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同步练习D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三章第4节 简单机械

第4节简单机械一、单选题1.小柯用图中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
若不计摩擦、动油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A. B. C.D.4.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的摩擦)。
那么在此过程中()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5.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用大小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B.给定滑轮的轴加润滑油C.改变重物提升的高度D.改变被提升的物重6.如图为三种滑轮组装方法,每只滑轮的质量相等,绳子重力和体系内的摩擦忽略不计,用这三套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把质量相同的重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则( )A.动力大小:F甲>F乙>F丙B.动力所做的功大小:W甲<W乙<W丙C.动力做功的功率大小:P甲>P乙=P丙D.机械效率大小:η甲=η乙=η丙7.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同步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3.4 简单机械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A.一定是省力杠杆B.一定是费力杠杆C.一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 . 2019年4月23日,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隆重举行。
舰载直升机奔赴阅兵海域时有一个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中()A.直升机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B.直升机受到的升力等于重力C.直升机受到的升力小于重力D.直升机处于不平衡状态3 . 如图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力,滑轮的转轴光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A受到地面水平向右3N的摩擦力B.物体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C.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1m/sD.拉力F做功功率为4W4 . 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下图中的()D.A.B.C.5 . 如图为某种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B.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6 . 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分别作用于水泥板的长或宽的一侧,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1 简单机械之杠杆 同步练习D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1 简单机械之杠杆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 钢丝钳B . 筷子C . 起子D . 道钉撬2. (2分)人体运动时,起动力、杠杆和支点作用的分别是()A . 神经、骨骼、关节B . 肌肉、关节、骨C . 肌肉、骨、关节D . 神经、骨、关节3. (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B . 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C . 使用杠杆必定省力D . 雾凇和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4. (2分)小华在做实验时提出了如图所示两个模型,两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甲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同种密度但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乙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两杠杆将()A . 仍保持平衡B . 都失去平衡C . 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D . 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5. (2分)运用杠杆的知识判断,如图中最适合剪断铁片的剪刀是()A .B .C .D .6. (2分)今年年初,我市遭遇强冷空气,大雪纷飞。
如图,不少树枝都被积雪压弯甚至压断。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 . 积雪对树枝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B . 树枝能被压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 质量小的积雪也能把树枝压断,可以用杠杆原理解释D . 积雪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积雪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 (2分)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
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据图可知金属杆重()A . 5NB . 10NC . 20ND . 40N8. (2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 . 电源电压为20VB . EF是V1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像C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D . 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4.4W9. (2分)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 .B .C .D .10. (2分)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42简单机械之滑轮同步练习D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2 简单机械之滑轮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用下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 ,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F1>F2>F3B . F1<F2<F3C . F2>F1>F3D . F2<F1<F32. (2分)在“富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大连造船厂建造了首艘国产航空母舰。
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
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A .B .C .D .3. (2分)如图甲,邻居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送往车上,放学回家的小翔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图乙所示的斜面,结果非常轻松的把重物推到了汽车上.则正确的()A . 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B . 乙种方法更省力C . 乙种方法做功功率大D . 乙种方法机械效率高4. (2分)为模拟盘山公路,现将连接了重1N小球的细线穿入一根长1m的细管,如图,将细管从竖直放置的圆柱体底部a点开始斜向上缠绕5圈后,恰好绕至顶部b点,相邻细管间的高度均为12cm,在b点处通过细线用0.8N的拉力(与管的轴线平行)将管口的小球从a点匀速拉至b点,则缠绕在圆柱体上的细管(模拟的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为()A . 83.3%B . 80%C . 75%D . 60%5. (2分)如图所示装置,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住物体B,此时物体B保持静止。
小明用竖直向下大小为2N的力F1拉重为1N物体A时,物体B以0.6m/s的速度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小明只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2拉物体B时,物体A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升。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三章第4节 简单机械

第4节简单机械一、单选题1.小柯用图中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
若不计摩擦、动油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A. B. C.D.4.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的摩擦)。
