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课件PPT之第六章电化学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物理化学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2012-6-28
6-2 离子的水化作用
在水中,离子都是水化的。即离子周围的一部分水 分子受离子电场作用,可与离子一起移动。电荷越高 半径越小水化作用越强。一般阳离子的水化作用大于 阴离子。
W W W
W W - W
W + W W W
W
水化作用示意图
2012-6-28
6-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常用电导和电导率来描述。 一、电导的定义和单位 二、摩尔电导率和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三、电导的测量及摩尔电导率的计算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谢谢!
二00九年八月
2012-6-28



1 /
( )



1 /
m (m m )
1 /
显然
a a

a m / m

γ±可测,m±可算,a±可求,a可求。
2012-6-28
三、离子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例:实验测得0.01mol/kg的BaCl2溶液的γ±=0.66,求 BaCl2的a±和a。 解:m ( m m ) 1 / =(0.011×0.022)1/3=0.016(mol/kg)
2012-6-28
五、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理论计算
1923 年 , DebyeHü ckel提出离子氛模型, 建立了强电解质溶液理 论,推导出了电解质稀 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因 子的计算公式:
lg A Z Z I /m

离子氛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0.0025 mol/dm3 的K2SO4的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物理化学PPT电化学(新)

物理化学PPT电化学(新)

⒉电池 汽车、宇宙飞船、照明、通讯、 生化和医学等方面都要用不同类 型的化学电源。 ⒊电分析 ⒋生物电化学
本章学习基本要求
1 熟悉摩尔电导、迁移数、离子强度、平均活度、平均
活度因子、分解电压、极化等基本概念;
2 掌握能斯特方程的应用;能熟练地进行电极电势、电 动势以及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摩尔熵变、 摩尔反应焓等的计算; 3 能区分电极的类型,熟练地写出原电池的图解式,能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原电池的设计。
电池中进行的任何反应与过程均为 可逆的电池才能被称为可逆电池。
组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
原电池
电解池
化学反应可逆
能量变化可逆
思考题
铅蓄电池可以设计成可逆电池吗?
铅蓄电池PbO2作正极,海绵状Pb作负 极,H2SO4作电解液。
放电 2H2SO4 充电
PbO2 + Pb +
2PbSO4 + 2H2O
(2)电池的书写 • 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从左到右物质等 依实际顺序排列。 • 遇相界面用“|”表示,“||”表示盐桥,“┆” 表示半透膜、多孔塞等。 • 要注明物态,气体要注明压力;溶液要注明 浓度,常温常压和物质的状态十分明确的可以不注 明。 • 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要写出导电的惰性 电极。 • 金属的接触电势一般不标出。
Qr,m T Δr Sm
§7.7 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1. 电极电势
选氢电极作为参考标准,定义其在标准态
下的电极电势为0,以此电极为负极与欲测电
极组成电池,测得此电池的电动势即为欲测电
极的电极电势,也称为还原电极电势。
注:还原电极电势的高低,反映了该电极氧化 态物质获得电子的能力,电极电势越高,其夺 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物理化学电化学课件

物理化学电化学课件

重金属离子去除。
物理化学电化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物理化学电化学的早期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科学家开始研究电解现象和电池的 原理。
现代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学和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物理化学电化学在能源转换和储存、 工业应用以及环境监测与治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未来展望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物理化学电化学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的探索以及 环境友好型电化学过程的开发等。
恒温水浴
用于控制实验温度,保证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相关 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应佩戴 防护眼镜、实验服和化 学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 用品。
避免使用易燃、易爆、 有毒或有腐蚀性的试剂 ,并确保实验室有良好 的通风 系统。
在实验结束后,应按照 实验室规定正确处理废 弃物,并确保实验室安 全卫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电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如生物传感 器、药物输送等。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物质 浓度,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药物输送方面,利 用物理化学电化学方法可将药物精准地输送到病变部位, 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副作用。此外,物理化学电化学还 可用于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电感的感抗
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自感电动 势能力的物理量,定义为线圈 的自感电动势与通过线圈的电 流的比值。
电容与电感的应用
电容和电感在电子电路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滤波器、振荡 器、变压器等。
电解与电镀
电解的概念
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化 学反应过程,通过电解可实现金 属的提取和精炼、电解反应的合

