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食用叶蛋白的提取及其在曲奇中的应用研究
苜蓿叶蛋白提取技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苜蓿叶蛋白提取技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苜蓿叶蛋白提取技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由于苜蓿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和利用一直是食品工业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苜蓿叶蛋白的提取技术以及影响因素,为苜蓿叶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苜蓿叶蛋白提取技术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苜蓿叶蛋白提取的一种常见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将苜蓿叶分解为较小的颗粒,然后采用合适的溶剂(如正己烷、乙醇等)对其进行提取。
随后,通过真空蒸发或其它方式将溶剂去除,最终得到苜蓿叶蛋白。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着提取率低、蛋白质活性下降等问题。
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通过树脂固定离子交换基团来实现蛋白质的提取。
首先将苜蓿叶进行破碎,然后与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树脂进行接触反应,通过调节pH值,以实现蛋白质的吸附和脱附。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蛋白质的纯度,但也存在着操作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
3.超声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是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的一种新型苜蓿叶蛋白提取技术。
该方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效应和声波流体效应来破碎细胞壁,使蛋白质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提取率,并减少蛋白质的活性损失。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果显著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超声波功率、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二、影响苜蓿叶蛋白提取的因素1.苜蓿叶的处理方式苜蓿叶的处理方式对蛋白质的提取有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苜蓿叶处理越彻底,蛋白质的提取率越高。
毛状苜蓿叶由于含水量较低,易于加工,因此蛋白质的提取率较高。
而湿状苜蓿叶则由于含水量较高,加工难度较大,所以蛋白质的提取率较低。
2.提取溶剂的种类和浓度提取溶剂的种类和浓度对蛋白质的提取率和活性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与蛋白质极性相似的溶剂对蛋白质的提取效果较好。
此外,溶剂的浓度也会影响蛋白质的提取效果,一般而言,适当提高溶剂浓度可以提高提取效果,但过高的浓度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和失活。
苜蓿叶蛋白的加工及开发利用

为了保证 叶蛋 白的产 量 与 品质 ,选 择 的原料应具 备
以下条件 :①叶中蛋白质含量高 ; 叶片多 ;③不 ② 含毒性成分 ;④ 含粘性成分少 。适于生产 L C的 P 原 料 较 多 ,主要 有 豆科 牧 草 ( 苜蓿 、三 叶 草 、草 木
1 叶 蛋 白饲 料简介
变 动 于 3 . 1 ~ 2 7 %之 间 。禾 本 科 牧 草俄 勒 8 3% 6 .0 岗黑 麦草 L C的蛋 白质 含量高 达 4 .9 ,与豆科 P 88 %
牧 草 L C的 蛋 白质 含量 不 相 上 。 相 对 来 说 ,籽 P
粒 苋 L C的 蛋 白质含 量较 低 ,为 3 . 1 。Mat P 83 % uo - b (96 的分 析结 果表 明 ,青 苜 蓿 L C所 含各 种 a 18 ) P 必需 氨基酸 之 间 的比例与 干脱脂 乳 蛋 白相 近 ,仅蛋 氨 酸 、胱氮 酸 含量 略逊 色于鱼 粉 ,但高于 大豆 饼 。
绿色 植物 茎叶 中 的蛋 白质可 以分 为两类 。一类 为 固态蛋 白 ,它存在 于经 粉 碎 、压 榨后 分离 出 的绿 色沉 淀物 中 ,主要包 括 不溶 性 的叶绿体 及线粒 体 构