那么在此过程中()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5.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用大小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B.给定滑轮的轴加润滑油C.改变重物提升的高度D.改变被提升的物重6.如图为三种滑轮组装方法,每只滑轮的质量相等,绳子重力和体系内的摩擦忽略不计,用这三套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把质量相同的重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则( )A.动力大小:F甲>F乙>F丙B.动力所做的功大小:W甲<W乙<W丙C.动力做功的功率大小:P甲>P乙=P丙D.机械效率大小:η甲=η乙=η丙7.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3-4-1简单机械-杠杆基础(解析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基础【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A.l1B.l2C.l3D.l4【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动力为拉动杠杆的力,动力作用在滑轮与杠杆之间的拉绳上,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故l2为动力臂,故应选B。
2.如图所示是钢丝钳处于工作时的状态。
图中给出了四位同学在钢丝钳单侧钳柄及其相连部分上所画出的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动力使杠杆转动,因此,其方向是向上的;而阻力阻碍杠杆转动,因此,其方向也是向上的。
同时,动力臂必须从支点O开始,向动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C所画的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全部正确。
3.如图所示,OA=25cm,OB=20cm,OC=20cm,AC=15cm,B点所挂物体重为100牛,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
A .72NB .120NC .45ND .100N【答案】D【解析】由图知道,OC ⊥AC ,由力臂的定义知道,OC 为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动力臂),即动力臂OC =20m物体的重力为阻力,则阻力臂为OB =20cm杠杆平衡处于平衡状态,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F ×OC =G ×OB即F ×20cm=100N×20cm所以F =100N ,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0N 。
4.用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 端的力F 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 的大小将( )A .保持不变B .逐渐变小C .逐渐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 【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l 1 =Fl 2 ,图中由几何关系可知:l 1与l 2之比始终等于两边的杆长之比,即两力臂之比是常数F =12Gl l 即F 为定值,故不论杆怎样变换位置,力F 都是不变的。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 培优练习D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培优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 . 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C .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D . 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考点】2. (2分) (2019九上·余杭月考) 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物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在水平力F将C由B向匀速推动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中()①物块C对木块A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②木板AB仅受重力和物块C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③物块C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④推力F将逐渐变大A . 只有①④正确B . 只有②③正确C . 只有①②正确D . 只有③④正确【考点】3. (2分)如图所示,要将一圆柱体重物推上台阶,最小的作用力应是()A . F1B . F2C . F3D . F4【考点】4. (2分)(2016·缙云) 由五块相同的红砖块构成的桥,如图所示,已知红砖的尺寸是240×115×53(单位:毫米),则此桥的最大跨度L为()A . 24厘米B . 36厘米C . 40厘米D . 48厘米【考点】5. (2分) (2019九上·余杭期中) 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A . 一定是省力杠杆B . 一定是费力杠杆C . 一定是等臂杠杆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考点】6. (2分) (2020九上·杭州月考) 在杠杆的两端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所示),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4节 简单机械 滑轮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节简单机械滑轮同步练习题1.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C.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2.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3. 下列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 )A.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既能省力,又能省功4.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5牛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A.小于0.75牛 B.等于0.75牛 C.大于0.75牛 D.等于0.5牛5. 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小力的是( )6. 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械梁上升。
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A.甲B.乙C.丙D.丁7. 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10牛的拉力无法提起重20牛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一个动滑轮 B.一个定滑轮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8.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甲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忽略不计,已知物体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物体甲运动的速度为2米/秒,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20牛 B.拉力F的大小为10牛C.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20瓦 D.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10瓦9. 利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着如图所示F1、F2、F3的方向来施力拉绳子时,拉力大小的关系是,这是因为F1、F2、F3的力臂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甲机械比乙机械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工作时()A . 甲做功多B . 甲更省力C . 甲做功快D . 甲用时少2. (2分)如图所示,将标有“12V 6W”的灯泡L1和“6V 6W”的灯泡L2并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设灯丝电阻不变),则()A . 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等于12WB . 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大于12WC . 灯泡L1比灯泡L2亮D . 灯泡L2比灯泡L1亮3. (2分)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并不固定,当速度很大时,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要把飞机轮船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为原来的()A . 2倍B . 4倍C . 6倍D . 8倍4. (2分)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 .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B . 