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数据完整性
如何进行可靠的数据完整性测试

如何进行可靠的数据完整性测试数据完整性测试是验证数据是否完全、准确、可靠的过程。
在今天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数据驱动的决策和业务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对于保障决策和业务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可靠的数据完整性测试,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与可信度。
一、什么是数据完整性测试数据完整性测试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检查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并确保数据与预期结果一致。
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数据错误、缺失和异常情况,从而减少数据风险。
二、数据完整性测试的重要性1. 数据决策的准确性:完整、准确的数据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数据完整性测试可以发现数据缺失和异常,确保决策的准确性。
2. 业务流程的顺畅性:数据完整性问题可能导致业务流程中断和延误,通过测试发现数据缺失和错误,可以确保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行。
3. 用户体验的提升:数据完整性的问题可能导致用户接收到错误信息或不完整的数据,通过测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4. 数据的可信度:数据完整性测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数据的可信度,提供给合作伙伴和客户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数据完整性测试的方法1. 数据入库测试:对数据输入流程进行测试,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被存储到数据库中,检查数据是否缺失、重复或格式错误。
2. 数据查询测试:验证数据查询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查询结果和预期结果一致。
3. 数据关联测试:检查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外键关系、引用关系等,以确保关联数据的一致性。
4. 数据更新测试:验证数据更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5. 数据校验测试:通过校验规则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如数据格式、大小、合法性等。
6. 数据回滚测试:测试数据恢复和回滚机制,确保在发生错误时能够正确回滚数据。
7. 数据备份和恢复测试:测试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能够成功备份和恢复。
四、数据完整性测试的步骤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测试的数据和关键功能点。
数据完整性检查要点

数据完整性检查要点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于描述存储的所有数据值均处于客观真实的状态。
–并不是计算机化系统实施后才出现的–适用于电子数据和手工(纸质)数据–企业应当处于一种基于数据完整性风险的可接受控制状态数据的属性基本原则A(attributable)—可溯源L(legible)—清晰C(contemporaneous)—同步O(original or true copy)—原始或真实复制A(accurate)—准确数据人工观察填写的纸质记录仪器、设备通过复杂的计算机化系统产生的图谱或电子记录。
纸质记录对文件和记录版本(变更)进行控制对原始空白记录进行控制对空白记录的发放进行控制对已填写记录的修改进行控制图谱或电子记录电子方式产生的原始数据采用纸质或PDF格式保存应当显示数据的留存过程,以包括所有原始数据信息、相关审计跟踪和结果文件、每一分析运行过程中软件/系统设置标准一个给定的原始数据系列重建所需的所有数据处理运行情况(包括方法和审计跟踪),经过确认的复本。
一旦打印或转换成静态PDF,图谱记录则失去了其被再处理的能力,不能对基线或隐藏区域进行更详细的审核或检查。
以数据库格式存在的动态电子记录则可以进行追踪、趋势分析和查询、查看隐藏区域,放大基线以将积分情况查看的更清楚。
数据审计跟踪数据审计跟踪(audit trial):是一系列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用户操作等事件的记录,用以帮助从原始数据追踪到有关的记录、报告或事件,或从记录、报告、事件追溯到原始数据。
如果计算机系统用于电子捕获、处理、报告或存贮原始数据,系统设计应能保持提供全面审计追踪的保存,能够显示对数据进行的所有更改。
对数据的所有更改,应可以显示做这些更改的人,更改均应有时间记录,并给出理由。
用户不应具备修订或关闭审计追踪的能力。
不需要包括每个系统活动(例如,用户登录/退出,键盘敲击等)。
数据完整性考试答案

数据完整性考试答案1. 什么是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它确保数据没有被意外或者恶意地修改、删除或者插入错误的数据。
数据完整性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用于保护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 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性数据完整性对于任何组织和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数据完整性的几个重要原因:- 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准确的,没有错误或者冲突的数据。
这对于做出正确的业务决策和分析至关重要。
- 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一致的,即不同的数据项之间没有冲突或者矛盾。
这有助于避免数据不一致导致的业务错误。
- 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没有被意外或者恶意地篡改、删除或者插入错误的数据。
这有助于保护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 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也与数据的安全性密切相关。