造 蛋 白 、核蛋 白 、细胞 壁蛋 白 ,一般难 溶于水 。另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MJ P 4 。L C还 含 有 丰富 的维 生 素 和 矿 物 质 ,并 3 含有促 进 生 长 和 繁殖 的 未知 因子 L C饲料 ( 别 P 特 是苜蓿 L C等 ) P 另一 个 突 出优点 是 叶 黄素 的含 量特 别 丰 富 ,每 千 克 LC 的 叶 黄 素 含 量 最 高 可 达 P 16mg 50 ,因 而叶 蛋 白用 于 养 禽 业 ,可 以 取代 着 色 剂 的 作 用 加 之 L C 胡 萝 素 含 量 高 (2 P 32— 82 g k ) 0 r / g ,钙磷 比例 适 中等 ,故 L C是鱼 粉 、饼 a P 粕类 饲料理 想 的替代 品 。
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

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孟林张国芳岳俊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1000891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元素及维生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
在相同土地面积上,种植苜蓿比种植各种禾本科牧草收获可消化总养分高2倍,可消化粗蛋白质高倍,矿物质高6倍;苜蓿蛋白质产量比大豆和谷子籽实蛋白质分别多倍和倍,苜蓿总养分产量比大豆和谷子多倍和倍。
蛋白质营养粗蛋白质包括蛋白质和非蛋白质(NPN)两种形态。
苜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
非蛋白质包括游离氨基酸、肽、酰胺、嘌呤、嘧啶和生物碱等,约占苜蓿总氮量的1/3。
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反映苜蓿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初花期至开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7—20%,高蛋白苜蓿品种开花初期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有的达到28%以上,因此苜蓿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的优点。
一般而言,苜蓿不同生长时期或不同植株体部位,粗蛋白质含量不同。
随着苜蓿生育时期的推移,其粗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如营养期粗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现蕾期 %,初花期%,盛花期%,花后期%。
通常苜蓿叶中粗蛋白质含量是其茎中2—3倍(Albrecht,1983)。
苜蓿含有动物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含量丰富,品质好,如动物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苜蓿干草中含量比玉米籽实高倍。
各种苜蓿中赖氨酸、天门冬氨基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含量都较多,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的含量较少。
但由于苜蓿品种很多,各地栽培条件和气候环境不同,苜蓿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糖、淀粉、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营养素。
不同生育期苜蓿草的总糖含量差异不显着,变幅在%—%。
苜蓿茎和叶中细胞壁分别由700g/kg 和600g/kg以上的纤维素组成(Albrecht,. 1983; Luckett, . et al 1967)。
苜蓿叶蛋白研究概述

安徽农 学通报 , h i giS iB l2 0 1 ( :4-4 Anu r c. u1 0 7,3 7)4 A . . 6
苜 蓿 叶蛋 白研 究 概 述
曾凡枝 田丽萍
( 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新疆 石河子
薛 琳
820 ) 3 0 3
超声 波从 草 叶 中分 离 叶蛋 白添 加 到 食 品 中销 售 ; 0世 纪 2
7 年 代初 , 国 、 国 、 0 英 美 日本 、 大利等 7 多个 国家 在叶 蛋 意 0 白生 产技 术 、 叶蛋 白成分及 其 副产 品的利 用方 面进 行 了 大 量的 研究 ; 2 0世纪 8 年 代初 , 0 国际 上专 门成立 了 “ 色植 绿 物研究 协会 ” 简 称 S V ) 负 责 协 调 和交 流 叶 蛋 白的研 ( GR , 究 和开 发 ;G R还 在俄 罗斯 D n 州 立 大学 的饲 料及 食 SV o州
8 20 2石河子市蔬菜研究所 , 3 03; 新疆石河子
摘
要: 本文从 苜蓿的分布 , 国内外苜蓿叶蛋 白研 究进展 , 用于提取 叶蛋 白的原料 、 提取 原理 、 取方 法等方 面对 苜蓿 提
叶蛋 白产业做 了较全 面的介绍 , 并对苜蓿叶蛋 白产业面临的 问题进行分析 , 对该产业 的前景做 出展 望。 关键词 : 苜蓿; 叶蛋 白; 叶蛋 白提 取
