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发展与能源开发的关系_徐睿

合集下载

论建筑发展与能源开发的关系_徐睿

论建筑发展与能源开发的关系_徐睿

论建筑发展与能源开发的关系RELATIONSHIPS BE T WEEN THE DE VELOPMENT OF ARCHITEC TURE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徐睿Xu Rui摘要/通过对建筑结构耗能、建筑运行耗能以及低碳绿色建筑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出建筑的发展受到客观物质以及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的支配,是人类对地球、太阳和空间掌控能力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指出绿色节能设计理念产生的深层原因,以期为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提供更为充实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建筑材料 结构耗能 运行耗能 低能耗 绿色低碳建筑 能源开发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green building,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s obedience to objective material and the level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laws, and it reflects the capability of human being in controlling the earth, sun and spac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deas of green and energy-saving design, so as to provide a more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operati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 and low carbon buildings, 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大量的实际需求,建筑业实现了持续的发展。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①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①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①
建筑节能和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是当前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话题。

随着全球能
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能源供应和利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寻找
和利用新能源成为了建筑节能和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

太阳能是建筑节能和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新能源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产生电
力和供暖。

建筑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供电给建筑内部的设备和系统。

而太阳能热板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

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
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地热能也是一种常用的新能源利用方式。

地热能是利用地壳内部的地热来产生热能和
电能。

建筑中的地热能系统可以通过地下的地热能换热器,将地热能转化为建筑内部的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

地热能具有稳定、可再生的特点,可以实现建筑的长期供热和供暖
需求。

除了以上提到的新能源利用方式,建筑节能和建筑设计还包括其他一些更加先进和创
新的技术。

光伏材料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供给建筑的需要。

建筑中的节能设备和系统也可以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管
理。

建筑节能和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改善建
筑环境非常重要。

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以及其他新能源将是未来建筑发展的
关键方向。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应用,我们可以打造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
境。

建筑与可再生能源

建筑与可再生能源

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现代社会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建筑领域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建筑的环境负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案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场所,而能源则是人类活动的动力源。

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为建筑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1.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可以通过光伏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供应建筑的用电需求。

此外,太阳能热利用也可以被应用于供暖和热水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风能利用建筑可以通过安装风力发电设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尤其在高楼大厦的顶部或广阔的平原上,风能的利用潜力是巨大的。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有助于降低建筑对传统电网的需求。

3. 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转化而成的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等。

将生物质能应用于建筑中,可以通过生物质燃料锅炉供暖、生物质发电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

4. 地热能利用地热能是指利用地下的热能资源,通过地热泵等技术将地热能转化为建筑所需的供暖或制冷能源。

地热能源的利用在地热丰富的地区具有较大的潜力,并且具有较高的效能。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案例1. 迪拜太阳塔迪拜太阳塔是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太阳能塔,集成了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为35000个家庭供电。

塔楼上部设计了巨大的光伏电池板组成花瓣状,可实现对大面积阳光的收集和能源转化,使之成为既美观又高效的建筑能源利用案例。

2. 四川乐山大佛暖宫乐山大佛暖宫是中国四川乐山大佛的底座建筑,利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进行供暖。

浅谈建筑新能源开发利用

浅谈建筑新能源开发利用

浅谈建筑新能源开发利用摘要: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大跨度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能源的消耗、浪费越来越严重。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对于人类所必不可少的居住建筑,新能源更是追之若鹜。

新能源建筑不仅能节省资源,降低造价,更是能降低环境污染,保持人类社会的生态平衡。

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新能源建筑,开发,利用Abstract: in today’s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of the large span development, human society advances. Energy consumption, waste more and more serious.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use will become the urgent request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For the human essential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new energy is if the seek after. New energy building can not only save resources, reduce cost,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keep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human society.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Keywords: new energ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现今,建筑行业为取得更多的利益,在材料方面力求最省,在进度方面力求最快,在施工方面力求最经济,最合算。

建筑与能源效率的关系

建筑与能源效率的关系

建筑与能源效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建筑与能源效率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建筑作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如何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不仅可以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提高建筑能源效率的方法。

