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一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寒假将至,小华计划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所在地游玩,你能告诉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吗?()A.云南省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半坡村D.浙江省余姚市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有没有语音B.会不会使用火C.会不会制造工具D.能不能直立行走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请问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学会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4、右图是出自“居民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的原始居民遗址中的文物。

请问它出自()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D.北京人遗址5.观察下列图示,请你判断①和②处所应填写的内容是()A.分封制、桀 B.宗法制、纣 C.推选制、启D.禅让制、启6.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请问它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夏B.商C.西周D.秦朝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B.商C.西周D.秦朝8.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下列哪一个?()A B C D9.春秋时期大国争霸不断。

任用管仲为相,首次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10.战国时期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国家,合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中处于最西端的是()A.燕国B.楚国C.齐国D.秦国11.“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聪明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父子关系B.武艺高强 C.有才有德 D.年长者为首领12. 2011年,新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该国宝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伟大诗人李白曾歌颂秦始皇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学校开展“寻找中国远古人类足迹”的历史考察活动,如果计划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的遗址,应该去A.陕西 B.北京 C.云南 D.浙江2.下面图片是小明同学在课上记的笔记,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3.如图中的建筑位于河南新政,它所纪念的传说人物教化先民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还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是A.黄帝 B.炎帝C.仓颉 D.嫘祖4.《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6日载:“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5.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这个事件叫A.大禹治水 B.商汤灭夏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6.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一件文物,名克罍(léi),西周早期青铜器,盖内和器壁内的铭文记载了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井田制7.春秋时期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桓公 B.楚庄王C.晋文公 D.秦穆公8.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②有利于民族交融③使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④增强了周王室的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这幅对联赞扬的历史人物是A.黄帝 B.炎帝C.孔子 D.孟子10.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隋文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属于隋文帝所为?A。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灭掉陈,南北重归统一C。

励精图治,注重节俭D。

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半两钱2.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李林甫为相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4.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A。

玄奘西行。

B。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C。

唐蕃和亲。

D。

郑成功收复台湾5.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亲自经历过如此险恶状况的历史人物是:A。

玄奘。

B。

鉴真。

C。

刘邦。

D。

李时珍6.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

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

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8.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201802091101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201802091101

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A. 神话传说B. 史书记载C. 学者推断D. 考古发掘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下图的文物反映了当时()A. 农业初兴B. 聚族而居C. 采集狩猎D. 贫富分化3.历史课上,有同学向大家介绍半坡人生活的情况。

其中错误的是()A. 生活在黄河流域B. 住半地穴式房屋C. 种植粮食作物水稻D. 使用磨制石器生产4.夏、商和西周三朝的灭亡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那就是()A. 外族入侵B. 统治者残暴C. 少数民族内犯D. 权臣作乱5.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像D. 大盂鼎6.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A. 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B. 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C.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D. 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7.下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

它是()A. 王景治理的黄河B. 贾思勰治理的黄河C. 大禹治理的河流D.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8.当前,全球已建成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孔子学院”五百多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 为政以德B. 谦爱、非攻C. 无为而治D. 因材施教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 年,……第三次在1949 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 分封制的形成B. 世袭制的确立C.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10.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表现在()①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②在陈建立政权③消灭了秦军主力④推翻了秦朝统治A. ①②B. ①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11.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不包括()A. 吸取秦亡教训B. 恢复社会经济C. 限制土地兼并D. 巩固封建统治1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的巨鹿,它大败秦军主力。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历史七年级同步分层测评:第13课东汉的兴亡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历史七年级同步分层测评: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历史七年级 同步分层测评: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试卷副标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东汉的建立者是( )A .刘邦B .刘彻C .刘秀D .刘备2.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 )A .休养生息B .统一六国C .“文景之治”D .“光武中兴”3.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原因之一是( ) A .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 .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D .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4.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A .皇帝专权B .外戚专权C .宦官专权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开皇之治”6.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7.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8.“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这首民谣反映了()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综合题9.阅读下列材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口号请回答:(1)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2)“苍天”和“黄天”各代表什么?(3)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1.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使中国重新统一的朝代是()A.西汉B.东汉C.隋朝D.唐朝2.“主明臣直”,在下面的哪一组君臣身上表现的最为充分()A.唐太宗﹣魏征B.武则天﹣魏征C.唐玄宗﹣狄仁杰D.朱元璋﹣胡惟庸3.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登基前一统江山,登基后开科举、修运河,他是()A.汉武帝B.隋文帝C.隋炀帝D.唐玄宗4.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6.唐玄宗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7.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唐初有个人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在《丹经》中,此人是()A.李春B.孙思邈C.毕昇D.关汉卿8.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其实西藏早在元朝时就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元朝还专门设置了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该机构是()A.驻藏大臣B.伊犁将军C.宣政院D.军机处9.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10.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A.盛世危机B.短暂繁荣C.帝国中兴D.政权并立11.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我们今天的()A.元宵节B.中秋节C.春节D.冬至12.《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处。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叙述,与右侧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会使用火C.使用磨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2.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洞穴 B.干栏式房屋 C.搭上草棚的水井 D.半地穴式房屋3.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虽“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

