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保护调试规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规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规程引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为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发挥作用,本篇文章将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的规范和规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合理分节进行论述。
本文不涉及任何政治内容。
1. 调试前准备在进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1 设备检查:对待调试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符合技术要求;1.2 参数设置: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性和设计要求,合理设置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1.3 模拟信号准备:提供合适的模拟信号以模拟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1.4 安全措施:在调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确保人员的安全。
2. 调试过程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分节论述各个步骤的具体内容:2.1 动作特性检查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进行检查是调试中的重要环节。
在此环节中,需要进行如下步骤:2.1.1 校正动作时间: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正;2.1.2 动作灵敏度测试:通过模拟信号,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灵敏度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检测故障;2.1.3 动作延时测试:通过模拟信号和定时装置,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延时进行测试,确保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灵敏度和延时符合要求。
2.2 鉴别功能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鉴别功能是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的关键。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进行如下步骤:2.2.1 相间故障鉴别:通过模拟信号,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对相间故障的鉴别能力,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2.2.2 地故障鉴别:通过模拟信号,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对地故障的鉴别能力,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2.2.3 位置鉴别:通过模拟信号,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位置的鉴别能力,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方法(DGT801)

继电保护实操精粹一、发电机差动保护(一)动作方程⎪⎪⎭⎫⎝⎛≤⎩⎨⎧+-≥≥00000z z z z dz z z z ddz d I I I I I I I K I I I >)( 式中:d I ——差动电流,N S d I I I ..-=z I ——制动电流,2..NS z I I I -=z K ——比率制动系数; 0dz I ——初始动作电流;S I .、N I .——分别为中性点及机端差动TA 二次电流;(二)动作特性IqIsId图1图中:d I ——动作电流;z I ——制动电流;qI——初始动作电流;gI——拐点电流;zK——比率制动系数。
由图1可以看出,纵差保护的动作特性由两部分组成:即无制动部分和有制动部分。
其优点是:在区内故障电流小时,它具有很高的动作灵敏度,在区外故障时,它具有较强的躲过暂态不平衡电流的能力。
(三)动作逻辑为提高发电机内部及外部不同相时故障时保护动作的可靠性,采用负序电压解除循环闭锁(即改为单相出口方式)。
出口图2(四)调整试验1、两侧差动电流通道平衡状况检查:图3aI、bI、cI、NI——分别为机端差动TA二次三相电流接入端子;'aI、'bI、'cI、'NI——分别为中性点差动TA二次三相电流接入端子。
操作试验仪,使其输出电流分别为e I 及5e I 的工频电流(二次额定电流),观察并记录屏幕显示的差电流。
再将试验仪A I 端子上的输出线分别接到bI 、'b I 及cI 、'c I 端子上,重复上述试验观察并记录。
要求屏幕显示电流值清晰、稳定,完全差动保护,记录的各差流的最大值应不大于2%e I 。
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不大于5%。
否则,应对被试通道重新进行调整。
(五)初始动作电流的校验 1、试验接线图4图中:A U 、B U 、C U ——分别为机端TV 二次三相电压接入端子;该型保护需校验解除循环闭锁的负序电压定值。
继电保护调试方案

