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68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引言急性胆囊炎是胆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由胆囊结石引起。
腹痛、发热、恶心、呕吐是急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采用开放式手术,切口较大,术后疼痛、恢复慢等问题比较突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1. 微创手术:相比传统开放式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更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恢复期缩短。
2. 减少并发症:腹腔镜手术能更精确、更安全地切除胆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 美容效果好: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后留下的疤痕较为隐蔽,美容效果更好。
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1. 短期效果评价通过对一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其术后疼痛缓解、恢复情况等。
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程度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大部分患者术后2-3天即可出院。
2. 近期效果评价对手术后1个月内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发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 远期效果评价对手术后6个月至1年内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患者术后胆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没有出现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风险及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严重程度、术前准备等情况,以减少手术风险。
2. 术中操作:腹腔镜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过程中需小心谨慎,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3.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定期复查,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和康复指导。
四、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微创手术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能力,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168例报告

临床论著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168例报告嵇 武 李令堂 丁 凯 汪志明 王 丹 彭丽娜(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南京 210002)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apa r o s co p ic s ubt otal cholecyst ec t o m y,LSC)的可行性和技术特点。
方法 对168例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转行LSC,方法包括从分离Ca l ot 三角开始和从切开Hart mann 袋减压、取石开始。
结果 5例中转开腹行胆囊次全切除术;122例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后行胆囊大部切除;41例先在Ha rt m ann 袋处切开胆囊,然后寻找、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或缝扎胆囊颈部,再行胆囊大部切除。
手术时间(65.5±15.2)m in,术中出血量(71.5±15.5)m 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0.4±6.3)h,出现局部并发症7例(4.2%),术后住院时间(4.2±2.6)d 。
105例随访(25.5±6.5)月,消化不良5例,右肩牵涉痛3例,右上腹部不适9例。
结论 对于复杂胆囊炎,LSC 是可行的,术者要熟练掌握LSC 的技术特点,正确处理好出血和胆漏是LSC 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6604(2008)04-0372-03La pa roscop ic Subtota l Cholecystec to m y :R epor t of 168Ca se s J iW u,L i L ingtang,D ing Ka i ,et a l .Resea rch Institut e of Genera l Surgery o f PLA,N a njing Genera l Hospita l of N anjing Co mm and A rea,N an j ing 210002,China【Abstra c t 】 O b jec ti ve T o inve stiga t e t he fea sibility and technique of laparoscop i c s ubt otal ch olecystect omy (LSC ). M e thod s T ota lly 168pa tients were converted t o LS C becaus e of fa ilure in lapa r oscop ic ch olecystect omy (LC ).During the LSC,the Cal ot ’s triangl e was sepa rated and then the Hart mann ’s pouch wa s inc ised t o dec reased the intracystic pressure f or the re mov a l of the st one s . Re sults Among t he ca s e s,5pa tients we re converted t o open surg e ry for s ubt otal re s ec ti on of the gall bladder .LSC was comple t ed after clipp i ng the cystic duc t and arte ry i n 122pa tients;in t he other 41case s,the gallbladder wa s cut a t t he Ha rt m ann ’s pouch t o clip the bile duct and a rt e ry or sut ure the neck of t he gall bladder,and then LSC was perfor med .The median operati on ti me was (65.5±15.2)m i n,and the intraope ra tive bl ood l oss was (71.5±15.5)m l .T he ti me t o re s ume the die t wa s (20.4±6.3)h postope ra ti on .After the operation,7patients devel oped loca l compli ca ti ons (4.2%),and the m ean post operativ e hos p ital stay was (4.2±2.6)d .Of the pa tients,105were foll o wed up for (25.5±6.5)months,during t his period,5pa tients had dys pep sia,3had rig ht sh oulde r pa in,and 9had right hypochondriu m pain . C o n clu si on s LS C is feasible for pa tients with co mp lica t ed ch o l ecystitis .It is i mportant to control the peri operative hemo rrhage and bile leakag e.【Key W or ds 】 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 t omy ; Chol ecystitis ; Lapa roscopic s ubt otal cholecystec t o m y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 oscopiccholecystec t om y,LC )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将得出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数据,使用 SPSS 17.0 软 件进行针对性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t 和 χ2 检验,以 P<0.05 为准, 说明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对照组 24 45.56±3.44 69.26±4.38 18.25±2.76 3.25±0.34
t
5.881
25.280
11.018
20.670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的术中中转及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组 44 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有 1 例中转开腹,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 对比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s)
