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荣昌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二十五条措施的通知-荣昌府发〔2016〕13号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二十五条措施的通知-荣昌府发〔2016〕13号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二十五条措施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二十五条措施的通知荣昌府发〔2016〕13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二十五条措施》已经2016年3月31日区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2016年6月16日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二十五条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实体经济发展深化年”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确保实现稳增长促发展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一、实施培大育强工程(一)设立特别贡献奖。

入库税金达1亿元以上(含1亿元,下同)并依法纳税(下同),当年度授予企业主要经营者“重庆市荣昌区工业经济发展功臣”称号;入库税金达5000—10000万元,当年度授予企业主要经营者“重庆市荣昌区杰出企业家”称号;入库税金达1000—5000万元,当年度授予企业主要经营者“重庆市荣昌区优秀企业家”称号,由区政府予以表彰。

对授予称号的个人优先推荐区劳动模范预备人选。

(二)设立稳增长奖。

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入库税金4000万元以上,增幅分别在10%以上的工业企业,当年度授予“重庆市荣昌区成长型骨干企业”称号;销售收入1—10亿元、入库税金300万元以上,增幅分别在15%以上的工业企业,当年度授予“重庆市荣昌区成长型新兴企业”称号;销售收入、入库税金增幅分别在2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当年度授予“重庆市荣昌区成长型企业”称号,由区政府予以表彰。

关于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于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于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的对策建议全县经济平稳增长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相互配合,下面是我对该问题的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进行调控。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支持、降低税收负担等方式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带动经济增长。

其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开展创新研究。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四,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政府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要积极引进人才,吸引他们来到本地投资和创业,推动经济发展。

第五,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和。

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推进金融,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这样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第六,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

农业是全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七,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对污染治理的监管,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同时,要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最后,建立健全的产业体系。

政府应该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要鼓励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同时,要加强产业协作和合作,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全县经济平稳增长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发挥引导和推动的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条件。

企业要加强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积极开拓市场。

荣昌县农业农村现状及发展思路

荣昌县农业农村现状及发展思路
进 一 步 提 升 区 域 金 融 要 素 市 场 实 现 资产流。 案例五: 6月 1 l 重 庆籍 画家 刘 9 E, 阿本“ 盛德 大业 香 自远 ” “ 添 慈 君 山 、秀
价 10万 元 。 为促 成 项 目转 让 ,重 交 2 所 积 极 介 入 交 易 各 阶段 , 转 让 方 提 为 供 全 方 位 服 务 。 与 转 让 方 就 标 的 状 况 、 让 条 件 反 复 沟 通 , 过 详 细 分 受 通 析 作 品 的市 场 价 格 和 意 向投 资 群 体 , 将 推 介 范 围定 位 于 酒 店 、度 假 村 、 艺 术 馆 、 化 团体 、 藏家等潜在 群体 , 文 收
1 . 里 ,基 本 解 决 城 乡饮 水 安 全 问 25公
始 终 把 调 整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 进 农 业 推
产 业 化 经 营 、 展 品 质 农 业 、 加 农 发 增 民 收 人 作 为 增 强 全 县 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综 合 实 力 的 重 头 戏 , 县 农 业 和农 全 村 经 济 得 到 义好 义 快 发 展 . 村 社 会 农
力 稳 步 提 高 , 个 农 产 品 市 场 供 应 充 整
足 , 民生 活 安 定 有 序 , 村 社 会 和 人 农 谐稳定 。
头 企 业 2 家 、 户 8 户 , 建 专 业 合 l 大 6 组 作社 1 6家 , 转 耕 地 9 流 . 亩 ; 县 8万 全
农 业 产 业 化 组 织 达 3 0家 .其 中 市 县 l 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4 3家 . 民 农
入 餐 桌 , 功 实 现 农 餐 对 接 , 响 了 成 打 荣 昌特 色 农 产 品 品 牌 , 现 了地 企 共 实 赢。 猪 竹 两 大 主 导 产 业 优 势 明显 . 畜 牧 和林 业 叫 响 全 国 。 “ 三体 系 三基 地 ”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引言县域经济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受制于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等因素,许多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发展速度缓慢。

