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 2_3_2 卤代烃 卤代烃的性质与应用课件
卤代烃1

在有机分析鉴定中,用硝酸银的乙醇溶液与伯卤烷作用就易于SN1反应。
一般情况下,叔卤烷易于发生SN1反应,但如果叔氯烷与碘化钠的丙酮溶液反应,因为碘离子很容易与和氯相连的α—C原子形成过渡态,使叔氯烷发生SN2反应。
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2反应特点:反应过程中,亲核试剂总是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碳原子,碳-溴键的断裂和碳-氧键的形成同时进行;反应一步完成;反应速度不仅与底物溴甲烷的浓度成正比,而且也与亲核试剂碱的浓度成正比;SN2反应得到的产物通常发生构形反转(称为瓦尔登转化)。
不同烷基的卤烷发生SN2反应的相对速度:
如果碳正离子所连的三个基团不同,则产物外消旋化。
从能量变化来看,决定整个反应速度的是叔丁基溴的分解步骤,反应速度仅与叔丁基溴的浓度有关,而与试剂的浓度无关,是单分子反应历程。
产物外消旋化
在SN1反应的立体化学中,从第一步产生的叔碳正离子来看,碳原子由正四面体结构转变为三角形平面结构的碳正离子,带正电的碳正离子上有一个空的P轨道(该P轨道垂直于三角形平面结构),亲核试剂从平面两边进攻的机会均等。如果碳正离子所连的三个基团不同时,得到的产物外消旋化:
在SN2历程中,亲核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碳原子,烷基的结构如果对亲核试剂的接近起阻碍作用,反应速度就会相应减慢。α—C上的取代基能阻碍亲核试剂的接近,亲核试剂的进攻必将提高过渡态的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因活化能的提高而降低。从立体效应来说,随α—C上烃基的增加,SN2反应速度将依次下降。
3.特殊条件下的反应历程
一元卤烃:CH3Cl、CH2=CHCl、H2C=CHBr等
有机化学-卤代烃

(4)被硝酸根取代
RX + AAgg+NOONO32— 醇
R ONO2 + AgX
硝酸酯
•卤化银沉淀产生,反应可作为卤代烃的鉴别反应。
卤代烃反应活性: 烯丙基卤>叔卤代烃>仲~>伯~
(5)卤素交换
丙酮
R-Br(Cl) + KI
R-I + NaBr(Cl)
难溶于丙酮
难溶于丙酮
(6)被氨基(-NH2)取代
三、命名
普通命名法 俗名 系统命名法
1.普通命名法
在烃基名称之前(或后)加上卤素的名 称,称为卤(代)某烃或某烃基卤。
CHCl3
三氯甲烷 氯 仿 (俗名)
C2H5Cl
氯乙烷 乙基氯
(CH3)3CBr
叔丁基溴
CH2=CHBr 溴乙烯
H2C CH CH2 烯丙基溴
Br
Br
溴苯
CH3
Br
邻-溴甲苯(2-溴甲苯) 2-bromotoluene
3-甲基-5-氯庚烷 3-chloro-5-methylheptane
H2C C CH3
Cl
2-氯丙烯 2-chloro-propene
CH3CH CHCH2Cl
1-氯-2-丁烯 1-chloro-2-butene
H37C
CH
6
CH
5
C4H2
CH
3
CH
2
C1H3
CH3 I
Cl CH3
2,6-二甲基-3-氯-5-碘庚烷
•(一) 亲核试剂:具有孤对电子的物质, 能与底物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发生反应, 这 种 物 质 称 为 亲 核 试 剂 。 ( 也 是 Lewis 碱)。
有机化学卤代烃

RCH2-NHR/
仲胺
说明: (卤代烃反应的一般规律)
1.卤代烃
① ( 离去基团的影响 )
反应活性: R—I > R—Br > R—C l > R—F ② (烃基的结构) 反应活性:烯丙基型>一般型>乙烯型
2. 亲核试剂的影响
试剂的碱性强,亲核性强,反应活性大; 试剂的可极化性大,亲核性强,反应活性大。
CH3
过渡态Ⅱ
碳正离子重排(rearrangement)的实验事实:
CH3
H2O
OH
CH3-C- CH2Br
CH3-C- CH2CH3+HBr
CH3
CH3
甲基迁移
CH3 CH3-C- CH2Br
CH3
CH3-CCH- C3 H+2 CH3
+ CH3-C- CH2 CH3
CH3
说明: (SN1特点)
2.不同结构的卤代烃与AgNO3 反应的速度有明显差 异。可以鉴别活性不同的卤代烃。
CH2-Cl
CH2=CH-CH2-Cl CH3
CH3 C Cl CH3
R-CH=CH-(CH2)2-Cl
CH3-Cl CH3 CH-Cl
CH3 Cl
CH2=CH-Cl
AgNO3 / 乙醇 AgCl↓(立即)
室温
AgNO3 / 乙醇
△
醇
② 被烷氧基alkoxy group取代
R—X + R/O Na
R-O-R/ + Na X
混醚
③ 被氰基取代
腈
R-X + NaCN △ R-CN + Na X
醇
H2O R-COOH
高中化学: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精选)