术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 (min) 时间(h) 时间(d)
治疗组 44 40.25±3.62 45.26±3.35 23.62±1.36 4.87±0.24
进行积液清理。若患者的胆囊肿大的情况较为严重,在其胆 囊 底 部 进 行 穿 刺 减 压 术,抽 吸 胆 汁 积 液,并 分 离 胆 囊 周 围 的 黏 连 组 织,将 胆 囊 切 除 后 取 出,将 腹 腔 冲 洗 干 净,常 规 置 入 引 流 管 进 行 引 流。 待 气 腹 关 闭 后 进 行 切 口 缝 合 术,手 术 结 束 48 h 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若症状好转,可拔出引流管。 如果炎症较为严重,应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疑似有胆囊癌 或 者 有 严 重 的 黏 连,在 手 术 过 程 中 进 行 快 速 冷 冻 切 片,尽 可 能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并尽快中转至开腹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或壁的急性炎症反应,常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本文旨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8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97例,女性90例,年龄范围为27-72岁,平均
年龄为52.5岁。
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经严格的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通过脐部一个3 cm的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操作器械,并经过控制器械的移动完成胆囊切除。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平
均手术时间为45分钟。
术后恢复顺利,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第1天进行腹部B超检查,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胆囊残留、胆囊积液等情况。
术后2周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完全
缓解,无胆绞痛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作者:郑防军蔡绍泉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36期郑防军蔡绍泉玉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玉山 334700[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该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之间收录治疗的11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9例患者主要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59例患者主要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然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等等。
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分析,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 R65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12(c)-0095-02对于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饱食和吃油腻的食物以及劳累和精神的因素的影响,一般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绞痛,且呈现阵发性的,时常伴有恶心和呕吐的情况发生。
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直接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1-2]。
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其中治疗的方法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和新型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为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128例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9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为23~78岁,平均年龄为(44.3±2.2)岁,其中发作时间12 h内进行手术的有47例,48 h内进行手术的有12例。
而对照组有59例患者,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22~80岁,平均年龄为(44.7±4.2)岁,其中发作时间12 h内进行手术的有50例,48 h内进行手术的有9例。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胆囊炎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3年收治的35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LC及OC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OC组(P<0.05);LC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热及药物止痛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OC组(P<0.05);胆汁漏、胆管损伤及术后出血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C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理想方法。
但LC手术难度高,具有一定的风险,对术者临床技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正常活动快、外形美观等特点,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1]。
急性胆囊炎因胆囊壁水肿增厚,组织水肿粘连重,解剖结构不清,增加了LC手术的难度,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完善和医生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LC的适应症逐渐扩大。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比较LC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7~2013年收治了35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192例应用OC手术,男87例、女105例、平均年龄(46.5±8.6)岁,急性单纯性胆囊炎14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6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8例。
159例应用LC手术,男74例,女95例,平均年龄(45.6±9.1)岁,急性单纯性胆囊炎127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3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9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 LC组全麻,患者头高脚低左侧卧位,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8~10 mmHg,使用四孔法LC。
探查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粘连程度,分离大网膜及粘连组织,充分暴露胆囊及Calot三角。
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囊急性炎症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囊急性炎症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胆囊急性炎症时腹腔镜下切除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32例。
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未发生胆漏、残留胆囊、术口感染的并发症,对照组胆漏发生率为5.10%,残留胆囊的发生率为13.27%,术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7.35%。
观察组胆漏、残留胆囊、术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50.97±6.58)min,术中出血量为(24.31±6.59)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2.74±5.31)h,术后住院天数为(4.36±1.5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
结论胆囊急性炎症时实施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标签:胆囊急性炎症;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开腹切除术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胆囊结石逐渐成为了临床的常见病[1]。