通过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3. 数据完整性的实现方法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数据类型和约束: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可以定义适当的数据类型和约束来限制数据的输入。
例如,可以定义字段为整数类型、字符类型或者日期类型,并设置最大长度、惟一性、非空等约束条件。
- 主键和外键:使用主键和外键可以确保数据在不同表之间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主键用于惟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而外键用于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 触发器和存储过程:通过编写触发器和存储过程,可以在数据插入、更新或者删除时执行特定的操作。
这些操作可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并在必要时拒绝或者修复错误的数据。
- 数据库权限和访问控制:通过设置适当的数据库权限和访问控制,可以限制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
这有助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对数据进行修改或者删除。
4. 数据完整性的检查方法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数据验证:通过对数据进行验证,可以检查数据是否符合预期的格式和范围。
数据完整性检查要点

数据完整性检查要点本文通过梳理数据核查全过程,列出GMP 核查中数据完整性检查要点内容,包括:基本原则、数据记录(纸质、图谱或电子记录)、审计跟踪、计算机系统检查 4 个要点。
并附上具体问题和小结,以供读者阅读讨论。
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于描述存储的所有数据值均处于客观真实的状态。
–并不是计算机化系统实施后才出现的–适用于电子数据和手工(纸质)数据–企业应当处于一种基于数据完整性风险的可接受控制状态数据的属性基本原则- ALCOAA(attributable)—可溯源L(legible)—清晰C(contemporaneous)—同步O(original or true copy)—原始或真实复制A(accurate)—准确数据记录数据定义人工观察填写的纸质记录仪器、设备通过复杂的计算机化系统产生的图谱或电子记录纸质记录对文件和记录版本(变更)进行控制对原始空白记录进行控制对空白记录的发放进行控制对已填写记录的修改进行控制图谱或电子记录电子方式产生的原始数据采用纸质或PDF格式保存应当显示数据的留存过程,以包括所有原始数据信息、相关审计跟踪和结果文件、每一分析运行过程中软件/系统设置标准一个给定的原始数据系列重建所需的所有数据处理运行情况(包括方法和审计跟踪),经过确认的复本。
一旦打印或转换成静态PDF,图谱记录则失去了其被再处理的能力,不能对基线或隐藏区域进行更详细的审核或检查。
以数据库格式存在的动态电子记录则可以进行追踪、趋势分析和查询、查看隐藏区域,放大基线以将积分情况查看的更清楚。
数据审计跟踪数据审计跟踪(audit trial):是一系列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用户操作等事件的记录,用以帮助从原始数据追踪到有关的记录、报告或事件,或从记录、报告、事件追溯到原始数据。
如果计算机系统用于电子捕获、处理、报告或存贮原始数据,系统设计应能保持提供全面审计追踪的保存,能够显示对数据进行的所有更改。
档案管理系统四性检测明细

×
读取封装包中的电子签名信息验证其有效性
×
统计电子文件总件数,并和GB/T 18894 2016表A.1《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中 登记的归档电子文件数量比对
√
统计电子文件总字节数,并和GB/T 18894 2016表A.1《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 中登记的归档电子文件总字节数比对
√
依据DA/T 46 2009中的元数据项或自定义的元数据项进行检测,判断电子文件 元数据项是否存在缺项情况
a)对数据库中全宗号、目录号、分类号的编制规范性进行检测;
×
b)对移交信息中全宗号、目录号、分类号的编制规范性进行检测
捕获电子文件内容数据的电子属性信息(包括计算机文件名、文件大小、文件 格式、创建时间等),与电子属性信息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比对
√
依据元数据中记录的文件存储路径检测电子文件内容数据是否存在
3-6 软硬件环境合规性检测
电子文件元数据 中的电子属性信
息
34
3-7 保存环境变化情况检测
电子档案长期保 存环境
35
3-8
信息包中包含的内容数据格式合规性检 测
归档信息包中的 电子文件内容数
据
36
3-9 备份数据可恢复性检测
备份数据
37
4-1 系统环境中是否安装杀毒软件检测
系统环境
38
4-2 病毒感染检测
√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检测说明文件与目录文件信息组织是否符合规范
√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检测归档信息包内的文件夹结构是否符合规范
√
采用数字摘要比对等方式对归档信息包的一致性进行检测。归档前计算归档信 息包的数字摘要,接收时重新计划数字摘要并和归档前的数字摘要进行比对
数据完整性需求分析

数据完整性需求分析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无误、无缺和一致性的特性。
在信息系统开发和数据管理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针对数据完整性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数据完整性的定义及重要性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综合体现,它保证了数据的可信度和一致性。
在信息系统中,数据完整性的保证使得决策者能够依靠准确的数据进行决策,同时也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的正确性: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在录入过程中必须准确无误,避免错误数据的引入,以免对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产生误导。