对提取率的影响; 丁毅 、 晓颖等(9 8 进行 了苜蓿叶蛋 刘 19 )
白脱 色及 色 素 的 研 究 ; 勇 等 ( 98 99 进 行 了籽 粒 邓 19 ,19 ) 芜、 营养 酸模 叶蛋 白提取 工艺 的研究 。另外 刘 晓庚 (93 19 ) 等 对 国内外 叶蛋 白生 产技 术 进行 了综 述 或 就 某些 领 域 进 行 了专 门报道 , 我 国叶蛋 白的研究 和开 发起 到 了很 大 的 对 促进 作用 。 苜蓿产业 化的实质 在于利用 现代化 的技 术进行 专业 化 商 品生 产 。苜蓿产 品除用于 种子业外 , 包括 干 草捆 、 主要 草 饼 、 及草颗粒 等草产 品。在世界 苜蓿产 业化 进程 中 , 草粉 美 国 、 罗斯一 直处 于领 先 地位 , 拿 大 、 国紧 随其 后 。 目 俄 加 法 前, 亚洲 已成为世 界上最 大的苜蓿 草产品买方 市场 。 J 我 国苜蓿 种植 地 区以西北 、 华北 、 为 主 , 东北 苜蓿 草产 品主要 为草 捆和草 粉 , 19 据 97年统 计 , 苜蓿 草产 品总量 为 7. 69万 t出 口仅 37 , .8万 t 蓿种 子生 产 以陕 西 、 。苜 甘肃 、 宁 夏 、 和 内蒙古 为主 , 产种 子不 足 1 青海 年生 0万 t 畜牧 , 与
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及深加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9 61Q 4 . 1 Q 4 .; 9 9 5 . 7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顺序编号 :6 2 5 9 (0 0 0 - 0 10 17 - 10 2 1 )2 0 7 - 2
粉碎、 捣浆 , 进行 榨 汁 。 再
③榨汁机 : 耗能大 , 因此 , 该工艺采用一种改进的螺旋
式 压榨 机 , 它能先 将 绿 叶完全 磨碎 . 然后 再 轻轻地 从 磨碎 的
团块 中挤压 出) oc nr e , a P 。绿 色植 物 中蕴 藏 着世 界 上最 多 的 蛋 白质资 源 . 早在 1 纪就 有人 从植 物 叶 片中分 离 出 叶蛋 8世 白。 之后 。 多 国家 对 叶蛋 白的提 取方 法和 其成 分进 行 了研 许
畜 牧 与饲 料 科 学
A i l sa dyadF e c n e nma Hub nr n edS i c e
2 1 3 ( )7 — 2 00, t 2 :1 7
苜蓿叶蛋 白的提取及深加工技术
潘星 亮 , 孙 雷 , 于 波
( 龙 江 省 安 达 市气 象 局 , 龙 江 安达 1 10 ) 黑 黑 54 0
④ 高 速离 心机 : 小规 模 生产 一般 采 用普 通 过 滤 , 规模 大
生产 须用 高速 离心 机进 行分 离 。
⑤烘干机 : 小规模生产可用立式烘箱进行烘干, 大规模
生 产宜选 用连 续式 烘 干机烘 干 。
Le fPr t i t a to r m f la a d IsI e i ePr c s i a o e n Ex r c i n f o Ala f n t nt nsv o e sng
紫花苜蓿叶蛋白浓缩物的提取效果初探

随着 苜蓿 业 和饲 料 工 业 的迅 速 发 展 , 白质 饲 蛋
料 不足 的矛 盾 已 日益 突 出。开 发植 物性 蛋 白质饲 料
酸化 加热 法进 行处 理 。
1 2 方 法 .
1 2 1 L C提取 .. P
产量 、 粗蛋 白质 含 量 、 取 率 和 进 行 单 因 素 方 差 分 提
析。
12 3 对收 割后 紫 花苜蓿 放 置不 同 时 间的处 理 .. 将紫 花苜 蓿收 割 后 , 其 中 1 取 5份 , 别 装 人 塑 分 料 袋 中放 置在 实验 室环 境 条件 下 , 放置 0 1234 , 、、 、、d 再用 酸化 加热 法进 行 叶蛋 白提 取处 理 。每 个试 验各
文章 编 号 :0778 (07 0-050 10.3 320 }1 8 -3 0
紫 花 苜 蓿 叶 蛋 白浓 缩 物 的提 取 效 果初 探
汤照云 , 谢小燕 , 孙 黎
( 石河子大学 生命科 学学院 , 新疆 石河子 8 20 ) 303 摘要: 采用酸化加热法从不 同部位 、 同天数 、 同的过滤方法 测定紫花 苜蓿提取 叶蛋 白浓缩物 含量 、 不 不 叶蛋 白提 取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实验 材料 为紫 花苜 蓿 , 品种 为新疆 大 叶苜 蓿 , 生 长年 限 4年 , 3茬 次 , 品采 于石 河子 垦 区 13团 第 样 4 六连 。采 回的样 品立 即洗净 凉 干 , 除异 物 和根后 。 剔
随机取 样 。为 了在 相 同条 件 下 比较 , 实 验 全 部用 本
的方 式基 本上 为 自然 干燥 , 持 续 时 间长 , 雨 淋 , 其 受
可食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蛋 白提 取 率 的 因 素 从大 到小 依 次 为 料 液 比 、加盐 量 、p H. 絮凝 温 度 7 O℃ 、时 间 1 n时最 佳工 艺 条 件 组 合 为 料 0mi
维普资讯
7 0
西 南师 范大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投 稿 网址 h t :/ b jtS . n tp / x gx. WU c
第3 3卷
1 2 2 叶 蛋 白 的提 取 方 法 . .