第二章 卤代烃一.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C —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X , 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分子中C —X 键易断裂。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状态、密度:CH 3Cl 常温下呈气态,C 2H 5Br 、CH 2Cl 2、CHCl 3、CCl 4常温下呈液态且密度> 1 g/cm 3。
(一氯代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CH 3CH 2Br 为例) 1.取代反应①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②化学方程式为:2.消去反应(1)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例如: CH 3CH 2Cl :+NaOH ――→醇△NaCl +CH 2===CH↑+H 2O(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 3Br 。
②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例如:。
③有两个相邻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产物。
例:CH 3—CH===CH —CH 3+NaCl +H 2O(3)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要比一元卤代烃困难些。
有些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在有机物中引入三键。
例如:CH 3—CH 2—CHCl 2+2NaOH ――→醇△CH 3—C≡CH+2NaCl +2H 2O 四.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的比较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键的变化卤代烃的结构特点 主要生成物水解反应 NaOH 水溶液 C —X 与H —O 键断裂C —O 与H —X 键生成 含C —X 即可 醇消去反应 NaOH 醇溶液 C —X 与C —H 键断裂(或—C≡C—) 与H —X键生成与X 相连的C 的邻位C 上有H 烯烃或炔烃特别提醒 (1)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羟基;通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卤代烃

一、卤代烃1. 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答案】卤素原子2. 官能团:一X 卤素原子(碳卤键)3. 分类:第12讲卤代烃知识导航知识精讲二、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的命名一般用系统命名法,将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其余命名规则与烃类的命名相似。
及时小练(1)CH2ClCHClCH2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2== CHCH2CH2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二氯丁烷;(2)4-溴-1-丁烯;(3)4-溴-3-甲基-1-丁烯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 几种氯代烃的密度和沸点2. 物理性质变化规律(1)状态:常温下,少数卤代烃为气体(如一氯甲烷、氯乙烯、氯乙烷),大多为液体或固体。
(2)溶解性:卤代烃_____于水,____于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氯仿、CCl4。
(3)熔沸点:沸点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______,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______。
(4)密度:①卤代烃的密度都______相应的烃,随着烃基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______。
如ρ(CH3Cl) ____ ρ(CH3CH2Cl)_____ ρ(CH4)。
②一氟代烃、一氯代烃的密度______水,其余卤代烃密度一般都比水大。
【答案】(1)气体液体固体(2)不溶可溶(3)升高低(4)高于减小>>小于四、溴乙烷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 溴乙烷的结构2.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五、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取一支试管,滴入10~15滴溴乙烷,再加入1mL5%NaOH溶液,振荡后加热,静置。
待溶液分层后,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取少量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支盛有1mL稀硝酸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AgN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的大,使C-X的电子向卤素原子偏移,进而使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δ+),卤素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这样就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δ+—Xδ-。
2019年复习双基课件:选修5第2节烃和卤代烃(人教版)PPT

三、卤代烃
1.卤代烃 (1)卤代烃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___卤__素__原__子__取代后生成的化 合物。通式可表示为R—X。 (2)官能团是___卤__素__原__子____。 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除__一__氯__甲__烷__、__氯__乙__烷__、__氯__乙__烯___等少数气体 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教材回顾夯实双基
一、烷烃、烯烃、炔烃 1.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
单键
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2.物理性质
性质
变化规律
状态 常温下含有__1_~__4__个碳原子的烃都是气态,随着碳原子数 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沸点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___升__高___;同分异构体之间, 支链越多,沸点__越__低__
化
学
淡蓝色火焰黑烟
燃烧火 燃烧火焰明亮,
性 氧化反应
焰明亮,
浓烟
质
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液反应
加聚反应
不能发生
能发生
鉴别
不能使溴水、酸性高 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锰酸钾溶液褪色
褪色
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比较
有机物 烷烃
烯烃
炔烃 芳香烃
代表物 CH4
结构特点
全部单键 饱和烃
_R_—__C__H_2_—__C_H__2X__+__N_a_O_H__―_乙―_△醇_→__R_—__C_H__=_=_=_C_H__2+__N__a_X_+__H_2_O__。
4.卤代烃的获取方法 (1)取代反应 如乙烷与 Cl2:CH3CH3+Cl2――光→CH3CH2Cl+HCl。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有机化学反应的应用——卤代烃的制备和性质

