色谱中Φc=Φb·P’b /P’c新的二元溶剂体系:d%二氯甲烷/己烷Φd=10%×4.1 /3.1解得Φd=13.2%新的二元溶剂体系是13.2%二氯甲烷/己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