工艺流程 : 加盐 调节 p H
苜蓿干草 一粉 碎一 浸泡一 抽滤一 汁 液一 加 热一 离心过 滤一 烘 干一 叶蛋 白成 品 操 作要点 : 取粒度 为 4 称 0目的苜蓿草 粉 5 0 . 0g于锥形 瓶 中 , 加入适 量 N C , 设定料 液 比预浸 过夜 , a 1按 抽 滤 , 到绿 色汁 液 , 节到设 定 p 值 , 得 调 H 迅速 放入 设定 温度 的恒温 水浴 中絮凝 到设 定时 间.冷水 快速 冷却 至室 温( 3℃~2 2 5℃) ,静置 1h ,抽滤 得 叶蛋 白膏 , 0℃烘箱 中烘干 , 叶蛋 白成 品.称 质量 , 测 定 叶 6 得 并 蛋 白中粗蛋 白 的含 量.
摘要 :为 了开 发新 的食 品用 蛋 白资 源 ,以 苜蓿 为原 料 ,采 用 盐 析 和 热 絮凝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提 取 苜 蓿 叶 蛋 白. 以 单 因 素试 验 设 计 分 别 考 察 料 液 比 、加 盐 量 、提 取液 p 值 和絮 凝 温 度 对 可溶 性 蛋 白提 取 率 的 影 响 . 以 单 因素 试 验 结 果 H
苜蓿叶蛋白的营养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植物蛋白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 0. 70 ,分别
2. 1. 2 苜蓿叶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
高于 FAO/ WHO 标准规定的 40 %和 0. 6 , 因此苜蓿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是生命的基础 。 叶蛋白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 。此外苜蓿叶蛋白中富
人体需要蛋白质 ,确切地说是需要蛋白质中的氨基 含天冬 氨酸和 谷氨 酸 , 这两种 氨 基酸的 总 含量为
石河子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 :100727383 (2007) 0620753204
Vol . 25 No. 6 Dec. 2007
苜蓿叶蛋白的营养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刘青广1 , 曾凡枝2 , 田丽萍2
品种为阿尔冈金 (加拿大) 。 1. 1. 2 实验仪器及试剂
电子天平 、组织 捣碎机 、电动 离心机 、pHS210B 酸度计 、恒温干燥箱 、恒温水浴锅及氯化钠、大豆色 拉油。
1 . 2 方法
1. 2. 1 苜蓿叶蛋白的提取方法 苜蓿 →清洗 →切碎 →打浆、榨汁 →过滤 →加热
→冷却、离心 、沉淀 →叶蛋白凝聚物 →干燥 →苜蓿叶 蛋白 。 1. 2. 2 指标的测定方法 1. 2. 2. 1 苜蓿叶蛋白的营养指标测定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可提供食物的土地减少 ,开 发利用食物资源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迫切任务 ,研 究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 ,充分挖掘 、利用植物蛋白资 源已成为农学家和营养学家的共识 。苜蓿因蛋白质 含量高 、不含毒性成分 、含粘性成分少和具有良好的 生物学特性 ,而被认为是提取植物叶蛋白的首选材 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auainv le v l to au .ma i m tec e tan n re a d srth e e g fd u h rd e ;t tec e gh frtice e d t e e u e xmu srth r sri i gf c tec n ry o o g e uc d hesrth l n t i n r a d a h n rd c d. o n s s n
ic e e o ddn ae o laf rt i,wae b opt n rt ff u d we k n n e r e o o g n ra e ;fr nga d sa l i , n r a fa ig r t fafla p oen s tra s r i aeo o r a a e i g d ge fd u h ice s d omi o l n n tbe tme
维普资讯
安徽 农业 科学 , unl f nu A r Si20 ,52 )80 — 11 J ra o A hi g .c.07 3 (6 :10 80 o i
责 任编 辑 姜 丽 责任 校对 王 淼
苜蓿食用叶蛋 白的提取及其在 曲奇 中的应用研究
afl s a tra,h dbela oenWa x atdf m l l yc m iigaii to dc nru a eh .R sl o gwt l f a w maei tee il f rti s e t ce o a af b o bnn cdt meh da eti g m to 『eutAln i aa r l e p r r f a y n fl d 1 h
p tn a o ttn nacr d og p vrw a -u n gn , i e p m madn tW o iW o n i o e r e s g d uri hnea uhm r e ekg t et wt t t u i r e a 2 d n i o l e a ) hh o i d g a s %.
