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高矮2
一年级数学课件比较多少、长短、高矮

长度单位换算:了解 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 关系,以及千米和米 之间的换算关系。
高度单位换算:了解 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 关系,以及千米和米 之间的换算关系。
长度和高度比较:比较 不同单位的长度和高度 ,如1米和100厘米、1 千米和1000米等。
长度和高度排序:将不 同单位的长度和高度按 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 排序,并了解不同单位 之间的换算关系。
物品长短比较:通过比较物品的长度来比较长短,例如比较不同长度的铅笔、尺子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物品高矮比较:通过比较物品的高度来比较高矮,例如比较不同高度的桌子、椅子等。 这些实际应用 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多少、长短、高矮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些实际应用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多少、长短、高矮的概念,提高他 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认识长度的概念
长度是物体的一部分,可以用直尺测量 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米等 不同长度的单位之间可以换算 长度是相对的,需要一个参考点或参考线
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准备两个相同长度的物体
将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 面上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物品多少比较:通过比较物品的数量来比较多少,例如比较不同数量的玩具车、积木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物体长度的比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例如比较铅笔和 橡皮的长度。
【名师课件】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比较 2.2 高矮、长短的比较 (同课异构 2课件)

矮高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学以致用
2.哪根绳子最长?画“√”。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分析:缠绕的圈数多,绳子就长!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学以致用
2.哪根绳子最长?画“ √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学以致用
分析:应该选最
高矮、长短的比较
他们不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 较,对女孩来说不公平。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高矮、长短的比较
高 矮
女孩比男孩高。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例 谁长?谁短?
高矮、长短的比较
跳绳是弯的, 怎么比较?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高矮、长短的比较
先对齐。 拉直了,比较。
红绳长,绿绳短。
易错提醒
哪个人高?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女孩高 男孩高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学以致用
1.说一说,谁高?谁矮?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分析:比较个子高矮的时候要在同 一个起点下,这样才能比较!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学以致用
1.说一说,谁高?谁矮?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高矮 高矮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例 谁走的路长?
如何比较谁 走的路长?
高矮、长短的比较
小明 小刚 数走过的石板 边数来判断。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高矮、长短的比较
56
1
2
34
7 89
1 2 34
56
7
8
小明共走过9条石板边,小刚共走过8条石板边。
比较高矮和长短-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较高矮和长短-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教师能够让学生掌握“高矮”和“长短”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视觉、比较等方式辨别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而学会使用“比较”这一数学方法。
3.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高矮”和“长短”的语言表达和计量单位。
教学内容1. 高矮a. 概念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站成一排,然后让学生从中间选出最高的和最矮的同学的方式引入“高矮”的概念。
让学生感知、掌握“高矮”这一概念。
b. 比较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会区分物体的高矮差异。
例如,让学生站在旁边两个相同类型的物品,例如两个笔筒,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一个笔筒更高或更矮。
引导学生使用“比较”这一数学方法,学会准确的表达物体的高矮差异。
c. 语言表达和计量单位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的表达物体的高矮,并且学会使用计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高矮。
例如,让学生举起手来比较手指哪个更长,然后用“长短”这个概念描述手指的差异,最后使用厘米这个计量单位来描述手指的长短。
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高矮”和“厘米”这两个概念。
2. 长短a. 概念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和自己的手指,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一个更长或更短的方式引入“长短”这个概念。
b. 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长度的物品,学会辨别和表达物体的长短差异。
例如,让学生比较两个笔杆或两条杆之类的物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这一数学方法学会辨别和表达物体的长短差异。
c. 语言表达和计量单位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物体的长短,并且用计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例如,让学生比较自己的手指长度和铅笔长度,然后使用“短”和“长”的概念描述它们的差异,并使用厘米和毫米这两个计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教学活动1.教师带着学生观察不同高度、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用“高矮”和“长短”这两个概念来描述它们的差异,并且学会使用厘米这个计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比一比(长短、高矮、轻重)教材第4~7页的内容。
1.通过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掌握比较的方法。
2.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渗透比较的思想方法,正确进行三个量的比较。
主题图,投影,天平等。
1.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
2.认数,教师拿着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认。
3.教师说数,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出示主题图。
师生谈话:请仔细观察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通过观察,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往比较长短、轻重、高矮等方面想)1.学习比较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中正在跳绳的两个小朋友。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3)同桌互相交流。
(4)集体交流。
(5)集体订正答案,并将结果画在书上。
2.学习比较高矮。
(1)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学生甲:我是通过观察比较出两个小朋友的高矮的。
学生乙:我是先让两个人站在同一平面上,再比较得到的。
(2)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正确,那么,在图上你们还能从别的方面比较吗?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3.学习比较轻重。
(1)让学生观察天平。
(2)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是向下的一头重,还是向上的一头重。
(3)集体讨论交流。
(4)通过讨论将答案画在书上。
1.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学生亲手试做,并理解“最长”的含义。
(2)交流比较的方法。
(3)集体讨论,共同订正答案。
2.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可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走比较直的路要近一些,走比较弯的路要远一些)3.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4.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先让学生试做,然后交流比较的方法。
(2)要让学生懂得“最高”“最矮”的含义。
5.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6.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
(1)先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方法。
(2)组织讨论交流时,只要学生说得对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体会推理的策略。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较高矮长短冀教版

