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主力的成本区域
主力成本如何分析快速弄懂主力成本方法介绍

主力成本如何分析快速弄懂主力成本方法介绍展开全文投资者在实战分析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分析庄家、主力成本来达到与之共同获利的目的。
那究竟主力成本如何分析?怎么样快速的弄懂主力成本?今天赢家学院的主编老师就为大家讲解快速弄懂主力成本方法。
一、统计换手率测算这个方法具体就是:一只股票明显底部区域放量时,按计算每天换手率的方法统计到换手100%时的市场平均价,就是庄家持仓成本。
那对于新股来说,我们就可以把第一天开始放量到开板前几天的均价来作为庄家主力成本区。
如下面的锋龙股份的走势图。
二、根据股票价格测算这方法其实就是根据股票最低价来测算,一般来说,低价股在其最低价以上的0.5到1.5元左右,中价股在最低价以上1.5元到3元左右,高价股在最低价以上3到6元左右,原理其实就是以最低价以上15%到30%的幅度。
这里将10元以下的股票划分为是低价股,而10元到30元之间的定位成是中价股,30元以上的股票就可以划分为高价股。
三、运用平均价进行测算对于长期底部横盘收集筹码的股票、还有圆形底部、潜伏底形态等等底部的股票,我们就可以利用其底部区域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来作为庄家、主力的大致成本。
四、应用SSL指标进行测算这个指标是显示股价的成交密集区和支撑、压力位,是用成交量和价位图显示一段时间内不用价位区间的累计成交量的分布情况。
这些累计的成交量显示的价位不仅仅是支撑、压力位的参考,当然也是也可以用来对庄家、主力成本进行剖析的。
这里要注重说明一点:SSL指标是一个长线指标,所以对于中长线操作的投资者是更具有参考价值的。
主力成本如何分析?以上这几种方法就可以用来进行主力成本的进行测算了,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实战操作过程中,一定不能够追求百分百的准确,只要根据大致的成本价,推测一下主力庄家的目标位,制定出自己的操作计划就好了。
如何判断庄家成本

如何判断庄家成本
有一些散户在进行股票投资的时候,往往都会跟风庄家,以来帮助自己获取收益。
但是股市中庄家的成本有时很难进行分辨,很多散户可能会看走眼,导致投资失误,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那么,散户要怎样对庄家成本进行判断呢?其实,庄家成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进仓成本。
假如庄家的资金量大,那么进场必然会耗去一定的升幅,一些散户发现股价从底涨了10%就担心升幅太大,不敢继续买进。
其实,关键并不是看股价涨了多少,而是要看各价位区间成交量的多少。
低位成交量稀少,庄家吸筹不充分,即使出现了一定的涨幅也不用过度担心。
很多精明的庄家知道手中的货经过重组会卖的更高,因此进货也更加慷慨。
第二、利息成本,庄家资金多数都是拆借资金,都需要付出利息成本,假如某个庄股运作的时间越长,利息成本就越客观,就越需要向上拓展空间。
投资者可以认真找出一支在前期表现后便长期稳定的个股,这些在利息方面付出了很多投入的个股一旦重新启动就会有相当客观的上涨幅度。
第三、拉升成本。
庄家没有办法买到最低价,同样没有办法买到最高价,通常有很多涨幅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散户由于船小好调头,在跟风盘中被庄家跑的还快。
有些庄家进行拉升时会高举高打,成本很高,短期内出现大的涨幅;而有些庄家则喜欢细水长流,稳扎稳打,成本较低,为以后进行派发腾出空间。
散户进行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很好的对庄家的成本进行判断,这样进行投资就会更加有把握,通过灵活性来赚取金钱。
主力成本价线指标

主力成本价线指标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的买卖点、支撑位、阻力位等关键点。
该指标是通过统计主力资金在一段时间内的交易成本来计算的。
具体来说,主力成本价线指标是根据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和成交量来计算的。
它通过将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和成交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个平均价格。
这个平均价格就是主力成本价线指标的值。
主力成本价线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的买卖点。
如果股价在主力成本价线上方运行,说明主力资金在买入股票,这是一个买入信号;如果股价在主力成本价线下方运行,说明主力资金在卖出股票,这是一个卖出信号。