Aln t n r aeo d i gr t faflap oen ea tc f o ked u h, d so , adn s , l tc , u o gwihi ce f d n aeo laf r ti, l iso o i o g a hei n h r e s ea is g mmie s c e n s n e iin eo s a s c s n s , h wie sa dr sle c f
St udyo t a to f laEdi eLe fPr t i n IsApp ia o i Co ki n Ex r ci nof Alaf bl a o en a d t lc t n i n o e
Y N h n b f h l f odS i c d e h o g, o te a【z nvr t Wu i i gu 1 12 A G C u - e a S o F c ne n c n l yS uh r Y h t U i s y x J n s 4 2 ) o tl c o e a T o n ge ei, ,a 2 Abta t 『 bet rti n s p l aini o ke 『 to 1 t r u tn sr c 0 jci 1 eam wa s yetat fa a aeil ef oena di pi t nc o i. Meh d hbi et g v T o u o ff p ta c o Wi q i
杨春波, 谢正军, 金征宇 (南 学 品 院 无 12 江 大 食 学 舡苏 锡21) 42
摘要 『 目的1 了研 究 苜蓿食 用 叶蛋 白的提取 及其 在 曲奇 中的应 用。方 法1 为 『 以压 块 苜蓿 为原 料 , 用酸 度 法和 离心法 相结 合提 取 苜 采 蓿食 用 叶蛋 白质 。结果1 着苜蓿蛋 白添加 比例 的增 加 , 的 吸水 率增 加 , 团的形 成 时 间、 定时 间缩短 , 化度 增加 , 价值 降 『 随 面粉 面 稳 弱 评 低 , 团的 最 大拉 伸 阻 力、 伸 能量 减 少 , 伸 长度 先增 加后 减 小。 着 苜蓿 蛋 白添加 量的 增加 , 面 拉 拉 随 曲奇 面 团的 弹性 降低 , 曲奇 的黏 着 性、 度、 硬 弹性 、 着性 、 嚼度 、 胶 咀 回复性 减 小 , 而它 的酥脆 性增 大 。 添加 2 %的苜 蓿蛋 白的 曲奇 评价 值 最 高。 论1 『 结 苜蓿蛋 白对 曲奇 而 言 。 良好的 营养 强化剂 和面 团改 良剂 ( 是 弱筋 剂 )添加 的 最佳 比例是 2%。 , 关键 词 苜蓿 叶蛋 白 ; 曲奇 ; 白含量 ; 变学特性 ; 烤特性 蛋 流 焙 中图分类 号 Q 4.1 99 文献 标识 码 A 9 文章 编号 0 1— 6 120 )60 10 0 57 6 1(07 2— 80— 2
c ke e u e, u s ait ce e . h v u t nv u oke d e afl rti a ih s 『o cu in Aso o ke a a a o i d cd b tt f glyi ra d T eea ai a eo c i d d2% l f poenW hg et C n lso1 r r i r i n s l o l f a aa s . f c i,l l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