为了改善县域经济状况,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这方面,县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交通、能源和信息技术领域。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输,加强县域与外界的联系。

在能源方面,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

在信息技术方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县域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2.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这方面,县政府应该注重发展具有地域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提高经济综合效益。

例如,对于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域,可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旅游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生态资源优越的县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此外,还应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3. 引进外资和技术引进外资和技术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县政府应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资企业和技术人才到县域投资和创业。

为此,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降低投资成本和创业门槛。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的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分享技术和经验。

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县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县域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到县域工作和创业。

努力实现荣昌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实现荣昌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发 展
“ 两江假 日” 仁义” 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酒店管理 品牌 。
( ) 三 加快 邮轮打造 , 打造世 界 内
河大型豪华邮轮船 队。在 五年内投 资 2 亿元。 0 打造世界一流 、 内第一 、 国 最 大 最豪 华 内河邮轮 , 成亚太 地 区最 建 大、 最豪华 的内河 邮轮船 队。建造 五 星级豪华 邮轮 1 O艘。统一打造 “ 江 长 黄金” 邮轮品牌 , 实现 国际化 经营 , 现
绩显著 “ 十一 五” 间 . 期 全县坚 持 以科 学 发展观 统领农业农 村工作 全局 , 紧紧 围绕新农 村建设 “ 二十字 ” 方针 , 以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和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为 重 点 ,推 动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跨 越 式 发 展 ,
县 国民经 济 和社 会发 展 第 十二 个 五
美 食 、 乐等为一 体 的旅 游休 闲综 合 娱 体。 以宜 居 、 闲促进宜 游 , 宜 构筑 立体
化、 多层 次的旅 游产品体 系。 景 区的开发 与建设 , 将坚持 严格 按照规划 设计进 行建设 , 严格保 护旅 游资源 生态环境 , 严格确 保项 目投资 平衡 , 实现景 区开发建设 的有 序协调
20 0 5年增 长 1 5 . %;蔬 菜大 幅增产 , 9
21 0 0年 蔬 菜 播 种 面 积 2 . 亩 , O7万 较 20 0 5年 增 长 4 . % : 业 快 速 发 展 , 71 2 林 21 森林 面积 6 . 0 0年 0 9万 亩 , 20 4 较 05 年 增 长 6 . ,麻 竹 面 积 达 l 亩 , 8% 6 3万
构 进 一 步 优 化 。粮 食 生 产 能 力 持 续 保 持 .0 0年 粮 食 产 量 达 3 . 21 1 4万 吨 , 8 较