一、建筑设计与能源效率建筑设计是提高建筑能源效率的起点。

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

首先,建筑的定位要考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选择适宜的建筑朝向和利用太阳能。

其次,建筑的外墙保温和隔热性能要好,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失。

此外,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也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建筑能源管理与效率提升建筑能源管理对于保持建筑能源效率的持续提升至关重要。

建筑能源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帮助发现能源浪费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例如,通过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并对能源消耗较大的设备进行优化调整。

此外,建筑的能源使用规划和能源管理制度也需要建立和完善,通过合理的能源使用计划和控制措施,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三、建筑节能技术与能源效率建筑节能技术是提高建筑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

采用适当的节能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例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采用新型的建筑节能设备和系统,如高效的空调系统、节能灯具和智能家居系统等,都能有效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建筑节能设计也需要加强对建筑气候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考虑,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四、政府政策与建筑能源效率政府政策对于促进建筑能源效率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建筑业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技术。

例如,对于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可以给予税收减免或补贴政策,提供贷款支持等。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和设备的管理和认证,推动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建筑热力学与能源利用的关系

建筑热力学与能源利用的关系

建筑热力学与能源利用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建筑领域的节能和绿色建筑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中,建筑热力学和能源利用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建筑热力学和能源利用的关系。

什么是建筑热力学?建筑热力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建筑物的热传递和热平衡问题。

建筑热力学是建筑物节能和环保的基础,它的研究范围涉及了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以及管理。

建筑热力学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度、热传递、透气性以及保温等方面。

建筑热力学的应用在建筑领域,热传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毕竟,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空间需要在整个年度中保持温度舒适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建筑物的保温和供暖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建筑物的能源利用建筑物的能源利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在建设新建筑物和改造既有建筑物时越来越注重节能和环保。

由于建筑物的使用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因此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情况对环境和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改善建筑物的保温性能来减少能源消耗。

目前,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方面的研究很活跃。

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应运而生,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能力和热传递效率。

人们也尝试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物的能源来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建筑热力学和能源利用的关系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能源利用。

一个保温性能较好的建筑物,在冬天可以保持温暖而在夏季可以保持凉爽,大大减少了使用暖气或者空调的需要。

然而,建筑物保温性能不良,将不得不大量使用能源以保持温度的舒适度。

总之,建筑热力学和能源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热力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热传递效率,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这是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

结语建筑热力学和能源利用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解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物的节能和绿色建筑,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能源利用关系研究

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能源利用关系研究

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能源利用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能源利用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物理环境是指建筑物所处的物理环境,包括气候状况、建筑朝向、周围环境条件等,而建筑能源利用则是指建筑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并进行高效利用。

通过研究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能源利用的关系,可以优化建筑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建筑物理环境对建筑能源利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气候状况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气候条件不同,建筑物需要在不同的温度、湿度、风力等条件下运行。

对于居住建筑来说,室外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室内温度的调节,因此设计合理的采暖、制冷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建筑朝向也会影响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合理朝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减少室内外温差,提高建筑的热效应。

其次,建筑物理环境对建筑能源利用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室内环境。

周围环境条件也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周围环境的隔热性能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保温效果,而建筑物本身的保温材料和技术也会对能源利用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对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建筑物本身的综合考量,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能源利用关系的研究还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通过对气候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模拟,可以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更准确的气象数据,从而在建筑物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可以考虑到气候条件对建筑物能源利用的影响。

此外,建筑物的结构、材料、供暖系统、照明设备等也可以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的效率。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技术替代传统能源,可以实现建筑能源的绿色利用。

最后,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能源利用关系的研究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建筑物理环境涉及到气象学、热学、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而建筑能源利用则需要考虑到工程学、能源学以及环境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新能源技术对未来建筑的影响

新能源技术对未来建筑的影响

新能源技术对未来建筑的影响在当今时代,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筑领域也不例外。

从能源的获取、利用到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新能源技术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振奋的蓝图。

首先,新能源技术为未来建筑提供了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传统建筑往往依赖于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能源的使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其储量有限,难以满足长期的需求。

相比之下,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污染物。

例如,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外墙甚至窗户上,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照明、空调、电器等设备所需的能源。