物理化学-09-06

物理化学-09-06

电化学:研究化学化学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关系的科学。
•电能和化学能转化规律
•电解质溶液的特性
电化学的实质是电子在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界面上的 传递,特别是在金属和水溶液界面的传递。
本章学习内容:电解质溶液;原电池;电解和极化
(一)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是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工作介质
导电机理
电极反应 --- 法拉第定律
A B Az+ Bz可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

m
m,

m,-
m,
,
因而弱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
m,+
无限稀释时正负离 子的摩尔电导率
HAC NaAC HCl NaCl m m m m H + AC m m
1 定义 电导(G): 电阻的倒数
G 1 R A l
单位1S = 1-1
电导率(): 电阻率的倒数
1
电导率的定义可由下式看出
单位为 S . m-1
1 1 A A G R l l
电导率的定义示意图
A l
长度 l
电导G
面积=A
单位立方体
电导率
• 电导率相当于单位面积,单位长度的导体的电导
由m / c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1.81104 c 1.309 102 mol m3 m AgCl 138.26 104
AgCl
§6-4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因子及 与平均活度系数
1 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电解质的浓度较大时,应用活度来进行有关计算
c /c
弱电解质对电导有贡献只是已电离的部分分子,故 解离度

物理化学-电化学部分课件电解质溶液—(2)

物理化学-电化学部分课件电解质溶液—(2)
1
1
1
+
m± = (m+ m− )
对1-1价电解质 对1-2价电解质
ν− ν
= [(ν + mB )ν + (ν − mB )ν − ]ν = (ν +ν ν −ν )ν mB
_
m± = mB
Na 2SO 4 (B)
3 ±
m± = 4mB mB 3 a± = 4 ⋅ γ ± m
3
2 γ ± = (γ + γ − )
弛豫效应(relaxation effect) 由于每个离子周围都有一个 离子氛,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 离子作逆向迁移,原来的离子氛 要拆散,新离子氛需建立,这里 有一个时间差,称为弛豫时间。 在弛豫时间里,离子氛会变得不对称,对中心 离子的移动产生阻力,称为弛豫力。这力使离子迁 移速率下降,从而使摩尔电导率降低。
c
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Kohlrausch的经验式:
∞ Λm =Λm − A
c
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γ±
±
def
ν + ν − 1ν (γ γ )
+ −
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 def (mν + mν − )1ν m
+ −
m± a± = γ ± m
aB
ν+ ν− =a a
+ −
= aν
±
m± ν = (γ ± ) m
从电解质B的 mB求
m+ = ν + mB
ν+
m± m− = ν − mB
离子强度
从大量实验事实看出,影响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的主要因素是离子的浓度和价数,而且价数的影响 更显著。 1921年,Lewis提出了离子强度的概念。当浓 度用质量摩尔浓度表示时,离子强度 I 等于:

