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哈尔滨”的雪花到上海的“繁花”,从泉州的簪花到三亚的浪花,文旅的热度贯穿了过去一年,持续到春节,促成了“热辣滚烫”的消费潮流。
如何延续这股热潮?文旅行业需在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引领下转换动能,用科技创新提升效益效率,以此推动传统文旅向数字文旅迈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王宁委员建议:“要突破演出空间限制,将表演艺术与旅游业、会展业、娱乐业等有机结合,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演出项目。
多层次开发与表演艺术相关联的衍生产品,把新业态、新产品、新样式与新消费有机融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亮点和增长点。
”“演出+旅游”的实景演艺在各景区快速“蔓延”,受到游客们的青睐。
安庭委员建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演艺新空间的内容创作生产和运营管理;支持各地充分利用工业遗址、老旧厂房、商场、写字楼等,为演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作和演出空间。
(摘自《文旅热潮涌动,如何接住这“泼天富贵”?》,有删改)材料二:当“国潮”成为年轻人追逐的热点,传统文艺团体依托新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也找到了“新舞台,”。
2023年,文艺院团仅通过抖音平台就为观众带来了6800场团体直播演出,场均观众12671人次,相当于每天有18场大型文艺演出在抖音直播上进行。
传统文艺团体通过直播找到了新的观众、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也为传承文化、传播艺术带来了新的渠道。
2023-2024学年宿迁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宿迁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诗歌生成软件在2010年以后大量出现。
其中引发广泛震惊与争论的诗歌事件,是微软公司开发的AI诗人微软“小冰”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为了测试“小冰”的诗歌水平,微软研究团队还使用了27个化名,先后在天涯、豆瓣、贴吧、简书四个平台上发表“小冰”的诗歌作品,在此过程中,没有人发现作者是个机器人。
正因如此,有不少人轻易地相信微软“小冰”的诗歌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人类诗歌创作水准的平均线。
然而著名的“第三代诗人”于坚却直言“小冰”的“写作”充其量就是个语言游戏:“写得很差,令人生厌的油腔滑调。
东一句西一句在表面打转,缺乏内在的抒情逻辑。
”秦晓宇也指出,“计算机创作的文本固然花团锦簇,但任何来自作者情感、记忆、自我矛盾等都被切断了”。
这些人类诗人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的确指出了微软“小冰”诗歌的致命缺陷。
2018年4月,成都的高科技公司“封面新闻”推出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技术的写诗应用——AI诗人“小封”。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通过24小时不间断地学习,“小封”即能熟练掌握李白、杜甫、白居易、徐志摩、叶芝、惠特曼等几百位诗人的写作手法,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制作出一首诗歌。
2019年10月,AI诗人“小封”的首部诗集《万物都相爱》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该诗集无论从题名到单篇诗歌,相较《阳光失了玻璃窗》均有了长足的进步,愈发能够与人类诗歌“以假乱真”。
试看其中一首题为《一只瘦弱的鸟》的短诗:“语言的小村庄/停留在上半部/那他们会怎么说呢/毛孩子的游戏……”开头两句颇给人一点惊艳之感,明显“学习”模仿了艾吕雅等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常用抽象概念与具象事物搭配以生成诗意的表现手法,也很容易给人造成“大师味”的感觉。
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翩起舞恣意妄为B. 漫不经心水落石出C. 恍若隔世破釜沉舟D. 妄自菲薄振聋发聩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B. 为了这次演出成功,演员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这种新型疫苗的研制成功,将有助于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D. 他认真学习,成绩优异,曾三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 我们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C. 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D. 学习雷锋精神,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看过很多书籍,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B. 他的书法作品,在市里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C. 她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
D.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名叫《明朝那些事儿》。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些星星,像眼睛一样,在夜空中闪烁。
B. 雨后的空气,清新得像刚洗过的衣服。
C. 那朵花,美丽得像仙女。
D. 这首歌,动听得像天籁之音。
6.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个做法太不像话了,我实在不能忍受。
B.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C. 你的成绩这么差,真让人失望。
D. 这件事办得怎么样了?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看再看。
D. 他的脾气很坏,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
B. 他的演讲非常感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的兴趣,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使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但是也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来源片面、价值现念极化等社会问题。
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算法技术推送用户喜好的信息,很可能导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严重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策,从长期看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对现代互联网环境的描述,指的是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进而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产生对这一类信息的亲近和对其他类信息的排斥,久而久之,人们在信息选择上愈发局限。
信息茧房恰当地描述了信息如同“蚕茧”一般,包围着人们,让人们无法以不同的态度与视角认识社会。
依照桑斯坦的观点,信息茧房的前置条件是“回音室效应”。
