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基础课
《InCell触摸屏原理》PPT课件

• 1. Resistive touch panel
1.1 traditional resistive touch panel (directly glue on LCD module)
a. 4/5/6/8-wire resistive touch panel b. digital resistive touch panel (touch switches, matrix)
整理ppt
6
• 2. Capacitive touch panel
2.1 capacitance changed by deformation of top glass
2.2 capacitance changed by induced current from finger
2.2.1 surfac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2.2.2 projectiv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 Cell gap change type
Samsung filed a patent (US20080048994). AUO has made a demo.
– LC alignment change type
Samsung filed patent (US20050094038) very early, but Samsung’s demo applied another detect circuit (SID07 24.3), and Epson made a demo (SID08 55.2) based on Samsung’s structure by using LTPS, IPS and active matrix sensor so that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触摸屏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触摸屏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触摸屏课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触摸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触摸屏技术的起源与发展触摸屏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触摸屏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今,触摸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产品中。
二、触摸屏的分类及原理触摸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红外式触摸屏、声波式触摸屏等。
其中,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应用最为广泛。
1. 电阻式触摸屏:通过在屏幕上涂覆一层导电膜,当触摸时,电阻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触摸位置。
2. 电容式触摸屏:利用电容原理,当触摸时,屏幕上的电荷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触摸位置。
三、触摸屏课程学习内容本次触摸屏课程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1. 触摸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2. 触摸屏的分类、优缺点及适用场景3. 触摸屏硬件设计及电路分析4. 触摸屏软件编程及驱动开发5. 触摸屏应用案例分析四、学习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本次触摸屏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触摸屏技术的原理、分类、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使我掌握了触摸屏技术的基本概念。
而在课后,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练习,我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触摸屏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技术不断涌现。
在课程学习中,我了解到电容式触摸屏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而电阻式触摸屏逐渐被淘汰。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触摸屏技术人员,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触摸屏课程项目中,我与其他同学组成团队共同完成。
在项目过程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在项目开发中的重要性。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学时:144开课时段:第三学年(第6学期)适用专业:适用六年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授课对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二、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对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和相关技能标准而制订。
用于指导《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和工业机器人诊断与排查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技术。
能根据工业机器人装调要求对电气设备实现控制。
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奠定技术能力基础。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是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技能,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五、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1.系统掌握三菱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专业知识。
2.具备使用梯形图、流程图编写控制程序的能力,具备识别、检测可编程控制器故障诊断和排查的能力,具备触摸屏调速控制能力,掌握变频器调速控制方法。
3.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4.培养自学能力、工具应用(如资料检索等)能力、技术文件写作表达能力、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和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校触摸屏教学设计方案

一、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摸屏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触摸屏教学具有直观、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触摸屏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学校触摸屏教学设计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实施方案1. 教学内容设计(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选适合触摸屏教学的内容。
(2)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制作精美的课件,利用触摸屏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环境搭建(1)配备触摸屏设备,如触摸一体机、平板电脑等。
(2)建立触摸屏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教学素材,便于教师查找和使用。
(3)优化教室布局,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触摸屏设备。
3. 教学方法与策略(1)情景教学:利用触摸屏展示相关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2)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师培训(1)开展触摸屏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触摸屏教学案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3)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比赛和研讨会,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5. 教学评价(1)建立触摸屏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确保教学方案的有效实施。
四、预期效果1.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显著。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3. 学校教学环境得到优化,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
五、总结本方案旨在通过触摸屏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包装生产线PLC控制课程设计(完整版)

PLC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
深入理解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工 作原理,包括扫描周期、输入/输出处理、 程序执行等核心过程。
掌握了PLC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LD) 、指令表(IL)、顺序功能图(SFC)等, 以及相应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技巧。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故障诊断与维护
学习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PLC控制系统 ,包括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系统调试等 关键步骤。
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02
PLC在包装生产线中的应用
PLC在包装生产线中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接收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
信号,并根据预设程序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控制。
03
PLC控制技术的优势
PLC控制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编程灵活、易于维护等优点,能够满足包
装生产线对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要求。
实现信息化管理
建立生产数据管理系统 ,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 化、可追溯化和智能化 管理。
04 PLC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包装生产线工艺流程分析
详细了解包装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输送、计量、 填充、封口、贴标、检测等环节,明确各环节的控制要求 和动作顺序。
控制功能需求
根据工艺流程,确定PLC控制系统需要实现的控制功能, 如原料的自动投料、计量精度控制、填充速度调节、封口 温度控制、贴标位置调整等。
02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定义:可编程逻 辑控制器,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 下应用而设计。
工作原理: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 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 ,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 或生产过程。
电容触摸屏工作原理ppt课件