努力破解资金难题 促进荣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努力破解资金难题 促进荣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努 力 破 霹 资 金 难 题 促 进 荣 昌 经 济 稳 较 快 堪 长
口 马 云 卿
城 市基础 设施 建设 的加 快 ,民生 投入 力度 的持 续加 大 及县域 产业 优化 升级 和 民营经 济快 速发展 所 需 的 良好 “ 硬 ” 境 , 一 例外 地需 要 大 量 资金 的 软 环 无 投 入 , 处 于工业 化 中期 阶段 的地 区而言 , 对 投资 在经 济 社会 发展 中所 起 的作 用 更至关 重要 。 近年来 , 昌 荣 通 过 多渠道 、多 途径筹 集 县域经 济社 会发 展所 需资 金 取 得 了 明显成 效 , 好地 促 进 了荣 昌经济 社会 发 较 展 。但 是 面对县 级政 府有 限 的财力 与庞 大 的资金需 求 缺 口之 间 日益 突显 的矛 盾 , 确 把握 “ 中求 进 ” 准 稳 的总基 调 , 发挥 好市 场资 源配 置功 能 , 充分 利 用多层 次 的资本 市场 , 积极 借鉴 先进 地 区经验 , 新 融资模 创 式 , 效、 高 多元 化 、 成本 的筹 集资 金 , 力缓 解政府 低 努 融资 困境 , 进一 步拓 宽融 资渠 道 , 已经成 为助 推荣 昌 科 学 发展 的必 然选 择 。 当前 荣 昌发展所 面 临的 资金难 题 ( ) 一 政府 融 资压 力 日益加 大。 当前 投 资 的快 速 增长 仍 然 是推 动 荣 昌经 济 社会 发 展 的 主要 动 力 , 而 投资 的持 续扩 张所 带来 的往 往是 融资 压力 的进一 步 加大 。 于工 业化 中期 阶段 的荣 昌 , 主导 产业 尚在 处 在 发展 、 商税 收后 劲有 待培 育 、 行分税 制 不利影 响 工 现 等综 合 因素下 , 项资 金越 来越 跟不 上需求 , 昌各 各 荣 项发 展所 需 的 巨额资金 势 必 日益 捉襟 见肘 。 0 1 2 1 年, 荣 昌 固定 资产投 资完成 2 04 元 , 财政 收入 中税 0. 亿 而 收 收入 仅 为85 元 。另 一方 面 , .亿 从现 有 的政 府 投资 项 目所 需资 金 的来源 来看 ,相 当一部 分是 通过 增量 土 地转 让 收入和 土地 预期 收入来 筹 集 。在 国家房地 产 调控 不放 松 、 增量 土地 有 限 、 耕地 控制政 策 日益趋 紧 的背 景下 , 靠 “ 地 财政 ” 筹 集 资金 的方 式也 依 土 来 难 以维 持 。 此外 , 中央规 范地 方投 融资 平 台力度 的 受 加 大 ,政府 通过 现 有融 资平 台筹集 资金 的方 式也将 越 来越 困难 。 ( ) 二 政府 融 资渠道 相 对单一 。从 当前实 际情况 来 看 , 目融 资尤其 是公 益 、 项 准公益 类项 目的融资渠 道 依然 相 对狭 窄 。 其资金 一般 是从 财政 性资 金 、 策 政 和商业 性 贷款 、 地 出让 收入 、 土 对拟 投 资项 目委托 金 融 机构 发行 理 财产 品 四个 渠 道来筹 集 。虽然 荣 昌在

荣昌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荣昌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荣昌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荣昌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交汇处,是重庆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荣昌区在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下是荣昌区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首先,荣昌区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荣昌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荣昌区加大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荣昌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荣昌区还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加快发展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业品牌,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元化、便捷化的服务。

此外,荣昌区还注重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方式,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的来看,荣昌区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为荣昌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们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荣昌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优化荣昌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

优化荣昌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
精会神搞 建设 ”不断 提高劳 动生产率 , 断增强 , 不
自身 的综 合实力 和抵 御各种 风险 的能力 , 激烈 在 的市场竞 争中始终立 于不败之 地 , 而促进县 域 从
经济的全面 、 协调 、 持续 发展 。 ( ) 二 优化 经济发展环境 , 建设 区域 中心城 是
之风 , 就无法实现依法行政 , 更不能体现公开 、 公 平 、 正的市场竞争规则 。 公 二、 荣昌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主要举措及成效 近 年来 , 昌县把优化 发展环 境工作 纳入重 荣
大意义
能, 切实 把政府经 济管理 职能转 到主要 为市 场主 体服务 , 创造 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要 加快发展 , ” 政 府必 须为 市场 主体 提 供 良好 的服务 和 创造 良好 的发展 环境 , 建立 起行 为规范 、 转协调 、 运 公开 透 明、 廉洁 高效 的运行 机制 。不下 功夫转 变政府 职 能, 不纠正 “ 办事凭 利益 、 好恶 、 凭 凭感情 ” 等不 正
心城市, 必须进一步加强招商“ 资、 选” 招商“ 资 聚” 力度 , 把周边 甚至沿海 资源 、 目、 项 资金 、 技术 、 人
才以及先进 的管理模 式吸引到 昌荣县 , 从而带 动
良好 的党风政 风。各级行政 执法部 门服务发展 的 意识 明显增强 , 发展环境呈现 良好态势 。 经济
潜力 。

进政府廉 洁高效的迫切要 求。党中央要求 :完善 “ 政府重大经济社会 问题的科 学化 、 民主化 、 规范化 决策程 序 , 利用社会 智力资 源和 现代信 息技 充分
术 , 强 透 明度 和公众 参 与度 , 快转 变政 府 职 增 加