做的有用功是800JC . 拉力F的功率是80W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5. (2分)如图所示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A . 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B .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C .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的功用于剪纸D . 1s内做了80J的功6. (2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 .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300NB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C .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200JD .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150W7. (2分)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 .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B .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C .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D . 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8. (2分)为模拟盘山公路,现将连接了重1N小球的细线穿入一根长1m的细管,如图,将细管从竖直放置的圆柱体底部a点开始斜向上缠绕5圈后,恰好绕至顶部b点,相邻细管间的高度均为12cm,在b点处通过细线用0.8N的拉力(与管的轴线平行)将管口的小球从a点匀速拉至b点,则缠绕在圆柱体上的细管(模拟的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为()A . 83.3%B . 80%C . 75%D . 60%9. (2分)下列所示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B .C .D .10. (2分)(2014·湖州)“竹抻面”是我国传统面点美食。
如图甲,在制作面团的过程中,让一段毛竹的一端固定在绳扣中,人坐在另一端可以上下跳动,面团在毛竹不断挤压下变得更有韧性。
如图乙是它的原理图,可以把毛竹视为一根杠杆。
关于此杠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B是支点B . 杠杆在B点受到向下的力C . 杠杆在B点受到的力大于F1D . A点移动的距离小于B点移动的距离11. (2分)如图所示为Y与X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Y与X的关系不符合该图像的是()A .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I(Y)与导体电阻R(X)之间的关系B . 机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机车速度V(Y)与牵引力F(X)之间的关系C . 心脏的心动周期T(Y)与心率f(X)之间的关系D . 在一定的液体中,液体压强P(Y)与液体深度h(X)之间的关系12. (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 校园里花香四溢B . 湖面上柳絮飘扬C . 公路上大雾弥漫D . 工地上尘土飞扬1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省力的机械不能省功,机械越省力,其机械效率越高B . 做功越快的机械,虽然它做的功不一定多,但是其机械效率是越高的C . 做相同的额外功时,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D . 机械效率越低的时候,做功一定是越慢的14. (2分)送水员将两桶相同的纯净水送上位于五楼的小明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两桶水一起送上楼;二是分两次,每次送一桶水上楼,假设送水员的速度相同,前后两种送水方法的功率和机械效率分别为P1,P2和η1,η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P1=P2B . P1<P2C . η1<η2D . η1>η215. (2分)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F1、F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则力F1、F2及其功率P1、P2的大小关系为()A . F1>F2 , P1<P2B . F1>F2 , P1>P2C . F1>F2 , P1=P2D . F1<F2 , P1<P2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2分)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
(1)如图甲所示,已知撬棒AD=1.2米,CD=BC=0.2米,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360牛,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________牛;(2)如图乙所示,利用滑轮组把质量为30千克的物体提升2米,忽略滑轮自重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17. (2分)小翔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图示一款捕鼠器。
将一块木板用铰链固定在桌边的O点,木板能绕O 点转动,食饵放于A点,A的下方放一水桶,木板经打蜡后,很光滑。
捕鼠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木板的重心位于________(选填“O点”、“略偏O点左侧”或“略偏O点右侧”)。
18. (2分)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如果人的体重为55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________ N.19. (2分)一颗子弹在枪膛中所受平均推力约为500N,枪管长1.2m,子弹从被击发到离开枪口用时0.1s则推力做功为________J,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20. (3分)端午节妈妈在厨房蒸粽子,小明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蒸粽子是通过________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妈妈蒸粽子用了0.2m3的煤气,完全燃烧这些煤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q煤气=3.9×107J/m3)三、探究题 (共5题;共22分)21. (4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华同学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某次实验中,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
(选填字母)A .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 . 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 .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 .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3)在探究实验中部分同学们还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平衡。
为了证明他们的结论是错误的,利用图丙的装置,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22. (3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向________ 端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左侧A点,为使OB成为力臂,应在B点沿着________ 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若每个钩码重为0.5N,将A点的钩码全部移到B点,弹簧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加最小力为________ N.23. (7分)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1 ,此力大小至少为________ N.(3)若推去力F1 ,改在杠杆右端B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下的力F2(如图乙所示),仍使杠杆平衡,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2的力臂.24. (4分)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________ 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________ 即可.(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________ .25. (4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 旋(选填“左“或“右”).(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________ 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2、17-1、18-1、19-1、20-1、三、探究题 (共5题;共22分) 21-1、21-2、21-3、22-1、22-2、22-3、23-1、23-3、24-1、24-2、24-3、25-1、25-2、25-3、25-4、。