2. 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完整性要求在不同的数据源和系统中,数据的定义和格式必须保持一致,避免不同系统对同一数据的解释和处理方法不同,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3. 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在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安全,避免被篡改、丢失或遭受非法访问的风险。
二、数据完整性需求的分析在进行数据完整性需求的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录入规则:确定数据录入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规则,比如数据的格式、范围、必填项等。
2. 数据一致性规则:确保不同系统和数据源中共享的数据定义和处理方法保持一致。
3. 数据更新规则:确保数据更新的时机和方式符合业务需求,避免数据更新的冲突和错误。
4. 数据关联规则:确保数据在不同表或数据集中的关联关系正确、完整无误,避免数据关联错误导致数据不一致。
5. 数据安全规则: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安全,防止数据被篡改、丢失或被未授权的访问。
三、解决方案针对上述数据完整性需求,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强制性数据验证: 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增加必填项、数据格式校验、取值范围限制等合法性验证措施,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数据关联性检查: 在数据关联的场景中,设置合适的关联规则和引用完整性约束,保证数据在关联关系上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法规概述

数据完整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像我们说一个人需要诚信、一个企业要诚信一样,虽然最近两年欧盟和美国的监管机构在检查中发现较多的数据完整性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这并非新话题。
药品生产研发的一个特性是信息不对称,即监管部门和药品的研制生产者在药品技术信息方面是不对称的,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机构最清楚药品本身的质量、特性和属性以及风险。
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他们对药品的评价都是基于申请者提交的资料。
监管部门做出的批准与否、上市前许可的检查、上市后的监测,实际上都是基于申请者提交的这些技术资料。
如果申请者提交的资料或者数据不完整、不准确,这对于监管部门包括用药者和患者都存在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数据完整性是什么指的是在药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药品研发、生产以及上市后的监测,相关的数据和记录要符合数据完整性要求。
1、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数据完整性;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数据完整性与数据管理,但如果要完成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就必须有数据完整性的概念。
而建立数据完整性的“习惯和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庞大而广泛的前提条件的支持。
数据完整性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包含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企业管理者要认同数据完整性这一概念,并提供资源和支持。
2、数据完整性原则:ALCOAA:attributable to the person generating the data 可追溯至数据由谁生成L:legible and permanent 清晰并持久C:contemporaneous 同步O:original (or true copy) 初始(或正确的副本)A:accurate 准确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条除中药饮片的炮制外,药品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
药品生产企业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
数据信息安全级别划分标准

数据信息安全级别划分标准数据信息安全级别划分是根据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数据可控性和数据可审计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划分的。
以下是每个方面的详细描述:●数据机密性:数据机密性是指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必须受到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
数据机密性可以按照以下级别进行划分:●公开级:数据可以被任何人查看和访问,不受限制。
●内部级:数据只能在组织内部使用和访问,不能被外部人员查看。
●保密级:数据只能由特定的人员或组织查看和访问,其他人员无法查看。
●高度保密级:数据只能由特定的人员或组织查看和访问,其他人员无法查看,并且需要采取特别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须得到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修改、删除或破坏。
数据完整性可以按照以下级别进行划分:●完整级: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能有任何修改、删除或破坏。
●校验级: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修改和变动,但是需要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需要进行校验和验证。
●审计级: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审计和监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可用性:数据可用性是指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必须能够被正确地访问和使用。