风能发电装置也可以与建筑相结合,利用建筑物周围的气流产生电力。

此外,地热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也在未来建筑的能源供应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新能源技术,未来建筑有望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甚至成为能源的生产者,将多余的电能回馈给电网。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还将极大地改变未来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外观形态。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建筑的朝向、形状和布局将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朝南的窗户和倾斜的屋顶可以增加太阳能的接收面积,而流线型的建筑外形可以减少风阻,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同时,为了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装置等新能源设备,建筑的外立面和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这可能导致未来建筑出现更多独特的造型和外观,不再仅仅追求美观和艺术效果,而是更加注重能源效率和功能的实现。

在建筑材料方面,新能源技术也将推动其不断创新和发展。

新型的节能材料,如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真空绝热板、相变材料等,将被广泛应用于未来建筑的墙体、屋顶和门窗,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一些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的建筑材料,如太阳能玻璃、光伏瓦等,也将逐渐成为主流。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能源转换功能,还能够保持建筑的美观和完整性,使未来建筑在外观上与传统建筑有明显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筑发展与能源开发的关系RELATIONSHIPS BE T WEEN THE DE VELOPMENT OF ARCHITEC TURE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徐睿Xu Rui摘要/通过对建筑结构耗能、建筑运行耗能以及低碳绿色建筑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出建筑的发展受到客观物质以及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的支配,是人类对地球、太阳和空间掌控能力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指出绿色节能设计理念产生的深层原因,以期为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提供更为充实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建筑材料 结构耗能 运行耗能 低能耗 绿色低碳建筑 能源开发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green building,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s obedience to objective material and the level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laws, and it reflects the capability of human being in controlling the earth, sun and spac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deas of green and energy-saving design, so as to provide a more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operati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 and low carbon buildings, 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大量的实际需求,建筑业实现了持续的发展。

这种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相互促进,不断强化人为建设的控制力,体现出人类对来自自然的能量的利用水平的提高。

然而,与建筑建设及其运行有关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却也日益严峻,能源危机、CO2排放量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等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建筑学而言,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开源节流,更加高效地利用太阳能等无污染能源来满足建筑材料的获取和制造、建筑运行过程对保温、光照和生活用热水的要求等。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耗能、建筑运行耗能和绿色低碳建筑3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建筑发展与能源开发之间的关系。

1 建筑结构与能源物质在人类历史中,建筑结构的变化与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古代保存至今的建筑中,西方主要为岩石构造,中国主要为木质构造,发展到今天,就与普通民众最为相关并且数量最大的住宅建筑而言,所用材料主要为泥砖、木材、岩石、水泥和钢铁等。

1.1 泥砖泥砖的烧制需要由太阳能转化成的木材或煤炭。

世界第一座城市被认为可能是位于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艾利度(Eridu)。

这座古城位于两河流域(the Tigris and Euphrates rivers,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那里的塔庙古建筑可能是在5300年以前完成的,最高处有16层,采用土砖结构。

土砖是一种经久耐用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温材料。

16世纪修建的位于也门的泥砖之城希巴姆(Mud-brick city, Shibam, Yemen)10多层的高楼至今仍然可以居住。

1950年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一改他在20年代推崇混凝土建筑的主张,转而使用土砖。

现在,土砖是民用住宅采用最多的建筑材料[1]。

1.2 木材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以木材为主。

木材本身就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而形成的一种能源物质。

由于存在腐烂、虫噬、收缩和裂缝以及防火困难等缺点,木质结构的建筑很难长期保留。

中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是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位于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而最古老和最高大的木结构塔是山西应县木塔,位于佛宫寺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

中国的古建筑使用斗栱来支撑向外伸展的屋檐,这种木构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和汉代壁画中都可以看到斗栱,它应该出现在2000多年以前。

在欧洲,公元1355年建成的英国剑桥郡伊利大教堂(Ely Cathedral)用8根10t重的橡木树干支撑着200t左右的木窗,堪称建筑奇迹。

1.3 岩石保存至今的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主要以岩石为材料。

古希腊建筑多采用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梁柱结构,并出现了以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和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为代表的柱式规则。

建成于公元前460~370年的著名的帕特农神庙(The Parthenon),采用了多立克柱式的阵列。

从构造来看,这些立柱是由圆柱形块石通过中间的两个凿孔栓钉在一起构成的。

罗马拱被广泛应用到罗马建筑中,如罗马圆形大剧场(Colosseum)和位于西班牙塞哥维亚(Segovia)的建于图拉真(Trajan)王朝时期(公元98~117年)的古罗马高架水渠。