XXXXX主变扩建工程继电保护施工方案XXXXX工程项目部XXX年XX月XX日目录一、作业准备和条件二、试验方法及过程1、通电前整机检查2、通电调试3、安全措施4、文明施工一、作业准备和条件:表1 调试仪器二、试验方法及过程:1、通电前整机检查1.1 检查装置型号及电量参数是否与使用环境一致。
1.2 对各插件印制版进行初步检查,检查有无断线、焊点短路或断路现象,元器件安装是否正确。
1.3 应对背板线特别是电源连线进行检查,确保5V、±15V、25V(开入电源)及24V(开断电源)电路本身及相互之间有无短路、断路或错线,以免通电时损坏元器件。
1.4 对照装置端子图,检查大隔板的位置和数量是否和端子图一致,尤其是装置的正、负电源,交流电的电流和电压之间应有大隔板以示分界。
2、通电调试a)停电后才允许安插件;b)MMI板与逻辑继电器板相连的扁平电缆方向正确才能通电。
2.1 电源测试a)直流输入电压规格应与装置出厂技术说明书相符;b)电源插件的输出电压幅值、极性、纹波系数应符合技术要求。
2.2 开关输入量检查利用面板上的人机对话功能或运行PC机调试软件给各开入量输入端子分别加+24V电源,此时应有对应开入量变化报告输出,否则应检查该路开入量的电路或光隔芯片。
2.3 零漂检查利用人机对话或PC机调试软件的零漂检查命令,检查电流电压回路零漂。
电流回路零漂应在±0.1A(5A额定值时)范围内,电压回路零漂应在±0.5V范围内。
如不满足要求,调整VFC插件上相应的电位器RW2n (n=1~9)。
调整完毕后应将结果打印并做标示记录。
2.4 电流电压刻度检查a)试验前应将求和自检控制字置“0”,以免频繁告警;b)将电流回路同极性串联,通入额定交流电流,要求串入0.5级电流表;c)将电压回路同极性并联,通入50V交流电压要求并入0.5级电压表;d)利用人机对话或PC机调试软件有效值命令观察各通道有效值,应与表计指示误差小于±3%,若不满足要求,调整VFC插件上相应的电位器RW1n(n=1~9);e)调整完毕后将结果打印并做标示记录。
继电保护装置检修规程

微机保护具有在线自检功能,包括输入、输出回路及芯片功能的自检。
但有些工程是自动检测所无法替代的,如:绝缘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和线性度测试等。
由于保护是软件实现的,只要通过试验证明硬件是完好的,而且软件未变,那么装置的性能总是正确的,不必要再模拟各种故障来测试各项功能。
虽然如此,本规程还是要列出进行整组动作特性试验和定值校验的工程,有利于我们继保人员通过试验掌握保护装置的性能。
一.保护功能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所有接线是否可靠、准确,集成片是否插错或插反2.插入所有插件,测量+5V、+12V、-12V、+24V电源是否正常,误差应在下述范围内:+5V电源:上限为+5.05V,下限为+4.95V+12V电源:上限为+12.5V,下限为+11.5V-12V电源:上限为-11.5V,下限为-12.5V+24V电源:上限为+25V,下限为+22V3.进行开合电源冲击试验,应无异常。
4.检查采样板通道,JP1中没有用到的采样通道用短联块短接5.装置外观检验,机箱应无变形、破损;机箱插件应可靠接地,固定可靠,拔插灵活。
二.采样通道测试试验当CPU处于工作状态时,检查采样输入通道是否完好,首先调节采样板上的RP2电位器,将采样自检通道调成3V,依次从各电流回路参加5A电流,各电压回路参加100V电压监视对应回路显示数据是否与输入量一致,调节电流与电压大小,显示值应跟踪变化,确保采样正常及在允许精度范围之内。
三.开关传动试验1.NDG200(1)机箱单项功能测试定值设置:电流系数=106〔额定电流为5A〕,IBL1=21.2〔额定电流为1A〕电压系数=106启动电流=0.2额定电流1.1差动速断保护1.2比例差动试验说明:该比例差动是采用循环闭锁方式,如果投入了CT断线压板时,当只有一相差流时,那么判断负序电压,假设负序电压≥8V,那么比例差动动作,否那么闭锁比例差动,发CT断线告警。
动作公式:Icd-Icd.dz≥K1(Izd-Izd.dz)Icd≥Icd.dz其中:Icd.dz为差动门槛,Izd.dz为拐点,制动曲线斜率:K1=Icd/Izd,差流:Icd=∣Ih-In∣,制动电流:Izd=〔Ih+In〕/21.3CT断线CT断线元件,启动元件和比例差动元件,设定差动门槛0.5A,拐点电流1A,制动斜率0.5,在机端A(X1:1-X1:13)、B(X1:2-X1:14)、C(X1:3-X1:15)或中性点A(X1:4-X1:16)、B(X1:5-X1:17)、C(X1:6-X1:18)任一相加如5A电流,在机端A(X1:7)、(X1:19)、C(X1:8)上参加电压,当负序电压<1.4差流越限在机端1.5定子过压保护≥过压定值时,保护动作。
继电保护校验规程

高频通道设备检验规程目次第一章: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总则-------------------------------------------------2第二章、WXH800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校验规程--------------------------------------16第三章、WLDK864调试规程-----------------------------------------------------28第四章、ZFZ-812校验大纲-----------------------------------------------------28第五章、ZSZ-812校验大纲-----------------------------------------------------30第六章、WFB-800微机发变组保护装置校验规程-----------------------------------34第七章、WFB-800微机母差保护校验规程-----------------------------------------43第八章、LBD-MGR-V2000微机发变组故障录波校验规程-----------------------------46第九章、WGL-30/X微机故障录波装置校验规程------------------------------------48第十章、10KV厂用电测控装置校验规程------------------------------------------50Q/JLTDZ–JB11–2005第一章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总则1.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在进行检验之前,工作(试验)人员应认真学习《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以及本规程,理解和熟悉检验内容和要求。