第六章 物理化学 原电池和电解池

第六章 物理化学 原电池和电解池
E(理论分解 ) = E(可逆)
e上一内容 f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返回
极化作用
极化(polarization)
当电极上无电流通过时,电极处于平衡状态, 这时的电极电势分别称为阳极平衡电势 ϕ(阳,平) 和阴 极平衡电势ϕ(阴,平) 。
在有电流通过时,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 加,电极实际分解电势值对平衡值的偏离也愈来愈 大,这种对平衡电势的偏离称为电极的极化。
例如,只有控制溶液的pH,利用氢气的析出有超 电势,才使得镀Zn,Sn,Ni,Cr等工艺成为现实。
e上一内容 f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返回
电极反应的竞争
在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正、负离子都不止一种,若为混合电 解质溶液,则正、负离子就更多了,原则上正离子都可以到阴 极去放电,负离子都可以到阳极去放电。但各离子的电极电势 不同,它们到电极上去放电有先有后,这种先后顺序要根据实 际电解中电极电势(即极化后的电极电势)来判断。实际电极 电势最大的先到阴极去放电,实际电极电势最小的先到阳极去 放电。在水溶液中有H+和OH-,需考虑H+和OH-的放电。在 中性水溶液中,
aH+ = 10−7 ,取p(H2) = 100kPa,25℃时有
ϕH+ /H2
= − RT F
ln
1 10−7
= −0.414V
e上一内容 f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返回
电极反应的竞争
若不考虑氢的超电势,则凡是电极电势大于-0.414V的离子都 可以先于H+到阴极放电并沉积出来。若考虑到氢的超电势, 许多电极电势比H+小得多的离子,如Zn2+、Cd2+,甚至Na+ 都可能先于H+到阴极放电沉积出来。
2返回
极化曲线(polarization curve)

[新版]物理化学_电化学总结.ppt

[新版]物理化学_电化学总结.ppt
t
电极极化的电位-时间曲线
..。..
6
电化学
课程总结
..。..
1
电池:电( 1)电解质溶液 ( 2)电极
内容:(1)电解质理论;(2)电极理论;(3)电池理论
基导 本(i电定)电 机律理解( (质 mm 12) )溶v离 离(m液1子 子m,理 的 在论电 电v-c迁 极)m移 上,::放K离o电h子lra独us立ch的导运公量电动式度能定力律( ( ( 312)) )摩电 电尔导 导电: 率导G:率:R1 G(Sm)Al (S+cv•(mS••1m)-v2
ln
Re d OX
( 1)氧化态、还原态物质获得、失电子能力的量度
电极电势:E电极: ( 2)无绝对值,以标准氢电极为基准
( 3)还原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为阳极
(iv)电池
构成( ( 12) )电 电解 极质溶液
阴极电极反应 阳极的电极反应
电池反应
能斯特方程:E

RT nF
ln
B
vB B
P
nFE
nFT
QR
nFT
E T
E T
P
P
(2)判断电池反应的方向
E
(0 E阴极
E阳极)
0,自发进行 0,处于平衡
(3)计算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离子数量(浓度、活度、活度系数、电势滴定等)
(4)求解反应的限度(平衡态) E Ө RT ln K Ө
..。.. nF
4
课程总结
iv、设计电池
(1)写出负极反应和正极反应。 (构成的电极要属于书上提到的三类电极中的一种)
• mol1
1 v
)
电解质:Mv Av vM+ vA

物理化学课件:电化学

物理化学课件:电化学
增大电流密度可以增加电极反应速率,但也会导致过电位增加和电极损耗增加。
05
电化学应用
电解:在外部电流通过电解质时,电解质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分直流电解和交流电解两种。直流电解应用:水溶液的电解、熔融无机电解。交流电解应用:电镀、电冶金。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另一种金属或合金的过程。阳极:镀层金属。阴极:被镀金属。镀层金属阳离子在阴极放电,转移到溶液中,然后结合到阴极表面。
影响因素
电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历程
电化学反应的历程是指从反应物到产物的过程中,各个中间步骤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机理
电化学反应的机理是指反应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包括电子转移、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等。
电化学反应的历程与机理
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是指描述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20世纪以来,电化学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化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化学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化学在环境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电化学在材料领域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化学的应用领域
02
电化学基础知识
电极
带电的物质表面或界面,具有载流子和电位;
电极过程
包括电荷传递过程和物质传递过程,前者涉及电子的转移,后者涉及反应物和产物的传递。
电极反应动力学与电极过程
电极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不同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活性不同,对电极反应的速率有不同的影响。
电极材料
温度
电解质浓度
电流密度
提高温度可以加快电极反应速率,但也会导致副反应增加和能耗增加。
增大电解质浓度可以增加电极反应速率,但也会导致溶液电阻增加和副反应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