此外,主力成本价线指标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的支撑位和阻力位。
如果股价在某个价位附近获得支撑,这个价位可能是主力资金的买入成本区,因此投资者可以在这个价位附近买入股票;同样地,如果股价在某个价位附近遇到阻力,这个价位可能是主力资金的卖出成本区,因此投资者可以在这个价位附近卖出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主力成本价线指标只是一种参考指标,它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性。
因此,投资者在使用该指标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市场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资深股民教你如何看庄家成本

资深股民教你如何看庄家成本
庄家成本图如何去看,怎么找关键点,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
画线的目的是为了找趋势的方向和找趋势过程中的关键点,庄家筹码图是直观的反映资金的多少,资金筹码和主要行情中的转折点基本是相一致。
当在某一个价格筹码多,说明这个价格买入的人多,当跌到这个位置因为买的人多,为了不让跌破成本价所以很多人会加仓让价格抬高,所以是支撑很强。
同样,当价格要突破的时候很多人做空,价格很难突破所以是重要压力位置。
并且在日期成本分布上考虑,14日和24日跟进多单的投资者的多单就是重要压力支撑位。
如上图:在后面峰的位置画出支撑线,在筹码谷和日期转换筹码中间画出支撑线,就构成了未来的重要压力支撑位置了
这个图也是这样的,大家多画出这样的图,自然的就知道未来的压力支撑位,也就是大家想的预测出未来的高低点。
可能很多投资者会问在什么周期上来分析,由于短周期比如5分钟显示出来的整体庄家成本是局部的资金筹码,所以可能你会看到下图(5分钟皮革)。
5分钟短线的支撑和压力较多,那么对于操作短线
的投资者是很好的分析依据。
同时也要关注日线周期的关键点。
来找到主要的能承上启下的关键点。
作者:***。
如何判断庄家成本32647【精选文档】

如何判断庄家成本计算庄家的成本非常重要,投资者可以根据计算的庄家成本,来判断庄家有无获利空间以及获利大小,若目前价位庄家获利日薄甚至市价尚低千成本,该股前景光明;若日前价位庄家已有丰厚的利润,那这样的股票庄家随时有可能出逃,风险较大,要小心为妙。
庄家的成本也就是,庄家的底细,看清了庄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庄家的软硬兼施,看清了股价的涨跌,不过是庄家跟我们玩的心理游戏而已.一、庄家成本的分类在前面章节中,我们谈到庄家的机构组成时,就谈到了庄家的成本是包括许多的综合费用,如建仓的成本、拉升的成本、出货的成本、资金拆借的成本、公关交际的成本、人员费用的成本等等.庄家的成本这么复杂,我们要得到这些准确的数据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股价的走势、成交量的变化大致的去分析、判断,最多只能算一个近似值。
我们将庄家的成本分为主要的几类,包括进货成本,利息回扣升成本,公关成本,交易成本等.1、进货成本。
庄家资金量大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吸筹资金,这部分是庄家的进货成本.2、利息成本也叫融资成本。
除了少数自有资金充足的机构外,大多数庄家的资金都是从各种渠道筹集的短期借贷资金,要支付的利息服高,有的还要从坐庄赢利中按定比例分成.因此坐庄时间越久利息支出越高.持仓成本也就越高,有时庄家贷款到期,而股票又没有获利,那只好再找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了,或者被迫平仓出局。
3、拉升成本。
大多多数庄家需要盘中对倒放量制造股票成交活跃的假象,因此仅交易费用一项就花费不少.另外庄家还要准备护盘盗金在大盘跳水或者技术形态变坏时进行护盘有时甚至要高买低卖.4、公关成本.庄家的公关优势包括多层,而主要有管理层、券商、银行、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这些机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庄家也应为此付出必耍成本,否则坐庄就很难做上去。
5、交易成本。
尽管庄家可享受高额佣金返还,但庄家的印花税还是免不了的,这笔费用不得不计人持仓成本之中。
二、庄家建仓成本的几种计算方法由于其中大部分类型的成本是我们无法算计的,我们仅仅能够探索的只是庄家的建仓成本(1)平均价测算庄家若通过长期低位横盘来收集筹码,则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就是庄家筹码的大致成本价格,此外圆形底、潜伏底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测算持仓成本。
怎样分析庄家主力成本价?