数据可用性可以按照以下级别进行划分:●系统级:数据可以被任何系统或应用程序正确地访问和使用。
●网络级: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使用,但是需要保证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应用程序级:数据只能被特定的应用程序正确地访问和使用,需要保证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数据可控性:数据可控性是指组织必须能够控制和管理其数据的生命周期,包括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
数据可控性可以按照以下级别进行划分:●管理级:组织可以对数据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安全级:组织可以对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和控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设置参照完整性规则
◙ 设置参照完整性就是设置一组规则,当发生记录
更新、插入或删除操作时,以父表为参照,控制
子表数据如何操作
◙ 通过实施参照完整性规则,可以保证:
◎父表中没有的关联记录时,记录不能写入子表 ◎当子表中有匹配数据时,父表记录不能删除 ◎当改变父表的数据项,将使子表出现孤立记录时,父 表中的修改不能进行
◙ 违反“约束”规则时,系统将弹出信息提示框,
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错误提示信息可以设定) ◙ 同时,拒绝接受该项数据输入 ◙ “约束”条件的表现形式是逻辑表达式
25
教材 P76 例2.29和例2.30
◙ 例2.29 ◙ 规则文本框输入 性别=“男” OR 性别=“女” ◙ 信息文本框输入“性别必须是“男”或 “女”,不接受其他值” ◙ 默认值文本框输入 “男”
11
◙ 在DEPTNO列上,Project 右连接 Department (Right join)
12
全连接
◙ 全外连接返回那些存在于右表但不存在于 左表的行,加上那些存在于左表但不存在 于右表的行,还有内连接的行。 ◙ 这两张表既替换 NULL,也保留行
13
◙ 在DEPTNO列上,Project 全连接 Department (Full join)
21
设置表的字段属性
◙ 2.格式
◎实质上是一种输出掩码,它决定了字段在浏览 窗口、表单、报表等界面中的显示样式。
◙ 3.标题
◎在数据库表中允许字段名最多使用128个字符, 即长字段名,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很不方 便 ◎可以为字段名设置标题,以便在浏览窗口,表 单或报表中显示
22
常用的掩码及含义
◎表的设计时必须考虑设置该表的关键字 ◎实体完整性通过设置关键字不能取“空值”实 现 ◎行的唯一性通过设置侯选或主索引实现
◎参照完整性通过设置数据字典实现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通过设置数据字典实现
40
总结
◙ 永久关系
◎内连接 ◎外连接
◙ 数据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 ◎域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41
28
建立表之间的永久联系
◙ 在VFP中,建立参照完整性必须先建立表之间的联系
◙ 永久关系是在数据库中建立并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表之 间的永久关系;不经删除,将永远存在 ◙ 永久关系只能通过“数据库设计器”进行设置、编辑和删 除 ◙ 建立永久关系的数据表之间有父表和子表的区别 ◙ 关联其它表的称为“父表”;被关联的表称为“子表” ◙ 建立永久关系前提条件:
2.6 数据完整性
1
什么是数据完整性?
◙ 数据库中数据完整性是指保证数据正确的 特性。 ◙ 数据完整性包括:(掌握)
◎实体完整性 ◎域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2
重点 难点
◙ 表之间的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尤其要掌握把多对多的关系分解成一对多的方法。 ◙ 永久关系:理解永久关系的含义和作用;在数据 库表设计器中设置两个表的永久关系的方法。 ◙ 参照完整性:首先会在数据库表设计器中基于某 两个表的永久关系设置参照完整性的方法,重点 掌握三个参照完整性所作用的对象,激活时机及 其含义。
5
6
◙ 在 DEPTNO 列上,连接 Project 和 Department 两张表
7
外连接
◙ 保留行表
◎左外连接中左边的表(当前表) ◎右外连接中右边的表(非当前表) ◎全外连接中全部的表
◙ NULL替换表
◎左外连接中右边的表 ◎右外连接中左边的表 ◎全外连接中全部的表
8
左连接
◙ 左外连接返回那些存在于左表而右表中却 没有的行,加上内连接的行 ◙ 此时左表成为保留行表,而右表成为替换 NULL表 ◙ 来自保留行表的未匹配行会被保留,而来 自替换 NULL表中的行会用NULL替换
14
15
16
2.6.1 实体完整性与主关键字
◙ 保证表中纪录的唯一性 ◙ 也就是说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纪录 ◙ 在VFP中利用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来保 证纪录的唯一
17
2.6.2 域完整性与约束规则
◙ 数据类型就属于域完整性的范畴 ◙ 域约束规则包括字段有效性规则和记录有 效性规则
18
设置字段属性和有效性规则
◎在数据表中可以为每个字段加上一些详细的注 释,或是一些说明性的文字,使得数据表更容 易理解,也便于日后其他人对数据表进行维护 ◎在项目管理器中打开表,选中某一字段后就可 以在窗口底部的“说明”栏中显示注释信息。
24
违反“约束”性规则后的信息提 示
◙ 设置“约束”性规则的目的是保证数据输入的有
效性和正确性;减少数据输入错误
◙ 对字段的输入输出格式、默认数值、显示标题、 字段注释以及表文件长名、数据表的注释进行 设置 ◙ 设置单字段的数据输入规则,控制和检查输入 到该字段中的数据是否满足指定的要求;称为 “字段级”有效性规则 ◙ 设置“记录级”规则,控制和检验所输入的整 条记录是否符合要求;一般包含和涉及两个或 两个以上字段;又称为多字段有效性规则
◎数据表必须有意义相同的“公共字段”
◎事先均以该“公共字段”作为索引关键字分别建立索
29
引
创建永久关系
◙ 父表必须建立主索引或侯选索引
◎子表也是“主(或候选)索引”时,为一对一关系
◎子表为普通索引时,为一对多关系
◙ 对于多对多的关系,一般需要拆分为两个
“一对多”关系
◎创建一张“纽带表”
◎通过“纽带表”创建两个“一对多”的关系
32
如何建立表之间的永久联系
◙ 永久联系是物理关联 ◙ 建立永久关系的表应属于一个数据库 ◙ 打开数据库设计器,在父表中建立主索引, 在子表中建立普通索引,然后通过父表的 主索引和子表的普通索引建立起两个表之 间的联系 ◙ 具体操作演示!