新形 势下优化 荣 昌县经 济发展 环境 的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No1911摘 要 离别故乡六十年,今日返乡看到了家乡的巨变。

旧时的荣昌一点痕迹也没有了,眼前是一座完全新的现代化新荣昌。

对比新、旧荣昌的变化,令我感概万千,赞美六十年的宏伟业绩,也惋惜美中之不足,为促进荣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保护文化遗产,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农村发展,提高环境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荣昌县 忆往昔 看今朝 沧桑巨变 现代化城市 荣昌是我的故乡。

1950年2月,刚满13岁的我因父亲在泸州专署任职,不得不离开荣昌转去泸州读书。

谁知这匆匆一别竟是六十年。

但是,无论何时何地,故乡的山水和往事,总是魂牵梦萦。

这次为参加留居故乡几个表兄、弟、妹的生日聚会,我终于回到离别六十年的的故乡,家乡的沧桑巨变,令我感慨万千。

儿时的记忆——座历史久远、发展落后的小城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荣昌仅仅是成渝公路上、濑溪河畔一座人口约3万、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的小县城[1]。

昔日的荣昌毫无繁荣昌盛的景象。

城内的街道都是砂岩石板铺砌的路面,除了大南街(今日之人民路)、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稍微宽阔平坦、可勉强通行轻载的汽车外,其余道路都狭窄、起伏。

城市的市政设施相当落后。

无电、无供排水管网、无城市公共交通、无民用电话、家中烧水做饭全靠木材和煤。

交通非常不便,仅有一条成渝公路从县城南郊通过,每天仅有二三十辆载货卡车和四五辆载人客车通过。

县城与各乡镇之间的交通,只有肩宽的石板小路和土路。

运输工具除濑溪河上的小木船和骡(马)担驮外;则是原始的背篓、肩挑的箩筐、肩抬的滑竿。

县城中的建筑,几乎都是一色传统式的条石地基、砖木、泥竹墙体、人字形屋顶的瓦房。

平房居多,仅在几条主要街道上见有二、三层的楼房;但一些有钱人家,也拥有比较宽敞、漂亮、多进厅堂的宅院。

要说当年在我印象里最漂亮的建筑,首数西大街、1915年修建的天主教堂,它那足有六、七层楼高的尖顶钟楼,宽敞明亮的教堂和圆拱形的大玻璃窗,在周围大片低矮平房的衬托之下,格外耀眼。

除此之外,便是传说神奇的众多寺庙。

荣昌县历史悠久,立县已有1250余年,历史文物非常丰厚[2],据传城内著名的寺庙曾有“九宫十八庙”之多。

我童年游玩过的就有城隍庙、火神庙、水神庙、禹王庙、文昌宫、法云寺、宝成寺和南郊的卧佛寺、红岩坪的碧云寺(抗战时期的县女中旧址)等庙宇。

我也喜爱濑溪河上历史悠久的众多石桥。

如巨型石板铺就的观音桥、小滩桥,石砌拱形的狮子桥、蒙子桥,石拱木廊式南门桥、周家滩桥,桥型、风格各异,建筑技艺精湛,格外壮丽诱人。

还有那湾延曲折、红色砂岩条石砌成的城墙,更是雄伟壮观,特别是从水东门到南门一段城墙上的小商品、杂货一条街,更是在国内城墙中独具风情。

旧时的荣昌虽然没有现代工业,但却有好些历史悠久、在西南一方颇有名气的地方手工业产品[2]。

如观音桥一带靠濑溪河水天然漂洗制作的夏布(又称麻布);昌州折叠纸扇;名扬促进荣昌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议廖资生(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大半个中国的白毛猪以及猪鬃和肠衣。

此外,荣昌还有许多传统的地方特色美食,如黄凉粉、刮刮粉、鹵白鹅、烤乳猪、糖油果子、肉锅盔、铺盖面、猪油泡粑;各种以大米面为原料做成的麻圆、米花糖、苕丝糖、姜糖、桃片糕等等糕点;以果、蔬(如柑橘、橙子皮、茄子、豇豆、冬瓜、苦瓜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蜜饯。