怎样分析庄家主力成本价?计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持仓成本对散户来说很有必要而帮助很大,明了了庄家的持仓量和持仓成本就可以判断出庄家当前坐庄过程处于何种阶段。
散户投资者可以根据庄家坐庄阶段进行操作,当庄家在建仓阶段时,散户应该立即找机会跟进,当庄家在出货阶段时,散户就应该快速抛出手中筹码。
在股市交易中,每天的成交笔数、每笔成交量都会产生很多数据,这包括各类股民交易的数据,所以无法明显地区分出哪些是庄家的成交量,哪些是散户的成交量。
要想非常精确地计算出庄家的持仓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散户只能根据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交易时间,用基本合理的方法大致估算庄家的持仓量。
破解绝招(一):计算庄家的持仓量1.持仓量的构成一只股票能不能涨起来?涨升的方式如何?洗盘的时间和力度怎样?股价上涨的目标价位在哪里?这些都是散户最希望了解的信息。
要做出较全面和准确的判断,必须分析庄家的持仓量。
庄家的持仓量,是指庄家持有某只股票流通盘的那一部分筹码。
筹码收集到什么程度才有条件坐庄?对此我们无法一概而论。
这与股票流通盘的大小、股票基本面、大盘行情,以及庄家的资金实力和操盘风格等因素都有关系。
(1)持仓量的大概分布。
在透析庄家的持仓量时,必须对股票流通盘的持仓分布做一个大致的分析。
通常,流通盘中20%左右的筹码是锁定不动的。
这部分股民,是正儿八经的长线投资者,无论庄家如何震仓、洗盘,也不容易收集到。
当然,他们对庄家的拉高和派发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干扰。
剩下80%左右的筹码在中短线投资者手中,其中大约有30%的筹码,于高位深幅套牢。
这部分筹码在庄家拉升时构成强大的阻力,所以在吸筹阶段,庄家往往通过长期低位横盘或小幅震荡,散布利空消息。
在大盘上涨时故意压价,让套牢者割肉出局,丧失解套希望,才能达到筹码收集的目标。
另有30%左右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浮动筹码,这部分筹码最容易拿到手。
还有20%左右的筹码落于民间大户(或老庄)之手,庄家必须消灭掉这一部分筹码,在拉升时才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
主力成本价怎么看

主力成本价怎么看主力的持仓成本是主力收集筹码的平均价格,主力做庄必定会最终将股价拉高到成本价的一定比例位置,因此了解了持仓成本,只要在成本下买入,就可以稳稳获利。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主力成本价怎么看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主力成本价看法主力的持仓成本是主力收集筹码的平均价格,主力做庄必定会最终将股价拉高到成本价的一定比例位置,因此了解了持仓成本,只要在成本下买入,就可以稳稳获利。
今天我们就从盘口和均线两种方法来判断主力的持仓成本。
一、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
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
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
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机构动向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
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主力关照。
其次,预测机构介入成本。
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预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主力短期并没有出局;如果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
比如说,新北洋(002376)季报显示,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公司,占流通股35.73%。
除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数未变之外,新进三家,其余六家全部加仓,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一只基金以所持257.9万股位列第一位。
如图所示,第三季度期间,主力建仓的加权均价为39.38元,区间换手率为243%,而三季度报公布的时间是2010年10月22日,以22日的开盘价41.8元来计算,也仅仅上涨6.14%,涨幅不大,且期间成交量不温不火,说明机构短期并没有出局。
若再结合二季度进驻的机构来估算成本,在目前的价位上,部分机构也可能被套。
因此,根据推算结果,我们可以在当前价位或逢低大胆介入,因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在附近。
怎样理解主力成本线?ZLJC

怎样理解主力成本线?ZLJC怎样理解主力成本线?ZLJC它是从(OBV)能量潮变来。
