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v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38)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38)
1 2
交流。 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些环节,小女孩儿纯朴、诚实 的形象 就在学 生心 中 逐渐丰
(二)学习第 2—8 自然段。 满、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 1.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女孩交 “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 的树种句子。 令我很感动?”这一重点顺势
2 2.
指名说。(展示课件第四屏) 解决。 再读句子,与大家交来的种子相比 较,
3. 抄写词语。
回忆,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 处行。 ) 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 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表示儿童多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 的句子。 这堂课学习的目标。 (二)交流出示句子。 ( 展示课件第四屏) (三)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 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并读一读。 (四)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 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五)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样引读, 主要是提示学生 四、讲读第三至八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 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 和园, 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 她看到了什么? 系。 感受到了什么? (一)讲读第 3 自然段。
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 颐
2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 许 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
孩 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 我的感想, 告诉人们春游时, “ 只 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的。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 .写字指导。 2. 学生描红,临写。 复习第二个问题,体现从整 体入手。 第三个问题也很重要,与结 尾呼应。前面的“只拣儿童多处 行”,是她确定的一个意见;后 面则是实践的证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整体入手,导入新课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h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h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四
(全班互相评价,看谁搜集的资料多,教师适时进 行评价,以激发学生搜集材料的积极性。) 三、踏上“阅读平台”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我是中国人》,要求读得流 利、连贯。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师简单介绍事件的背景以及吉鸿昌这个人。 昌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吉鸿昌语言和动作的句子,体 会人物的心情。 6.说说你敬佩他的原因是什么? 示课件第九屏) 明确“能说会道”要求,课前布置观察任务。 四、练习“能说会道” (一)读一读。(展示课件第十屏) 1.说说这次口语交际要注意什么? 带来的喜悦。(展示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照片、资料 3.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说一说家乡的变化。 4.评一评,看谁说得清楚而又生动。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变化 市貌变化:小河、街道、绿地、楼群„„ 生活变化: 吃、穿、住、行„„ 人文变化:商店、超市、娱乐广场„„ 第三课时 识。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 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 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度”“渡”音同形相像,意义用法不一样。“渡”字多指 发 挥 学 生 的 渡水上,过江过河用船渡,“度”字多指时间上,假日节日用欢 自主性、提高 度。 学生对汉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辨字歌, 想一想, 这首辨字歌是 的认知水平。 怎样区分“渡”和“度”的? 2.学生讨论,然后汇报,教师引导。 (“渡”有三点水旁, 表示与水有关, 所以一般用在渡水上, 如“渡江”“渡河”“渡船”等;“度”多指时间上,如“欢 度”“度假”“一年一度”等。 ) 3.你还能用“渡”和“度”再分别组几个词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纠正指导。 ) 通 过 拓 展的练习,更 能提高学生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四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四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四《语文百花园》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材内容:《语文百花园》四年级语文下册编写人:XXX第一课《走向大海》【课前准备】1. 教师预先准备好教材。

教材主要包括:课本、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好教学工具:黑板、彩笔、磁带、录音机等。

【教学目标】1.了解“走向大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2.描述“走向大海”的故事情节,用语言、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3.了解“走向大海”的主旨和寓意,感受故事中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走向大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2.了解“走向大海”故事中的主旨和寓意。

【教学过程】Step 1 教师导入1. 教师出示图片:蓝天、碧海、金沙滩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海有关的经历。

2. 通过图片引发学生对“走向大海”这个话题的探究。

Step 2 教材解读1. 教师让学生开启课文,跟读故事;2. 轮流读、朗读,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角色。

Step 3 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的感性体验。

2. 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对未来的向往。

Step 4 课文理解1. 教师让学生回忆:这篇文章是否有标题?标题是什么?2. 贴近文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想出文章的主旨和寓意。

Step 5 语文运用1. 教师让学生回顾文章,思考需要用到哪些语文知识进行简单描述。

2. 贴近故事,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Step 6 总结反思1. 让学生描述一下这节课与大海有关的知识点和体验点。

2. 回顾此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效果。

【课后作业】1. 背诵故事中好的句子,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 背诵海的名言,并思考与自己的关联。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百花园四教案语文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百花园四教案语文版
2、出示:奥运图标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了这就是奥运会徽,你们猜猜,它们都代表那一年的奥运会?
(2)仔细观察会徽,试着用语言描述会徽的样子。
五、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妙语堂里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能说说你的家乡在近些年来的一些变化吗?
4、学生畅所欲言。
三、独立思考,选准切入点,自主习作
1、从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关注之心。你们想利用手中的笔来写写家乡这些巨大的变化吗?
2、(小黑板展示习作要求)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选择变化最大,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方面,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重点突出一个“变”字,来反映家乡在前进,越变越美好。
3、学生独立思考,选准切入点,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自查互评,修改完善,展示共赏
1、轻声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修改。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赏。
3、认真预写,择优在“我能写我会写”习作栏中张贴,全班共赏。
练习作
业设计
修改作文,誊写作文。
板 书
设 计
相关知识
链 接
二 次
备 课
教 学
反 思
编写组成员:
出示:甘甜湖泊宽阔浑浊好歹忘记动静虚实
(1)读词找规律。
(2)想一想还有哪些词有这样的特点,再写出几个。
三、语文大观园
离开百词竞放园,我们一起去妙语堂看看。
1、看看下面的句子有什么毛病,动笔改一改。(出示句子)
2、读读背背,谁背的最快谁就可以最先进入下一个园子。
四、丰收园
1、读短文,试着回答短文的问题。
教学重点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l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l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版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1.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过去,分享家乡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描绘家乡的现在,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或设想家乡的未来,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前准备:1.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信息。

