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重点复习题 苏教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全册(完美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册:P3上图、P6、P20下图、P33哪种接法灯泡能亮、P52呼吸器官图P67-72科学素养参考测试题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昼夜交替变化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9、地球的地轴总是(倾斜)的。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这也是现在被广泛认可的。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中国在白天的时候,美国是黑夜)。
13、月亮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地球),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月球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的(一半)。
14、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15、月相是地球上的人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一面的(部分面积)。
16、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7、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8、(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重点复习题

第二单元《冷和热》
6.热在液体或气体中(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对流)。 7.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8.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 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 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 向盖灭火焰。 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4.(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6.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小学科学期末考试重点复习题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
6.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 (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耳廓有(收集声 波)的作用。 7.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大脑 8.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 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9.(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 染之一。
XX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苏教版有答案)

XX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苏教版有答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填空题。
日晷是根据太阳影子变化的规律制成的工具。
模拟实验证明了光在是沿直线行进的。
凸透镜具有作用、作用、作用。
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
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个提出阳光能够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科学家是。
二、判断题。
太阳高度就是太阳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月相的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运动后呼吸和心跳都要比安静时要快。
…………在简单电路中小灯泡不亮一定是电池无电。
……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肺、胃、肝脏等器官。
……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三、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下列物体中不导电物体是。
①、铁丝②、湿毛巾③、塑料④、水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①地球的自转②太阳的东升西落③乌云的遮盖④月亮的转动新月是指天空中。
①月牙②满月③不出现月亮、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出现在。
①早晨②中午③傍晚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①、上午②、下午③夜晚下列光源中是冷光源的是。
①、太阳②、星星③、灯光④、萤火虫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①、伽利略②、托勒密③、哥白尼④、牛顿下列哪些东西不能接触磁铁。
①、透明胶带②、铅笔③、磁带④、塑料贴片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①、一天②、一周③、一个月④、一年0、北京故宫里保存的日晷叫做。
①、立晷②、地平日晷③、赤道日晷1、影子的长短是由决定的。
①物体的高矮②物体的胖瘦③太阳高度④观察者位置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器官。
①胃②心脏③肝脏④肺3、下面是绝缘体。
①人体②大地③自来水④空气一根条形磁铁被摔断成两截后,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①有一截只有S极②有一截只有N极③两截都没有磁极了④两截都有S极和N极。
2021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苏教版有答案)

2021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苏教版有答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填空题。
(22分)1、日晷就是根据太阳影子变化的规律做成的工具。
2、模拟实验证明了光在就是沿直线前进的。
3、凸透镜具备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促进作用。
4、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作。
6、小孔光学的原因就是。
7、第一个提出阳光能够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科学家是。
二、判断题。
(24分)1、太阳高度就是太阳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绝对的界限。
……………………()3、月相的变化就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4、运动后体温和眩晕都必须比安静时必须慢。
…………()、在直观电路中小灯泡哪知一定就是电池无电。
……()6、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肺、胃、肝脏等器官。
……()7、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8、表述不一定就是事实,可能将恰当,也可能将错误。
…………()三、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1、下列物体中不导电物体是()。
①、铁丝②、湿毛巾③、塑料④、水2、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①地球的进动②太阳的东升西落③乌云的遮挡④月亮的旋转3、新月就是指天空中()。
①月牙②满月③不发生月亮4、、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发生在()。
①早晨②中午③傍晚、蜗牛出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①、上午②、下午③夜晚6、下列光中是冷光的是()。
①、太阳②、星星③、灯光④、萤火虫7、最早明确提出地球进动的科学家就是:()。
①、伽利略②、托勒密③、哥白尼④、牛顿8、以下哪些东西无法碰触磁铁()。
①、透明胶带②、铅笔③、磁带④、塑料贴片9、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①、一天②、一周③、一个月④、一年10、北京故宫里保存的日晷叫做()。
①、立晷②、地平日晷③、赤道日晷11、影子的长短是由()决定的。
①物体的远近②物体的胖瘦③太阳高度④观察者边线12、()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展开互换的器官。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含两套试卷)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28分)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到。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到,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2、太阳钟也叫()是测量的工具,它是根据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他认为_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
6、、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是凌晨开放,_芍药花_是上午开放,花是下午开放,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比如: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二、选择题(16分)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A 一年B 一个月 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A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A早晨 B中午 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A上午 B下午 C夜晚三、问答题:(20)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
)2、写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自己的实际情况)3、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四、画图并回答问题(14分)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都涂上了________色,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________和________。
2、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
3、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蚯蚓。
4、航空母舰是最高大的军舰,以重出名,但它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_______很大。
5、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6、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_____,摆绳越短摆动越_____。
7、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____。
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油最轻。
8、呼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过程。
是人体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口驶向大海的轮船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2、不同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下列物体()传热很快。
A.泡沫塑料B.铜钥匙C.软木塞D.棉花3、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A.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B.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短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4、某一物体能停留在水的任何深度,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大于重力B.浮力等于重力C.浮力小于重力5、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的动物是()。
A.小猫B.小鱼C.水螅6、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要包装一下,从环保角度看,()不合适。
A.印花绸布B.塑料包装纸C.纸质包装纸7、一只密封的杯子中盛着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等冰融化后()A.杯中水位会下降B.杯中的水会上升C.杯中水位不变D.无法确定8、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2022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苏教版有答案)