在同花顺或天同证券软件中,如果打入ZLJC,就会出现这个指标窗口,一般有三条线(短期(JCS,绿色)、中期(JCM,黄色)、长期(JCL,白色))分别反映短期、中期、长期资金的变化。
1、短期线(JCS)弯最多,是主力机构的短期行为。
下边的两条分别是中和长期资金行为。
2、在主力建仓时,三线合为一或很近,且同行向上,有时也形成多头排列(是主力边拉边吸形成),可跟进。
如2007年3月前多支股票是这样在底部运行。
3、当三线相近,且同时向下时,表示主力没有进场或部分主力出货,不可跟进。
4、当中、长线由上行趋转向下行趋势,而短线分别向下行,形成一个断层向下的形态时,可认为主力机构拉高出货已完成,此股一般不会再度炒作,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才有可能启动。
5、当短线向上拉的太急,与中长线的乖离率(BIAS)相差太大,短线应出货,可等到短线再次向中长线靠拢时可低吸,待主力再次拉升。
6、当短线向下行,但中长线向上趋势,此时被套不用害怕,因为主力仍末出货完毕。
定会有自救行为。
你可用这条分析你自己被套的股票,同时看k线的周线图向上(F8),心中就有底了。
7、它可对大盘进行研判。
8、注意它是对大势研判,要结合其它指标使用(如成交量,均线,均量线,布林线等,金叉,死叉同理)。
{5日均线从下向上穿中长线开成金叉,向下穿开成死叉,但要注意叉形成的位置(建仓,洗盘,拉升,出货期)决定你随同主力进和出。
}还有它长线不敏感同OBV,用时要倍加注意。
如2007年6月29日,上证指数收3820.7点,短线主力于前日下穿中线成死叉。
说明短线主力出逃。
30日短线继续下行,长线走平,但拉升角渐小,说明升速也在减少。
中线有向下微动,说明中线也有小部资金出逃。
个股分析同类。
但不能否认它们在某日杀回入场。
要用到指标背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识别主力的成本区域-----如何大致计算庄家的持仓量通过五招判断盘口庄家大致的持仓量股价的涨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该股筹码的分布状况以及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的:动用的资金量越大、筹码越集中,走势便较为稳定,不易受大盘所左右;动用的资金量越小、筹码分散在大多数散户手中,股价走势涨难叠易,难有大的作为,如何估算庄家仓位轻重呢?如何判断筹码是集中还是分散,主要通过以下的方法判断:1、根据底部周期的长短判断。
对底部周期明显的个股,笔者的经验是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运行时间,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底部周期×主动性买入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
底部周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主动性买入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
因此,若投资者看到底部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资金默默吸纳。
主力为了降低进货成本所以高抛低吸并且不断清洗短线客;但仍有一小部长线资金介入。
因此,这段时期主力吸到的货。
至多也只达到总成交量的1/3-1/2左右。
所以忽略散户的买入量的主动性买入量可以结算为总成交量×1/3或总成交量×1/2 。
例如,有一个5000万的中盘股,在长期下跌过程后进入横盘整理。
最近一段时期出现成交活跃的现象,经过走势图上分析,确定前期最低价为主力吸筹的起始日,并从这个起始日起至250日均线附近已经有9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5500万股,主动性买入量为1700或2700万股左右,那么我们就可以估计得出这段时期主力吸筹的数量为1700-2700万股之间,但分析时最好以低持仓作为基点,以免受其误导。
2、根据阶段换手率判断。
在低位出现成交活跃、换手率较高、而股价涨幅不大(设定标准为阶段涨幅小于50%,最好为小于30%)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
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
笔者的经验是换手率以50%为基数,每经过倍数阶段如2、3、4等,股价走势就进入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庄家持仓发生变化,利用换手率计算庄家持仓的公式:个股流通盘×(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计算结果除以3,此公式的实战意义是主力资金以超越大盘换手率的买入量(即平均买入量)的数额通常为先知先觉资金的介入,一般适用于长期下跌的冷门股。
因此,主力一旦对冷门股持续吸纳,我们就能相对容易地测算出主力手中的持仓量。
所取时间一般以60-120个交易日为宜。
因为一个波段庄家的建仓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