在罗马式大教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一个拱门拓展形成的半圆形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南京,210093)收稿日期:2011-12-06学术论文专刊2012总第07期拱顶以及两个或多个拱门相互交叉构成的穹棱拱和穹顶。

欧洲哥特式建筑(1420~1550)通过飞扶壁使拱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采用复杂的相互支撑的交叉拱使建筑物的高度有了显著的增加。

穹隆式建筑到东罗马拜占庭时期(400~1500)成为主流风格,代表性建筑为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古埃及金字塔、拉丁美洲的玛雅和阿兹别克金字塔建筑均以岩石为材料,其中以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km的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最大,建成于公元前2566年,高度接近150m,采用每块重达2.5t的巨石垒砌而成。

1.4 罗马沙浆和水泥在有些罗马古建筑中,核心结构是由石灰、黏土、火山灰和水的混合物建成的,有时还添加了小石头和沙子,这种建筑材料被称为罗马沙浆,应该是最早出现的混凝土。

古罗马分层式露天圆形剧场就是用这种混凝土建造的,它的显著特点是大量使用了拱门和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型设计风格。

罗马万神庙(The Pantheon)的主体结构从下到上是用混凝土浇注形成的,下部很厚,上部逐渐变薄,在13世纪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

1756年,英国土木之父约翰・斯密顿(John Smeaton)发明了现代混凝土,他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烧制出了能够快速凝固的水硬性石灰,被称为水泥。

水泥、沙石和和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凝土固化后具有极高的强度,可与岩石相媲美。

由于运输方便,水泥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

19世纪中期,法国花匠约瑟夫・莫尼耶(Joseph Monier)在改造花盆时发现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丝网可进一步提高凝固后材料的强度,从此混凝土和钢铁变成了建筑的主体结构,而泥砖和玻璃成为以保温和照明为目的的墙体材料。

1.5 钢铁在现代化高大建筑中,钢铁的使用量已经超过了水泥。

1856年,英国人亨利・贝西默(Henry Bessemer)采用转炉去碳的方法将生铁炼成了钢,使得建筑业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钢铁是一种铁碳合金,炼钢的主要目的就是除去生铁中的碳。

钢的含碳量在0.05%~2.0%之间,具有强度高和韧性好的特点。

与岩石相比,钢筋混凝土要轻得多,这为摩天大楼的建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18世纪后半期,在英国发生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年瓦特发明的万能蒸汽机将英国以及世界带入机械化时代,冶金和采煤技术的发展为建筑业生产了大量的钢铁材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其主要特点是电力的应用。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同一时期出现的平炉炼铁法和碱性转炉法使钢的质量和产量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电梯的出现,利用钢铁和水泥修建摩天大楼成为建筑的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建筑设计也在极重装饰的巴洛克和洛克克时代之后,逐渐衍生出了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传统主义等不同流派。

从300m高的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到443m的纽约帝国大厦(1931),无一不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标志[2]。

除了以上人们熟知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使用的材料还包括氯丁人造橡胶、人造石、强化玻璃纤维混凝土及铝、钛等有色金属。

这些材料一般用于室内外表层的装饰,很少用于主体结构。

2 建筑运行与能源物质建筑的运行耗能与资源、环境和经济有关。

1980年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霍华德・托马斯(H T Odum)建立了能值理论(Emergy, 是Energy Memory或Embodied Energy的缩写),用太阳能值转换率来分析某种产品或服务需要投入的能量[3-4]。

能值理论后来逐渐被用于建筑与能源的相关性研究,例如布朗(Brown M T)和布鲁纳卡恩(Buranakarn V)对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进行的能值分析[5];里卡尔多・普塞里(Riccardo Maria Pulselli)对意大利某建筑的建造、维护和使用进行的能值分析[6];梅约(Meillaud F)通过能值分析方法,对于特定建筑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做出的系统评价 [7]。

这些都反映出建筑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类对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的基础之上的。

与建筑有关的能源消耗包括冬季采暖、夏季降温、照明、烹饪和洗浴等。

古罗马就已经开始采用中央火坑供暖系统,热空气从炉内经由穿过地板的管道被输送到居民的住房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