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用课件:第四单元 政权分力与民族融合 综述(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知识整理与

方
国鼎立 曹丕
孙权
袁绍
北
曹操
三
汉
台湾
司马炎
奴族
匈 鲜卑族
司马睿 南朝
北魏
东晋 洛阳
齐民要术
祖冲之 七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顾恺之 洛神赋图
云冈
龙门
A D
B
D A
C D
D C
B C
A பைடு நூலகம் D
C C C
D B B
A D
A B
答: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服”的现象。
答:民族融合的趋势。
答:北魏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 地区的统治。
答:曹操。前者是贬,后者是褒。
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相同点:都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表现。
答:刘备。正确。刘备采纳这一建议,联合东吴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打 败曹操,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谢谢聆听
国鼎立 曹丕
孙权
袁绍
北
曹操
三
汉
台湾
司马炎
奴族
匈 鲜卑族
司马睿 南朝
北魏
东晋 洛阳
齐民要术
祖冲之 七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顾恺之 洛神赋图
云冈
龙门
A D
B
D A
C D
D C
B C
A பைடு நூலகம் D
C C C
D B B
A D
A B
答: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服”的现象。
答:民族融合的趋势。
答:北魏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 地区的统治。
答:曹操。前者是贬,后者是褒。
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相同点:都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表现。
答:刘备。正确。刘备采纳这一建议,联合东吴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打 败曹操,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谢谢聆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共37张ppt)(共37张PPT)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
①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1)内容 ②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2)意义
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农书
二.科学家祖冲之
1、数学家刘徽 三国时期魏国人
第一:北方人的南迁。
第二:战乱少、较安定。
第三:自然条件优越。
317年,司马 睿建立东晋, 定都建康。
东 晋 十 六 国 形 势
1、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兵力对比: 80万对8万 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以少胜多著名战役:
前207年 巨鹿之战、
(1)迁都: 494年从平城迁都洛阳; (2)推行汉化: 用汉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 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汉姓: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联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3(2)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 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 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 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 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 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5、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方式:
生活方式: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社会习俗: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 逐渐减少。 相互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意义: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 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 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 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 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用课件:第四单元 政权分力与民族融合 综述(共28张PPT)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3:16:0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精品ppt课件

定基础
烽火连不休—赤壁之战
各抒己见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赤壁之 战,实力强大的曹操为什么失败?
烽火连不休—赤壁之战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 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以史为鉴
从曹操的一胜一败中, 我们要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曹操
粉白脸
历细史眉上长的目曹。 操 真在的脸就谱是中一, 个 阴白险色疑象诈征的奸 臣阴吗险?疑诈
名人眼里的曹操
“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史学家)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坚韧不拔的刘备 风流潇洒的周瑜 ……
烽火连不休 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三分定天下 三国鼎立:魏蜀吴 煮酒论英雄 四个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
战役是( B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你眼里的曹操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 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公 正地评价,要看他一生的 主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 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老师眼里的曹操
曹操能谋善断,“挟天子以令诸 侯”,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 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他 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诗作开创文学上 的新风气。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烽火连不休—赤壁之战
各抒己见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赤壁之 战,实力强大的曹操为什么失败?
烽火连不休—赤壁之战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 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以史为鉴
从曹操的一胜一败中, 我们要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曹操
粉白脸
历细史眉上长的目曹。 操 真在的脸就谱是中一, 个 阴白险色疑象诈征的奸 臣阴吗险?疑诈
名人眼里的曹操
“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史学家)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坚韧不拔的刘备 风流潇洒的周瑜 ……
烽火连不休 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三分定天下 三国鼎立:魏蜀吴 煮酒论英雄 四个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
战役是( B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你眼里的曹操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 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公 正地评价,要看他一生的 主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 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老师眼里的曹操
曹操能谋善断,“挟天子以令诸 侯”,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 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他 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诗作开创文学上 的新风气。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