1.2应具备针对所检验装置的试验方案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调试所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校验规程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校验规程1.执行规范:由于继电保护装置更新换代比较快且涉及面比较广,在工作中应熟悉局、部颁各种规程、以及相关文件:例:《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规程》、《WXH—11型微机保护检验规程》、《WXB—11型微机保护检验规程》、《900型微机保护检验规程》、《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新编保护继电器检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要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汇编》、《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校验规范》等为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应以设计院图纸为准,参考厂家说明书、厂家图纸、出厂调试报告。
当发现设计有原理问题、不符合上述规章制度要求或与厂家设备有冲突等情况时有必要变更时与设计院协商请设计院出变更通知单。
接变更通知单后,再进行改动。
原则上必须按图施工、调试。
2.调试所关于继电保护调试的有关规定:2.1各站的图纸,要由相应站的负责人亲自审图并作问题记录。
并在设计图纸交底时提出,问题的提出及改变办法,要有记录并由当事人签字。
2.2各站调试人员要绝对听从负责人的工作安排,各分项工作的负责人由本站负责人指派。
每项工作记录要清楚(试验人、负责人、使用仪器仪表)2.3各站的原始记录,要由本专业的专责工程师或班长作不定期检查。
发现问题或试验项目不全者,及时向调试所领导汇报。
由调试所领导研究按问题的轻重作出处理决定。
2.4各站在此工程完了一个月内必须将试验报告出齐,并由专职工程师审核签字。
2.5各站安全问题要由各站负责人每周开一次安全会。
根据当时站内情况,说明各项注意事项,并要有安全记录。
3.施工准备:各站在进入现场前,本站负责人以本站设计图纸为依据,编制整体调试计划、进度安排、人员安排并根据本站的实际设备情况,提出本站所使用设备的仪器仪表清单,经本专业专工或班长审核后批准,在调试工作中严格按计划执行。
施工过程中认证填写“负责人工作程序”,特别对计划外因素、所遇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作好详尽纪录。
继电保护技术规程、整定规程

继电保护技术规程、整定规程继电保护技术规程和整定规程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件,它们详细规定了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继电保护技术规程和整定规程的介绍,供参考。
一、继电保护技术规程1.1 规程概述继电保护技术规程是指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规定。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继电保护系统可靠、安全、经济地运行,防止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
1.2 规程内容(1)总则:规定了规程的适用范围、定义、符号、单位等基本内容。
(2)继电保护设备:包括继电保护器的类型、性能、参数、选型、安装、调试和运行等方面的规定。
(3)继电保护配置:包括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保护范围、保护级别、动作逻辑等方面的规定。
(4)继电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的设计、制造、试验、安装、调试和运行等方面的规定。
(5)继电保护系统:包括保护系统的组成、连接方式、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规定。
(6)继电保护人员:包括继电保护人员的培训、考核、操作、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二、整定规程2.1 规程概述整定规程是指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整定值、整定方法、整定过程和整定验收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规定。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时能够准确、快速地动作,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2 规程内容(1)总则:规定了规程的适用范围、定义、符号、单位等基本内容。
(2)整定计算:包括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方法、公式、参数选择等方面的规定。
(3)整定值:包括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范围、整定值确定、整定值调整等方面的规定。
(4)整定方法:包括保护装置的整定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规定。
(5)整定过程:包括保护装置的整定过程、验收、调试、运行等方面的规定。