该大战是()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桂陵之战4.“他是一位终结者,又是一位开拓者。

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

”他是A.炎帝B.黄帝C.尧D.禹5.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征?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6.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建立于7.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

继位的周桓王只好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务好办丧事。

此事说明东周初年A.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B.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C.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D.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8.《论语》云:“管仲相齐桓,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齐桓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晋文公称霸 D.勾践称霸【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1页9题图 10题图9.如上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A.秦、楚、齐、燕B.齐、楚、秦、燕C.燕、齐、秦、楚D.燕、齐、楚、秦10.上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它是:A.郑国渠 B.灵渠C.六辅渠 D.都江堰11.右图是安放在泰山岱庙大殿前的秦泰山刻石部分,镌刻着由丞相李斯书写的秦始皇泰山封禅功德铭。

精品解析:[区级联考]第一学期期末龙岩市五县市区质量抽查七年级历史试题

精品解析:[区级联考]第一学期期末龙岩市五县市区质量抽查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五县市区质量抽查七年级历史试卷(闭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单位:长汀县)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现代人【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北京人的情况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北京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过着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B符合题意;元谋人会制造工具,会使用火,但是不会保存火种,A不合题意;山顶洞人以打制石器,会磨制技术。

C不合题意;题干中人物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不符,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2.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在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 元谋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秆、稻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C符合题意;元谋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和渔猎生活,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

AB不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种栗、白菜或芥菜等农作,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

3. 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①盘古②黄帝③大禹④炎帝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后,他还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综合测试题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目前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B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良渚遗址 D .陶寺遗址 2.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C )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陕西西安 D .浙江省余姚3.孙中山祭文:“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齐孕灵……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

挥斥八埏,疆里万国。

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这里的“皇祖”是指( A )A .黄帝B .尧C .舜D .禹4.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 )A .统治残暴B .外族进攻C .内部纷争D .天灾人祸5.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A )A .甲骨文、隶书B .金文、小篆C .甲骨文、金文D .金文、隶书 6.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

这件事说明( B )A .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B .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C .楚庄王想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D .楚庄王想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7.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C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建立县制D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8.“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学”的创办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B)9.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

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C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 .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 10.襄阳人杰地灵,许多名人做出过杰出贡献。

刘秀的贡献是( C ) A .匡扶汉室,建立蜀国 B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C .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D .辅佐吴国,春秋争霸11.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 .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都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C .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D .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12.江南经济的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D )A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B .南方比较安定C .淝水之战的胜利,阻止游牧民族南下D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3.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 )A .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B .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C .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D .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14.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

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C )A .郦道元B .贾思勰C .祖冲之D .李时珍15.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C)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13分,18题12分,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铭文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材料二 秦新破六国。

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

……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摘自《凤凰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统一天下后在中央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为“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皇帝制度、三公制度。

统一度量衡。

(2)材料二中“古封国制”源于哪一制度?材料二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的特征?(4分)分封制。

以地缘为本位。

(或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3)依据材料三说明“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2分) 推恩令。

(4)材料四反映的官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分)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7.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观察右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4分)铁制农具、牛耕。

(2)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5分)经济措施:奖励耕织。

评价: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2分)作用: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18.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丝绸之路开通于哪一朝代?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了基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分)汉朝(西汉)。

张骞通西域。

(2)材料一的图二与图一相比较,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城市开始成为起点与它们曾是哪些王朝的都城密切相关?(4分)从长安延伸到洛阳或洛阳也成为起点。

(答案必须体现变化)西汉;东汉。

(3)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怎样的国际地位?(2分)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

(4)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

(3分)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资料。

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

洛阳白马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1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建筑工程(1)右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 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此项工程是(2分)( A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灵渠【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2)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谁?(2分)蔡伦。

【栏目三】灿烂的医学与农业(3)请写出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医药学家至少两位。

(4分)张仲景、华佗(或扁鹊)。

(4)右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2分)( B )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九章算术》【栏目四】辉煌的思想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5)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的贡献?请列举你所知道的和他有关的教学名言,至少写一句。

(4分)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