例如:某股流通盘为8000万股,2003年年低至2004年初某股连续90个交易日的换手率为250%,而同期大盘的换手率为160%,据此可算出:(1)8000万×(250%-160%)=7200万股;7200万股/3=2400万股。
因此,庄家实际持股数可能在2400万股之间。
也主就是说,庄家的持仓量可能处于流通盘的30%左右,据此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主力参与的时间较短,股价仍有波折。
3、根据大盘整理期该股的表现来分析。
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盘中老庄卷土重来,或是庄家边拉边吸,或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货,难以明确划分吸货期。
这些个股庄家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杉杉股份(600884)2003年年逐波下行,吸货期不明显,5-6月份的震荡明显属于庄家行为,7-9月份大盘调整,而该股持续调整,成家量萎缩较为明显,庄家介入程度深,明显被套;近期大盘调整,该股强势上扬,再看该股流通股达22800万,对这样的大盘股主力调控自如,持筹量可见一斑。
4、从分时走势和单笔成交来判断。
若分时走势极不连贯、单笔成交量小,通常庄家持仓量较大、筹码集中度通常较高,如ST东锅(600786)前期分时走势上上下下,波动不连续,成交稀落,成交时间间隔长,有时数分钟过去才成交一两笔,5400万的流通盘有时每天仅成交数百手,这是典型的筹码被主力通吃(持仓在60%),涨跌完全取决于主力意愿,大盘走势对其影响甚微。
5、从价量背离来判断。
若上升过程中成交并未放大,保持均衡状态,甚至价量背离的个股,筹码通常已集中在主力手中,如海正药业(600267)从去年6月份上升以来,随着股价不断上涨,成交量却在不断萎缩,股价创出上市以来的新高,量能亦未明显放大,分时走势上只要放出小量即可把股价推高,筹码锁定性良好,主力持仓为稳步推高,不存在吸筹期,持仓通常为60%以上。
6、配股除权后能迅速填权。
2月04日为000401冀东水泥配股除权日,当天成交并未出现异常,2月27日配股上市,该股却能逆市而上,显示筹码已被充分锁定,主力持仓较重。
随后该股连续放量上攻。
7、通过人均持股与大股东持股数判断庄家持仓。
笔者经验为人均持股在2400左右,十大股东持股占流通盘的5%以上,可以判断主力初步持仓,如600585海螺水泥在2003年6月后,通过半年报分析,人均持股在5000多股,大股东持股在8%左右,可以判断主力持仓教重。
如何分析庄家的持仓量一只股票的升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介入的资金量的大小来决定的。
庄家动用的资金量越大,持有的筹码越多,日后的升幅越可观。
如何判别庄家是重仓持有还是浅尝辄止呢?对不同的个股可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判断。
对吸货期很明显的个股,简单算法是将吸货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货期,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吸货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
从等式看,吸货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换手率越高),庄家吸货越多。
因此,若投资者看到上市后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黑马在默默吃草。
飞彩股份(0887)98年12月份上市,上市后长期在14元附近的平台整理,对大盘的走势不理不财,为典型的庄家吸形态。
至今年5月份共整理半年时间,共成交约1.3亿股,而该股流通股只有4000万股左右,换手率超过320%,从换手率可看出大部分的筹码已流入庄家的仓库,而启动前的价位依然维持在上市时的14元附近,主力尚无任何的获利空间,其后必然向上拓展,果然后市接近翻番。
在低位成交活跃、换手率高、而股价涨幅不大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期,期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全柴动力(600218)3月份以来成交放大,3-4月份共成交8400万股,换手率超过100%,而涨幅仅20%左右。
对新股可重点关注其上市后的换手率,凯迪电力(0939)上市当日换手高达80%,大量的短线资金介入使该股在弱市中表现特出。
有些新股不经过充分的吸货期,其行情往往难以持续,近期出现大批新股短期走势极强、市场呼声极高、但很快即走软的现象,例如科龙电器上市第二天即涨停,之后很快回落;哈空调(600202)上市第二天亦出现涨停,华菱管线、丰原生化、华西村这些个股亦仅有一两天强势。
可以说,没有经过主力充分吸筹期,行情必然难以长久,投资者对多数新股不妨等其整理数个月之后再考虑介入。
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老庄卷土重来,或是庄家边拉边吸,或是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吸,难以估算庄家的持仓量。