(6)整定验收:包括保护装置的整定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三、实施与监督3.1 实施(1)继电保护技术规程和整定规程的实施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电力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单位负责。
调试方案(继保、自动化、通讯、直流)

调试方案(继保、自动化、通讯、直流)调试方案(继保、自动化、通讯、直流)一、继电保护调试方案1.前期准备1.1 熟悉继电保护设备技术参数和功能。
1.2 确认继电保护设备的接线图纸。
1.3 确认继电保护配置文件和参数设置。
1.4 确认继电保护设备的联锁逻辑。
2.调试步骤2.1 确认继电保护设备的供电情况。
2.2 检查继电保护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接线情况。
2.3 检查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文件和参数设置。
2.4 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频率保护等。
2.5 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动作测试,验证设备的动作性能。
2.6 调试继电保护设备的联锁逻辑,确保继电保护设备的联锁功能正常。
二、自动化调试方案1.前期准备1.1 熟悉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功能。
1.2 确认自动化设备的接线图纸。
1.3 确认自动化设备的配置文件和参数设置。
1.4 确认自动化设备的联锁逻辑。
2.调试步骤2.1 确认自动化设备的供电情况。
2.2 检查自动化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接线情况。
2.3 检查自动化设备的配置文件和参数设置。
2.4 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包括开关控制、保护逻辑、自动化操作等。
2.5 对自动化设备进行联锁逻辑测试,确保自动化设备的联锁功能正常。
三、通讯调试方案1.前期准备1.1 熟悉通讯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功能。
1.2 确认通讯设备的接线图纸。
1.3 确认通讯设备的配置文件和参数设置。
2.调试步骤2.1 确认通讯设备的供电情况。
2.2 检查通讯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接线情况。
2.3 检查通讯设备的配置文件和参数设置。
2.4 对通讯设备进行通讯测试,包括通讯连接、数据传输等。
2.5 对通讯设备进行通讯质量测试,确保通讯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直流调试方案1.前期准备1.1 熟悉直流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功能。
1.2 确认直流设备的接线图纸。
1.3 确认直流设备的配置文件和参数设置。
2.调试步骤2.1 确认直流设备的供电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保护保护检修调试规程
一、引用规范
二、继电保护装置定值更改
三、继电保护装置调试
四、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验收
一、引用规范
GB 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5145—2001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 50171—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84—2007 3kV~110kV 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4081—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油气生产技术部电气操作票、工作票实施细则
二、继电保护定值修改
3.1 继电保护装置定值修改应有油气生产技术部电调中心下发的一式四份定值修改单及生产办下发的任务通知单方可进行。
3.2 继电保护定值修改权限规定:
3.2.1对英买电力队、哈得水电队、牙哈水电队、迪那水电队属地的保护定值录入和保护定值区域切换,由电力测试队下达书面的通知,各站队技术人员操作,完成后以书面形式返回电力测试队,并汇报调度。
3.2.2对东河电力队属地的保护定值改、录因涉及到ABB保护,情况较为复杂,在没有完成改造之前,仍然由电力测试队负责改录,但是,南瑞保护装置定值的改、录工作参照以上4个队执行。
3.2.3对变电队属地的保护定值改录工作由电力测试队进行,轮南变电所两个旁母的定值区切换由变电队单独完成。
3.2.4所有发电机保护定值改、录都由电力测试队进行,权限不调整。
3.2.5以上所述的保护定值改、录只涉及软压板及数值,不涉及硬压板的投退,保护硬压板的投、退工作仍然由运行单位负责。
3.2.6由站队改、录的定值发生错误,造成后果的,按照技术部的考核细则处罚责任由所在站队和电力测试队各承担50%的责任。
3.3继电保护定值修改流程
3.3.1继电保护定值修改应开第二种工作票,继电保护装置在高压室及户外的还应穿戴正确的劳保用品。
3.3.2定值修改应由两人进行,一个对设备较为熟悉者做监护,以防走错间隔。
在修改过程中如对保护定值有疑问,应与电调中心相关人员沟通,得到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
3.3.3在定值修改过程中如需添加新的保护配置项,因配置后需要重启保护装置且保护装置所有定值会自动恢复至出厂状态,因此需要全部重新录入保护定值。
3.3.4在定值修改期间继电保护装置都会默认自动退出运行,修改完毕后应由修改人
员检查新的保护定值,确认无误后退出定值修改状态,并将继电保护装置恢复至运行状态。
3.3.5由监护人员再次核对修改后的保护定值,确认无误后在继电保护定值单上签字。