2022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苏教版有答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填空题。
(22分)1、日晷是根据太阳影子变化的规律制成的工具。
2、模拟实验证明了光在是沿直线行进的。
3、凸透镜具有作用、作用、作用。
4、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6、小孔成像的原因是7、第一个提出阳光能够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科学家是二、判断题。
(24分)1、太阳高度就是太阳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月相的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4、运动后呼吸和心跳都要比安静时要快。
…………()、在简单电路中小灯泡不亮一定是电池无电。
……()6、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肺、胃、肝脏等器官。
……()7、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8、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三、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1、下列物体中不导电物体是()。
①、铁丝②、湿毛巾③、塑料④、水2、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①地球的自转②太阳的东升西落③乌云的遮盖④月亮的转动3、新月是指天空中()。
①月牙②满月③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出现在()。
①早晨②中午③傍晚、蜗牛出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①、上午②、下午③夜晚6、下列光中是冷光的是()。
①、太阳②、星星③、灯光④、萤火虫7、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①、伽利略②、托勒密③、哥白尼④、牛顿8、下列哪些东西不能接触磁铁()。
①、透明胶带②、铅笔③、磁带④、塑料贴片9、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①、一天②、一周③、一个月④、一年10、北京故宫里保存的日晷叫做()。
①、立晷②、地平日晷③、赤道日晷11、影子的长短是由()决定的。
①物体的高矮②物体的胖瘦③太阳高度④观察者位置12、()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器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28分〕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更规律是:从东到西。
太阳的高度变更规律是:低→高→低。
影子位置的变更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更规律是:长→短→长。
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依据太阳下影子变更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缘由。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_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围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更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更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6、刺猬、蛾、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牵牛花是凌晨开放,_芍药花_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昙花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变更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方:削减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早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X 18、林奈依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黄昏,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20、很久以前,人们就留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更〕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21、〔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22、〔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23、运用手掌日晷时要留意:面对〔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电和磁》
*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
*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
*8、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木铅笔等。
*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
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
*12、常见的磁铁有(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菱形磁铁)等。
13、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 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 S )表示。
*14、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15、(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16、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针)。
17、消去缝衣针磁性的方法有:(用木棒敲)、(在火上烤)、(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18、指南针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19、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磁性黑板)、(磁带)、(磁卡)、(软盘)、(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磁性铅笔盒)等。
*20、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钉)三部分组成。
*2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再接通电路。
22、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24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5、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
*2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27、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