高矮长短
(一)做游戏比高矮:
1.请两位同学站到讲台,背靠背。
谁高? 谁矮?
2.看图排顺序,由矮到高
小组讨论:
谁最高? 谁最矮?
(二)看图片比长短:
你能从下面这幅图里看到什么呢?
引导思维: 你能用什么方法 比较铅笔的长短呢? 小结:阿姨高,男孩矮,绿色的铅笔 长,白色的铅笔短。将一端对齐,就 可以比较出长短。还可以用尺子量量。
(三)巩固练习
1.从这个图片里你能发现什么呢?
答案:大桥高,汽车矮,汽车能 从桥下通过。小男孩最高,是因 为他站在桥上面。
(三)巩固练习
2.哪根铅笔最长? 3.哪根绳子最长?
小结:比较的结果是又长又短,但都是比较得出 的结论。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物体有高矮,长短之分, 也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进行比较。长 短和高矮都是比较得出的结果,比较的对 象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定相同。
(五)作业:
1.比较爸爸妈妈的高矮,从班里分别找出 两名比自己高和矮的同学。
2.数学课本第5页的“练一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习一的第6、8题。
教具、学具准备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教学长短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
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b、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
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c、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①看出来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长短、高矮PPT课件1苏教版

比长短 比高矮
你发现了什 么?
长、短
长 短
长、短
一般要把比的几 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短
长
你发现了什 么?
高、矮
矮 高
做一做
高、矮
高、矮
在最长的文具后面画钩
在短的动物后面画钩
√
√
√
√
哪根绳子长?
下面的绳子哪根长?哪根短?
பைடு நூலகம்
!
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 —— 拿破仑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 凯洛夫 勇敢坚毅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 —— 拿破仑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 —— 莎士比亚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 部尔卫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 赞科夫 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 —— 约翰逊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在做任何事之前,必须有正确的方向,盲目地行动只会导致失败。正确的方向是成功的前提,没有或迷失了方向,做事情就很难成功。 8、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满意,一味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迎合别人,按别人的想法做事,最后吃亏的是自己。请记住,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让自己满意,就是最大的成功! 9、做人一定要诚信,靠欺诈能让你富一阵子,但绝对不会让你富一辈子,一味的欺诈,会让你血本无归! 10、成功需要一些勇气和冒险精神,坦然面对人生,敢于冒险,面对危险或困难时,越是害怕越是陷入危险中,无所畏惧才会有解决之道。 11、世界上所有的奖励都是奖给功劳的,而不是苦劳,没有功劳,再多的苦劳没用,做一件事只有有了最后想要的结果,过程才有意义,人们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12、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对自己不懂或不擅长的事情,在行动之前一定要问清楚,不能盲目瞎干。 13、懒惰是你一生最大的敌人,靠勤劳比靠侥幸的得来的收益更能致富。 14、付出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如果你付出的是最大的努力,你就可以获得最好的报酬。 15、守信是你的资本:信任犹如一根钢丝,一旦建立起来了,可以抵抗变故的拉扯,一旦折断了它,就很难再把它接上了。与人相处时,别人首先要信任你,才会真心地对待你,当别人觉得你不可靠时,你的机会就丧失殆尽了。 16 、真正的友谊并不是一味地讨好,而且在发现对方的缺点错误后,能真心指出来并帮助其改正,使之不断地完美起来,要远离那些一味对你溜须拍马的人,这种人只让你耳朵享受,却会让你生活受罪! 17、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想别人对你的好处,不要对你做一百件好事你不感恩,做一件让你不满意的事就怀恨在心,这样的人天理不容,更别说成就什么大事了。 18、团结就是力量,学会与他人合作,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强大的力量去面对外界的冲击,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从而保护每个合作者的利益。 19、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当你现在有机会学习各种经验时,一定要倍加珍惜。靠混日子是混不了一辈子的,许多过程都是不能省略的,至少学会这些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20、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的最优的选择,大部分人都是安全感的奴隶,当你觉得生活轻而易举,成就感爆棚时,很有可能你只是选择了基础难度,而在你的圈子外,还有很多很多比你厉害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从一开始就是最高难度且现在比你财富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你所谓的成功,也许只是他们眼中短暂歇脚的驿站。不要做温水里的青蛙,只有走出自己的心灵舒适区,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高矮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高矮_北师大版一、学习要点前面学生学习了比长短,这节课学习比高矮。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物体长度的问题。
人们适应把水平放置的物体的长度叫做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叫做比高矮,但它们的方法是相同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形下的应用,因此这节课的学习是上一节课的连续。
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是:通过学生观看,推测、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样方法;明白物体的高和矮是比出来的;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操作、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体会比高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感受到用数学的乐趣,并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排队初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是:通过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样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播放《神探柯南》的片段,问:同学们,你们喜爱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什么缘故呢?因为他观看事物专门认真,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这种细致入微的精神,看谁观看得最认真!【设计意图:用学生感爱好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并提出观看的要求。
】(二)引导观看,初步感知1.引导学生观看、比较教师找两名学生上台,提问:请小朋友观看、比较这两位同学你发觉了什么?2.交流、汇报先小组交流,然后汇报:可能说出他们穿的衣服不同;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瘦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谁高、谁矮。
3.揭示课题并板书:gāoǎi高矮【设计意图:在观看时学生可能会发觉衣服颜色不同,有胖有瘦,关于这些发觉教师都应予以确信和鼓舞,以爱护学生观看的爱好。
但不要作为观看重点。
】(三)积极参与、探究方法1.探究比较高矮的方法(依旧刚刚那两个学生)教师悄悄告诉矮的同学垫起脚来比。
问:“现在谁高谁矮?”学生一看,就叫“不公平。
”教师赶忙问:“什么缘故不公平?”从而引导学生明白:比较事物的高矮,要在同一起点或同一平面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