3.3.6当值值班负责人应检查新定值与定值单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在继电保护定值单上签字。
3.3.7结束所开第二种工作票,将保护定值单一份留所在站队,一份返至电调中心,一份返至电力技术科,一份在电力测试队留存。
三、继电保护装置调试
3.1、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要求
3.1.1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应使用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其技术性能应符合 GB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规定。
3.1.2 试验仪表应经检验合格,其精度应不低于 0.5 级。
3.1.3 试验回路的接线原则,应使加入保护装置的电气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模拟故障的试验回路,应具备对保护装置进行整组试验的条件。
3.1.4 交、直流试验电源质量和接线方式等要求参照部颁《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3.1.5 试验时如无特殊说明,所加直流电源均为额定值。
3.1.6 加入装置的试验电流和电压,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从保护屏端子上加入。
3.1.7 为保证检验质量,对所有特性试验中的每一点,应重复试验三次,其中每次试验的数值与整定值的误差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3.1.8不需要设定或调整的插件不要随意拆卸。
3.1.9 因检验需要临时短接或断开的端子,应逐个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及时恢复。
3.1.10 使用交流电源的电子仪器(如示波器、毫秒计等)进行电路参数测量时,仪器外壳应与保护屏(柜)在同一点接地。
3.2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周期
目前根据塔北电网的实际情况为每四年进行一次全面调试,各站队具体调试时间见表1。
如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有故障或经电力测试队确认疑似有故障,也应对该装置进行临时调试,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3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流程
3.3.1 继电保护的调试应开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工作票以及二次安全措施票。
至少由两人进行,其中一人对设置较为熟悉者做监护。
3.3.2 调试前应检查继电保护运行正常,软件版本,以及保护定值无误。
3.3.3 交流量精度检查及调试。
输入二次三相交流电压及电流,检查电压、电流、频率、相位交流量精度保护模块应不超过±5%,测量模块应不超过±1.5%,如有偏差大的应进行调试至有效范围。
3.3.4 定值调试。
对本继电保护装置有效定值进行详细完整的调试,数值误差应符合GB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规定,动作出口应正确。
3.3.5 开入量及开出量检查。
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开入量及开出量都正确无误。
3.3.6 二次绝缘电阻的检测。
用500V摇表检测二次绝缘电阻时,绝缘电阻均应大于10M Ω。
3.3.7 一次流传动试验。
如需一次流传动试验,应核对互感器变比后,在互感器两端加一次电流让开关断开。
3.3.8 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结束后应在7天内做出试验报告。
3.4 继电保护装置的升级
3.4.1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升级软件版本或者硬件配置,应由继电保护装置生产厂家与电力测试队共同完成。
3.4.2继电保护装置升级应开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作票,如需要还应开第二种安全措施票。
3.4.3继电保护装置升级后应重新核对保护定值,如果是软件版本的升级或者主要硬件的升级,还必须应重新对该装置进行全面调试,确保精度、开入量、开出量及通讯全部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3.5 继电保护装置模块或者板件的更换
3.5.1 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需要更换内部模块或者板件,应开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作票,如需要还应开第二种安全措施票。
3.5.2继电保护装置更换模块或者板件后应重新核对保护定值,如果是主要模块板件的更换,还必须应重新对该装置进行全面调试,确保精度、开入量、开出量及通讯全部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四、保护装置的验收
4.1 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应符合GB 50171—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4.2 继电保护验收试验应涵盖该装置所有保护项目,确保所有试验符合要求。
4.3 继电保护验收时应检查二次接线,并按要求用1000V兆欧表对所有二次回路进行绝缘试验并合格。
4.4继电保护验收时应调试好交易量的精度符合要求,开入量开出量正常,并核对开入量、开出量与其关联的其他设备连接正确,通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