各种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精细,美味可口,名传四方。

此外,小城荣昌还有许多诱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民俗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一年中传统的民间节日和各种祭祀活动接连不断。

在我的记忆里,全城性、有组织、热闹非凡的庆典活动当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这十五天可称得上是荣昌县城的狂欢节。

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初一到初六的全城开赌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的烧龙灯表演。

其次是四月八日庆祝卧佛菩萨生日的“佛祖会” ;五月五日端午节赖溪河上的龙舟赛与游泳比赛;六月十九日城隍菩萨生日的城隍会;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

此外,还有许多各家各户自行遵循的民俗节日。

如二月二的龙抬头;二月十九的观音会;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七月十五的鬼节和尝新(新大米)节;八月十五的中秋团圆节(赏月、吃月饼和吃糍粑);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野游、孝敬老人),十月十日双十节提灯晚会;腊月初八的送灶(灶王菩萨)和腊月二十七的接灶日,除夕夜的吃年饭和大年初一的拜年等。

可以说凡我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荣昌人都要认真地过,并加入了不少荣昌的地方元素和更多源远流长的历史典故。

各种民俗祭祀、庆典活动,给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增添了炫丽的文化氛围和欢乐情趣。

看今朝——一座繁荣昌盛、崭新的现代化城市我儿时听说,成都和重庆离荣昌都很远,汽车得开十几个钟头才能到成都,七、八个钟头到重庆,所以解放前我虽在荣昌生活了十三年,却没去过令人向往的重庆和成都。

这次上车后,我就问驾车的年轻侄女到荣昌要几个钟头?侄女说:“从成都到荣昌246公里,如不堵车,三个钟头就可以开到;从重庆到荣昌89公里,一个钟头就到了。

”[3]这就是说,现在的行车时间仅是六十年前的五分之一左右。

汽车开出成都市区上了成渝高速公路后便飞快行驶。

不知不觉间,简阳、资阳、资中、内江、隆昌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很快就过去了。

车到荣昌境内,下了高速路,跨过濑溪河上新建的观音桥,我们就进入了城区。

看看手表,从成都来这里的246公里路程,我们仅用了将近4小时。

沿着宽阔的海棠大道行走不久,汽车就到了玉屏街上早就为我们预定好的用餐酒店。

这是一间中等档次的酒店,但也装有空调,电梯,包间内很凉爽,饭菜丰富可口。

特别是吃到了离别家乡六十年没有吃过的“侧耳根”、“马齿苋”等家乡的美味野菜和荣昌独有的“黄凉粉”,倍感可口、舒心。

午休后,聚会主人安排我们先去参观荣昌的市容。

我对他们说,我这次来荣昌主要是要找回儿时的感觉,最想看的,一是我儿时居住的罗汉洞姑母家,以及保安乡的高屋基(姑母的乡下宅院);其次是想看看我的母校昌元镇中心小学和荣昌县男子中学。

车到上述几个地点,下车一看面貌全都变了。

狭窄、起伏不平、石板铺砌的背街小巷,变成了汽车可通行无阻的街道;原来高三、四十米的山包变成了平地;依山而建的老宅、校舍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参观过更多老城区之后,我们才发现,整个县城完全是一座崭新城市。

过去顺应起伏地形、山丘走向而建、石板铺砌、不能走车的街道和小巷,全都变成了可走汽车的柏油马路。

城市的公共交通不仅有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往来穿梭的出租车、更有便捷廉价的三轮车。

原来街道两侧,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的低矮房宅,全都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主要街道两侧的隔离林带整齐美观;街心花园鲜花盛开,绿草装饰的各种动物塑像栩栩如生;沿着濑溪河、池水河两岸铺设整齐的砌石护坡、草坪、灌木林带与带状公园,高高耸立的一座座住宅高楼,让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到城市东北、东南的经济开发区,汽车在奥林匹克广场中心停下来,举目远望,眼前是一趟趟绿色的灌木林带、鲜艳的花坛,在翠绿草坪中耸立着一个巨大的、五色奥林匹克五环会徽,格外壮观美丽;环视广场周边都是样式新颖十层、二十层以上的高楼大厦,强烈的显示出现代化大都市的氛围。