2.中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现代人因为氟氯代烷造成的臭氧层空 洞也在进行着“补天”,下列关于氟氯代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 CH2ClF只有一种结构。 【答案】 B
3.(2016·郑州高二检测)下列物质分别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能发生消去反 应且生成的有机物只有一种结构的是( )
【答案】 B
8.由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的二醋酸酯,下列有关的八步反应(其中所有 无机产物都已略去):
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反应,2步属于消去反应,3步属于加成反应。
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反应,2步属于消去反应,3步属于加成反应。 试回答: (1)反应________属于取代反应。 (2)写出上述化合物结构简式:B________,C________。 (3)反应④所用的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
为什么说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作用? 【提示】
由此可见,在有机合成中卤代烃往往是改造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中间产 物,实现烃—烃的含氧衍生物转变的桥梁。
[核心·突破] 1.卤代烃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的比较
2.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实验原理 R—X+H2O―Na△―O→H R—OH+HX HX+NaOH===NaX+H2O HNO3+NaOH===NaNO3+H2O AgNO3+NaX===AgX↓+NaNO3 根据沉淀(AgX)的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可确定卤素(氯、溴、碘)。
设计一种以乙烯和氯气为原料制取氯乙烯的方案(其他原料自选),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不必注明反应条件)。
要求:①反应产生的氯化氢必须用于氯乙烯的制备;②不应需要高温,因此缺点之一是高能耗,需要 氯化汞作催化剂,汞是重金属,因此缺点之二是会污染环境。
(2)乙烷和氯气反应可制得ClCH2CH2Cl,ClCH2CH2Cl加热分解得到氯乙烯和 氯化氢,产生的氯化氢可以与乙炔反应又生成氯乙烯,因此方案为CH2===CH2+ Cl2―→ClCH2CH2Cl、ClCH2CH2Cl―→CH2===CHCl+HCl、HC≡CH+ HCl―→CH2===CHCl。
卤代烃知识点

卤代烃知识点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卤素,主要包括氟(F)、氯(Cl)、溴(Br)、和碘(I)等。
卤代烃可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材料和有机合成等领域。
在化学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卤代烃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卤代烃知识点。
一. 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卤代烃的结构有两个基本特点:一、卤素原子与有机基团相连,取代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二、硬度和极性较强,分子量较小。
这些结构特点使卤代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较高的沸点、熔点和相对比较大的分子极性。
二.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主要受到卤素原子数量、有机基团结构和氢键的影响。
首先,卤素原子数量越多,分子量越大,物理性质越复杂。
例如,氯代烃的比重较高,沸点也较高,而氟代烃则具有较低的比重和沸点。
其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还受到有机基团的结构影响。
例如,对于对三氯甲烷(CHCl3)、氯甲烷(CH3Cl)和氯乙烯(C2H3Cl)这三种化合物而言,从左至右,分子结构依次变得复杂,比重和沸点也依次增加。
最后,氢键对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也有影响。
氢键能够在分子之间形成一些稳定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使其更容易降解、挥发和溶于水中。
三.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也非常特殊,包括亲电性、求电性、碱性和还原性。
首先,亲电性是卤代烃的一大特点。
卤素原子中有一些不稳定的电子对,可与其他分子中质子形成化学键,这使卤代烃容易被亲电性高的分子攻击,例如水、乙醇和浓硫酸。
此外,亲电性也使卤代烃能够与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分子反应,例如烯烃和炔烃。
其次,求电性也是卤代烃的一大特点。
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高,导致分子呈现一定的极性,能够与高电负性的分子形成氢键。
例如,氯乙烷可被水中羟基离子取代,形成乙醇。
溴乙烷则可以与氨形成化合物。
再次,碱性是卤代烃的一种化学性质。
卤代烃具有弱碱性,能与酸反应,而不快速分解。
例如,氯化亚铁可用于催化氢化反应,而溴化镁(MgBr2)可催化格氏反应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