“回音室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受众身边存在同质化的信息反复传播的情况,强化了信息受众对这一类信息的偏听偏信,也为茧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茧房内部自然充斥着用户个人兴趣倾向的信息内容,而不符合用户个人兴趣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于茧房外部,长此以往,用户会固化认知,甚至产生偏见。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有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有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1.按要求填空。
(1),欲上青天览明月。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过秦论》中评价“战国四公子”:“皆,,。
”二、选择题2.刘星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刘星秋天去杭州旅游,在西湖断桥上遇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赵甲,刘星对赵甲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B.刘星的好朋友钱艺喜欢读书,经常抓紧各种时间阅读经典。
刘星夸奖他说:“读书真的让你眼界开阔,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啊。
”C.刘星在过圣诞节时,看到了他们班的美国籍外教在上课时有点黯然伤神,刘星对老师说:“您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D.刘星和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美丽人生》,大家都为主人公命运的悲惨流下了泪水,刘星感慨地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下列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如果回到日常生活,英雄是存在某种标准的。
________________。
但说这句话的人,可能试图在一个平凡的生命中去发掘非凡的闪光点,而并不是说平凡就是英雄。
①“英雄”在日常用法中总是暗示着某种“非凡”甚至“牺牲”。
②但是有时人们也会说“平凡的英雄”,这在字面上是相互矛盾的。
③因为如果没有标准的话,所有的人都是英雄或者都不是英雄。
④那么“英雄”这个词就失去了其特指性,就没有意义了。
A.③②④①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今天我们如何读鲁迅王晓明①1918年5月15日,鲁迅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发表。
105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如何读鲁迅?②鲁迅写过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有名文章。
2023-2024学年亳州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亳州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宇宙是什么?天与地的形状是怎样的?古埃及人设想宇宙像一个箱子,稍凹的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其形状有人说是圆的,有人说是方的。
古巴比伦人认为天像个圆罩,地是个圆形平面。
天空之上、地面之下全都被水包围着。
天空上有一个天窗,天窗打开,就会下雨。
太阳每日沿着天穹东升西落,然后又在夜里通过地下管道再回到东边,而天穹本身是不动的。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也对天地的形状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这些看法是观测经验的总结,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在中国古代各种宇宙理论中,盖天说最早始于周代,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人们看到头顶上的天很高,而四周的天都在远方同大地接触,很像一个圆盖。
为什么要设想地是方的呢?这是因为古人不能上天,也不能入地,人们活动的范围,从根本上说是个二维平面,所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比上下两个方向有更重要的意义。
《尸子》说“四方上下曰宇”,把四方与上下加以区分,就是这种实际状况的反映。
盖天说认为大地不动,天穹旋转,日月星辰则在天穹之上,随天穹旋转。
天穹绕本身的一个极点旋转,就像车轱辘绕轴旋转一样。
起初人们以为天顶就是天的中心,后来发现北斗星绕不动的北极星旋转,就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
实际上天穹上这个极是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所以成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不动的极。
中国最早的盖天说实质上是天拱地平说、天曲地直说。
天圆地方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宇宙模型,能对某些现象作出某种解释,又符合天尊地卑、天动地静的哲学观念,所以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由于最初的盖天说不能解释实际问题,所以天圆地方说就逐步演化为“天地双拱”的学说。
新的盖天说主张:“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天穹犹如一个斗笠,大地像一个底朝天倒放着的盘子。
高二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导语】直面高二的挑战,认清高二的自己,明确高二的目标,意义重大。
因为,高二的这个岔路口,分出的是渐行渐远的两条路,指向的是人生意义上的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性终端。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正在奋斗的你整理了《高二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你喜欢!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钗擘(bò)衣袂(mèi)烘焙(bèi)一曝(pù)十寒B.踯(zhí)躅倏(shū)忽烙(1uò)印咬文嚼(jiáo)字C.军饷(xiǎng)先妣(pǐ)觊(jì)觎同仇敌忾(kài)D.霰(xiàn)弹旌旆(pèi)尽(jǐn)管囫(wú)囵吞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株连陈规剪采记忆犹新B.求实世故留恋永往直前C.磋商裨益涣散侯门如海D.驰缓歌谣旁证谈笑风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黄老师上课教态从容,语言流畅,知识广博,教学活动丰富,常常让我们应接不暇,拍手称快,不知不觉之中一节课就过去了。
B.在当代语用中,“亲自”基本上是领导的专利,然而指甲大的领导,芥菜籽大的事情,煞有介事言“亲自”,就有沐猴而冠的滑稽感。
C.张工程师就是这样,工作起来干劲特别大,有时为了一项设计,他可以连着几天通宵达旦地干,人们都称他为“拼命三郎”。