电容触屏的相关介绍 电容触屏的结构探究
单层ITO 单面双层ITO 双面单层ITO
电容式触屏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自生电容式触摸屏 互电容式触摸屏
信号检测触摸屏位置中心坐标算法
1.1触摸屏在电子领域的发展
电阻式 触摸屏 的出现
1997年摩托罗拉PalmPilot 掌上电脑出现,电阻式触摸 屏,触摸笔输入,不精确
投射电容式(感应电容) 采用一个或多个精心设计,被蚀烛的ITO,这些 ITO层通过蛀蚀形成多个水平和垂直电极
自感应电容式 互感应电容式
平行边电容器
平行班电容器原理 两个带点的导体相互靠近会形成电容
平行板电容的定义 电容C:正比于相对面积A,正比于两导体间的介 质的介电常量K,反比于两导体的相对距离d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软性 线路板,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 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 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
优点:成本 低,透过率 高,缺点: 抗干扰能力 差
2.2单面双层ITO
优点:性能 好,良率高
缺点:成本 较高
2.3双面单层ITO
优点:性能好,抗静电能力强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
2.4轴坐标式感应单元矩阵
轴坐标式 感应单元
分立的行 和列
以两个交 叉的滑条 实现
X轴滑条
Y轴滑条
检测每一 格感应单 元的电容 变化
行sensor组成Y轴 列sensor组成X轴 行和列在不同的轴
3.电容触屏分类
表面电容式 有一个普通的ITO层和一个金属边框,当一根手 指触摸屏幕时,从板面上放出电荷,感应在触 屏 的四角完成,不需要复杂的ITO图案
3.4触摸屏位置中心坐标算法
找到电容最大值和相应 的列Pi, i
可编制控制器的触摸屏(HIM)设计总结