课时安排:3 课时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32 汤姆·索亚历险记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让学生通过略读理解课文,通过精读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e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e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版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1.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过去,分享家乡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描绘家乡的现在,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或设想家乡的未来,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前准备:1.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信息。

课时安排:3 课时桂林山水的形成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有一座著名的古城──桂林,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古人曾经写诗称赞桂林风景:“撑空拔地碧波连,洞府桃源别有天,明秀共推天下甲,江山如画入图妍。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就是由这首诗脱化而来的。

桂林山水的种种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一两亿年以前,广西同云南、贵州等地区,是连成一片的汪洋大海,海底有大量含有石灰质的沉积物,在久远的年代中形成了很厚的石灰岩,有的地方岩层厚达 3000 多米。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a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a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版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1.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过去,分享家乡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描绘家乡的现在,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或设想家乡的未来,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前准备:1.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信息。

课时安排:3 课时法兰西的英雄——巴斯德“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巴斯德的这句话给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总结。

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坚持精神,巴斯德的科学之旅硕果累累。

作为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的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 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他于1843 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t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t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版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1.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过去,分享家乡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描绘家乡的现在,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或设想家乡的未来,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前准备:1.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信息。

课时安排:3 课时马克·吐温简介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 年11 月30 日~1910年4 月21 日),原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Langhorne Clemens,射手座)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 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虽然他的财富不多,却无损他的高超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其交友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语文百花园四
版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1.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过去,分享家乡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描绘家乡的现在,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或设想家乡的未
来,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前准备:
1.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信息。

课时安排:
3课时
大使馆的作用
大使馆是一国在建交国首都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

大使馆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全面负责两国关系。

馆长是大使,由国家元首任命并作为国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职责。

大使馆的首要职责是代表派遣国,促进两国的政治关系,其次是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关系,使馆同时具有领事职能。

促进两国关系和人民间的往来是领事馆的重要职责,但其最主要的职责是领事工作,比如:维护本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向本国公民颁发或延期护照、向外国公民颁发签证。

大使馆的职责范围遍及驻在国各个地区,领事馆只负责所辖地区。

大使馆通常受政府和外交部门的直接领导,而领事馆通常接受外交部门和所在国大使馆的双重领导。

许多国家在多数国家只设大使馆,不设领事馆。

设不设领事馆、设哪个级别的领事馆,主要看侨民和领事业务的多少以及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并依照对等原则进行。

如中国在美国设有大使馆和5个总领事馆,负责各自辖区内的领事业务。

在个别小国,外国只设领事馆和派驻领事官员。

目前,中国在166个建交国设有157个大使馆、60多个(总)领事馆。

单元检测
一、看拼音,写字词。

sè niǔ yòu jù
羞( ) ( )扣 ( )惑 ( )烈
cán kuì jù lí dǐ zhì é tóu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乞( ) 释( ) 巩( ) 库( )
气( ) 择( ) 恐( ) 裤( )
三、写近义词。

辽阔( ) 欣赏( ) 凝视( )
抉择( ) 恐惧( ) 焦急( )
四、选词填空。

筋疲力尽聚精会神情不自禁小心翼翼
1. 工人们( )地把一箱箱玻璃搬上汽车。

2. 来到大草原,小丽( )地唱起歌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3. 运动员跑过5000米的终点后,已经()了。

4. 爸爸坐在书桌前,( )地阅读报纸。

五、在运用打比方写法的句子后面打上“√”。

1. 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 )
2. 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 )
3. 这小屋好似一艘在波峰浪谷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 )
4. 小明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
5. 成百盈千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
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 )
6. 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

( )
六、结合上下文,解释句中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1. 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
..,挤进颐和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下面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然后用一句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 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了,心里充满温暖。

望着她那俊秀的脸颊、专注的神情,我仿佛看见在茫茫的山川原野上,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为辽阔的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女孩子、男孩子,带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

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 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 有红的 紫的 黄的 白的 还有黑里透红的
2. 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 笑问 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
九、阅读短文,做后面的练习。

彩色的梦
清晨,太阳醒了,像负着重担似的爬上地平线。

幼儿园醒了,小朋友争先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