D.面对熊熊大火,南昌女孩夏娟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铤而走险,挨家挨户竭力呼喊,逐一叩醒沉睡中的邻居,l5人因此获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娜是中国女子网球选手中少有的力量和速度兼备的选手,她曾获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书写了中国乃至亚洲网球的辉煌篇章。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期末的复习过程中,做好语文期末试题的练习是很重要的有利于提高语文期末考试的成绩。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第Ⅰ卷(30分)一、(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渌水(lù) 垣墙(yuán) 恫吓(dònɡ) 退避三舍(shè)B.纤云(qiān) 逡巡(qiónɡ) 长号(háo) 硕果累累(léi)C.若偻(lóu) 诟厉(kòu) 劲敌(jìnɡ) 抶而仆之(chì)D.渚清(zhǔ) 编纂(zuǎn) 躯壳(ké) 冥然兀坐(mín)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杳无音信裂缺霹雳万姓胪欢真知卓见B.珊珊可爱熠熠生辉令人生危纷乱致极C.豆寇年华舞榭歌台乍暖还寒丘峦崩催D.难赋深情永葆生机金风玉露羽扇纶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______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②人民币升值就是用较小的人民币来______美元,如果升值15%就是说以6元人民币换1美元,而不是目前的7.2元人民币换1美元。
③美国队以为迎接他们的会是鲜花和赞美,却不料伊拉克人民______他们的却是诅咒与炮弹。
④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______是思想家。
A.那兑换给予还B.则对换给以而C.则兑换给予而D.那兑换给以还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②微风鼓浪(兴起)③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装)④枹止响腾(响亮)⑤逸豫可以亡身(灭亡)⑥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⑦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⑧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初一)A.①②⑦⑧B.③④⑥⑧C.①③⑥⑦D.③⑤⑥⑦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组(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③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⑤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⑥前辟四窗,垣墙__⑦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⑧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A.②④⑤⑦⑧B.①③④⑥⑦C.②④⑤⑥⑦D.①②④⑦⑧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一夫夜呼B.安能屈豪杰之流C.人皆得以隶使之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7.指出下列名句中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汝识之乎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③敛赀财以送其行④须臾成五采⑤一尊还酹江月⑥青冥浩荡不见底⑦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⑧比去,以手阖门A.①④⑤⑦B.②③④⑤C.①⑥⑦⑧D.③④⑤⑧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不容置喙的事实,各国政府积极应对,制定政策法令,进一步减少和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自然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熨.帖(weì) 炽.烈(zhì) 鞭挞.(tà) 怙恶不悛.(quān)B.肖.像(xiào) 静谧.(mì) 慰藉.(jiè) 锲.而不舍(qiè)C.按捺.(nài) 木讷.(nè) 估量.(1iàng) 以己度.人(duó)D.摇曳.(yè) 檄.文(xí) 绮.丽(qí) 畏葸.不前(sī)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累赘噩耗踯躅泣涕连连B.蹊跷妇孺浸渍呕哑嘲哳C.修葺屠戮踌躇莫明其妙D.编纂逡巡孤癖难言之隐3.选填到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老师为他的散文改动了几个字,经老师这么一,整篇文章都活了起来。
②领导干部要善于群众的意见。
③这条街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十分。
A.点染聆听繁荣B.渲染聆听繁华C.点染倾听繁华D.渲染倾听繁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付,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B.眼下,房地产应该放弃暴利幻想,尽快将房价降下来,如果寄望于炒房团,那是病.急乱投医....,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将病拖得更重了。
C.一行人登上泰山,极目远望,只见云涛翻滚,仿佛沧海横流....,此时大家虽无“一览众山小”的感怀,却也着实被眼前的壮观景象震撼了。
D.这支组建才一年的年轻球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这次遭遇强劲对手,全队上下干脆破罐子破摔.....,放手一搏,居然赢得了胜利。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就像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
C.巴尔扎克先生属于l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是一位伟大的精神统治者。
D.外国银行的钞票这时就等于现银,他如果借给你这钞票,也就借给你真的银元了。
6.下列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不佳的一项是………………………………………………()A.社会也是这样,同样有阵痛,历史才能向前迈进。
B.崇高的友谊是人生的乐章的一个音符,没有他,不成曲调。
C.冯老汉说出话来冲倒一堵墙,一点弯也不知道拐。
D.一见到家乡的美酒,还没等开瓶,他的心就先醉了几分。
7、如果以“明理守信乃做人根本”作一副对联的上联,那么,以下对得最好的下联是()A.务实求真为治学前提B.勤学好问是求知之基C.尊老爱幼即处世基准D.礼义廉耻皆行事良方8、请按照合理的顺序把下面5句话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分)①如夏商周三代文献很少,但从现存的语言材料就可约略窥见汉民族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
②中国很多没有文献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也可以通过语言材料来窥见。
③通过文字和词语,人们往往可以发现早期民族文化的痕迹。
④如古代文献对奴隶有“臧、获”的称呼,说明奴隶最初是指战争中的“猎获物”。
⑤例如独龙语“结婚”一词的意义为“买女人”,这就反映出独龙族过去的婚姻制度。
二、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0分)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与药物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
由于航天飞机是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飞行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400~5000工作人员来为其发射服务。
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又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扔弃掉,扔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
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2次。