可编制控制器的触摸屏(HIM)设计总结可编程控制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我院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课。
先修课程主要有电机及拖动、电子技术、电气CAD、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系统等,主要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电气工程制图基础、电工电子技能基础,后续课程主要有工厂供配电技术、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调试等,本课程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电力设备理论和检查维护的技术应用基础。
本课程是电力自动化专业获取高级维修电工和可编程序系统设计师职业资格的对应课程。
近年来,触摸屏已经成为一种人人都会使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或者说是人人都会使用的与计算机沟通的设备。
人人都会使用,意味着触摸屏普及时代的真正到来。
所以触摸屏技术的开设成为必然。
而触摸屏的教学必须要选择一直计算机设备进行教学,这里我们选择了将触摸屏与可编程控制器两门课整合为一门《可编程控制器与触摸屏技术》,这样既加强了两门课的联系,也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
“触摸屏和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触摸屏和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触摸屏和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训课程,涉及触摸屏技术和变频器技术的通信、编程、调试、故障诊断及排除等方面的技术。
本文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企业需求,对该课程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进而阐述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01一、引言随着科技进步,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升级,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自动化设备的大量使用,对其要求的安装、调试、操作、管理、维护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从对行业企业的调查来看,触摸屏、变频器等自动控制设备在各级各类企业被普遍使用,并且属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技术部分,熟悉并掌握触摸屏和变频器的应用技术是电气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
触摸屏和变频器应用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为宗旨,达到“动手快、后劲足”的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主线,构建以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1]。
二、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一)课程目标的定位不是太合理。
过于强调知识全面,强调学科体系,却忽视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一客观事实。
(二)学生学习难度偏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
三、课程改革目标(一)形成新课程结构体系职业教育特色明显,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体系线条清晰、相互交融的课程教学结构体系。
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实际工作需要要为度,课程重点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养成,从而形成连贯的、全面的、完整的教学体系[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Pro/PB 7.00 软件介绍
1. 工程的建立以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2. 画面的传输以及传输画面的参数设定 3. 常用 Parts 介绍 4. GP 系统设置 5. LS 区简介
1.工程建立
(1) 打开软件 双击快捷方式或者从 [开始] -> [程序] -> [Pro-face] -> [ProPB3 C-Package03]
(欧美认证)
PC
以太网 PLC/ 控制器
GP - web 数据采集软件
Pro- Server with Pro- studio 画面编辑软件 GP - PRO/PBIII
以太网接口 1
打印机 4
RS- 232C 串行电缆 RS- 422 串行电缆
8 串行接口
PLC/ 控制器 PC
GP 硬件接口
单片机
PS-G
FP
GLC
LT
IT
Pro-iO
FP
UF
GP 的发展
EPROM, SRAM增大 环境性能增强 亮度调节级数增多
中期升级产品 GP77R 系列
先进的换代产品 GP2000系列
早期产品 GP70 系列
接口扩展增多 背光灯寿命增长
外观更漂亮,重量更轻
GP 系列型号 GP2x0x-xx41
液晶尺寸大小: 1、12.1” 代号为 6 2、10.4” 代号为 5 3、7.4” 代号为 4 4、5.7” 代号为 3
①
单击“新建” 按钮
1
②
选择 [Base Screen](基本画面).
3 2
③ 单击 [OK].
④ 打开编辑画面
下拉式菜单
Tag按钮区 Parts按钮区
Parts工具箱
2.画面传送
(1) 传输画面
①
单击 [Transfer] 按钮. 也可以从编辑画面的菜单中选择[Transfer]选项
(2)传输设定
液晶类型:
1、TC为256色真彩
2、SC为64色伪彩
GP硬件配置: 1、00为全配置
3、LG为黑白单色 4、BG为蓝白单色
(双串口,带以太网接口,音频接口等)
2、01为简单配置
(单串口,无以太网接口,音频接口等)
认证 : 1、11日本型 2、21CE标记
(欧洲认证) 3、31UL标记
(北美认证) 4、41CE、UL标记
⑤
Preparation for a transfer and a transfer are made simultaneous: 传输检测跟画面 传输同时进行,这种传输速度较快. 当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时,GP将保持原有的初始状态.
It is transferred after preparation for a transfer is finished.: 检查传输系统没有错误时, 传输开始
9
11 10
CF 卡前面板维护模块
总线适配器
以太网模块
视频合成模块
视频摄像头
2
CF 卡
CF 卡适配器
37
6 5
Tool 接口 开发 / 维护 数据传送电缆
Tool 接口 运行
串行打印机
扩展串行接口 辅助接口
声音输出
条形码阅读器 编码阅读器 复位开关 指示灯和蜂鸣器 扬声器
画面编辑软件 GP - PRO/PBIII
Pro-face 全球的分支机构
GP 产品的简单介绍
Pro-face 产品介绍
GP
IPC
GP-Pro/PBⅢ C-package
GP
ST
PS3700A
PS2000B
PL
GP-2000H
Factory Gate way
GLC
Pro-server GP-Viewer GP-Web
①
单击 [Transfer Settings] 按钮.
也可以从菜单栏的 [Setup] 选择 [Transfer Settings]
Intro.2 Drawing Software
1
3
2
②
当通过编程电缆进行传输时, 设
定为[COM];当通过以太网传输 时, 设定为[Ethernet]或是
[Ethernet:Auto Acquisition]
Mitsubishi AnA (lINK)
⑤
选择扩展串口要连接的设备类型,可接 条码、机温空器等
⑥
设定好之后 [OK].
5 6
⑦
是否进入画面编辑窗口
单击“YES”
(4) 进行画面编辑
可以通过上面的第7步,在设备参数之后直接进入画面编辑也可以通过以 下方式进入
单击“screen”即可 进入画面编辑窗口
⑥
Automatic Setup: 根据 GP的要求进行自行设定
Force System Setup: 强制系统传输
⑦ Do Not Perform Setup: 不执行设定
Pro-face 基础培训课程
课程內容 1. 公司简介 2. GP 产品硬件介绍 3. GP-Pro/PB 软件基本操作
公司简介
公司的发展 Pro-face 的全球分支机构
公司的发展
1972 1989 1991 1995 2001
2002
2004
日本迪吉特株式会社成立 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显示器 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平板式计算机 正式开始开拓中国市场 成立日本迪吉特株式会社上海代表处; 收购美国知名IPC生产企业Xycom Automation Holding, Inc. 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无锡普洛菲斯电子有限公司成立 无锡普洛菲斯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成立 普洛菲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普洛菲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成立
选择[工程管理器],打开工程管理器 工程管理器
双击进入工程管理器
(2) 新建工程
①
单击 [ NEW ] 按钮
1
(3) 工程参数设定
①
1
工程描述.
②
选择 GP 型号(GP2500).
2
③
选择使用 COM1 或 COM2 连接控制器 或PLC
3
④
4
选择 PLC 的制造厂家及连接的 PLC 设备型号
4
5
6
7
③
8
Upload Information: 程序的上载 信息,如果没有选择此项,将无法 将程序从GP上载到PC。
GP System Screen: GP 系统文件
Intro.2 Drawing Software
④
Send All Screens: 传输所有的画面数据 Automatically Send Changed Screens: 对 GP 中的画面修改之后再次传输时,系统 将会自动传输修改过得画面。 Send User Selected Screens: 直接选择需要传输的画面进行传输,但是必须保证GP 中已经有原来的工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