汽车再往南行,便进入了城南的板桥开发区,宽阔的马路、交通路口完善的指挥信号和道路两旁一座接一座的色彩屋顶的新建厂房,你会更加感受到21世纪的现代化气息。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当不错。

我们先后住的金昌、明珠、海棠三个三星级的酒店,电梯、空调、电视、电话、独立的卫生间和24小时的热水供应一应俱全,餐饮、卫生条件也很到位。

还有一个凸显四川传统民俗的特点。

一直营业到午夜的四川传统茶馆,为客人的聚会、休息提供了方便、优雅、舒适的场所。

居民小区的环境美化、物业管理水平和室内装修与生活设施完善程度几乎都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差无几。

家庭燃气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天然气化。

私家车的拥有量也不低。

进过几个大的超市,其规模之大,商品花色品种之多,摆设之考究,和国内大都市的超市亦别无二致。

可喜的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荣昌传统的地方美食文化没有被丢掉。

此次我们在荣昌一共呆了五天,几乎是顿顿变换着饭菜的花样,把荣昌的传统特色美食:烤乳猪、羊肉汤、鹵白鹅、大白鹅顿酸菜大罗卜、猪油泡耙、糖油果子、猪儿耙、叶儿耙、铺盖面、白凉粉、黄凉粉等等,都品尝了一遍。

离开荣昌后的这几十年,我几乎走遍中国的所有省份,国外也去过好些地方,像荣昌这样数量众多、美味可口,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的确难得一见。

我也了解了一些县里经济发展状况,方知荣昌县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已高达159.95亿元[5]。

其GDP的总量、人均值与地方财政收入在重庆市辖的21个县中位列前茅。

弟妹们无不感到生活在荣昌的确的是幸福的,他们对自己的家乡赞不绝口。

期盼家乡明天更美好家乡荣昌的变化的确太大了。

勤劳、聪明的荣昌人,经过六十年(大约三代人吧)的努力,不但填补了原有三十年的发展差距,而且大大缩小了与国内发达地区城市的差距。

但是,我在看到荣昌飞速发展变化的同时,也感觉到了美中的一些不足。

让我首先感到遗憾的是,荣昌县城在推倒重建的同时,把我们祖先千百年留下的不少宝贵文化遗产也推倒了不少。

在今天的荣昌新城中,除了西大街天主教堂、宝成寺和法云寺少数几座文物尚保存外,原有老城中的许多文物古迹(如众多的庙宇和城墙),都被当着封建糟粕或城市发展障碍而被撤除。

乡下的地主宅院,其特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艺,亦是中国二千年封建社会留下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是帮助人们认识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发展史最珍贵的蓝本。

但由于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损毁,现在已所剩无几,且残破不堪。

我们不希望先人们千百年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消失在我们的手中。

我们此次到农村的时间很少,从听到和看到的农村现状可以说,这六十年农村也有很大的变化。

如:乡乡都通了柏油公路;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绝大多数农民家都有彩电和手机:用上天然气的农户也不少;沿交通干线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村镇建设和农民住宅已有很大改观。

但与我国东、中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水平相比较仍有较明显的差距。

这些差距主要是:整个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较低;林业,果、蔬、花卉业,畜牧、家禽养殖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的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一个农民对我说,满山的竹子卖不出去,只好砍下当烧柴。

因此,农民的居住和吃、穿、用水平;环景美化与卫生条件、公共服务设施、出行条件都与东、中部地区的农村还有较大差距。

不足之三是: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的进程中,原来在国内外较有知名度的——白毛猪、折扇、夏布、安富陶器、以及大白鹅、生丝、茶叶等地方传统产业,没有得到更大提升和形成更多名牌产品。

在发展“白毛猪”的产、学、研和产业链的扩大延伸(如兽药、牧业科技、生物技术等)方面,我们看到了业已作出的努力和成绩,但距打造成为国内外最先进、最具影响力的生猪产业基地,还需做很大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