显然,为了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古老的航空飞机得到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
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化剂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重复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
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
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00千米高空其飞行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
完成任务后返回大气层,又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
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
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目前,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来研制空天飞机。
其中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
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
按照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 6万米高空时,再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
“霍托尔”的研究经费预计达56亿美元。
9.第一自然段说“它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指的是(3分)10.第四自然段说空天飞机“可以完全重复使用”主要是针对什么而言的?(2分)11.根据文意,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的最大差别是……………………………()(2分)A.发射方式B.绕道运行方式C.空间执行任务方式D.降落方式1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是………………………………………………()(3分)A.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都能在空间观天测地B.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都是往返于地面和宇宙空间之间的航天运输工具C.航天飞机只有部分能进入地球轨道,空天飞机可以全部进入地球轨道D.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研究制造阶段,很快将进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共18分)见村楼记[明]归有光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
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
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
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
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
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
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
中丞既谢世。
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
有楼翼然出于城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日见村。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
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
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
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
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
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
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山治.城之隍治:治理,修缮B.有地名.罗巷村名:命名,名叫C.生平犹昧.之昧:不清楚D.中丞自幼携策入城策:书策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悲怆者久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念昔与.中丞游与.秦而不助五国也D.依然.水木之思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江之将南.折也B.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C.今独对其幼子饭.D.时.其不在,相与凭槛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全文杂用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且能将其融为一体,不留斧凿之痕。
B.本文以简洁生动的文字写见村楼的环境、来历,但叙写中寓含着作者深深的故人之思。
C.文中引用孔子的典故,主要用意是借先贤行事为李延实确立立德立业的追求目标。
D.文末作者对李延实的勉励,虽未脱封建说教,但寓含作者的殷切希望和真诚祝愿。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每句3分,共6分)(1)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
(2)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8分)中国的报纸,在过去很重视副刊,新文学的出现,与其有着很深的联系。
我记得鲁迅、胡适、陈独秀等人的重要文章,多发表于此,不仅对报业,而且对文坛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二三十年代的一些大报,除社会新闻红火外,文学版也不乏有深刻的东西。
巴金的《家》,最初就连载于报上,至今仍让人感怀不已。
那时的记者捕捉无聊新闻者有之,但对精神界的动态,也很关注。
如今翻看旧时的报纸,当年的种种文化脉息,大略可以感受到的。
但我们当下有些报刊,连那时的文化品格也不如了。
其一是过于看重时尚,娱乐要摩登,明星要刺激,迎合大众的猎奇心来寻找话题。
二呢,炒作公众人物,将平凡的公众形象神秘化和庸俗化。
细看近几年一些媒体(包括文学批评界)的热门话题,有许多走时尚的路子,惟独与民众的生活远了。
我在《媒体炒作下的文艺批评》一文中,谈到了这一点。
有时想想,作为报人,我们多少有些责任的。
目前一些报上的文化热点,不少与中国人真实的精神生活存在距离。
一方面对低层人现状思考得有限,另一方面,真正思想者的劳作被遗忘了,媒体关注的所谓文化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别人思想的复制者,而那些原创者却并未进入媒体或批评家的视野。
只是某种新闻事件出现后或有些瓜葛时方被提及。
但因为记者的兴奋点还在浅层次的文化上,有品位的东西,还是被遗漏掉了。
其实,历史留下的常常是另外一种存在,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它们。
记得七八十年代,媒体上走红的文人,大多不是因为艺术的本身,而那些真正的思想者如钱钟书聂绀弩等,却很少被关注过。
进入90年代,许多作家、学者,退到了社会的边缘,与媒体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这些人的劳作,有许多比时尚化的人物要有意味,说他们是未来文化的种子,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