本病呈急性病程,患者可出现腹部剧痛、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休克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在治疗上,药物保守治疗往往疗效欠佳,常常需要手术切除胆囊以缓解病情。
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传统方法,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胆囊穿孔、休克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是开腹胆囊切除术也存在胆漏、术后术口容易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
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逐渐发展成熟,有逐步替代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趋势。
但是在胆囊急性炎症期,周围组织粘连等加大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难度。
本文探讨胆囊急性炎症时腹腔镜下切除术手术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我院性手术治疗的患者232例。
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34例分为腹腔镜组,将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8例患者分为开腹组。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实际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4年01月急性胆囊炎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手术时间为(53.21±12.52)min,术中出血量为(48.54±10.51)ml,术后排气时间为(18.56±3.54)h,住院时间为(5.41±1.2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效果观察急性胆囊炎为化脓性炎症,为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有所改变,急性胆囊炎发病率不断上升,为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为2011年06月~2014年01月2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2011年06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5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入选病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且经术后病理证实。
实验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35~76岁不等,平均(51.2±2.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37~77岁不等,平均(51.5±2.7)岁。
比较两组入选病例的基线资料,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1.21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硬膜外麻醉,平卧位,于腹部直肌处做切口,切口大小控制在8~14cm之间,探查腹腔,找到胆囊并将其切除、取出,常规止血,清除残留物,缝合切口,常规放置引流管。
1.22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仰卧位,于脐缘下端做切口,长度以1cm为宜,置入腹腔镜,建立气腹,维持压力在12~14mmHg之间,了解胆总管、胆囊的解剖关系,于左、右下腹分别做切口,将操作器械置入,找到胆囊,常规游离,小心切断胆囊管及周边血管,将病变胆囊取出,借助电凝止血,为病情需要者留置引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lc) 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
方法应用 lc 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68例。
结果完成lc胆囊大部切除167例,中转开腹1例,成功的166例恢复满意,无肝外胆管及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随访3~6个月,均无后遗并发症发生。
结论应用lc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达到了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且病人创伤和痛苦较小,安全、省时,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手术技巧。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创伤轻、痛苦小、手术时间短,已逐渐成为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1月已完成急性胆囊炎lc大部切除术168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68例,男92例,女76例;年龄19~68岁,平均(43.4±14.8)岁。
均以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就诊,其中胆绞痛者38例,半数以上的病例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和消化道症状。
全部病例均有右上腹明显压痛,murphy征阳性,16例有右上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19)×109/l者123例,>20×109/l者45例;转氨酶、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升高者19例。
超声检查:结石性胆囊炎127例,其中胆囊管结石嵌顿3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41例。
胆囊壁厚≥0.6cm,呈双边征象93例;胆囊内多发性细小结石59例;伴胆囊管增粗(直径>0.4cm)16例。
本组168例均无胆总管结石。
临床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27例,非结石性胆囊炎41例。
术后病理报告:急性胆囊炎10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3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7例。
1.2 方法常规三孔法,37例根据术中情况改为四孔法。
首先探查胆囊及其周围粘连情况,分离粘连,找到胆囊,将胆囊底提起,分离胆囊周围粘连,显露calot三角。
术中对calot 三角粘连严重、胆囊床炎性纤维化者行胆囊大部切除术。
对于胆囊肿大明显,张力高者,先在胆囊体部切开一小口,吸尽胆汁后将胆囊切口向底部延长、扩大,取出结石,电刀切除胆囊底、体、壶腹部游离的胆囊前壁,出血点电凝止血;在敞开的胆囊壶腹部寻找变细的胆囊管,稍加游离后,钛夹夹闭或缝扎,残留部分的胆囊膜电凝、烧灼破坏,置干净纱条1根,暂时覆盖于胆囊窝及胆囊管残端部,观察2~3min,若无胆汁渗漏,再置多孔橡皮管1根于文氏孔,引出体外引流,以便术后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
2 结果
本组168例中完成lc胆囊大部切除167例(99.4%),其中1例因calot三角解剖不清,局部呈“冰冻样”改变,calot三管之间形成无间隙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45~145min,平均92min。
术中出血量30~130ml,平均80ml。
166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手术后6天胆漏,感右上腹胀痛,超声示胆汁聚集在右侧膈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8天,完全无引流液后,拔管治愈。
168例随访3~6个月,均无后遗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胆囊病变特殊的情况下,如胆囊周围的严重粘连、囊壁增厚、胆囊萎缩及纤维化,胆囊calot 三角解剖困难等,给lc胆囊切除带来较大风险。
因此,一度将上述胆囊病理改变视为lc手术的相对禁忌证。
近年来,有学者对切除极度困难的急性胆囊炎行lc胆囊大部切除术[1],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达到了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且病人创伤和痛苦较小。
本组168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除1例术后有胆漏,1例中转手术,其他166例恢复满意,无肝外胆管及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任何急性胆囊炎在发病后24h内,组织炎性充血水肿尚不严重,其解剖层次仍可分辨清楚,尤其是初次发作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要比慢性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容易些[2]。
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病例因局部组织反复发生炎性浸润成无间隙致密粘连,分离
困难,且易出血,手术治疗的难度和并发症均明显增加,因此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易早不易迟,最好在72h以内手术。
如遇有特别难分离的“冰冻样”粘连,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简单、省时、安全,同时采用本术式替代单纯胆囊造瘘术,可使病人避免二期手术的困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