33系线变粗,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编辑关系”命令,会弹出“编辑关系” 对话框 ◙ 删除关系:选中两表之间的关系线,按下 DELETE键。
37
设置的方法
◙ 关闭数据库中所有已经打开的表
◙ 激活“数据库设计器” ◙ 在菜单中选择“数据库/清理数据库” ◙ 在菜单中选择“数据库/编辑参照完整性” ◙ 弹出“参照完整性生成器”
38
参照完整性生成器
39
数据表完整性保证问题
◙ 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是在数据 库定义阶段完成的
◎列的唯一性有VFP系统自动检测实现
◙ 永久关系实际上是建立在“索引”上的
30
永久关系的作用
◙ 在涉及多张数据表操作时,系统将自动按 所建立的永久关系,将相关的数据记录逻 辑地“连接”成为一张“临时表”
31
VFP中的永久关系问题
◙ VFP只能处理和建立
◎一对一关系 ◎一对多关系
◙ 对于“多对多”关系要通过“拆分”, 以形成两个“一对多”关系
26
记录级规则P76-77
27
2.6.3 参照完整性和表之间的关联
◙ 是指建立一组规则,当用户插入、删除或修 改一个表中的数据时,通过参照引用相互关 联的另一个表中的数据,来检查对表的数据 操作是否正确。 ◙ 在VFP中,参照完整性可以保证:
◎当父表中没有关联记录时,记录不得添加到子表 中 ◎当改变父表的值而导致子表中出现孤立记录时, 父表的值不能被改变 ◎当父表记录在子表中有匹配记录时,该父表记录 不能被删除
3
表之间的联系
◙ 联系分为:
◎永久关系(物理连接) • 内连接 • 外连接(全连接、左连接和右连接) ◎临时关系(逻辑连接) • 2.7节中讲述 ◎库表之间可设置永久关系和临时关系,自由表 之间只能设置临时关系。
4
内连接
◙ 内连接(或简单表连接),只在结果中包 含根据连接谓词所匹配的行。因此,没有 包含那些不匹配的行 ◙ 命令:join with <工作区号>|<别名>; for <连接条件>; to <新表文件名>; [fields <字段名列表>]
19
设置字段属性和约束规则
20
设置表的字段属性
◙ 1.输入掩码
◎是指定义字段中的值必须遵守的标点,空格和 其他格式的要求,以限定或控制用户输入的数 据格式,屏蔽非法输入,从而减少人为的数据 输入错误,保证输入的字段数据具有统一的风 格,提高输入的效率。 ◎例如在课程号字段的 “输入掩码”文本框中 输入“JC999” 表示课程号的格式由字母JC和 1到3位数字组成
9
◙ 在DEPTNO列上,Project 左连接 Department (Left join)
10
右连接
◙ 右外连接返回那些存在于右表而左表中没 有的行,加上内连接的行 ◙ 此时右表成为保留行表,而左表成为替换 NULL表 ◙ 来自保留行表的未匹配行会被保留,而那 些来自替换 NULL 的表中的行会由 NULL 替换。
! 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
#
. 9 D A N X
允许输入数字、空格和正负号
规定小数点的位置 允许输入数字和正负号 使用系统当前的日期格式 允许输入输出字母 允许输入字母和数字 允许输入任何字符
, 分隔小数点左边的数字串
Y
23
允许输入逻辑型数值,并转换为大写字母Y和N
设置表的字段属性
◙ 4.字段注释
35
参照完整性规则的组成
◙ 更新规则、删除规则和插入规则
◙ 分别规定:
◎当更新父表中主关键字数值,如何处理子表中的相关 记录的数据项
◎当删除父表的记录时,如何处理子表中的相关记录
◎当在子表中插入或更新记录时,是否进行参照完整性 检查
◙ 规则有三个选项:
◎级联、限制、忽略
36
级联、限制、忽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