这些个股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长城电工(600192)98年上市后逐波下行,吸货期不明显,5-6月份的拉升明显属于庄家行为,7-9月份大盘基本处于调整期,而该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区,跌幅小于大盘,庄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该股流通股达8000多万,对这样的偏大盘股主力亦"调教"自如,持筹量可见一斑。
有些个股则可通过其在上升过程中放量情况来判断庄家控盘程度。
一般来说,随着股价上涨,成交量会同步放大,某些庄家控盘的个股随着股价上涨,成交反而缩小,股价往往能一涨再涨,如康达尔、亿安科技、南通机床、红星选纸等上涨过程中成交反而萎缩,这些等股表现有目共睹,看似风险大,实际上安全--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
一只股票的升幅,在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
庄家动用的资金量越大,日后的升幅越可观。
那么,如何估算庄家仓位轻重呢?下面有几种方法:一、根据吸货期的长短判断。
对吸货期很明显的个股,简单算法是将吸货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货期,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
庄家持仓量=吸货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
吸货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
因此,若投资者看到上市后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是黑马在默默吃草。
有些新股不经过充分的吸货期,其行情难以持续。
二、根据换手率判断。
在低位成交活跃、换手率高、而股价涨幅不大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
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
“量”与“价”似乎为一对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价”必会紧紧跟上“量”的步伐。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
三、根据大盘整理期该股的表现来分析。
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老庄卷土重来,或是庄家边拉边吸,或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货,难以明确划分吸货期。
这些个股的庄家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
长城电工去年上市后逐波下行,吸货期不明显,去年5至6月份的拉升明显属于庄家行为,7至9月份大盘调整,而该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区,跌幅小于大盘,庄家介入程度深。
再看该股流通股达8000多万,对这样的偏大盘股主力亦“调教”自如,持筹量可见一斑。
四、根据上升过程中的放量情况判断。
一般来说,随着股价上涨。
成交量会同步放大。
但某些庄家控盘的个股随着股价上涨,成交量反而缩小,股价往往能一涨再涨,对这些个股可重势不重价。
庄家持有大量筹码,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
说实在的,庄家持仓量的研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有两个不成熟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确定某股在某一段时期内主力已经陆续开始建仓(方法如本人以前所发的帖子中所述)。
然后将该股这段时间内的成交量相加,得出一个总数,再分别除以2、除以3,得出两个数字,最后确定主力建仓的数字就在这两个数字之间。
例如,有一个8000万的中盘股,在长期下跌过程后进入横盘整理。
最近一段时期有迹相表明主力在积极吸筹,经过从走势图上反复辨认,确定某一天为主力吸筹的起始日,并从这个起始日起至今已经有6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8500万股,我们再将8500万股分别除以2、除以3,就得出两个数字,即4250、2833,那么我们就可以估计得出这段时期主力吸筹的数量为2833-4250万股之间。
这样计算的根据是:1、主力低位吸货量及其为了降低进货成本所实施的高抛低吸的量;2、短线客进进出出的量;3、一部分长线买家进货的量。
因此,这段时期成交量就不以能算在主力身上。
据内幕人士透露,庄家每次吸筹的量至多也只是那时总成交量的1/3-1/2左右,很多还达不到这个数字。
(二)这一种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些,但准确性高一点,其算方法是:(1)个股流通盘*(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2)将(1)的计算结果分别除以2除以3,最后确定主力建仓的数字就在这除以2、除以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